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特殊儿童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在发展基础教育的过程中,不能忽视对于特殊儿童的教育,只有将特殊儿童教育纳入基础教育总体规划并且认真落实相关政策和法律制度,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纳教育"。本文以全纳教育的视角对特殊儿童教育事业进行若干探讨和分析,以期对我国特殊儿童教育事业的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具有浓厚的自然教育色彩,与西方名教育家卢梭的儿童教育思想有许多相同之处,比较他们儿童教育思想的异同,探索教育发展的共同规律,可促进教育领域“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3.
作为当代最有影响的学者之一,李泽厚对现代新儒学有独到的见解。他在理性解构现代新儒家的基础上,针对"儒学三期说"的理论和实践难题,提出了"儒学四期说"。而在现代新儒家的诸多代表人物中,李泽厚认为真正具有代表性并恰好构成相连接的层面或阶段的只有熊十力、梁漱溟、冯友兰、牟宗三这四人。虽然现代新儒家对于某些时代课题未能给出有力的回答,但李泽厚认为儒学仍有可为,在其发展中要打破传统的"内圣"决定"外王"的格局,实现"西体中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探讨杜威"教育即生活"的教育思想及其对儿童教育的启示,提出"教育即生活"理论思想为儿童的正确价值取向及现代素质教育提供了有用的材料,对今天的教育改革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吴伟儿童教育基金启动由香港银信集团吴伟先生今年上半年在我省设立的"吴伟儿童教育基金会"(基金总额为1000万元人民币),以其资金增值救助失学儿童。近期将有108万元利息用于扶助特困县乡的万名少年学童完成小学学业。按照基金会章程的规定,每个学生每学年可...  相似文献   

6.
《少年世界》2017,(3):F0003-F0003
爱立方江南春城幼儿园隶属于长江少儿集团武汉爱立方儿童教育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幼儿园充分利用集团资源优势与管理经验,倾力打造"爱立方儿童教育"品牌,以"孩子喜欢,家长信任,社会认可"为办园宗旨,整合优质的教育资源服务于孩子和家长。  相似文献   

7.
"幼儿壹百年度榜"以发现、记录、保存、传播为主线,展现新时期儿童教育领域从业者对教育理想的传承与创新。让我们共同呼吁社会关注幼教,传播符合当代儿童的教育理念,向2014年度最值得尊敬的"幼教人"致敬。  相似文献   

8.
陈鹤琴先生是中国现代儿童教育的开创者,他的奉献精神、道德情操与"实践出真知"的科学态度诠释了教育家精神的内涵。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我国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王守仁关于儿童教育的思想主要从以下几方面阐述:提倡顺应儿童性情、儿童教育内容和方法——诱导讽、教学程序和“随人分限所及”的施教原则。并分析了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对于今天的儿童教育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0.
陈鹤琴先生(1892-1982),中国现代教育的开拓者,中国现代儿童教育和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国现代儿童教育之父”。他在教育研究、实验、普及教育和办学实践等领域开展了大量工作,对于中国现代教育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作为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有重要影响的教育家,重温其坚守的教育家之精神,对呼唤教育家办学的当下,当有裨益。  相似文献   

11.
白露  岳巍 《考试周刊》2011,(30):203-204
庄子是道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无己"、"无功""无名"的理想人格追求是他哲学思想的精髓。而他本真的人格修养、豁达的人生态度,对解决当前新形势下大学生在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上出现的新问题,阐述与拓展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措施与新途径,进一步深化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都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蔡辉 《成才之路》2010,(30):I0006-I0006
在日前开幕的第三届世界儒学大会上,北京大学等校的4名学者倡议,将孔子的诞辰日(每年的9月28日)定为"尊师日"。  相似文献   

13.
唐君毅认为宋明儒的心性论发展到王船山时达到了其内在逻辑的最高点,船山的心性哲学正是在宋明儒重内圣的基础上开出外王之学,心性、天道、治化融为一体,成宋明儒心性哲学的集大成者。简言之,若宋明儒的心性哲学为"心性—天道",则船山的心性哲学为"心性—天道—治化"。  相似文献   

14.
刘崇 《辽宁教育》2014,(11):5-7
现阶段,随着农村教育的逐渐完善与发展,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已受到国家教育机构与社会的关注。面对这些留守儿童,笔者结合农村教育实际,从心理、教育、行为等方面分析这些孩子所存在的问题,并总结出一套新的教育方式:"用不同的方式改变相同的心灵,让相同的心灵带动不同的孩子。"希望为留守儿童教育事业略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5.
青年儿童的基础性教育不仅关系到每一个个体的全面发展,更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前途与命运。因此,现代民族国家都将青年儿童教育视为培养人才的根本。而在儿童教育体系中,童子军教育以其独特的教育理念与方式在各国教育发展史上占据重要的地位。童子军(Boy Scout)教育模式由西方引进中国教育领域后,便以其先进的教育理念、充实的训练课程、完美的教育体系备受中国近代教育学家的青睐,进而在近代中国逐步成长壮大。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后,童子军教育被纳入国家教育范畴,由政府全面推广,童子军成为国民党推行党化意识形态与三民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6.
"学校辅导"是具有台湾特色的一个词,它的意思大体相当于我国大陆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的急剧变迁,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据叶一舵教授的研究,台湾"学校辅导"的发展可以划分为六个阶段:萌芽期(1940年代中期至1950年代)、实验期(1960年代初中期)、建制期(1960年代后期至1970年代)、推展期(1980年代)、提升期(1990年代)、转型期(1990年代后期至今)。  相似文献   

17.
"礼"作为儒家的思想核心之一,儒家对其的解释,依据社会架构的转变,也经历了一个由孔、孟的"仁礼"向荀子的"礼法"转变的过程。荀子对礼的创造性诠释,将儒家的政治理想主义推向了政治实用主义,将儒家的"仁"道落到实处,提出了具体的制度、政策,推进了儒学的外王进程。  相似文献   

18.
作为魏晋之际的一位大儒,王肃所为人注意的往往只是经学史上的“郑(玄)王之争”,其儒学思想的丰富内涵却常被忽略,本通过对王注《孔子家语.致思篇》的研究发现,王肃的思想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具有援法入儒,德(礼)法兼备、顺时权变的特点,深刻地反映了魏晋之际复杂的社会和政法变革,在中国儒学思想发展史上也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作为"百家争鸣"的一部分,原始儒学是由孔子创立,经孔门弟子后学继承发展,体现了倡仁礼、重修身、重教化的德性政治光芒。而到汉朝,儒学与君权逐步结合,特别是汉武帝颁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学由民间学术一跃成为官方学术,内容发生了质的转变,纲纪观念浓重,呈现出强烈的威权政治色彩。西汉儒生在儒学的这一转型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董仲舒作为其中的一员,为使儒学更好地适应汉代政治,对儒学做出了新的改造,使儒学呈现出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文章结合农村小学教育实际,从"构建温馨家庭、满足情感需要、唤醒主体意识、着眼长远发展、增强发展动力、拓宽教育渠道"等六个方面,阐述了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