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自"教育是指受教育者根据社会标准及道德规范自觉地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从而有目的地调整自己的行为活动,它是大学生思想培养的必要手段和有效途径.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学生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引导高校学生发挥"三自"作用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必须以学生为主体,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使学生实现自我管理。自我管理并非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也不是以自我为中心,而是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实践活动,通过自我教育,把学校和社会教育的要求内化为自觉行为,实现自我价值。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和  相似文献   

3.
所谓“自我教育、自我管理” ,是指教育者要求学生在自我活动中观察、感知、思考、分析周围的一切 ,自己教育自己 ;在教育者指导下 ,调动学生主观的积极性、进取心 ,进行自觉的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 ,从而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的过程。在班级工作中实施自我教育、自我管理 ,对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取心,使学生把握自我、提高素质有重要作用。作为教育工作者 ,不妨留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激发和保护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动机和愿望。心理学告诉我们 :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 ,通过刺激作用产生的。因此 ,在教育活动中 ,首先应注意激发学生自…  相似文献   

4.
在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是思想教育工作的一个积极补充,也是全面提高学生思想素质的一个有效途径,可以使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三自”活动对加强学生思想教育效果具有积极的作用。 “三自”活动的三个方面有其具体含义和辩证统一的关系。自我教育就是利用青年人主动性、进取性特点,为其创造一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占主导地位的外部环境,使学生自觉采用喜闻乐见的形式抒发自己的内心体验,陶冶情操,达到主动接受教育的效果;自我管理也可以称为参与管理,就是由学校根据其教育的总体目标制定出相应的措施,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管理活动中来,从我被管理变为我来管理,使学生群体行为向总体目标方向发展咱我服务则是适应和主动调动学生的需求意识,通过组织学生主动参与服务来不断满足这种保求,以激发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使学生在需求——服务的过程中,助人为乐的内心体验不断升华,服务意识不断增强。 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三方面是辩证统一的,自我教育作为实现德育的手段要通过自我服务、自我管理来实施,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目的正是为了更好地实现自  相似文献   

5.
自我教育,指的是受教育者自己做自己的思想工作,依靠自身思想的矛盾运动,通过自我认识、自我反思、自我评价、自我监督、自我完善等方法,自觉地接受先进思想和正确理论,克服错误思想和不良行为,使自己的政治觉悟和思想品质向良性方向转化发展的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6.
自我教育,是指在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指导下正确地认识自我,在此基础上自觉地进行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并能够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做出正确评价的一种教育方法。完整的教育是由他人教育和自我教育构成的,  相似文献   

7.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是由他人教育和自我教育构成的统一体。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因此,引导学生有效地开展自我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自我教育的内涵分析自我教育是指受教育者自觉依据社会发展的要求能动地进行促进自我发展的活动。  相似文献   

8.
自我教育是受教育者在教育者或其它因素启发引导下,对自己的思想品德进行自我认识、自我监督.自我克制和自我改正的一个过程。自我教育有助于学生通过亲身获得亲身体验,使自己的思想和道德自觉地向高层次不断发展。所以,苏雹姆林斯基断言:只有“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相似文献   

9.
王新 《学子》2015,(1):59
自我教育能力是指受教育者自觉主动地把社会要求的思想道德规范在内心加以理解和体验,并通过实践转化为自己比较稳定的自觉行为的能力。具体是指受教育者根据社会和集体要求,对自己提出一定的奋斗目标,培养优良思想品德,提高自我认识、自我监督、自我克制和自我改正能力的一种方法 ,也是受教育者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长期指引自己向更高的目标奋斗的一种能力的培养方法。多年来初中阶段的教育仍然没有脱离中考的指挥棒,学生的  相似文献   

10.
所谓自我教育,是指人们主动采取实际行动来培养自已良好的品德,自觉地进行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的活动。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唤起人实行自我教育,按照我的深刻信念,乃是一真正的教育”。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从某种意义上看,就是要通过外在的手段和力量来启发学生内在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实行自我教育,“教育少年的真正艺术就在于给少年提供一种机会,让他自己去思考:如何教育自己,如何变好,如何在克服困难和感受胜利喜悦的过程中进行自我奋斗。”教育的失败或收效甚微常常由于受教育者处于被动地位而无教育自己的积极性和能力。从哲学和观点来看,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因此,教育要收到良好的效果,必须使教育与自我教育结合,应该从小就培养学生具有自我教育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正>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没有教育的促进是不行的,但同时缺乏学生的主观努力也是行不通的。所谓自我教育,是指受教育者在一定的外因激发下,通过自我管理、自我激励、自我控制、自我要求等,达到自我教育能力提高的活动与过程。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如果学生的积极性不是通过自我教育提高的,那么即使有很好的环境和教师,也很难真正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然而目前我们对学生的自我教育还缺乏足够的重视,即使  相似文献   

12.
自我教育是一种教育力量,是道德教育过程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道德教育在受教育者——个体和集体身上引起的一种自觉的、能动的反应.自我教育在于使人方向明确地发展自己道德活动能力,培养自己的道德意识,使良好的品质自臻完善,使不良的品质得到克服.自我教育的显著效果表明,受教育者自我教育能力的形成,可以使他们由教育的客体转化为主客体合一,积极参与道德教育过程.任何一种教育,如果说没有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主动配合,是不可能达到预期结果的.自我教育对一个人的素质提高是至为重要的,是素质提高的内在动力.自我教育能力包括自我认识、自我要求、自我践行、自我评价.  相似文献   

13.
赵凤伟 《文教资料》2007,(16):30-32
以教师外在教育活动为引导,学生内在心理教育为主线,以情、点、意、行为中心环节,针对学生中存在的不同的德育问题,感化、软化、转化、造化学生,达到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德育实效。这种德育模式突破了单一的德育量化管理方式,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更加注重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是提高德育工作实效的一种尝试,只有真正触及人的思想和灵魂的并且是自觉自愿接受的德育教育才能达到德育教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14.
自我教育就是学生自己对自己的教育,是学生自觉主动的思想与行为控制,也是学生意识觉醒、实现自我超越的最为重要的能力。自我教育以学生自身现有的知识水平、能力结构为基础,从内心去认识、评价、控制、调节自我,一旦形成良好而独立的思想、习惯,就会转化为一种比较稳定的自我教育力量。  相似文献   

15.
何小波 《四川教育》2008,(12):15-16
自我教育就是学生自己对自己的教育,是学生自觉主动的思想与行为控制,也是学生意识觉醒、实现自我超越的最为重要的能力。自我教育以学生自身现有的知识水平。能力结构为基础,从内心去认识、评价、控制、调节自我,一旦形成良好而独立的思想、习惯.就会转化为一种比较稳定的自我教育力量。  相似文献   

16.
蒋静 《江苏教育》2000,(6):14-16
自我教育,是指个人把自我作为教育的对象,依据一定的规划,自主地进行自我评价、自我调控,向着更高的境界不断攀登,最终实现自我超越、完善人格的教育活动。 让学生学会自我教育,提高自我教育的素养,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自我教育素养结构包括知、情、行三方面: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觉行为。在认知方面,我要求学生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评价,学会全面认识自己,要以“宽  相似文献   

17.
现行中师教育学课本中说:“所谓自我教育就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思想矛盾斗争和行为控制,使正确的思想和行为战胜不正确的思想和行为。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见教材第三二二页)我认为这个解释只说到了自我教育过程中“改造”的一面,而忽视了这个过程中“塑造”这一更主要的方面。学生的自我教育包括塑造和改造两个方面。自我塑造是指学生自觉接受教育者的教育,认真学习马列主义基本理论和英雄模范人物的崇高理想、高尚情操,主动地完善自己的思想品德等。自我改  相似文献   

18.
自我教育能力就是受教育者把自身作为教育对象,根据社会、集体和自我发展的需要,对自己提出一定的奋斗目标,培养优良的思想品德,克服不良的行为,提高自我认识,实行自我监督、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自觉主动地把社会要求的思想道德规范在内心加以理解和体验,并通过实践转化为自己比较稳定的自觉行为的能力。自我教育能力主要包括学和的自我认识能力、自我评价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9.
马超勤 《广西教育》2009,(17):13-13
王静是柳州市第十二中学的语文老师,18年来,她在学校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在多年不懈的追求和探索中,王静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育教学风格。她认为教育是一种使人懂得内省和自尊的活动,所以她的教育目标是把学生从受教育者转变为一个自我教育者,让学生在自我管理、自我培养、自我教育、自我发展中改变自己、塑造自己、完善自己。  相似文献   

20.
岑健乐 《文教资料》2006,(30):75-76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培养具有积极进取精神和主体人格的新型人才。人格主体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具有自立的意识和能力,二是具有自我教育的意识和能力。这对学生诸多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所谓自我教育,就是指受教育者根据社会和集体要求的思想品德,对自己提出一定的奋斗目标,培养优良思想品德,提高自我认识、自我监督、自我克制和自我改正能力的一种方法。而自我教育能力是指学生自觉主动地把社会要求的思想道德规范在内心加以理解和体验,并通过实践转化为自己比较稳定的自觉行为的能力。目前小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