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苏派的于永正,浙派的王崧舟和京派的窦桂梅都曾执教过。笔者把他们相同教学内容的精彩片断记录下来,试着对同课异构的课例进行比照,试图找出不同名师派别之间相通或传承之处,以给予小学语文教学对于教育理念的追求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2.
教师要想讲好课,必须讲究教学语言的艺术。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更要突出语文学科的特性,应当具有浓浓的语文味。下面以几位名师的精彩教学片段为例谈谈这个话题。一、巧用评价语言,引领学生在日积月累中锤炼表达能力于永正《新型玻璃》教学片段:师: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  相似文献   

3.
第二届全国小学语文“情感型课文”课堂教学研讨观摩活动暨全国小学语文实力派名师精彩课建教学片断赏析会已于11月4日至7日在杭州市成功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1000余名小学语文老师和教研员有幸享受了一顿非常丰盛的语文教研精神大餐。  相似文献   

4.
<正>教师要想讲好课,必须讲究教学语言的艺术。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更要突出语文学科的特性,应当具有浓浓的"语文味"。下面以几位名师的精彩教学片段为例谈谈这个话题。一、巧用评价语言,引领学生在日积月累中锤炼表达能力于永正《新型玻璃》教学片段:师: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  相似文献   

5.
一、情境导入型 看图导入.如:如教学<荷花>时,可以直接出示荷花挂图用导入语导入. 绘图导入.如于永正老师教<惊弓之鸟>先在黑板上画出弓、弦、箭. 用音乐或歌曲导入.如:教学(月光曲>时,于永正老师上课伊始用贝多芬的著名钢琴曲--<月光曲>导入.  相似文献   

6.
中等个儿,头发花白,带一副近视镜。朴素、儒雅、谦恭,年过花甲而精神矍铄。——眼前这位慈祥的长者就是于永正,在小学语文教师中享有盛誉的于永正,名字在各种语文教学媒体上频频出现的于永正。  相似文献   

7.
正有幸参加"黄河之声"全国小学语文观摩会,聆听了小学语文教学专家于永正老师执教的《谈礼貌》一课。听后感触颇深。这不正是我苦苦追寻地语文课堂吗?课堂上让学生读书,写作。把课堂还给学生,摒弃教师繁琐的对课文的分析,无休止地问。让学生课堂上学会写字,学会读书,学会写作。于永正老师说:"教语文,其实很简单。说简单点两个字‘读'和‘写'说复杂点四个字‘多读'和‘多写'。"已过古稀之年的于老师,在课堂上蹲下身来教学生一笔一画写字,一句一句领读课文,让学生在课堂通过各种方式反复诵读课文,没有对课文进行分析,更没有说教,可是在表演和写作环节,学生却表演得淋漓尽致,写得有声有色,这难道不是读书的收获吗?  相似文献   

8.
课文精彩片断教学十法孔连根入选小学语文教材的文章,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而斑斓摇曳、异彩纷呈的精彩片断,更是俯拾即是。由于这些精彩片断与文章主旨的关系非常密切,或衬托中心,或深化主题,所以,它们在文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教学时一定要给予重视。下面...  相似文献   

9.
于永正著名特级教师,国家有贡献的专家,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国家教育部“跨世纪名师工程”推出的首位名师。王文丽北京市骨干教师,北京市语文教学研究会理事,小学高级教师,北京市崇文区小学语文教研员,崇文区语文教学研究会秘书长。《月光曲》课堂教学精彩片断及赏析执教筑王文丽赏析筑吴琳片断一:细品手足情,读中表心意师:从你们的发言中,我得到了这样的答案:好奇心使贝多芬走近茅屋;同情心使贝多芬走进了茅屋。兄妹俩到底说了什么能够如此打动这位大师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段对话,看看我们能够从中读懂什么。(出示文字投影,学…  相似文献   

10.
陆晓倩 《教师》2014,(15):31-31
小学语文教学高、中、低学段,每个年级,每篇课文,每种不同类型的语文课的教学目标都是不一样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要依纲贴本,从目标出发,去钻研教材,研究学生,这样我们才不会迷失自己,才会绘就语文教学的精彩。  相似文献   

11.
课堂导入作为课堂活动的首要环节,在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好的课堂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打造一节优质课的必要条件。小学语文课堂的导入方法多种多样,文章在总结小学语文教学不同文体类型的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小说类、散文类、诗歌类、记叙类、说明类课文的课堂导入方法,为一线教师教学提供策略方法,提高其课堂导入技能。  相似文献   

12.
小学语文《卢沟桥烽火》的后面安排了复述“卢沟桥事变”经过的练习。教学中,我效仿于永正老师激励学生反复读课文的方法,设计了以下教学流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学说明文让许多老师犯怵,小学生对这类课文也不感兴趣。三年前,我组织教师观看了特级教师于永正执教的《新型玻璃》录像,并印发了课堂实录和评  相似文献   

14.
刘秋娣 《辅导员》2014,(10):97-97
有幸参加"黄河之声"全国小学语文观摩会,聆听了小学语文教学专家于永正老师执教的《谈礼貌》一课。听后感触颇深。这不正是我苦苦追寻地语文课堂吗?课堂上让学生读书,写作。把课堂还给学生,摒弃教师繁琐的对课文的分析,无休止地问。让学生课堂上学会写字,学会读书,学会写作。于永正老师说:"教语文,其实很简单。说简单点两个字‘读'和‘写'说复杂点四个字‘多读'和‘多写'。"已过古稀之年的于老师,在课堂上蹲下身来教学生一笔一画写字,一句一句领读课文,让学生在课堂通过各种方式反复诵读课文,没有对课文进行分析,更没有说教,可是在表演和写作环节,学生却表演得淋漓尽致,写得有声有色,这难道不是读书的收获吗?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第二届全国小学语文“情感型课文”课堂教学研讨观摩活动暨全国小学语文实力派名师精彩课堂教学片断赏析会已于11月4日至7日在杭州市成功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1000余名小学语文老师和教研员有幸享受了一顿非常丰盛的语文教研精神大餐。本次会议邀请了周一贯、王燕骅、汪潮、吴忠豪等8位有影响的小语专家作了专题学术报告,于永正、贾志敏、靳家彦、支玉恒、王崧舟、孙双金、窦桂梅等20多位著名特级名师作了生动多样的成功示范课,还有10多位全国中青年教师阅读课堂教学比赛一等奖获得者展示了各自的精品课,本刊主编裴海安也应邀在会上…  相似文献   

16.
于永正的“五重教学”一直被语文教育界所推崇.“五重教学”,即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于永正提出教育的“两个名字”的教育理念:“影响”和“激励”.解读于永正的课堂教育艺术需要围绕其教育理念,从课堂导入艺术、课堂造境艺术、课堂评价语言艺术三个维度来进行.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教育工作者充分肯定了趣味阅读教学对语文学习效果的重要作用。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生动有趣的课堂,来激发和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以于永正趣味阅读教学为研究对象,分别从于永正的课堂导入、提问艺术、趣味板画、幽默的教学语言四方面阐述了于永正如何将趣味教学方法应用于阅读教学中,以期对优化当今小学语文趣味阅读教学提供有效借鉴。  相似文献   

18.
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对朗读有明确的要求,读一般的现代文,“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基本课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断”;“读文言课文,要了解内容,能顺畅地朗读、背诵一些基本课文”。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教材第一、二册更是颇具特色地强化了朗读,从单元提示到课文的训练重点要求、预习提示和课后练习,都有不同程度、不同目的的要求和练习,显然都是为了强化朗读,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这些很值得我们教师认真钻研。朗读是我国传统语文和当代阅读教学的重要方法。对于刚从小学升入初中的学生来说,语文课的朗读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曾经有人这样评价于永正老师,说于老师是平民,或者说是平民哲学家,甚至可以说是禅学家。平易、简洁、随和、诙谐是于老师的风格,他似乎有一根“金手指”,在简简单单的课文里,在平平凡凡的生活中,就能随手找到语文教学的真金,在平易之处见到奇崛。阳春三月,美丽的水电都城——宜昌迎来了这位“平民”教育专家。带着他的“金手指”,带着浓浓的春意,于老师为我们呈现了《第一次抱母亲》的精彩课堂。坐在距离讲台不到两米远的地  相似文献   

20.
小学语文略读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在略读实践中获取信息的同时,学会略读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略读能力。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在导入部分主动质疑,奠定略读课文教学基调;深入研读时依托提示,突显课文学习的重点;把学生自读自悟和教师的精彩点拨相互融合;通过拓展来扩大学生的视野,重视学生能力的迁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