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钟钢 《新闻三昧》2006,(5):10-11
找准切入点,做优企业报,为企业深化改革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这是《武钢工人报》遵循的原则。2005年,我们再次荣获全国企业报先进单位称号。一、切入企业重点,有力引导近年来,报社针对企业拓宽市场、降低成本、提高质量、主业重组、辅业改制、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等重点,加强正面引导。每年确定一个重大主题,先后开展了“居安思危、转变观念”、“凝聚工程”、“加快武钢改革发展”等一系列大讨论,引导职工振奋精神,树立信心。坚持每年抓“成本效益纵深行”系列报道,推动降成本、创效益活动的开展,促进武钢每年降成本7亿元。去年以来,党的十六…  相似文献   

2.
企业报新闻报道策划如何创新?《武钢工人报》作出了不少探索和创新。 一、打破区域限制,策划全国性采访 2004年春天,《武钢工人报》策划组织大型异地采访活动"武钢记者市场万里行"。整个活动历时40天,行程万余里,途经北京、上海、天津三市,江苏、浙江、山东、河北、陕西、广东、湖南七省。  相似文献   

3.
卢吉安 《新闻前哨》2005,(2):115-116
《武钢工人报》的中年记叶国成,把自己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闻作品选编成集,取名《见证新武钢》。这些作品,集中反映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武钢的新发展、新变化、新成就、新经验,把一个生气蓬勃、欣欣向荣的国有大企业的新面貌展现在人们面前。  相似文献   

4.
2004年3月4日,一个月光皎洁的初春之夜,武钢工人报第一采访组记者和特约记者一行登上前往南京的汽车,拉开了武钢记者万里行活动的帷幕。至4月13日,第三采访组从潇湘大地返回,武钢工人报与武钢用户服务办公室、销售公司、股份公司销售部联办的大型市场采访活动圆满结束。  相似文献   

5.
王寒  钟凯  王君 《新闻三昧》2008,(3):28-29
“面对全球市场,扩大新闻视野,转换经济视角,聚焦企业视点,是当代企业报人的使命。”这是刚刚在第八届中国记者节获得湖北省优秀新闻工作者光荣称号的湖北省企业报记协主席、《武钢工人报》社长兼总编张厚东的获奖感言。简短的几句话道出了一名工业记者几十年来的不懈追求。  相似文献   

6.
王扬 《新闻三昧》2006,(1):32-33
企业报作为我国新闻战线不可或缺的一员,可以起到延伸党报、行业报、都市报触角的作用。由于当前我国企业报相对于上述报纸来说,一般出版周期较长,因此无形中就削弱了企业报新闻的时效性。但是,笔认为,可以利用专栏,尤其是集纳性新闻专栏主题集中、新闻造势强烈的优势,弥补企业报新劣。同时,集中在一个栏目内,还可以产生影响,引人瞩目,增强宣传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红玲 《新闻三昧》2006,(1):23-25
企业报是由企业主办、服从和服务于企业的新闻媒体,其地位和生命力就蕴含在竭诚为企业服务的作为之中。作为企业的忠实“喉舌”,企业报只有围绕企业的中心工作开展新闻宣传,服务于企业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职工群众丰富多彩的生活,才能有所作为,实现生存和发展。我想就华北油田报的实际,谈谈企业报服务于企业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重组改制使石油企业经受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变革。这场变革既引发了企业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也给石油企业报带来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何适应重组改制后的新形势,按企业需要经营好石油企业报?《华北石油报》经过3年多的探索和实践,初步摸索出了以新的理念应对改革和市场挑战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9.
罗凌云  刘露 《东南传播》2010,(12):113-115
企业报是展现企业文化和沟通企业信息的重要载体,是企业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软实力。在各类报业飞速发展的今天,企业报却面临内容僵化、改革困难的局面,不能充分发挥其实际作用。本文从内容、体制等方面探讨企业报存在的实际问题,并提出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促进企业报的功能转变,以促进企业报健康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0.
每周一、三、五,位于南京北郊的扬子石化生活区15000多户居民,就会在自家的信箱里发现新出版的(《扬子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党中央对新闻宣传工作的要求。作为企业喉舌和职工知音的《扬子报)),正是朝着这些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正如人所赞扬的,《扬子报》是“扬子城中报春燕,飞人寻常百姓家”。  相似文献   

11.
隋冬 《新闻知识》2001,(3):48-48
自 1998年开始,国家新闻出版署整顿内部报刊后,绝大多数企业内部报纸,一夜之间全变成了改为“内部资料”保存下来了。有的大型企业还将企业报改为日报,有的改印彩报,还有的扩版增刊,由过去的半月报、月报改为周报、周二报等。这说明,无论从企业领导、机关,还是职工群众,仍然需要自己的报纸,这就决定了它存在的价值。   但凡事都具有双重性,企业报扩版增期自然是好事,但随之而来的是,“稿荒”的矛盾在相当多的企业报表现得十分突出。企业报定编有限,像笔者所在的这张本月报、报社定员仅两人,且编、摄、采、发、投等等全权总…  相似文献   

12.
朱尖 《新闻三昧》2005,(9):40-41
企业报是属于企业党政管理下的行业报,在一般读的心目中,这种报纸是“宣传报”,是“件转发报”。《江汉石油报》虽然是江汉油田湖北管理局的机关报,但如果从新闻传播的角度来看,它是一份地地道道的报纸。近年来,它多次荣获优秀企业报的称号,并得到读的认可。为何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我想关键在于报社在办报的过程中具有新闻的理论意识、新闻的人才意识、新闻的创新意识和新闻的服务意识。  相似文献   

13.
王寒 《新闻前哨》2008,(11):103-103
《赢在策划》(武钢工人报社长张厚东著)一书,由理论探索和实战操作两大版块组成。  相似文献   

14.
企业报作为企业宣传思想工作的一块阵地,在企业深化改革、参与市场竞争、实施开放性经营的过程中,在企业内部起着承上启下的宣传教育作用,在对外宣传上也起了展示企业形象、弘扬企业化的作用。因此,笔以为:在新形势下必须牢牢守住这块阵地,办好企业报,使其在服务企业、服务职工、企业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本就新时期如何办好企业报、更好地发挥其作用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屈静 《新闻传播》2006,(9):35-35
企业报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反映企业文化的窗口,作为一个企业报的编辑,怎样把企业报办好,很大程度上对编辑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为此,笔者就企业报编辑应具备的素养和能力谈一下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新闻三昧》2008,(6):30-31
《全国企业报联播》是本刊从2005年10月开始开辟的一个专页,特聘请中国企业报协会原秘书长,现任常务顾问叶世忠同志、办公室主任陈上奎同志负责策划并主持。可称"刊中刊",随本刊每期出版。《全国企业报联播》主要内容是报道全国企业报的发展动态,工作经验以及重大举措和重大变化等。目的是给全国企业报搭一个平台,为互相交流、互相沟通创造条件。希望大家关注这个专页,不断提出建议,并提供稿件。投稿电子信箱:han8729@126.com联系电话:13366199364组织联络负责人:韩虹  相似文献   

17.
企业报是以某个特定的行业领域为主要报道内容,为这一行业或关心这一行业的读者提供信息的传播媒体。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报原来赖以生存的旧的行业机制正在消失,加之各种新闻媒体也在市场化的进程中越来越强烈地渗透到各行业,与企业报争夺读者,企业报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在此情况下,企业报必须认清形势,在服务行业的同时,贴近读者,拓展自身生存与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18.
企业报是企业重要的宣传阵地,在推动企业生产经营和精神明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各企业都非常重视办好自己的企业报。据了解,目前不仅国有企业有自己的报纸,就是一些民营企业也有自己的报纸,而且投入资金和人力也不比国有企业少,正因为如此,企业报目前形成了一个强大的群体,企业报的采  相似文献   

19.
新闻媒体进行舆论监督难,而企业报进行舆论监督尤其难。作为企业党委和群众喉舌的企业报,如何在新世纪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工作,是党的新闻事业的需要,是企业报为企业改革发展发挥作用的需要,也是企业报赢得读者、自身发展的需要。众所周知,企业报受到企业有形或无形的制约,周旋的圈子小,受众的读者少,都在一个企业,低头不见抬头见,吹喇叭唱赞歌愿意听,倘若想说个“不”字,那可就糟了,通过各种关系,给报社施加压力,以后再去采访,冷淡你,刁难你,向企业领导告你的状,甚至有人会来到报社寻衅闹事。尽管企业报进行舆论…  相似文献   

20.
在报业竞争激烈,特别是各级党报和行业报向企业“压发行任务”的情况下,作为企业报,如何求得生存之路?我认为,关键在于具备比同行学习得更好更快的能力。鉴于此,我们在打造学习型团队、培育知识型员工上下大功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