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小学英语教材建设中的语言性别歧视现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社会语言学角度调查了我国小学英语教材中的语言性别歧视现象。本文首先综述语言性别歧视理论和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然后调查三套小学英语教材,从男女角色比例、男女的职业角色、男女在家庭中的角色和描述男女的形容词四方面进行定量统计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我国小学英语教材仍存在语言性别歧视现象,男女在家庭和职业角色方面还存在较严重的失衡。本文可望对我国新世纪小学英语教材的引进和编写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颜色形容词是《墨子》书中形容词的一个小类。本文通过对《墨子》颜色形容词作穷尽性的描写分析,试图从该书中颜色形容词的意义层次、使用状况、历史来源等方面探讨出汉语词汇在发展过程中所表现的某些规律。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对大量形容词调查的基础上,从现代汉语双音节形容词和程度副词的搭配入手,从主客观两方面讨论了现代汉语双音节形容词低量和中量的表述。得出双音节形容词和程度副词的搭配限制主要是由形容词本身的语义程度所致的结论。因此,双音节形容词的量介于单音节形容词和形容词重叠式之间。  相似文献   

4.
对中职生英语学习策略性别差异的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丽 《考试周刊》2009,(17):137-138
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方式为工具,调查一所中等职业学校中男女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在语言学习策略使用上存在的性别区别差异,并且从这些差异中寻找出男女学生学习英语存在的问题,从而找到如何更好促进中等职业学生英语学习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从名词性、动词性、形容词性三个方面来探讨"痴呆"用语在卫辉方言中的不同说法,并对这些说法调查比较,对它们的特殊使用进行举例阐释,进而得出一定的评价性认识.  相似文献   

6.
本文调查了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描述性作文中颜色形容词与名词搭配的情况,将其与当代美国英语语料库(Corpus of Contemporary American English,简称COCA)中的该类搭配频数进行对比研究,并使用AntConc软件对该类搭配进行频数统计。统计结果表明:该类搭配结构受母语思维影响较大,母语的负迁移现象较为突出,并同时受社会体制和社会舆论导向及学生个人喜好影响,也与学生的性别差异有一定的关系。文章的目的在于通过分析中国学生与本族语使用者使用该类搭配的差异所在,引导学生正确使用该语料库来提高英文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7.
阐述已释的西周金文颜色形容词,探讨它们字形义和词汇义,判定一些有争议的颜色形容词,确定西周金文颜色形容词的个数及各词出现的次数,分析它们的语法功能.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日语及汉语的形容词的构造特点出发,针对形容词的形态性质及先后顺序进行深入探讨,并且通过实例分析其差异及共同点,同时针对具体环境下不同形容词的使用之间的联系与差别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日语学习与汉语学习的联系。  相似文献   

9.
关臣 《华章》2011,(30)
本文基于赋码语料库,研究中国学习者书面语中形容词类联接的使用特征,通过对比中美学习者在形容词类联接使用频率上的差异,发现中国学习者在形容词类联接上的不规范的用法,为形容词类联接的习得和教学提供启示.研究发现中国学习者在书面语中过少使用形容词,过多使用“形容词+for短语+不定式从句”和“形容词接介词of和for”类联接类型,而过少使用“形容词+不定式从句”类联接类型.  相似文献   

10.
李璐 《考试周刊》2009,(5):90-92
本文作者以调查问卷、面谈和课堂观察等方法对浙江财经学院80名学生的学习策略使用情况进行调查。旨在发现:1)不同性别学生在学习策略使用上是否存在差异;2)如果存在差异,则进一步探究差异形成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男女在策略使用的广度和频率上存在显著差异并与他们的二语习得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论述形容词一种变化形式在使用时的多种意义。性质形容词的性、数、格,短尾形式,比较级,最高级的多种变化及使用。指出了形容词的变化形式多,使用时意义灵活等特点,形意结合促进俄语学者的水平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2.
造词法不仅是一种创造新词的方法,也是人们认识世界,表达世界的一种方式。"物名+颜色词"类造词法所创造的新词,也表示颜色,属于状态形容词,但它又有许多不同于其他颜色词及状态形容词的独有特色。细致分析这种不同,既有助于我们对此类颜色词的理解与运用,又可以进一步剖析造词法的认知价值。  相似文献   

13.
汉英两种语言中颜色词的使用以及颜色词所产生的联想意义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文章通过分析红、白、黑三种颜色词在不同领域、不同背景下的翻译,得出可能造成颜色词在使用中差异的原因,并简要分析了适用于颜色词的几种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采用问卷法对某高职大学120名在校二年级学生进行自我认同感差异的调查,通过分析结果得出:1.城乡高职学生的自我认同感无明显差异;2.男女高职学生的自我认同感存在明显差异;3.文理科的高职学生的自我认同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5.
在汉语与日语中虽然都有形容词"黑""暗",「黒い」「暗い」,但是在表达"天黑"这个事件时,却采用了不同说法。本文调查了这两种形容词的词源与语料库当中实际使用的情况,其结果显示,对于"日落天黑"这一自然现象,汉语倾向于"色彩"变化,而日语倾向于"光线"变化,这种认知上的差异体现在语言的具象层面与抽象层面。  相似文献   

16.
张爱玲对颜色有良好的感觉,她使用最多的颜色词就是红绿蓝.红绿蓝作为基本颜色词群,有着丰富的构成形式,即:组合式、指名式、形容式、重叠式和综合式等.指名式形容词不能直接作谓语,能做修饰语,性质接近于区别词,重叠式形容词,作定语、谓语、补语都要在后面加"的".  相似文献   

17.
本单元要求学生掌握四会单词 ,如表示颜色的单词 red、green、yellow、white等 ,同时还要求学生学会如何对颜色进行提问 ,并且能正确使用其单、复数形式 ,如 What colour is it?It's red. What colourare they?They are green。教师在教学中应特别提示学生在使用表示颜色的形容词时容易出现的错误 ,如 It's a red.教师在此应指出表示颜色的单词均为形容词 ,而形容词前不能单独加冠词 ,须接名词后才能接冠词 ,如 It's red.It's a red car。此外 ,教师要不断引导学生总结已学过的知识 ,以巩固其用法 ,如 like既可做动词又可做介词。 Ilike…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英语中颜色形容词的不同用法进行分析、比较和总结,指出了各自的特点及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采用问卷法对某高职大学120名在校二年级学生进行自我认同感差异的调查,通过分析结果得出:1.城乡高职学生的自我认同感无明显差异;2.男女高职学生的自我认同感存在明显差异;3.文理科的高职学生的自我认同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0.
朱芸 《现代语文》2008,(5):102-104
本文运用语料库的研究方法,对对外汉语教材<博雅汉语>中级冲刺篇中动词、名词、形容词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统计数据我们发现,其中部分动词和形容词具有名词用法.但是,在词典和教材生词表上并未将这些动词和形容词归入兼类词,也未标明其具有名词用法.本文试图通过描述这些动词、形容词的分布状态概括出其共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