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徐红  吴彬 《视听界》2004,(3):56-57
电视作为一种具有极强影响力的大众媒体,把人们笼罩在电视文化的网络中,进行着潜在的思想观念灌输。而对于辨别能力不完善的儿童来说,这种影响尤为巨大。广告主正是看中了儿童的这一弱点和他们的间接的未来的购买力,在电视节目中投放儿童电视广告,通过儿童广告的娱乐性及趣味性,宣传、促销产品。儿童电视广告与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儿童电视广告是以电视为媒体发送的儿童使用的产品或有儿童参加演示内容的广告。它包括以下几种:一是对儿童使用的产品做广告,如儿童玩具、儿童食品、儿童服装等的广告,可能是儿童演示,也可能是成人演示,或者是  相似文献   

2.
詹玉姝 《新闻世界》2010,(10):86-87
近年来,电视上出现了各种类型儿童产品广告,尽管多数婴幼儿产品的直接广告受众是家长,但是在儿童电视广告中出现的一个现象——儿童电视广告语言"成人化"却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严重影响着儿童未来的成长。本文将对儿童电视广告中的广告语言"成人化"的表现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儿童电视广告语言"成人化"对儿童未来的危害。  相似文献   

3.
周旋 《新闻世界》2010,(12):75-76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的传播媒介行业也进入了高速的发展时期,尤其是中国的电视广告业,但随之的问题也突出。本文结合社会学的原理对中国儿童消费心理的特征和不同年龄段中儿童消费行为特点进行分析,围绕电视广告对儿童消费行为的影响谈谈粗浅的看法,以便更好地引导中国儿童电视广告的发展,为儿童创造一个健康和谐的社会广告环境,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4.
儿童电视广告是指以电视为媒体发送的儿童使用的产品广告或者有儿童参加演示内容的广告。在消费时代,广告商已经注意到儿童这一巨大受众群间接的、潜在的购买力。正不遗余力地在电视节目中投放针对儿童进行宣传的具有儿童形象的电视广告。在这样显性的巨大的物质主义信息冲击下,儿童不可  相似文献   

5.
曹雁 《新闻世界》2010,(9):99-100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上针对儿童的消费产品越来越多,儿童产品的竞争也推动了其电视广告业的发展。目前,在儿童电视广告中出现的一个现象——儿童电视广告语言"成人化",这一现象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严重影响着儿童未来的成长。本文将对儿童电视广告中的广告语言"成人化"的表现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儿童电视广告语言"成人化"对儿童未来的危害。  相似文献   

6.
符冰 《今传媒》2011,19(1):56-57
关于儿童是否受电视广告的影响,影响到底存在哪些方面,一直是电视领域关注的话题。在针对这一问题进行的一次调查中发现,电视广告中色彩和语言对儿童的商品和品牌认知起着比较重要的作用,也比较明显地影响着儿童的心理和行为习惯。同时,这种影响也引起了儿童监护人的重视,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7.
儿童广告已然成为一种让儿童社会化不可或缺的途径,它对儿童的成长、心理的成熟以及行为方式的选择,甚至于健康的道德观念的形成,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当前我国儿童电视广告中存在着许多问题,有的已经影响了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我们应该适当的借鉴西方国家对儿童电视管理的经验,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和规制方法,为儿童创造出良好的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上海小学8-12岁儿童的健康信息认知"知沟"假设进行的探索性研究.儿童时期的饮食营养习惯养成,健康信息获知习惯的养成对其成年以后的健康状况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电视是儿童目前接触频率最高、接触时间最长的大众媒介,有研究者表示电视广告对儿童的日常饮食结构产生了负面影响.电视广告对儿童的营养健康信息认知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家庭对儿童健康信息认知又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本文通过控制实验研究发现,在电视作为信道的情况下,由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差异而产生了儿童营养健康信息认知的"知沟",这个"知沟"受到了父母对儿童媒介接触控制模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儿童不仅是当前的消费者,更是日后潜在的消费者,具有巨大的消费潜力。目前中国市场上儿童消费品层出不穷,竞争激烈。电视媒体作为三大传统媒介之一,有其独特的传播优势,以至于儿童消费品电视广告铺天盖地,但综观此类广告质量参差不齐,绝大部分广告存在模式单一、产品信息传达不突出的问题,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关注了此类现象并加大了研究力度。本文立足于诉求对象的心理特征角度进行分析,以求为儿童消费品电视广告的积极健康发展作出良好建议。  相似文献   

10.
儿童不仅是当前的消费者,更是日后潜在的消费者,具有巨大的消费潜力。目前中国市场上儿童消费品层出不穷,竞争激烈。电视媒体作为三大传统媒介之一,有其独特的传播优势,以至于儿童消费品电视广告铺天盖地,但综观此类广告质量参差不齐,绝大部分广告存在模式单一、产品信息传达不突出的问题,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关注了此类现象并加大了研究力度。本文立足于诉求对象的心理特征角度进行分析,以求为儿童消费品电视广告的积极健康发展作出良好建议。  相似文献   

11.
儿童电视频道播出的各类节目对儿童具有极强的影响力,其中重播率最高的电视广告更是不容忽视。此文以央视少儿、金鹰卡通、炫动卡通、重庆青少四个儿童电视频道同一天播出的广告情况为例,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儿童电视频道播出广告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相应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2.
陈映  邹洁凡 《东南传播》2012,(8):131-133
本文以广东揭阳锡场镇华清村为例,围绕电视接触行为、电视节目偏好、电视功能认知、电视内容认知等四个变量对留守和非留守两类儿童的电视观看和认知状况进行了比较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两类儿童虽然拥有相似的电视观看环境,在对电视媒介功能的认知方面也较为相似,但由于所生活家庭环境和结构的不同,留守儿童对电视媒介的依赖性强于非留守儿童,并且更倾向于从电视节目中寻找情感渲泄的渠道。而且,在电视认知方面,留守儿童对新闻节目的批判性更低,但却比较不容易被电视广告所劝服。  相似文献   

13.
试论电视广告对儿童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论电视广告对儿童的影响刘云峰(94级广告系双学位生)儿童是电视的宠儿,更是电视广告的宠儿。美国华尔街的一项报告指出,电视广告中有一半以上的商品是针对儿童市场的。据美国消费者导报对食品的深入采访报道发现,现在美国儿童在广告无情的密集“轰炸”下,认为广...  相似文献   

14.
汤丹 《新闻前哨》2011,(3):92-93
电视广告被称为是一门视听兼容的综合艺术,它既有运动的生动形象,又有经典的对白解说,从而构成了电视广告独特的魅力。音画并茂、动感强烈、短小精悍的电视广告正符合儿童注重感觉、好奇心强、活泼好动的性格特征,所以一般儿童都喜欢观看电视广告。当儿童成为电视广告的受众时,由于儿童缺乏对外界信息的正确判断和认知能力,因此接受电视广告信息时,有可能做出不正确的判断。  相似文献   

15.
陈红梅 《新闻界》2005,(2):49-51
在时下的电视广告中,儿童参与(即有儿童形象出现)的现象已越来越多,他们不仅出现在儿童用品广告中,而且也出现在一些与儿童毫无关系的商品广告中。笔者认为,电视广告中对儿童形象的泛用,不仅有牵强附会之嫌,更不利于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16.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央电视台青少中心导演陈舒平积8年儿童电视实践经验,历时4年完成了《儿童电视学》。 该书在注重研究儿童电视节目的同时,也着重研究电视与儿童成长的关系,如:电视广告与儿童、电视与儿童暴力等,使本书兼  相似文献   

17.
陈筱雯 《新闻世界》2010,(12):96-98
本文以《奔腾电剃须刀》、《多乐士墙面漆》以及《脑白金送礼篇》这三则电视广告为研究样本,运用符号学方法,对电视广告中的儿童形象建构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目前广告中的儿童成人化现象主要分为形象的成人化、语言的成人化以及动作的成人化。对于这些成人化的儿童形象,我们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8.
陈鑫锐 《青年记者》2008,(17):73-74
近年来,儿童参与广告的现象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以儿童形象做广告已成为广告界的新趋势,尤其突出的是商业广告与电视广告.  相似文献   

19.
如今,各种儿童电视广告铺天盖地。我国《广告审查标准》第三十七条对儿童广告有详细说明:“儿童广告,是指儿童使用的产品或有儿童参加演示内容的广告。”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儿童广告包含两种类型。一是儿童使用的产品广告,如玩具、食品、文具等;另一类型指:有些产品不是儿童使用的。但广告中有儿童形象出现,并参加演示。  相似文献   

20.
当下,电视上关于儿童的节目是少之又少,仅仅有的就是少儿频道。因为儿童在接触报纸或者是书本方面都会受到相应的限制,而电视刚好又是一体化的多元结构的传播媒介。笔者将对从儿童电视新闻看儿童媒介参与权的实现与满足意义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