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杨燕 《收藏》2007,(5):153-153
笔者藏有一张民国元年版黄帝像中国银行兑换券(见图)。该券横式,票幅15.5×8厘米,正面上色调为绿色。上部横印币名“中国银行兑换券”,左右各有一红色号码;下边框内有“中华民国元年印”字样,中间竖印空心字“壹圆”面额,面额右侧椭圆形水内为风景图案,左侧为黄帝像;左右边框内上下及底部均印有小字“壹圆”,四角各有一“壹”字。此券印制比较精美。  相似文献   

2.
叶真铭 《收藏》2011,(11):106-107
泉友藏有一张“赣省民国银行”钞票,为竖式设计印刷,正面上方为双龙捧日图案,下有“鼗省民国银行”字样;中间框格右侧为发行字号“仂字第#号”,中央为面额“凭票迥行九五钱壹百文整”,左侧印有“黄帝纪元四千六百零九年月日民国银行票”文字,“黄帝纪元”这种奇特的纪年方式,非常罕见(图1)。  相似文献   

3.
吴耀珍 《收藏》2008,(8):144-144
笔者藏有民国北伐时的“中央银行临时兑换券”纸币1张(见图)。该券票幅为131×78毫米,主色调为黄色。正面上方印有该券名称,中间及四角图纹中有“壹圆”面额,左右两个图景中分别为帆船和轮船,图景上方两边有相同的6位数红色号码,下两边分别为政务局长、金库库长的红色方形印鉴。下边中间框内有“中华民国十五年印”字样。背面印有发行布告,主要内容是:发行目的、  相似文献   

4.
吴耀珍 《收藏》2008,(10):103-103
笔者集得一张广州市立银行壹圆银毫券,正面是竖式,背面为横式,这种版式的设计比较少见。该券正面主色调为黄色,四边有花纹框,四角有“壹”字,上头有弧形自右向左排列的“广州市立银行”字样,其下印有该行徽记。中间位置的长方形框内,印有广州中山纪念塔图案及“广州中山纪念塔”文字标注。在框外右侧分两行竖书“凭票即付持票人通用银毫”,左侧也分两行竖书“订明见票无息支付,不报遗失,票内字迹原无添改,此据”。票的下部花框内有“壹圆整”面额,两侧为行长、副行长黑色签名,边框内有“中华民国二十二年印”。外框下  相似文献   

5.
笔者藏有中华民国元年印有黄帝像图案的中国银行兑换券一枚。该券横式,票幅15.5×8厘米,正面主色调为绿色。上边自右至左横书“中国银行兑换券”币名,币名左右有同一的红色号码,下边框内印“中华民国元年印”字样,中间竖印“壹圆”面额字,在面额字右侧有一个椭圆形的风景图案,左侧为黄帝像图案,四角有斜形的“壹”字等,印刷比较精美。  相似文献   

6.
本人藏有一枚晋绥地方铁路银号纸币。该券横式,票幅为15.6×6.8厘米,主色调为灰黑。正面自右向左横书“晋绥地方铁路银号”8个字,在其左右为相同的红色号码,中间左边网形图纹中有“壹圆”的面额字,中  相似文献   

7.
田德林 《收藏》2009,(10):128-131
罕见的巨额卢布 该纸币票幅为168×99毫米,正背面均呈黄绿色,上有星花水印(图1)。其正面中间俄文为“苏维埃社会主义外高加索联邦货币券”,正中是联邦大楼图案,两侧是面额“10000000”,上下四处分别用俄文和联邦国家文字写着“以外高加索联邦的全部财产作保障”,正下方有“主席团、联邦委员会”的三人签名。  相似文献   

8.
周新国 《收藏》2007,(5):144-145
常德官钱局所发钱票由湖南官钱局在天津官办石印局定印,有银两票壹两、银元票壹元、制钱票壹串文、铜元票壹百枚。所发之票在票面上钤印“常德官钱局”章(图1)。各票为竖版,正面图案除中间名称不同外,其设计模式完全相同。票两边印有传统的“二龙戏珠”图案。  相似文献   

9.
偶得一张民国十年上海中华书局为纪念“双十节”(民国政府国庆日)发行的一种代金券,现介绍给大家。此券为纸质套色两面印刷,长19.8厘米,宽13.5厘米,最上面是编号:NO001543。绿色花纹边框内上部花圈中印有红字“三十节纪念”。何谓“三十节”,票中又有说明:“民国十年十月十日为我国第十次国庆,平年为双十节,今年却是三十节,敝局特赠纪念券以志不  相似文献   

10.
王宁 《收藏》2001,(8):54-55
在上海博物馆钱币馆中,陈列着一张形似平常,貌不惊人的“布币”——“钟灵堂”银伍两票布(见图)。该票布质,长22.5厘米,宽11.5厘米,以靛青印图案于白布之上。票上方绘一四爪盘龙图。其下方上体形为盾牌形,上部梯形框内横列“钟灵堂”二字,下部长方框被直线分成下端一横行,上成五纵行。止中竖排文字“凭票兑银伍两整”,币值处盖有“统一天下,地久天长”八字朱印;  相似文献   

11.
笔者藏有一枚华南基数1O分加盖局名银元票。该票左下角竖排加盖黑色油墨“望谷镇”三字(堂,现简化为丰。丰谷镇位于绵阳城南18公里,原绵阳县辖经济重镇),销“葫芦溪”邮政日戳(葫芦溪即今三台县芦溪镇,位于丰谷镇南13公里)。仔细审视票上的“堂谷镇”三字,有明显的手工雕刻痕迹。  相似文献   

12.
(三)永宁加盖 上海中华书局印刷厂加盖,面值0.5分至100元,全组共29种(表4),其排版格式除036与大业加盖02相同,为方体字外,其余都以本厂特制的四个五号楷体字排成方阵,中间下方植五号阿拉伯数字(图15),浇版印刷。略与三一加盖相似,但“圆”字呈狭长形;角数面值票的阿拉伯数值字体较大,“角”字腹中的“土”部与左撇、右竖都不连接(图16)。  相似文献   

13.
笔者经网上拍卖得到一件区票封,为1947年4月7日由山东德县(今德州)寄天津平信。信封正面贴山东二版毛像蓝色2元票1枚,销全点线全中文三格式沿用中华邮政日戳,下格“德县”二字中间下方有一“(挂)”字,估计是邮局人员将平信误用挂号专用日戳盖销所致(图1)。  相似文献   

14.
仲威 《收藏》2014,(8):96-100
2013年5月,笔者整理上海图书馆收藏,遇到一件褚德彝旧藏汉建宁四年(171年)《孙成买地券》拓本(图1),卷轴装,画芯宽37.5厘米,高140厘米。内有端方、李葆恂、罗振玉、黄士陵等人题记。此买地券原件为山东陈介祺旧藏,传拓少见,以为至宝,欣喜万分。从拓本观之,该买地券高约39厘米,宽约4厘米,如一把戒尺状,券上镌刻三行铭文,共百余字。  相似文献   

15.
此封系天津市档案馆馆藏信封中的佳品之一。 封上贴有清蟠龙票3分、1分各2枚,共值8分,是当时挂号信函的邮资。销票戳为单线腰框式圆戳,戳的上部为英文“武昌”,下部为中文“武昌府、乙”,因中间腰框内的“民国元年二月廿五”,戳内有“民国”两字使此封成为珍贵邮品。封上的其它邮戳有“湖北武  相似文献   

16.
笔者在成都龙泉驿邮司门口,一老头儿的邮册上见有一种加盖票,共33枚,颇为新奇,便全数买下。其中:用“建军22周年”70元区票加盖的有20枚,用“邮政总局成立100周年”100元民国票加盖的有13枚,都有单枚和竖双连两种(见图1)。购票时问老头,加盖的是什么字?老头不知道。购到后请教了一些资深的集邮者,也说没见过。  相似文献   

17.
假封五 1946年八面城寄双辽平信 此封正面右侧直书收件人地址:“辽宁双辽郑家店转”,中间直书收件人姓名:“周怀仁亲收”;左侧直书寄件人地址:“八面城街南捌拾伍号”。背面贴八面城邮票黄绿色标语图1元横双连,销辽宁八面城1946年4月3日戳,正面盖辽宁双辽1946年4月8日到达戳。  相似文献   

18.
上海三一印刷公司加盖,面值1角至10万元,全组共19种(表3,见43P),排版格式为四个五号楷体字列成方阵,中间下方五号阿拉伯数字(图12),浇版加盖,其格式略似永宁加盖,“圆”字接近正方形,角数百值票的阿拉伯数字较永宁加盖稍小,“角”字中间的“土”部与左撇右竖相接(图13)。  相似文献   

19.
祁建铭 《收藏》2013,(9):104-104
笔者藏有清代四川10两银锭一件,重358克,正面有两方官铸砸印戳记。铭文为“捐输·国宝源流”六字(见图)。  相似文献   

20.
张宗恂 《收藏》2008,(7):119-120
东三省银行辅币贰角券有两种。一种标有“财政部印刷局制印”(图1),一种未标明印制厂名(图2)。无厂名版与财政部版贰角券票幅均为119×58毫米,正面楼阁图案及背面外文说明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