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桶腰、满脸皱纹、和小猫独居、一辈子没约会过……英国“超女”苏珊大婶“没星相指数”之高令观众叹为观止。然而,这位48岁的乡下大妈却以一曲《我曾有梦》震撼全场.征服了“毒舌”评委西蒙,随即暴红英伦.将黛米·摩尔“收入”粉丝团.真正诠释了“人不可貌相”。因出生时缺氧而有学习障碍的“傻苏西”最终传奇般地演绎了现代版“灰姑娘”。  相似文献   

2.
朗溪 《英语沙龙》2009,(10):52-54
苏珊·波伊尔(Susan Boyle),48岁的“英国超女”,中国媒体人称“苏珊大妈”。2009年4月11日,她在英国电视选秀节目“英伦有才人”(Britain’s Got Talent2009)初选大赛中,演唱音乐剧《悲惨世界》(Les Miserables)中的歌曲《我曾有梦》(I Dreamed a Dream),一鸣惊人,火速跃上欧美各大娱乐媒体头条,成为互联网上的热门人物。苏珊·波伊尔之所以被称为“苏珊大妈”,是因为参赛时她是一位身材肥胖、其貌不扬,甚至可以说有些难看的大妈,你第一眼看到她时绝不会想到她竟然会成为娱乐界的超级红人。  相似文献   

3.
母婴News     
《母婴世界》2011,(2):11-12
1英国最年轻父母年方十四 据英国媒体报道.英国南威尔士人艾普瑞尔·韦斯特惊觉自己怀孕时.她和男友内森·菲什伯恩都才年仅13岁。  相似文献   

4.
英国警界今年发生了件新鲜事儿,44岁的女警官沙龙·克尔当了“飞行队”的头儿。 “飞行队”在英国赫赫有名,是专门侦破绑架、抢劫、暗杀等恶性案件的特警部队,正式名称是S07,令犯罪分子闻风丧胆。人们不禁要问,让一个女人执掌这支男人一统天下的部队,行吗? 担心是多余的,克尔可不是一般人。她18岁便开  相似文献   

5.
英伦疯范儿     
于志杰 《大学生》2014,(15):78-79
说起英伦风,很多人脑海里第一个想到的应该是穿着笔挺的西装、锃亮的皮鞋,手里拎着雨伞插着口袋的英国绅士,或者像电视剧《唐顿庄园中》那种分毫不差考究的贵族生活。但是这里我们要聊的英伦风并不如您所愿,这次的英伦“疯”是疯狂的疯,我要为你带来前所未有而且你未曾谋面的英国本土校园中的点点滴滴。无论是你在电视上看到的,还是在杂志中见到的,那些英伦风都是经过艺术加工或者为了作秀而塑造的,然而当你置身英国,尤其是无奇不有的英国校园,你所理解的英伦风就完全是另一个风格了。自从我2013年来到英国,见到过形形色色的奇葩英伦风格,尤其是在我学习的萨塞克斯大学,这个略微有点乡村风情的校园里,更是数不胜数。  相似文献   

6.
毫无疑问.你们看了苏珊·博伊尔在英国电视节目《英国达人》上令评委和观众赞扬不已的著名YouTube片段。当这位又矮又胖的中年妇女唱起优美的歌曲时,众人皆感到惊奇。许多人都认为比赛冠军非她莫属.每周都有选手被淘汰,后来只剩下少数几个人.但她在最后关头败给舞蹈组合“多样化”。不过舞台的背后都发生了什么事呢?  相似文献   

7.
一天早晨,一位英国妇女在中国公园里遇见了一位上了年纪的中国人,看见他长长的白胡子,就走上前用汉语客气地问道:“爷爷,你几岁啦?”老人诧异地看看她,转身对周围的人有点生气地说:“您瞧,她问我几岁啦!几岁啦!”这位年轻的英国妇女根本没有想到自己的话会引起对方这样的反应。后来她才知道产生误会的原因:她用这句话问一个小孩的年龄是对的,对上了年纪的人应当问“您高寿?”或“您多大年纪啦?”这个有趣的事说明,讲英语的人和中国人交谈时,要注意语言上和文化上的差异之一:跟长辈或上级说话时与同辈或下级说话时不一样,往往要使用某些尊称…  相似文献   

8.
《世界教育信息》2008,(4):88-88
两名在英国学习的中国留学生正在加紧准备,他们将在英国文化协会一项极负盛誉的比赛中角逐英国“2008年度国际学生大奖”的荣誉。今年24岁的留学生张彦(音译)现就读于拉夫堡大学:她令人鼓舞的留学生活故事已经为她赢得了“英国中东部地区2008年度国际学生”的荣誉。而斯旺西大学22岁的留学生王世林(音译)则以他在斯旺西的生活故事赢得了“威尔土地区2008年度国际学生”的殊荣。  相似文献   

9.
“我们手拉手,走到一起来……”在’91中国四川国际电视节晚会上,毛阿敏演唱的《洒向人同都是爱》令国内外观众掌声雷鸣。今年28岁的毛阿敏,高中毕业后涉足歌坛,1985年考入南京军区前线歌舞团。从此,她在流行歌曲领域中如鱼得水,一  相似文献   

10.
《今天.双语时代》2010,(2):168-168
One Daylike This收录在英伦乐队Elbow2008年的专辑The Seldom Seen Kid里。这首歌在2009年英国歌曲创作最高奖Thelvor Novello Awards上一举获得了“最佳词曲大奖”。同时,Elbow凭借该专辑于2008年夺得英国水星音乐奖(National Mercury Prize)。没有流行音乐的浮夸躁动,One Day like This有的是对生活的沉静体会。特别是交响乐的铺展.让摇滚别具一番忧郁气息。  相似文献   

11.
说真话的最大优势是听起来连声调都让人信服。城东树林有座新墓碑,我亲爱的妈妈就葬在那里。我想念她。我知道,有一个人爱我的妈妈,胜过爱天底下任何人。父亲令我感到忧虑,他就是那位爱妈妈的人。1999年11月24日,妈妈从学校归来,她太累了。一个年纪不算大的女人,要“看管”几十位性格不同、种族不同,而且国籍不同的“联合王国”的学生,妈妈是太不容易了。她爱自己的学生,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是学生,是十二岁、十三岁的外国学子,妈妈认为,他们是可爱的异国精灵,是未来英国友谊的大使。他们现在是小客人,谁能说他们将来不可能作为外交官员再来伦…  相似文献   

12.
娜塔丽亚瓦格纳10岁时,她的一位朋友怀孕了,这位年轻姑娘是让她哥哥的朋友占了便宜。到她13岁时,她的许多朋友有了性体验———或者说,至少在这个佛罗里达中部的钢铁老城谈论性问题———由此她开始参与一项预防少年怀孕计划。现在15岁的她并不为最近的报道感到意外。报道发现,14岁和14岁以下的少年中20%有过性体验。她说:“我认为实际数字要比这还多,但是许多孩子在这个问题上不说实话。”娜塔丽亚现在不论是在洗漱室中为女孩子们咨询,还是在塔拉哈西向立法人员游说都游刃有余。但真正令她感到不安的是许多成年人对于“全国预防少年怀孕运…  相似文献   

13.
早前陈慧琳的“花花宇宙演唱会”表面看上去好像搞得有声有色、人靓衫靓,好成功,但原来演唱会之后却发生了风波,令陈慧琳与“演唱会之后”陈淑芬闹得不愉快。事缘有传媒及观众向Kelly投诉,其演唱会的音响效果太差,令事事力求完美的Kelly及她的经理人钟珍很不满,于是Kelly委托经理人钟珍向主办者陈淑芬  相似文献   

14.
莎士比亚是全世界公认的文学大家.四百年后的今天.莎士比亚仍然是英伦岛上一颗永不坠落的文学太阳.成为英国的文化象征和不列颠人的骄傲。在英国人眼里.莎士比亚被誉为“英国文明的象征”、“英国文学史上杰出的人物”、“优秀的、代表着‘英国最佳”’。保守党更把他誉为“英国文化和价值观的旗帜”。  相似文献   

15.
别看林心如今年不过26岁,但她已“出道”八年了。她的处女作是电影《校园先锋之板凳皇后》,那时心如不过才17岁。但她那甜美的笑容,活泼可爱的个性,以及那自然不露痕迹的表演,给导演和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自此,林心如便正式踏足演艺圈。而后,林心如又在多部时装片中出演了一些小角色,但由于角色本身没有多少光彩,心如也一直未能引起大家的注意。1998年,幸运女神开始眷顾这个美丽聪慧的女  相似文献   

16.
13岁的戴瑛瑛是湖南省城步苗旗自治县民族三中179班的初一学生,至今已取得“录音书包”、“取暖凳”、“闪光带音乐跳绳带”和“吹气塑料碗”等4项国家专利。2000年8月29日,安徽卫视“点子行动”栏目邀请她参加申奥特别节目——为2008年奥运会献点子,当场展示了她的专利产品“闪光带音乐跳绳带”,推荐作为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舞蹈节目的道具。人们称赞她是——  相似文献   

17.
今年,女儿陈悦通过严格选拔,入读剑桥大学的法律专业。回顾女儿的成长,我为她的每一点进步感到欣喜和骄傲。不做“哑巴”勤阅读陈悦1987年出生在安徽省合肥市。出生30几天,她就被托付给上海的阿姨抚育。直到!岁,陈悦才来到英伦,与我们团聚。小小年纪来到异国他乡,一切对于陈悦都是那样陌生,其中最陌生的当属她不会讲的英文。因为在语言上是个“哑巴”,即便被个别调皮的学生推进水坑,陈悦也只能一个劲地哭,别无他法。回到家中,她泪汪汪地向我们诉说学校发生的事情。我们一面安慰她,一面趁势告诉她,要想适应英国的生活,最终融入这个社会,首要…  相似文献   

18.
菊花来自中国,她的班上只有菊花一个来自中国的女学生。菊花这个黑头发、黄皮肤的女孩子一出现在同学中间,那些来自各国的男生就开始注意她了,但是菊花一点没有在意。菊花才13岁。13岁的菊花怎么也没有想到过,来自澳洲的男孩儿瀚森居然要求和她有亲密的感情,他的这种感情令菊花沉浸在一种身不由己的恍惚和兴奋之中。有一天菊花感冒了,她没有到学校上课。当她隔天来到学校上课的时候,一个日本女孩子说:“昨天你没有来上课,那个来自澳洲的男同学瀚森,上着课就突然大哭起来,同学和老师都被他吓坏了,还以为他出了什么事。原来他说是因为你没有到…  相似文献   

19.
有位妈妈发来电子邮件:“在图书馆查找有关幼儿教育的书时,发现了1999年10月的《学前教育》。我觉得它的内容正是我要找的。” 这位家长有一个刚上幼儿园小班的女儿。她很想知道,幼儿园的教育是否真正适合自己的孩子。因为孩子从小跟着姥姥、姥爷,3岁时才回到父母身边上幼儿园,所以很不适应,“恐惧令她如惊弓之鸟,经常哭”,“现在虽然不反抗了,但一到幼儿园总是哼哼唧唧地哭”。另外,孩子对妈妈以外的人总有一种抵触心理,常常以一种敌视的态度对待他们,只是如影随形地跟着妈妈。和爸爸的关系也不那么亲密,老说“不要爸爸”,令做父亲的心灰。当然,爸爸有时也难免训她。 针对这位家长的担心和苦恼,我们在网上进行了一些交流。现在,我们特请北京市东城区教研中心的俞昌珈老师来和这位母亲聊一聊。俞老师在幼儿园任教几十年,做过园长,现从事教研工作。但愿俞老师的一席话,能给这位正为女儿的事“操心加担心”的妈妈一些宽慰,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20.
我母亲离我而去已经38年了,但她和霭可亲的容貌仍历历在目,她谆谆教导的声音仍娓娓动听。她那“一个人有了骨气,就拥有巨大的财富”的人生格言启蒙着我,一直是我修身立业的座右铭和生活准则。 就仅这一点,我是永远怀念着我母亲的! 那一年,我才五岁半。一天,我和小伙伴们玩。我家穷,富家孩子要我趴在地上学狗叫,把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