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记者: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杜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之后,您对出版工作有些什么看法? 答:现在都在学习《决议》,大家都想做些切实的工作。一九八七年将是改革的一年,出版战线也一样,现在都在探索改革方案。首先,目前图书流通领域问题较多,充分暴露了发行工作的矛盾。要抓住这方面问题进行工作,办法是彻底搞活,让基层书店有自主权。没有自主权,就不能调动基层书店的积极性。对书店的营业人员来说,吃大锅饭的现象严重。这种现象应该改革,要实行多劳多得,奖励工作做得好的、图书销售多的营业人员。  相似文献   

2.
一、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出版社是精神产品的生产单位。长期以来,人们都是把出版单纯作为意识形态活动来对待的,包括出版科技图书的科技出版社也不例外。由于属于敏感单位,国家对出版社管理得较死,出版社没有多少自主权,所以,改革的难点较多,改革的风险也大。既然如此,那么,不改革行不行呢?可以肯定地说,不改革是没有出路的。特别是像我们这样没有教材教辅出版任务的出版社,不改革,“只能是死路一条”。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真切地感受到了这一点。在改革的初期,我们意识到,继续走计划经济的老路不行了。出版社虽然还戴着事业单位…  相似文献   

3.
新华书店有近70年的历史,一直是国内图书发行业的龙头老大. 多年来,新华书店改革的步伐始终没有停止过.从1982年的"三多一少"(多流通渠道,多经济成分,多购销形式,少流通环节),到1986年的"一主三多一少"(以国有新华书店为主体的,多种流通渠道,多种经济成分,多种购销形式,减少流通环节);从1988年的"三放一联"(放权承包,搞活国有书店;放开批发渠道,搞活图书市场;放开购销形式和批发折扣,搞活购销机制;推进横向经济联合),到1996年的"三建一转"(建立图书批销中心,建立代理制,建立发行企业集团,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相似文献   

4.
文心 《编辑之友》2005,(5):13-16
在中国,经济学家是很少研究出版的,是不对出版改革发言的.这或许是因为经济学家们根本就没有把出版划入经济领域,或许是由于出版在国民经济中占的比例还不够大,或许是由于出版具有意识形态特性,经济规律起得作用不够大.  相似文献   

5.
图书发行体制非改不可,这是著作界,出版界和读书界广大有识之士的共同呼声和愿望.几年来,我们的改革工作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有了一些突破,图书市场出现了一些放开搞活的新气象。但也不能不承认,改革的步子还十分缓慢,困难和阻力还相当突出;在图书发行领域内,反映经济基础的观念形态,还远远落后于社会存在的发展和变化. 当前的迫切任务,是要从十三大文件的学习中,认真地找一找我们的思想和工作的时代差距。  相似文献   

6.
计算机在排版体系中的运用,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出版方式,大大加快了图书出版速度,图书出版已经形成品种多、数量少、周期短的局面.此时,不少出版社的校对工作成为了制约图书出版的"瓶颈",特别是每年订货会前突击"抢书"的模式,更是给原本校对人员就不多的出版社带来了严重的校对压力.  相似文献   

7.
南国的五月,花红柳绿,中国首届图书策划及营销实战高级研修班吸引了30多家出版机构的近百名出版精英积极参与。本刊特别邀请部分学员,在会后畅谈中国首届图书策划及营销实战高级研修班的随感。他们的感言不乏真知灼见,同时也有不少溢美之词,但我们深知做得还不够,愿以此作为对我们工作的鼓励和鞭策,共同为中国出版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绵力。  相似文献   

8.
(一)关于出版工作阶段性转移问题 最近几年图书出版发展很快,每年出版十万多种图书,在数量上世界第一。但这十万多种图书得做具体分析,十万种中高质量的究竟有多少?我认为十万种当中不好不坏的书还是大多数。而且这十万种书真正谈起质量来还有很多问题,比如说日本每年出书四万多种,数字上好像比我们少,但他们每年有五万多种重印书,有二十到三十多万种可供书,德国ISBN书号中心每年的可供书目七十万种,我们重印书有多少?可供书有多少?距离就很大了。重印书跟可供书品  相似文献   

9.
中国出版业“走出去”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的实施和中国代表团在第57届法兰克福国际图书博览会上的巨大成功,标志着中国出版“走出去”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中国出版业正在以崭新的姿态登上世界出版舞台。世界正在认识中国,中国的出版业也正在加速走向世界。但是也应当看到,同世界上出版业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出版业“走出去”的规模还不够大,品种还不够多,效益还不够明显,出版贸易逆差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观,这同年出书近22万种(其中新书13万种)、市场可供图书40多万种的出版大国的地位是不相称的。一、中国出版“走出去”面临的现实问题中国出版“走出去…  相似文献   

10.
图书出版要求一次满足读者的需要,不重视经常地组织重印供应,我认为这个问题应该提到日程上来研究解决了。虽然出版社从来没有说过我出版的书初版就要一次满足读者的需要;书店也没有说过这样的话。但是实际情况就是这样,图书的重印工作没有放在重要的地位。从一九七八年全年全国重印图书品种来看,这一年全国重印图书为一千五百四十九种(据《全国新书目》统计),其中除了地  相似文献   

11.
曲阳 《出版参考》2006,(7S):35-35
据鲍克公司估计,2005年美国出版图书量减少9%,出版业大多数成员认为,多年来出版图书过剩问题应当加以纠正,不少人说下降得还不够,而且主要是中小出版社少出书,应当减少的大出版社恰没有怎么减少出书。  相似文献   

12.
图书的历史十分悠久,但是,什么是图书,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说法,至今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合适的定义。研究图书的本质属性,明确图书的特征,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前提。图书的本质属性及其特征明确了,图书的定义就容易概括,而且,也有利于我们掌握图书出版的客观规律,来因势利导地制订图书出版的有关政策、规定和办法,促进图书出版工业的发展。图书的本质属性及其特征当我们对图书出版历史和各种载体、各种形式的书刊进行了科学分析后,就可以得出这样的概念:图书是一种有形的具有一定尺寸、一定厚度的用某些可见、可触及、可听到的符  相似文献   

13.
正图书采购是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近年来高等院校的扩招以及合并升格,特别是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中关于图书馆"生均图书"和"生均年进书量"评估要求,使纸质图书的采购量大幅增加,形成了巨大的高校馆配市场。从笔者查阅到的关于高校馆配的研究文献来看,宏观和定性研究的多,微观和定量研究的少;从高校图书馆采购角度研究的多,从出版社出版角度研究的少。因此,为深入了解当前高校图  相似文献   

14.
前不久,偶然间从台湾联经出版公司发来的每月新书报告中发现,大陆去年出版的<正说明朝十六帝>、<正说清朝十二帝>(中华书局)要出繁体版了,要在以前这没有什么可诧异的,但是结合三月份联经上海书店(简体字版图书专卖店)推出的一期排行榜单(这两本书位居榜首),心里就不免犯嘀咕,有些不理解.如今,简繁体字版图书同在一处,除了版权所涉及的法规问题,我们也不得不再次感慨:两岸图书市场快速交融的趋势下,如何解决"书种多,印数少"问题?  相似文献   

15.
蒋玉婷 《出版参考》2015,(18):42-43
湖南没有专门的民族出版社,湖南现有的各家出版社也没有专门的民族出版编辑部,因而也就谈不上开发出版具有民族特色的图书板块和图书品牌.我们从2014年2月开始关注这一图书板块和图书品牌的开发出版,经过一年的努力,已迈开了坚实的第一步,一个崭新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图书板块已初具规模.笔者认为,在新技术、新媒体如潮水般涌来,传统出版日益式微的大背景下,开发少数民族出版资源,可能是让传统出版走出困境,走向振兴的办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最近看了《出版工作》1980年第11期发表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对出版工作的意见,和北京、上海、辽宁的同志对改革出版工作的意见后,很受启发。这里就个人二十多年来从事出版工作的感受,从地方出版社的工作如何搞活,提出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和意见,就教于同志们。一、各省、市要根据情况分建若干个出版社,以便互相学习、竞争,使出版事业更加繁荣和活跃,改变一省一社、独此一家的局面。一省一社,没有竞争,没有比较,不能作到互相促进、共同繁荣。当前很显眼的是出版工作不能满足科技界、教育界、医药卫生界、文化界等对出版工作的要求,也满足不了广大农村  相似文献   

17.
眼下,低碳一词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在气候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低碳式生活方式已经得到人们的青睐。而就图书出版行业来说,就纸质图书而言,日益增长的纸价也让广大的出版机构感到了压力。纸价上涨的原因不难理解,这也不是什么新鲜话题,归根结底也是出于环保的考虑,在此我们不再多说。而从图书自身的另外一个现象出发,我们也应该有所思考。  相似文献   

18.
一、改革的反思图书发行体制改革提出“三多一少”、“三放一联”的基本目标,并相应地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实践的结果,对拓展发行多渠道,搞活图书流通环节,促进出版事业的发展等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对一些规定理解不全面,  相似文献   

19.
在出版改革方面,人们对出版工作,特别是编辑工作的质量管理的改革谈论得还不太多,而编辑工作的质量却是决定出版物水平和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重要的环节。因此,这个题目在出版改革的探讨中理应提到日程上来。目前,编辑工作改革试验的主要形式是各种编辑承包责任制,其中心内容是编辑承包发稿量和出书的效益。这一改革试验据说已取得一定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摸索。我认为,出版工作改革,特别是编辑工作的改革,可能应更多地以图书的编辑质量为方向。在这方面,人们最常想到的是两条途径:加强编辑人员  相似文献   

20.
从事出版工作后,总觉得图书出版的状态与高中时老师提到的“题海战术”何其相像。当前,图书品种空前丰富,但真正卖得好的书却少得可怜,能被读者记住的书更是寥寥无几;而编辑是越来越疲倦,出版社对利润的渴求也是日益焦灼不安。中央开始大力提倡“自主创新”之后,《话说中国》作为文化产业的成功案例,被普遍认为是出版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一次完美体现。该书系的自主创新性主要体现在内容、体裁形式、营销手段等方面的创新思维。而创新主要依赖于编辑工作的激情和对出版工作的热爱。抛开激情与热爱,我们还应看到,《话说中国》整套书的策划出版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