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荒诞喜剧是在20世纪走向成熟的一种新的喜剧类型,荒诞性、悲剧感、哲理化是其突出的三个特点.荒诞派戏剧是它在西方的代表,也是这一喜剧类型走向成熟的标志.中国当代的荒诞喜剧则显得相对贫弱.赵耀民是中国剧坛第一位自觉致力于荒诞喜剧的理论探讨和艺术实践的剧作家,他的荒诞喜剧创作独树一帜,开拓了中国当代喜剧创作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2.
葛晓芳 《文教资料》2008,(32):40-42
<休吉>是美国现代戏剧之父尤金·奥尼尔的后期剧作之一.文章认为,该剧因其摒弃结构、语言、情节上的逻辑性、连贯性,描绘异化的人际关系,以喜剧表现悲剧的创作风格等特点而具有明显的荒诞色彩.本文拟以荒诞剧的文学特征为基础,解读<休吉>中的荒诞色彩,帮助读者从另一角度欣赏奥尼尔的作品.  相似文献   

3.
在悲剧与喜剧的内在逻辑转换行程中界定荒诞的地位及其本质特征,是一个可行的研究方法。悲剧从命运悲剧、性格悲剧到历史悲剧,又回到命运悲剧,其终点是荒诞;喜剧从滑稽、讽刺到幽默.又回到滑稽,其终点也是荒诞。由此,荒诞是悲剧与喜剧的中介;命运性悲剧内涵与滑稽性喜剧方式的巧妙结合,是荒诞最显著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4.
迪伦马特的剧作是介于传统戏剧和荒诞戏剧之间的一种戏剧艺术,他创作的悲喜剧有独到的美学意义。首先他塑造的戏剧人物打破传统悲剧和喜剧人物有固定程式,具有新的审美价值。其次他的剧作往往用喜剧的场面表现悲剧的主题。第三.他借助于怪诞的手法增加喜剧效果.制造距离感。  相似文献   

5.
爱德华·阿尔比剧作《动物园的故事》通过两个陌生人之间交谈、冲突的简单情节,揭示了现代社会人与人的隔阂以及沟通的失败。该剧体现了阿尔比在创作中运用荒诞的形式探讨社会现实问题,其人物饱含对沟通、理解与爱的渴望和不断追求。作品荒诞、绝望背后是作家更深层的对人生积极的哲学思考和态度,这是阿尔比有别于欧洲荒诞派的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6.
从荒诞书写的角度分析了范小青长篇小说《灭籍记》的荒诞美。首先,表现在荒诞的故事情节上,寻找者的生存状态以及寻找对象是虚无的,寻找结果具有讽刺意味;其次,现实与梦境、诡异玄幻的场景相交织,构成现实和虚构两重时空的组合,人物与故事碎片化呈现,形成了整体荒诞而细节真实的效果;最后,多种写作手法的融合,以喜剧的形式表达了严肃的主题。探讨了人工智能技术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以及引发的社会现象,阐释了以行动抵抗生命虚无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7.
《还珠格格》是琼瑶最受欢迎的剧作,但也存在着不足之处。一是在情节上因过于追求曲折生动而伤及其自然真实,留下了荒诞突兀的斑瑕;二是在人物塑造上行动与性格疏离,忽视了人物性格心理的展现,使人物形象的真实性典型性受到伤害;三是运用幽默、滑稽、夸张及文字游戏等来制造喜剧情境和喜剧气氛,过份强调其娱乐性,有迎合低级情趣之嫌。  相似文献   

8.
《李尔王》被视作莎剧中悲剧性最强的作品,然而该剧的荒诞喜剧色彩在莎士比亚的悲剧中也最为浓厚。在《李尔王》一剧中,莎翁通过喜剧性场景的设置、喜剧小丑的安排、荒诞命运的揭示等多种手段拓深其悲剧性,使其达到悲剧艺术之颠峰。  相似文献   

9.
费.索洛古勃的长篇小说《卑劣的小鬼》既具有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的现实性、逼真性和批判性,又运用了许多现代主义手法来表现时代情绪以及现代人的荒诞与异化。因此,它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现实主义作品,而是运用象征、隐喻、梦幻、荒诞和神话模式构建出来的一部极富现代意味的作品。  相似文献   

10.
莎士比亚喜剧《爱的徒劳》的构思非常独特,作者运用了反讽叙事手法,揭示了作者在喜剧中不得不隐藏的对生活的真实感受,使作品透显出惊人的现代性。文章欲探讨《爱的徒劳》这部喜剧的三种反讽:戏剧题目与文本之间的反讽,戏剧人物禀性与其剧中行为之间的反讽,戏剧本文与生活经验之间的反讽。凭借反讽,作品彰显出深刻的现代性:消解人生意义和神圣爱情的叙事倾向,虚无人生与执着于肉体生命的荒诞性,以及沉醉于本能爱欲中的无能为力感。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在庄子的作品中,只有喜剧,没有悲剧。庄子以现实世界的是非善恶为喜剧的内容,以其进步的观点与正直的品质进行歌颂与嘲讽,构成了庄子文学的喜剧性。在我国两千多年的文学史上,具有喜剧性的庄子文学,放射出特有的光辉。  相似文献   

12.
张莹 《凯里学院学报》2007,25(2):107-109
宋之的集戏剧、散文、小说创作于一身,作品颇丰,在他短暂的一生里给我们留下40部剧本、1部小说集、2部散文、报告文学集,其中戏剧作品特别是喜剧作品在中国戏剧史上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人们在研究宋之的的剧作时通常都是从喜剧、革命文学等角度切入,文章试图从另一个角度来审视其戏剧作品,即以其剧作中凸现的人生之忧、人性之痛及抗争之苦来论述其剧作的悲剧色彩。  相似文献   

13.
爱德华·阿尔比在剧作《美国梦》中运用荒诞的形式,揭示了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异化和人类精神世界的绝望,探讨了社会现实问题,深刻揭露和批判了当代美国社会。  相似文献   

14.
阿里斯托芬是古希腊著名的喜剧诗人,他把源于祭祀酒神的狂欢歌舞和民间滑稽戏的旧喜剧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树起了欧洲喜剧史上的第一座峰巅。他是当之无愧的“喜剧之父”。阿里斯托芬的喜剧作品具有强烈的倾向性和深厚的人民性,诗人那丰富奇妙的艺术想象和灵活多变的喜剧手法,曾使后世的不少艺术家为之倾倒,并从中获得了有益的美学借鉴。而今,当我们依据不断发展的文学史所提供的丰富史料,站在新的文化基点上探讨阿里斯托芬剧作的喜剧性,并试图寻求新的美学启迪时,他仍然没有使我们失望。独具特色的艺术变形是阿里斯托芬构筑喜剧世界的基本方式,他的变形主要是一种“双  相似文献   

15.
荒诞性是美国现代著名戏剧大师爱德华·阿尔比戏剧创作的显著特点,主要表现在其戏剧作品的语言风格、人物塑造、内涵主旨等方面。剧作《山羊或谁是西尔维娅?》作为阿尔比后期最具荒诞和反叛特性的作品,采用无意义的对白挑战了传统戏剧语言的权威,以面具化、变态化的人物形象和离经叛道的内涵主旨颠覆了戏剧传统的规范,犀利探讨了现代科技社会高度文明下人类普世道德的容忍底线,启迪人们重新考量文明的本质。  相似文献   

16.
中篇小说《局外人》的出版令阿尔贝·加缪声名大噪,这部存在主义代表性作品充满了世界的荒诞:主人公默尔索的人物性格是荒诞的,默尔索是个悲剧人物,造成他的悲剧命运的不仅仅只有个人因素,还有社会因素;默尔索生活的世界是荒谬的,整个社会都显得荒诞不经,作品中的荒诞性也由此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在分析《局外人》作品中的荒诞性的产生背景的同时,对主人公默尔索的性格、默尔索生活的世界和作品中的荒诞性产生的影响也展开了分析,从而探讨《局外人》的荒诞性。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西方现代派文学中的荒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荒诞”是20世纪西方历史语境中的一个独特现象,在现代派学中有集中而深刻的表现,现代派学中既有荒诞人生的种种表现,也有对荒诞的反抗和超越。就美学意义而言,现代派学中的荒诞是对传统悲剧、喜剧的突破,是喜剧性的形式和人类处于困境中的悲剧性内容的结合。  相似文献   

18.
一部文学作品的思想文化意蕴和审美价值的实现,是许多代读者和批评家阐释的积累。元杂剧《风光好》,一般被认为是讽刺喜剧或风情喜剧,旨在揭露假道学的虚伪,陶谷是一个否定性喜剧人物。然而通过重新解读文本,却得出了与以往不同的结论。《风光好》的主题是揭示人性与封建道德的冲突。陶谷是一个带有、多维、滑稽色彩的肯定性喜剧形象。从美感形成和特征来看,作品应归入性格喜剧。剧作还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以“尽善尽美”为至境的传统艺术范式,否定了诉审美理想和作品功能论,突破了人物性格单一化的局限,反映了宋元市民文艺思潮对正统伦理道德观和美学观的冲击,具有较明显的历史意义。此外,前人较注重剧本在语方方面的成就,而未就其他剧作技法展开充分研究。从现代戏剧创作和理论的角度来看,作品在性格塑造、冲突设置和情节结构方面皆表现出显著的特色,可资借鉴。  相似文献   

19.
《暴风雨》历来被称为莎士比亚“最后的喜剧”,但剧作也折射出当时动荡的社会现实,人文主义思想的蜕变,及作家对现实社会的失望。而剧中以基督式情感拯救社会的“药方”,背离了人文主义而回返中世纪伦理。剧作虽有大团圆的结局,但对以人文主义理想为出发点的莎士比亚来说,这种对社会现实和人文主义思想的否定与失望,无疑是一幕深刻的悲剧。  相似文献   

20.
把握喜剧性矛盾的特殊性是喜剧研究的关键所在。本通过对六大喜剧理论模式所论及的喜剧性矛盾的分析,阐释每一种理论模式的特点与局限,由此探寻喜剧性研究的理论基点。喜剧性是一个由多种因素的矛盾碰撞而形成的多元结构,喜剧性矛盾的构成不是单一的,客体对象本身、客体与客体、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多重矛盾撑起了喜剧性的骨架;社会性和主体性因素的任何变异,都会影响到喜剧性的审美效应;多重矛盾的互动和多种因素的变异,必须纳入特定的游戏规则,才能产生现实的喜剧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