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在涉外交往中,了解各国的不同习俗十分必要。只有尊重各国宾客的风俗习惯,才能在涉外交往中真正做到以礼相待。尊重各自的风俗习惯,本身就是一种礼仪。生活习俗生活习俗是各个国家在长期的生活历程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生活模式和生活状态,本身就体现了  相似文献   

2.
不同民族人民拥有不同的文化传统和习俗禁忌,相互之间交往,必须熟识对方国家的文化风俗禁忌。本文将就中国和法国文化中的习俗禁忌进行比较,并追踪其历史和原因,希望给大家一定的启示,在与法国人交往的过程中,做到从容不迫,优雅自如。  相似文献   

3.
"枣山"和"大馍"作为豫东人民亲情联系的纽带经过几百年的传承延续至今,这一民间习俗是中国传统乡村社会秩序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乡土交往伦理的体现。以"枣山"和"大馍"为特色的乡土文化传承不仅饱含着豫东地区乡民交往的特殊道德品质,而且也是以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为纽带的中国乡土交往伦理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4.
习俗是一种行为化了的文化形式。习俗对于民族文化的研究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苗族的习俗相当完整和古老。习俗对于苗族来说 ,它的作用比汉族或其他民族要大得多。苗族基本上是一个“风俗统治”的民族 ,传统的习俗渗透在它生活的各个方面。苗族的生活习俗最突出的是服饰。苗族的婚姻习俗共同特点是通过歌舞的形式用集体交往的方式来进行情感交流 ,作为择偶的手段和方法。苗族的生产习俗、丧葬习俗、节日等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不同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福建与台湾一水相隔,习俗相近,血缘相亲”。本文从闽台游姓的渊源关系和他们之间的交往来阐述海峡两岸是连根同源的一个整体,加强两岸人民的交往,促进祖国的和平统一,这在香港回归祖国的形势下,更是我们盼望已久的共同心愿。  相似文献   

6.
由于各国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千差万别,那么礼貌习俗也大相径庭,本文对中西方礼貌习俗差异进行了论述,想必对了解中西文化的人来说会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在外事交往中,是否尊重别人,以及别国的礼貌习俗,往往反映出一个人的素质与修养高低,甚至影响到  相似文献   

7.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丧葬文化,从民族丧葬习俗中可以探视出其传统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这既反映了一个民族对自然、社会、人生的哲学认识,又反过来影响和制约着其成员的日常行为方式。哈尼族丧葬习俗具有重视祭送死者亡灵回归祖先故地、凶死与善终的严格区分、浓厚的迷信色彩、普遍盛行"哭丧"、重杀牲祭灵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秦淑丽 《文教资料》2012,(2):159-160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西方跨国度、跨文化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由于在价值观念、社会规范和文化规约等方面的不同而产生的文化习俗差异,导致在现实交际中出现文化"冲突"或"碰撞"现象,这种现象会导致交流障碍,甚至会引起交际双方的误解及隔阂。因此,了解和分析这种"冲突"产生的原因对于克服中西方的文化差异、避免文化"冲突"现象的产生、使交际能够顺利进行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浅议英语中的禁忌语与委婉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议英语中的禁忌语与委婉语张静今天,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外事交往越来越频繁,因而在与外国朋友交往的过程中,不得不考虑异国的风土人情和各种习俗,特别是语言习俗。从语言应用的得当与否,可以看出一个人修养的高低和文明的程度。相当一部分人知道,若按中国的习...  相似文献   

10.
在跨文化交际中,各国之间为了更好的进行经济与文化的友好往来,有必要对不同民族的文化习俗和礼仪进行深入的研究与了解。了解中国和俄罗斯民族的文化习俗与禁忌,有助于俄语学习者在与俄罗斯人交往时避免发生一些不必要的误会。  相似文献   

11.
西文图书中出版者号的特殊情况主要有,国际版与国内版有不同的ISBN号;多卷书可能既有一个总的ISBN号,同时各卷书又有各自的ISBN号;同一种书不同装帧形式也可能有不同的ISBN号;多个出版社共享一个出版者号以及一个出版社有多个出版者号等现象.  相似文献   

12.
通过行为链模式对比分析汉、英动宾结构的构建过程,发现汉、英动宾结构存在普遍相似性,除典型动宾结构呈现对称性特征外,英语动宾结构在构建过程中也体现了语义结构的兼容能力,出现代体宾语的现象,进一步证实了思维的隐喻性与转喻性是人类所共有的普遍认知方式;另一方面,汉、英动宾结构的构建过程也存在明显差异性,行为链模式相逆相异,表现为英语缺少施事宾语,而汉语少见同源宾语等,另外,英语的代体宾语数量远远低于I汉语,说明各民族虽然具有相仿的认知方式,但认知过程均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3.
绘画中线条是点的运动轨迹,是一个可视的行动轨迹。线本身也不断的运动,表现不同的生命。没有线的前进、转向、曲缩和变化,就不可能有美的形式。线作为一种表现手段,是人类最初艺术才华的流露,也是人类几千年智慧的结晶,不同的画家,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文化积累,便会产生不同的绘画作品,可以说,线是艺术处理中表达感受最直接了当的语言,是人们认识和反映自然形态时最简明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4.
丁玲创作的前后截然分期历来造成文学史乃至评论者的截然不同的评价,在不同历史时期,由于社会话语环境的不同,对其前后创作也产生了完全相反的审美判断,不论这种评价如何,都有一个共同点:即认为丁玲创作呈现出鲜明的分水岭的特征。文章从丁玲前后期创作的题材关注到丁玲对女性命运的探索以及她固有的创作笔致,分析了丁玲强烈的女性情结和对于时代、革命的忠诚意识,在这二者的结合中呈现出丁玲创作的独有文学詈观。  相似文献   

15.
论语本文到底是多少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学最重要经典之一 ,孔子学说的主要著作《论语》本文是多少字 ,有多种不同的说法 ,经详细的统计 ,得出《论语》全书本文是 1 5 92 6字 ,连同标题是 1 6 0 1 8字的确切数字。为澄清事实 ,杜绝以讹传讹 ,特此加以论证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贵州省课改实验不同区域、不同民族、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教师和学生的问卷调查进行分析可知:实验区教师和学生对初中语文新课程的各个方面总体较为适应,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有了较大变化。但在以下几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应试教育的评价体制,是制约语文新课程改革的“瓶颈”;课程资源严重缺乏,面临教学手段先进性的挑战;农村中学课改还存在一定的困难;教师培养、培训落后,教学观念还需进一步更新,教师素质还需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7.
刘希云 《德州学院学报》2003,19(3):41-43,79
鲁迅和张爱玲都是现代文学史上伟大的作家,他们都有一段不幸的童年经历。作品都蕴涵着一种深刻的悲剧意识,但在创作内容、创作风格、写作立场、创作渊源上又存在不同的特点。这是由于他们所处于不同的时代和作家个性心理的不同而致。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34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2(150%,50%)×2(场独立,场依存)被试间实验设计探讨了不同认知风格大学生艾宾浩斯错觉的眼动特点。结果表明:(1)不同的认知风格对艾宾浩斯错觉判断正确量有影响,并且在眼动指标上存在差异;(2)测验成分和诱导成分之间的大小比例对艾宾浩斯错觉正确量有影响,并且在眼动指标上存在差异;(3)诱导成分和测验成分之间距离不同时对艾宾浩斯错觉正确量无显著影响,并且在眼动指标上也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隐喻是一种认知模式,由于客观世界和人类自身经历存在相同点,因此各民族间的词汇隐喻有着共性.但不同国家不同语言的人们在描述同一概念时,常常选用不同的事物作为词汇隐喻的取向,有一些词汇隐喻甚至只为某民族的语言所有而无法在其他语言里找到对应物.因此词汇隐喻在认知过程中还表现为一种语言文化现象,它不可避免地受到各自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的影响.民族文化特征的各个主要方面对词汇隐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经济体制,国民性格及民族心理特征、宗教文化,生活方式习惯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结合多媒体学习理论和认知负荷理论,将网络课程中内容呈现的三种常用形式进行了对比实验,试图探讨它们对学习结果的不同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三个实验组在测验成绩和认知负荷方面未呈现出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差异。研究认为,网络课程中以系统步调学习理论性知识时,内容呈现形式与学习结果的相关性不大,"三分屏"的呈现形式并未体现其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