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代陈第在<毛诗古音考>中考证<诗经>韵脚字的古音时采用了多种考证方法,文章就他依据谐声字考求古音和运用声训材料考证古音这两种方法的得失予以论述.  相似文献   

2.
陈第在《毛诗古音考》中确立了古音时地观,从而为其古无叶音说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他一扫古人叶音说的谬论,并且提出了科学的《诗》本音说。前人对此偶有论及,但都语焉不详,本文拟作一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3.
陈第虽以《毛诗古音考》中的“反叶音说”而被后人称赞,但他的审音功夫卸不尽如人意.文章从九个方面加以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4.
《毛诗古音考》中陈第考证古音的方法,前人鲜有论述,即使提到,也说得非常简略。本文拟将陈氏的方法归纳为七类,并逐类分析。  相似文献   

5.
王耀东 《现代语文》2007,(2):123-124
明代学者陈第(字季立,福建连江人.)是古音学研究的"开路先锋"(王力《汉语音韵》),他著的《毛诗古音考》是一本相当重要的古音学著作.该书对清代古音学研究影响甚大,其"古无叶音说"一直为后来的古音学家所称道.在考证古音的方法上,作者创新较多,依古人声训材料求古音是其中之一.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殊为可取.  相似文献   

6.
陈第在《毛诗古音考》中确立了古音时地观,从而为其古无叶音说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他一扫古人叶音说的谬论,并且提出了科学的(诗)本音说。前人对此偶有论及.但都语焉不详,本文拟作一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7.
陈第古音研究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第(1541—1617),字季立,号一斋,福建连江人,明代杰出的思想家、语言学家,也是当时保卫我国北方领土的著名将领。所著《毛诗古音考》(1606)、《屈宋古音义》(1614)和《读诗拙言》(附于《毛诗古音考》后),是我国古音  相似文献   

8.
陈第(1541—1617),明连江人,是我国古音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著有《毛诗古音考》、《读诗拙言》、《屈宋古音义》等。王力先生对陈第有过很高的评价。他说:“古音学的研究本来在宋代已经开始了。例如吴棫、謆浴⑿碓虑涞榷荚致酃乓舻奈侍狻5?系统的科学的研究还是从明末的陈第开始的。”又说:“古音学的建立,首先应该归功于明代的陈第。”本文试就陈第对我国古音学的贡献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9.
肖满省 《闽江学院学报》2013,34(1):13-17,22
陈第的一生极富传奇色彩,学术上也有突出的贡献。在易学方面,他的《伏羲图赞》借易图以阐理,大胆创新。他不仅在义理、象数方面取得了特异的成绩,还运用自己所擅长的古音古义研究,撰成《杂卦传古音考》一文,在易学研究领域里开出了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10.
上古声调的研究,从明代陈第算起.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了。这四百多年的研究史,从研究的内容和所获得的成果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否有声调 上古声调研究的第一个阶段,是对上古时代是否有声调的研究。 陈第在他的《毛诗古音考》里肯定地说:“四声之辨,古人未  相似文献   

11.
我们在学习、欣尝和研究古代诗歌时应该使用什么语音,是今音还是古音?这是一个长期以来有争议的问题。语音随着时空而变化。陈第在《读诗拙言》里说:“一郡之内,声有不同,系乎地者也;百年之中,语有递转,系乎时者也。”他在《毛诗古音考自序》中又说:“盖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亦执所必至。”自从明代学者陈第诸人对汉语语音演变的事实有了明确的认识之后,我国学术界里便出现了应该使用哪种语音阅读古籍、古诗的争  相似文献   

12.
葛光辉 《文教资料》2014,(30):63-65
《毛诗传笺通释》一书大量运用声训。而此书在运用古音进行训诂时,尚有一些问题值得商榷。首先考察其声训条目的语音关系,其次对马氏运用古音情况进行考辨。  相似文献   

13.
沈兼士《广韵声系》以谐声为线索,对《广韵》进行了系统的整理,为古音研究提供了极大便利。该书出版后,受到了广大音韵学者的重视,近年来更是涌现出许多研究成果。学者们考察其编纂过程,分析其体例,阐述其价值,校订其内容,并据以探讨汉语同源词和上古音等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上博《诗论》发布和研究,推动了《毛诗序》研究。文章认为,《诗论》发现对深化《毛诗序》研究具有启发性。通过考察四个《毛诗》的关键性版本,再结合文献中相关记载,确实透露出了《毛诗序》作者、作期的信息:首先,《毛诗故训传》本为一体之作,《毛诗故训传》本来就包含有《序》和《传》两部分;其次,今所见最早单疏本《毛诗正义》,对考察了解汉代《毛诗》版本样式,提供了重要实物参考;第三,《毛诗正义》发布后,推动了《毛诗》传播,必须重视李善所代表的唐初普遍认可的关于《毛诗序》《毛传》作者的意见。另外,文章还澄清《毛诗序》研究中的认识问题。  相似文献   

15.
《广韵声系》是研究汉语语音十分重要的材料,但由于编纂时古文字研究水平有限,其中难免存在一些不足,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校正。本文主要利用出土文献材料和古文字研究的最新成果,指出了《广韵声系》十则谐声层级错误并对其中的谐声关系进行了重新分析和梳理。  相似文献   

16.
古音学是传统音韵学的一大分支,是汉语音韵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古音学研究既是上古汉语音韵本体的研究,又是古音学史的研究。谐声是汉语中非常重要的语言现象,与汉语音韵研究尤其是上古音研究是密不可分的。谐声与古音学研究既是利用谐声材料梳理、构拟古代汉语语音系统的研究,又是谐声与古音学史的研究。本文梳理、辨明谐声与古音学的源流和历史演进,为汉语音韵学、文字学、汉语语音史等学科,总结和探索新的研究视角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壹语音演变的分期汉字字音随着时间、空间而转移。这一点,明朝人就认识到了。陈第曾说:“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毛诗古音考自序》)近数十年来,许多学者对语音演变的分期发表了意见。他们的划分,不尽相同。如,钱玄同分作六期:周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现代。(《文字学音篇》1917年出版)王力  相似文献   

18.
研究汉语音韵需要利用各种各样的材料,而谐声字无疑是众多材料中的重要成员。本文以《广韵》中从"奇"得声的谐声字为材料,分析其声韵调,并试图发现其内在规律,明确《广韵》中特殊谐声关系的存在,揭示谐声字在音韵研究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孙巧云 《唐山学院学报》2011,24(2):42-44,47
明代关注古音的人不少,但真正致力于古音专项研究且有较大影响的人唯有陈第。陈第之前,吴棫、杨慎、焦竑等人对古音已有涉足,但都只是持疑虑的态度,未直接用实践表明自己的见解。陈第很早就对"叶音"之说持怀疑态度,并多方搜求古音的体系。他运用时代接近、用韵接近的原理,将《诗经》、《楚辞》、先秦典籍等书互相参照,或运用书中互证的方法,考论古音。陈第《屈宋古音义》是明代楚辞音韵方面的开山之作,具有特殊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20.
姚文田的《古音谐》、《说文声系》是清代古音学的重要研究成果。本文总结了姚氏科学独到的谐声观,考察了姚氏利用谐声系统拟定上古韵部的成果,并进一步研讨了对姚氏的谐声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