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9 毫秒
1.
《名利场》是萨克雷的一部经典作品,也是英国文学中比较典型的讽刺小说,这部作品通过描述两位不同性格女性的命运,形象地反映了维多利亚时期上层资产阶级以及贵族之间尔虞我诈、追名逐利的现实生活。而萨克雷这种幽默讽刺的文风也备受文学界人士的关注,本文主要针对萨克雷《名利场》中女性形象所包含的社会意蕴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郑立军 《考试周刊》2013,(41):14-15
《名利场》是英国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小说以独特的讽刺效果和写作手法闻名于世。文本描述了19世纪英国上流社会的生活现状,并以讽刺权势,批判社会贵族为主线。文章通过分析文本中的人物的内心世界的矛盾性,以及个体的极端化阐释在社会人际关系中度的把握的核心和宗旨。  相似文献   

3.
《唐顿庄园》享有"21世纪最伟大英剧"的美誉,原因不仅在于该剧对英国贵族生活的生动描绘,更在于其所反映的绚丽的英国文化。婚姻是体现时代背景的一个微观突破口,而本文主要通过对英国工业革命的分析,重点梳理了资产阶级新贵与新思潮对当时婚姻观的影响,主要展现为两种不同的婚姻选择,一是贵族与资产阶级新贵族的联姻,二是追求自由意志下的婚姻。本文从《唐顿庄园》中改变的婚姻观出发,了解英国社会在工业革命时期的转变,进而感受英国的历史与时代风采。  相似文献   

4.
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初中:为限制王权,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这样,英国建立起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世界历史》第一册第88页)高中:“1688年政变以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通过一系列法案来限制王权。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有1689年通过的《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由此在英国出现了。此后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英国君主立宪制逐渐形成和发展。(《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第27页)初中课本中,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以1689年《权利法案》的通过为标志;高中课本则认为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是在《权利法案》通过之后…  相似文献   

5.
约翰·洛克是十七世纪英国著名的教育家,他从本阶级的利益出发,一贯主张绅士教育体系:就是通过体育、德育和智育等教育手段,把资产阶级子弟培养成为与世俗贵族没有多大区别的新贵族——绅士。著名的《教育漫话》集中体现了洛克的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6.
“浮名浮利,一切虚空!”──读萨克雷的《名利场》邢化祥19世纪中叶,法国、德国、奥地利、意大利等先后爆发了无产阶级革命,特别是英国,一度勃起于30年代的宪章运动又掀起了新高潮。声势浩大的群众游行此起彼伏,197万工人在请愿书上签名,以对资产阶级的强烈...  相似文献   

7.
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资本主义对封建主义的革命。革命的目的是要在英国确立资产阶级政权,使它适合于已经产生并且得到发展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联盟是这个革命的领导者;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是这个革命的主力。人民群众的积极参加,保证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为什么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是革命的领导者?为什么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是革命的主力?这就要看一看革命前英国的阶级关系和透过这阶级关系反映出来的斗争形势。英国资产阶级的起源英国的资产阶级起源很  相似文献   

8.
英国十八世纪著名政治家、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的寓言讽刺小说《格列佛游记》,辛辣地讽刺了当时英国的内政和外交,揭露批判了资产阶级贵族虚伪、狡诈、贪婪的人性。笔者结合原著,从分析作家作品入手,试析这部享誉世界的名著的寓意,对于更好地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将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名利场》的人物分析及主题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名利场》中的主要人物鲜活生动,萨克雷通过对人物的刻画,揭示了其小说的主题思想——当时的英国社会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名利场。  相似文献   

10.
在欧洲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出现了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培根(1561—1626年)是哲学史和科学史上划时代的人物。他出身于英国当时的新贵族(资产阶级化贵族)家庭,是英国新兴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化贵族的思想代表。他站在当时新兴资产阶级的立场上,激烈地抨击封建中世纪的宗教蒙昧主义,坚决反对当时经院哲学中的诡辩和空谈习气,努力促使哲学和自然科学的结合,积极倡导发挥哲学和科学知识的实际效用,提出了“知识就是力量”的著名口号,致力于使知识为资本主义生产发展和技术进步服务。培根注意  相似文献   

11.
王爱娣 《师道》2011,(11):39-41
早在1693年,著名教育家洛克在他的《教育漫话》中就明确提出“英国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绅士”的观点。洛克所提出的培养绅士的教育目的及其教育措施,不仅对当时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改造传统的旧教育、创办新教育指明了方向,而且他所倡导的注重体育、  相似文献   

12.
萨克雷是19世纪英国的一住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名利场》是他的代表作品之一。在这部小说中,叙述者与读者之间展现了一种新的视野,文章的主要目的是研究叙述者在《名利场》的功能以及它对作品产生的各种影响,主要从指导、交流、证明、意识形态等四方面入手,分析了《名利场》中叙述者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律劳卑事件     
律劳卑事件,是1834年发生在广州的一场中英外交冲突。这场冲突,反映了资本主义英国千方百计要把“自由贸易”强加到封建中国头上,同时,也表明中国传统的邦交、外贸体制其时已经陷入了深刻的危机之中。一 19世纪30年代初,是英国资产阶级史学家乐于称道的年代。1832年,英国工业资产阶级借助当时的阶级矛盾和各阶层人民对土地贵族、金融贵族的不满,促使议会通过了议会改革法案;1833年,又通过了废止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垄断权的法案,这两个法案在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大影响。前者,虽未改变英国“是一个由富有的贵族统治的国家”的政治格局,但英国资产阶级毕竟由此取得了一定的发言权;后者,则使资产阶级“放开对  相似文献   

14.
申淼 《华章》2011,(25)
19世纪英国杰出的小说家简·奥斯汀,在其代表作《傲慢与偏见》中将反讽贯穿始终,从而将小说中各种人物生动逼真地塑造出来.在作者笔下无不渗透着对资产阶级贵族腐败生活的讽刺.  相似文献   

15.
廖露蕾 《教育》2012,(2):62-63
早在1693年,著名教育家洛克在他的《教育漫话》中就明确提出“英国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绅士”的观点。洛克所提出的培养绅士的教育目的及其教育措施,不仅对当时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改造传统的旧教育、创办新教育指明了方向,而且他所倡导的注重体育、要求绅士具有德行和优雅的风度的思想,长期地影响了英国的教育实践。  相似文献   

16.
国内研究西方政治思想史的专家历来把霍布斯判定为代表英国资产阶级与新贵族利益的思想家。作者认为,霍布斯坚决反对英国革命,支持和歌颂封建专制王权,因此他决非代表资产阶级与新贵族的思想家。他之反对和批判天主教,不过是要以国王的文化专制主义取代教皇的文化专制主义,他要建立的是一个宗教与政治合一的集权专制主义国家,这决不是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所期望的。  相似文献   

17.
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在清教运动的掩饰下发动了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革命。清教运动实质上是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意识形态领域内为资产阶级革命做舆论和组织准备的思想运动。  相似文献   

18.
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建立起来的君主立宪制是资产阶级新贵族与封建地主之间妥协的产物。它既不同于美国推翻英国殖民地统治后建立起来的联邦共和制,也不同于法国资产阶级“获得完全胜利”后建立起来的民主共和制,具有更大的局限性。它保存了诸如世袭君主制、贵族院,陈腐的选举制、封建特权、裙带关系,国教等大量的封建残余,造成了许多社会弊端,严重地影响了英国的近代化进程和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9.
外媒     
《留学生》2014,(19)
正纳塔利所知道的(本文翻译自美国《名利场》9月刊封面故事)迄今为止,纳塔利·沃佳诺娃在俄罗斯度过的冷酷童年是时尚界的传奇。与英国贵族贾斯汀·波特曼离婚以后,她与路易威登时尚集团的公子Antoine Arnault在一幢位于巴黎的高级公寓里同居。这位有4个孩子的32岁的年轻妈妈正努力地忘记她在俄罗斯小镇的贫困童年。实际  相似文献   

20.
一、在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正确制定教学目的教学目的是组织教材、选择教法、制作和使用教具的出发点和依据。着手备《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这一课时,我做的第一项工作是:深入钻研教材、理解教材。 17世纪中期英国斯图亚特王朝严重阻碍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这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英国新贵族与新兴的资产阶级结成联盟,他们以议会为阵地,在17世纪40年代与查理一世为首的封建王朝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后来由于国王的挑动而发生战争。内战中,出身于新贵族的克伦威尔由于本身的骁勇和依靠自耕农的力量,终于建立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