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音乐是文化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旅游业的发展起着积极推动作用。高职旅游专业对学生音乐素质的培养一直不够重视,或者缺少与音乐相关的课程,或者在音乐课程的设计上存在不足。基于此,文章从提高认识、加大投入,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开展项目教学,营造良好的音乐与旅游相结合的实践活动氛围四个方面探讨了高职旅游专业学生音乐素质的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如何提高学前教育专业"乐盲"学生的音乐素质问题,分析了音乐感受力差和对音乐学习兴趣不高的学生的心理特点,提出了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成为具有良好音乐素质的幼儿园教师的思路和办法。  相似文献   

3.
综合音乐素质是课堂教学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而提出的,通过对音乐的理解、鉴赏和创作,使得学生掌握音乐知识,传授美育教育,并从中培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造才能。综合音乐感课程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法以培养学生自觉地捕捉乐感为目的,重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本文针对改进基础教学法,运用综合音乐感课程来培养学生的综合音乐素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音乐是艺术的皇冠,使学生在音乐中得到美的陶冶和享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关键。近几年来,我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为目标,运用多种方法改革音乐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素质教育越来越得到社会的认可,高校更是开拓创新,积极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渠道。医学院学生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职业发展方向,更应重视音乐素质的培养,从文化素养、审美鉴赏能力、思想道德素质、智能素质、心理素质、创造能力等方面加以提高。本文首先阐述了音乐文化素质的内涵,着重分析了音乐素质拓展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医学院学生提高音乐素养的必要性,旨在探索培养医学院学生音乐素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音乐实践活动以学生为主体 ,为学生主动建构新知提供条件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促进其个性的发展与完善 ,健全人际关系 ,对培养具有良好素质的音乐教师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音乐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及各种音乐能力是小学音乐教育的主要目标。我认为,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还应该把丰富学生们的情感体验也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做。优美动听的音乐、多样的音乐活动.都会让学生体验到丰富多彩的、富于个性的不同情感体验,而这些体验产生后,教师再适时、适当地进行点拨、引导,往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素质和意志品质,效果是良好的、影响是深远的。  相似文献   

8.
在音乐教育中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教育的核心 ,学生良好、全面的素质不是靠单纯的知识传播教出来的 ,更不是外在力量强加于学生的。本文力图通过对主体活动教学的阐述 ,论证在音乐教学中 ,学生的个体素质只有在个体积极主动、丰富多样的主体实践活动中才能生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黄杰仪 《考试周刊》2013,(40):184-185
<正>器乐教学是提高人的音乐素质的最佳途径,物美价廉的十二平均律欧洲八孔竖笛的教学能够使学生享受到全方位的音乐教育,即视唱练耳、音乐演奏实践(独奏、重奏、合奏及伴奏)、即兴音乐创作、音乐欣赏等,能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音高概念。开展课堂音乐教学不可能依赖大型的组乐器,更何况很多学校连音乐教室也没有,单调的音乐课堂让学生失去了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借助竖笛教学能帮助学生接近音乐、理解音乐,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及创新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下我谈谈自己在竖笛教学中的体会。  相似文献   

10.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著名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说:“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这是音乐美的魅力传送给他们的必要先决条件。”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音乐教育对于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和建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至关重要.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挖掘和发展人潜在的音乐素质.引导学生创新求异?笔者淡一下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11.
全华 《孩子天地》2016,(6):191-192
随着国家的发展,初中教学越来越被重视,对学生的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尤其是初中学生音乐素质教育方面,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但是,目前部分初中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意识到学生音乐素质的重要性,一味的应用传统方法进行教学,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部分学生素质较低,无法满足相关要求,对其日后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2.
合作能力,是新时代人应该具备的一种素质。合作学习,能改善学习环境,扩大参与面,实现优势互补。同时,合作学习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对学习的自我控制能力,而且能促进学生之间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促进学生心理品质的综合培养和良性发展。因而,在小学音乐新课标中,亦提出了要充分利用音乐艺术的集体表演形式和实践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本人就音乐课中的唱、跳、编谈谈应该如何引导学生合作。  相似文献   

13.
随着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发展,音乐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对音乐教师自身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形势下,音乐教师应具备哪些素质呢?笔者谈一谈自己的看法。一、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作为一名音乐教师,首先应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其一,要热爱音乐,应对音乐有一种特殊的认知,要以饱满的情绪歌唱,以审美的心态进行音乐欣赏。只有教师本身热爱音乐,才能使学生受到感染,进而  相似文献   

14.
马淑卿 《文教资料》2007,(9):172-174
人文素质是大学生诸多素质中最根本、最基础的素质,是人类发展中起基础性作用的品质,对于其它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和影响力。音乐班学生是明日基础教育战线上艺术教育的主力军,担当着“灵魂工程师”的重任,如何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培养一批既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又有良好的人文素质的音乐师范生是关系到我国国民教育事业发展的大事。因此,在教学中不仅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更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是每个音乐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5.
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培养一大批既有较强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又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既懂得“学好专业”,又懂得”全面发展”的音乐教师,是关系到21世纪我国国民教育事业发展的大事。为了更好地培养音乐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要引导他们正确处理专业课和文化课之间的关系,注意发掘教学内容的人文因素。  相似文献   

16.
每一个音乐教师面对的都是歌唱条件千差万别的学生,因学生的音乐素质的不同而让我们去探究不同的教学方法是初中音乐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因此,我们在初中声乐教学中应努力做到因材施教,从而促进每一位学生音乐能力的个性化发展。  相似文献   

17.
王勇华 《教育探索》2007,3(10):95-96
把音乐仅仅作为一种技术而不是作为一种文化来理解是片面的.文化素质是高师音乐专业学生非专业素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素质.高等师范应重视和加强对音乐专业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8.
提高高职院校音乐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是培养好音乐人才的必要条件。目前高职院校音乐专业学生存在重视音乐理论课、专业课学习,忽视对人文素质养成教育现象,我们应努力通过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审美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来提高其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19.
李春梅 《考试周刊》2013,(30):179-179
音乐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通过音乐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从而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促进身心发展。学生由于受遗传及先天素质的影响,个体能力差异很大,因此教师必须因材施教,正确评价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视唱练耳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重要的基础技术理论课,它融音乐基本技术技能、基本理论、音乐审美和视唱练耳教学能力培养为一体,是一门技术性、艺术性和师范性都很强的学科课程。它担负着提高学生音乐素质,开发音乐潜能,发展音乐才能,促进音乐全方位能力发展的任务。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许多学生对视唱练耳课学习感到困难,缺乏足够的自信心,存在紧张、畏惧、自卑心理,从而影响了其音乐能力及音乐活动行为的拓宽和发展。因此,在视唱练耳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对于排除学生学习心理障碍,开发音乐潜能,促进音乐综合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十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