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2 毫秒
1.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必然趋势,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实需要.然而在实践中,我们不能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何有效地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综合效应?目前大多数地区和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认识往往是孤立的、狭义的,即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显性课程,忽视隐性课程,对学生存在的心理方面的弱点和问题,也仅仅是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开展班级心理辅导来解决.  相似文献   

2.
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拓展性课程是建设校本课程的有力支撑,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拓展性课程教学之中,让教育更有生命力。教师要在拓展性课程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营造宽松的氛围,消除学生心理桎梏,提升学生心理品质,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促进学生自我发展。  相似文献   

3.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运用心理学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和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因此在课程改革中科学、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正>学校是奠定学生成功人生、塑造学生健康人格和心理的最重要的场所。学校及教师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尽可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多方面多渠道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形成以自信、乐观、奋发、高尚为基调的心理素质。一、开好心理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培养学生心理素质为目的,它可以通过情绪调节、情绪体验,达到心灵的沟通,化解心理的矛盾。心理健康教育课能针对学生的实际,通过具体事例,使学生懂得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的道理,培养自省、自信、自我  相似文献   

5.
将电影这种超文本媒体介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遵循“观片感受-明理内化-拓展导行”的流程,有效地把心理健康教育融进电影课当中,发挥电影资源的教育教学功能和电影教育手段的优势,能有效调动学生参与心理辅导活动的积极性,提升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6.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是教师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心理机能、发挥学生的心理潜能、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培养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了解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构成,是培养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前提。只有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才能保证心理健康教育顺利、健康地开展。  相似文献   

7.
我们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科学辅导与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动参与有机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通过普遍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认识,使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从大学生的心理发展与实际需求出发,教学内容能直接进入学生内心世界,满足其心理发展需要,促进学生深入审视自我、认识自我、接纳自我,为更好地发展自我和健全人格奠定基础。增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效性的关键在于课程内容设置上。针对目前课程内容结构存在的问题,结合大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建构:人生与未来、爱情、自我意识、休闲娱乐、情绪管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只有满足大学生心理需求,才能引起他们的共鸣,教育效果才能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从大学生的心理发展与实际需求出发,教学内容能直接进入学生内心世界,满足其心理发展需要,促进学生深入审视自我、认识自我、接纳自我,为更好地发展自我和健全人格奠定基础。增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效性的关键在于课程内容设置上。针对目前课程内容结构存在的问题,结合大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建构:人生与未来、爱情、自我意识、休闲娱乐、情绪管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只有满足大学生心理需求,才能引起他们的共鸣,教育效果才能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0.
学校的各科教学以及班团队活动、科技文体活动等活动课程都蕴藏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需要全校教师充分挖掘其隐性的教育价值,协同发展学生的心理潜能,提高心理素质.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论述探讨了学科课程融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式:学科课程目标中融合心理健康教育、学科课程内容中融合心理健康教育、学科课程教学中融合心理健康教育、学科课程评价中融合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围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问题,对南京市303家学校、542名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发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面临如下制约因素:课程整体上科学性和系统性不足、心理教师普遍缺乏开发心理课程的专业能力、课程活动满足学生实际需求的能力弱、课程的设置缺乏课时的制度保障、课程资源未能得到有效挖掘和整合、课程所涉及的各方主体对心理健康教育缺乏理解和认同等。建议从制定区域内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增设心理健康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发”专题培训、开发区域内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教材、选择适宜的课程实施方式、推动学校开发特色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等方面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2.
一、新课改与心理健康教育相辅相成互动发展 新的课程改革,旨在开发人的潜能,而心理健康教育所强调的也正是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新课改所倡导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性价值取向具有一致性,新课改的最高理念是科学精神和人精神的整合。科学精神是人类满足自我求真的心理需求,而人精神,则是满足人的生存、  相似文献   

13.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面向大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自我心理调试能力的有效而重要的途径之一,但在教育过程中面临许多问题。将团体心理活动引入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参与性,极大地增进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4.
王彩萍 《考试周刊》2013,(74):191-192
<正>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运用心理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小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小学生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和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在课程改革中科学、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学校教育对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各个学科的教学也都负有此项任务。这一过程正是"渗透心理健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各大高校纷纷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但心理健康教育大多停留在补救性心理健康教育层面上,忽视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大多变成就业指导,忽视个体的职业心理。本文试图从商科类学校学生的实际特点出发,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就心理健康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整合的可能性、整合的方法以及整合后的优势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陈建梅 《考试周刊》2014,(43):140-140
<正>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如果抓住这一时期,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和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具有思想性、人文性、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以"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和集体"、"我与国家和社会"为主线,将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和国情等方面的教育有机整合起来。思想品德课程的学科特点决定了思想品德教育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可以从以下方面渗透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7.
书法与学生的身心健康有密切的联系。在书法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调节学生的不良情绪、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教师应调动学生在书法学习中的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书法的自主心理、自信心理、自强心理和自豪心理,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关于中学集体心理教育课程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理教育课程是实现集体。动理教育的主要途径,它从一般原理和具体指导两个层次上给学生以帮助,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心理教育课程的价值需要一个庞大的支持系统,协同合作方能实现。一、学校开展集体心理教育的现实需求和可行性分析心理教育(或称心理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是有效地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全面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只有当学生的内心世界与外界生存环境相适应、相和谐时,学生的德、智、体。美等各方面才能得到提高。因此,心理素质是学生素质结构的核心与基础,学生的一切发展…  相似文献   

19.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发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资源,有利于增加学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机会,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使更多的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高等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要针对高职生的心理实际情况,深入挖掘活动课程和体验课程资源的价值,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当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着内容赋新、范式转换、体制完善、机制创新等现实要求和挑战。新时期,高校心理教育要以人的全面发展观整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以科学创新态度不断完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以人性的高度促进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专业和个人成长;以关系学的视野,构建学生健康成长"心"环境;以整体系统观念调动整个教育大体系的协同作用;以积极正向心理学理念构建高校心理教育新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