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这张照片是叶挺将军于皖南云岭新四军军部驻地拍摄的。叶挺将军随身携带的三件宝——手枪、手杖和照相机。他总爱拍些纪念照片,或送报刊发表,宣传我党领导的抗日武装的成长发展,或存作军史资料。正是由于他的这个爱好,先后有几百张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照片留在了人间。  相似文献   

2.
叶挺将军,从我少年时代起,在我脑海里就一直镌刻着这个闪闪发光的名字。他的事迹象神话,流传民间。叶将军冤狱五年,这不平常的岁月,丝毫没有减退他坚韧不拔的英雄性格。叶挺将军出狱第四天,我在笼罩着白色恐怖的重庆,会见了他。那天早晨——一九四六年三月八号,我遵照有关同志头天晚上的约定,来到重庆中三路二六三号中共代表团。我在门前停立片刻,便拾级而上。满墙红绿色的“欢迎叶挺将军出狱”的大字标语,多采多姿,使我分享了革命队伍中无限温暖和无限幸福! 登上台阶,往左一拐,约摸走过十五米左右的距离,就来至楼前。一位值勤同志郑重其事地告诉我:“叶将军昨夜四点才睡,请等一会再来吧!”我连忙说:  相似文献   

3.
叶挺将军1896年出生于广东惠阳,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皖南事变”叶挺被国民党反动派无理关押五年多。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重庆谈判期间,我党几经交涉,各民主党派和社会各界一致要求立即释放叶挺和其他被扣同志。经过反复斗争,终于迫使蒋介石于1946年3月4日释放了叶挺。1946年4月8日,叶挺将军奉命飞赴延安,途中因飞机撞山坠毁,不幸牺牲。过去一直说飞机失事是天气原因所致。2002年9月9日,叶挺将军的长子叶正大在广东惠阳市参加纪念叶挺诞辰106周年的活动中,才向乡亲们说出飞机失事真相——  相似文献   

4.
叶挺将军座机失事真相近六十年来一直是一个谜,国内对此事件猜测不断。最近,一位曾参与谋害叶挺将军的台湾老兵临终前的忏悔,揭开了该事件的谜底。  相似文献   

5.
叶挺将军作于狱中的《囚歌》极有名。说起这首诗的面世,与郭沫若先生有直接的关系。叶挺与郭沫若结识是很早的。北伐时期,郭沫若担任北伐军政治部主任,行政秘书长等职;叶挺则是一战成名的“铁军”独立团团长。战争的紧张与残酷,使郭沫若与叶挺结下了深厚的战友友谊。  相似文献   

6.
电视剧《叶挺将军》里皖南事变几集中,提到一个很重要的人物“小姚”。“小姚”是谁?他原来就是东南分局副书记饶漱石。当时,出于工作保密的需要,再加上饶、姚谐音,大家平时称他“小姚”。就是毛泽东发给东南局的电报也称他“小姚”。  相似文献   

7.
电视剧<叶挺将军>里皖南事变几集中,提到一个很重要的人物"小姚"."小姚"是谁?他原来就是东南分局副书记饶漱石.当时,出于工作保密的需要,再加上饶、姚谐音,大家平时称他"小姚".就是毛泽东发给东南局的电报也称他"小姚".  相似文献   

8.
张学良是一位长寿的将军,享年101岁。他一生历尽磨难,充满坎坷,丧失自由长达54年。若是一般人,早就抑郁而终了,而他却健康地活过来了,成了人间罕见的百岁寿星。张将军长寿的涵义,不仅仅是他个人在这个世界上  相似文献   

9.
2005年"八一"建军节前夕,在缅怀张爱萍上将逝世两周年的日子里,退伍军人江苏省南通市海安角斜工商所工作人员赵保群心情沉重地翻阅老将军生前的一封封来信、一张张照片、一幅幅书法作品,他触景生情,止不住泪水涟涟.岁月沧桑,往事如烟,他与将军那段生死情结像过电影一样历历在目.  相似文献   

10.
介绍叶挺的生平和崇高的革命品格。叶挺的一生是伟大的一生,光辉的一生。在二十多年的革命生涯中,他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深受党和人民的爱戴和崇敬。他的崇高品格和革命风范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怀念。  相似文献   

11.
在这里,历史活着,活在快门瞬间捕捉的图像中,使人记忆中的神圣,极神圣地活在人情化的摄影里,从而使我们珍视的光荣历史葆有永恒的魅力。 叶挺将军、张爱萍将军、新四军老战士邹健东,以及国防科工委青年摄影家邹毅的《情播华夏摄影展》正是以历史的、艺术的魅力吸引着观众。 在建国45周年之际,《情播华夏摄影展》于1994年11月  相似文献   

12.
惊闻噩耗奔赴夏威夷2001年9月底,从报上看到张学良将军患肺炎住院抢救的消息,我们全家十分着急。10月12日清晨3时,我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吵醒,原来是张将军的公子张闾琳打来的,说他父亲病危,希望我们能去夏威夷。  相似文献   

13.
马福 《兰台世界》2012,(25):18-19
叶挺(1896—1946),是中国民主革命时期的革命家、军事家和爱国主义者,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和36位开国军事家之一。在其光荣而伟大的革命生涯中,叶挺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及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组建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表现出了坚定的革命意志与浩然的革命气节。1914年,年仅18岁的叶挺被湖北陆军预备学校录取,开启了他30多年的戎马生涯。1918年,他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第  相似文献   

14.
我与将军相识是原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张明中将介绍的。那是1997年5月,我致信张明司令员,向他汇报海曙楼收藏馆进展情况,并提出要征集将军题词的想法。张司令员便为我推荐了陈靖将军,他在信中说:“有一位传奇老红军,他既会打仗杀敌,又会著书作诗,并进行了举世绝有的二次长征,是个文武全才,在红军将军中会书法能著书的很可能是独一无二的。他是电影剧本《金沙江畔》、小说《红军不怕远征难》、纪实文学《贺龙毕生纪略》、《贺英》、《往事情深》以及大型话剧《贺龙前传》等军事题材文学作品的作者,他性格坦诚,为人豪爽、热情,你可联系一试。”于…  相似文献   

15.
是他拍下了鲁迅的最后一张留影,拍下了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聂荣臻将军和日本小姑娘等一大批著名历史照片。他是中国革命战争时期颇负盛名的摄影家,但38岁时被军事法庭处死,他的名字曾一度在历史中被抹去——  相似文献   

16.
如今台安县九间乡鄂家村张家窝堡屯的张学良幼年故居(出生地)被重新修复,但是很少有人知道郭维城是此举的热心倡导者.郭公是张学良将军的机要秘书,当年他不知为汉公填写多少次"1901年6月3日出生台安"字样的履历表.为了印证张学良将军的出生地,郭维城于1987年和1990年曾两次来台安寻觅张将军的佚闻往事.  相似文献   

17.
叶挺的手杖     
《新闻世界》2008,(3):50-50
叶挺任新四军军长期间,人们看到他总是随身携带着根手杖。大家对这根手杖充满了好奇,不禁纷纷猜测起来。有人说,手杖里面藏有长剑;有人说,那是一支长枪。而叶挺对人们的种种猜测总是笑而不答。有人专门去问叶挺的内勤警卫,但警卫也不明真相。直到后来.人们才从新四军军部首长的保健医生张岗那里揭开了这支手杖的秘密。原来.这枝手杖是叶挺在德国时的一位友人所赠。  相似文献   

18.
在湖南攸县,人们说起唐有章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位饱经磨难的资深共产党人,在中国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与张太雷、叶挺、彭湃、叶剑英等领导人出生人死,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以后,他义与谭震林、江泽民共事并成为至交。江泽民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后,几次看望这位老朋友,并在唐有章90岁生日时特地委托夫人王冶坪给他送去了生日蛋糕和鲜花。  相似文献   

19.
人物通讯,要着重揭示正面人物的思想感情。为此,有许多文章常常以看似平凡琐屑、实质意蕴丰富的细节来显现,使读者从中获得情操的陶冶和思想的启迪。《“雷军长”夫妇失去“小北京”后》(原文附后)即为较好的一例。看过电影《高山下的花环》的人,都还记得雷军长和他的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英勇牺牲的独生子“小北京”吧。雷军长的生活原型是谁?就是现在的张自信将军,“小北京”的生活原型则为张将军之子张力。这篇人物通讯就是通过生动感人的细节,展示了张将军夫妇在失去爱子之后的内心世界和奉献精神,令人荡气回  相似文献   

20.
你知道吗?北伐名将叶挺又是诗人,这得从他的《囚歌》说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