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应该关心所有儿童的最充分的发展。而学校的责任则是创造能使每一个学生达到他可能达到的最高学习水准的学习条件,学校必须给学生奠定终生学习的基础,学校永远对所有学生负责。因此,素质教育不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而是创造适合每个儿童的教育。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造适合每个儿童的教育,  相似文献   

2.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必须关心所有儿童的最充分的发展;而学校的责任则是创造能使每一个学生达到他可能达到的最高学习水准的学习条件,学校必须给学生奠定终生学习的基础,学校应当对所有学生负责。为此,努力创造适合小学生的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3.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必须关心所有儿童的最充分的发展;而学校的责任则是创造能使每一个学生达到他可能达到的最高学习水准的学习条件,学校必须给学生奠定终生学习的基础,学校永远对所有学生负责。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当注重加强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杨露云 《考试周刊》2014,(50):69-69
<正>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必须关心学生的发展。学校的责任是创造能使每个学生达到他可能达到的最高学习水准的学习条件,让学生奠定终身学习的基础。教师是"伯乐",要善于认识每个学生的个性。素质教育不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学生,而是创造适合每个学生的教育。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造适合每个学生的教育,充分认识学生的巨大发展潜能和个性差异,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善于与他人合作的精神,以及高度的责任感。  相似文献   

5.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必须关心所有儿童的最充分的发展;而学校的责任则是创造能使每一个学生达到他可能达到的最高学习水准的学习条件,学校必须给学生奠定终生学习的基础,学校永远对所有学生负责。教师的责任诚如陶西平同志在《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  相似文献   

6.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必须关心所有学生的发展;而学校的责任则是创造能使每一个学生达到他可能达到的最高学习水准的学习条件,学校必须给学生奠定终生学习的基础,学校永远对所有学生负责.教师的责任诚如陶西平同志在《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一文中所指出的:教师是"伯乐",伯乐善于相马,教师也要善于认识每一位学生的个性.但是,教师又不能只是伯乐,伯乐相马的目的是挑出千里马而淘汰其余的马,教师却必须对每个学生负责.因此,素质教育不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学生,而是创造适合每个学生的教育.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造适合每个学生的教育,要充分认识学生的巨大发展潜能和个性差异,努力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善于与他人合作的精神以及高度的责任感和道德感,为学生生活质量的提高建立必须具备的条件.为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当注重加强3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应当注重加强创造适合每个儿童的小学数学课堂,努力创造适合每个儿童的教育。要充分认识学生的巨大发展潜能和个性差异。注重因材施教,增加每个学生参与学习的机会,发展学生的潜能,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而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必须关心所有儿童的最充分的发展:而学校的责任则是创造能使每一个学生达到他可能达到的最高学习水准的学习条件.学校必须给学生奠定终生学习的基础.学校永远对所有学生负责。教师的责任诚如陶西平同志在《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一文中所指出的:教师是“伯乐”,伯乐善于相马,教师也要善于认识每一位学生的个性。但是,教师又不能只是伯乐.伯乐相马的目的是挑出千里马而淘汰其余的马.  相似文献   

9.
学校教育是服务于社会的,学校教育的目的是挖掘出每个人应有的潜力,使每个人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发展空间,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社会是发展变化的,所以说现代教育要注重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一、更新教育观念,转变学习方式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强调的是教师善于向学生传授知识,教师必须紧密围绕教材和结合考试的内容去指  相似文献   

10.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必须关心所有儿童发展;而学校的责任则是创造能使每一个学生达到他可能达到的最高学习水准的学习条件,学校必须给学生奠定终生学习的基础,学校永远对所有学生负责。教师的责任诚如陶西平同志在《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一文中所指出的:教师是“伯乐”,伯乐善于相马,教师也要善于认识每一位学生的个性。  相似文献   

11.
赵远隆 《小学生》2010,(4):62-63
最近,学校出现一种口号: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一切。确实,素质教育不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而是创造适合每个儿童的教育。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造适合每个儿童的教育,要充分认识学生的巨大发展潜能和个性差异,努力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为学生生活质量的提高建立必须具备的条件。为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当注重加强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必须关心所有儿童的最充分的发展;教师的责任诚如陶西平同志在《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一文中所指出的:教师是“伯乐”,伯乐善于相马,教师也要善于认识每一位学生的个性。但是,教师又不能只是伯乐,伯乐相马的目的是挑出千里马而淘汰其余的马,教师却必须对每个学生负责。因此,素质教育不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而是创造适合每个儿童的教育。[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学校的责任则是创造能使每一个学生达到他可能达到的最高学习水准的学习条件,学校必须给学生奠定终生学习的基础,学校永远对所有学生负责。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造适合每个学生的教育,要充分认识学生的巨大发展潜能和个性差异,努力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善于与他人合作的精神以及高度的责任感和道德感,为学生生活质量的提高建立必须具备的条件。  相似文献   

14.
教育必须关注所有学生的最充分的发展,为学生奠定终身学习的基础:因此,现代意义上的教育不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而是创造适合每个儿童的教育体制。  相似文献   

15.
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实施给小学数学教师提出的直接挑战是:数学教育必须走出精英教育,让每一个儿童都能学习有用的数学。素质教育不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而是创造适合每个儿童的教育。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造适合每个儿童的教育,要充分认识学生的巨大发展潜能和个性差异,努力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善于与他人合作的精神以及高度的责任感和道德感,为学生生活质量的提高建立必须具备的条件。为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当注重加强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素质教育不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而是创造适合每个儿童的教育。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造适合每个儿童的教育,就要充分认识学生的巨大发展潜能和个性差异,努力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善于与他人合作的精神以及高度的责任感和道德感,为学生生活质量的提高建立必须具备的条件。为此,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应当注重加强以几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17.
差异化教学是本着"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遵循面向全体的教学原则,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实现教育公平。差异化教学充分考虑了学生的个体差异,理解学生因遗传禀赋和成长环境的不同,而形成的不同特征。依据在学习方面对知识的理解力和接受力的不同,去"选择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不是挑选适合教育的儿童"。差异化教学既不提倡一刀切的教学模式,也不提倡让每个学生都达到同一水平,而是通过因材施教,让学生达到各自能力范围内的最大值。  相似文献   

18.
声音     
袁新文 《教师》2012,(15):9-9
李明新:创造适合儿童发展的教育,回归了基础教育的根本价值。它目中有人,有具体的儿童;它关注学生的整体和谐而个性化的发展;它关注学生的一生。创造适合儿童发展的教育,必须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成长方式、学校课程、教育方法、教育评价。这些创造构成了一个整体,构成了一个学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推进方式。  相似文献   

19.
刘艳梅 《中国教师》2010,(Z1):324-324
<正>素质教育不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而是创造适合每个儿童的教育。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造适合每个儿童的教育,要充分认识学生的巨大发展潜能和个性差异,努力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善于与他人合作的精神以及高度的责任感和道德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兴趣盎然的学习氛围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与学活动中,从而调动学生的"情"与"知",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20.
智障儿童由于种种原因的限制,生活能力不能够正常发展,教师必须把智障儿童生活能力的提高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要以游戏教育为契机,在平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把握智障儿童的游戏教育需要,利用分层教学,找到适合每一个智障儿童的游戏方式,让智障儿童在游戏中学习知识,培养他们的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