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甘肃的"凉州小说"表现出比较明显的地域特征,而在叙事中大量地运用俗语去记述百姓的原生态生活,则成为这种地域特征的具体指标.这些至今仍活跃在百姓口头上的语言以一种非常民间化的方式体现着作家们的文化选择.我们可以发现,作家们用自己的精英意识发掘出了这些俗语中的人文精神,即,一、理性的民族意识:二、健康的人性视角;三、和谐的社会理想.这样的写作方式透露了一个信息,即当代凉州本土作家鲜明的寻根意识.同时,它也昭示出了凉州小说的一个生长点.  相似文献   

2.
陕西民歌作为地域文化和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本土作家贾平凹的小说创作密不可分.贾平凹小说创作中具有鲜明的民歌意识.这种意识不仅表现在民歌无形间影响着贾平凹文学观念(民间立场和"真情"文学观)的形成,而且作家自觉地将民歌栽入小说文本之中,构建出一幅幅民歌版"清明上河图",并赋予新的意义和内涵,即用民歌表达民间立场,借民歌弘扬民间价值观念,以民歌书写地域风情.同时.在一定意义上作家对部分民歌进行了再创造.  相似文献   

3.
张平是一个现实主义意识很强的作家。他的反腐小说充满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有浓厚的"清官意识",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作者的清官意识由小说中的清官形象来张扬;二是作者的清官意识既有传统人治的色彩,又有现代法律的特色;三是作者的清官意识体现了对广大群众的信任。  相似文献   

4.
<老人与海>和<年月日>同是反映"硬汉"主题的小说.此文从不同角度切入,在分析小说产生的地域差别的同时,考察两位作家关于时间、空间及理解生命的差别,列举出两位作家在历史文化意识、家园意识、生命意识等方面的不同,并探究造成它们差异的文化渊源和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5.
西部小说中的"西部",不仅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一个文化的概念。中国当代西部小说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到新时期,西部题材的小说才表现出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研究当代西部小说与地域文化的关系,从文学文本中发现和开掘西部文化精神,关注的重点就在新时期以来的西部小说。一是研究生命意志、宗教信仰和民俗风情对小说创作的影响;二是按地域文化的分布特点研究西部小说与地域文化的联系及其审美表现;三是探讨西部小说创作的一些宏观问题,如作家身份与西部小说创作、西部小说在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影响等。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浙东乡土小说的地域风彩的主要表现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并就浙东乡土小说地域风彩描写与京派乡土小说地域风彩的不同点进行了比较研究,探究了他们各自的特色。还从作家的审美选择和文化选择意识两方面对浙东乡土小说特色的形成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对于现代小说的诗性传统而言,晚清小说存在着两面性一方面,由于晚清社会"人的意识"整体性缺失的制约,晚清小说不可能表现出诗性"为人生"的本质性意义;另一方面,晚清小说存在的风景描写和美感色彩,又表现出了明显的诗性意义且和"五四"文学存在着勾连.在此意义上,晚清小说可被视为一种过渡性的"前诗性"阶段,预示了诗性的萌芽.  相似文献   

8.
20世纪90年代是中国社会大转折、大变革的时代,一方面,经济迅猛发展,物质世界变得美好、丰富,另一方面,人的灵魂世界却变得飘忽不定,无以依托.面对现实,部分乡土作家毅然踏上回归之旅,寻求精神故园,以实现精神救赎的终极愿望.这些作家浓厚的回归意识带有明显的"滞后"和"回顾"的特征,但从他们对理想的生存方式的探寻这一角度看,其创作又具有"超前性",这类小说具有独有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9.
当代河南作家的小说表现出以权力崇拜、家族意识和恋土情结为代表的乡村文化根性。这是由河南的文化传统、乡土特征决定的。从建构中原文化的角度看,这种乡村文化根性应予以否定,但河南作家对此表现出复杂暧昧的态度。新世纪的河南文学要想寻求更大的超越与突破,作家们必须认真反思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0.
古华小说写出了湘南山区独有的清新和秀美,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乡土风味。他的小说在人物命名、故事安排和方言俗语的运用上都和湖湘文化一脉相承。在情节的设置上透露着对现代文明的向往,从而表现出一种现代意识。  相似文献   

11.
元小说"碎片化"写作:颠覆传统叙述的整体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小说"是作家以小说的形式对传统小说艺术进行自我反思的结果,"碎片化"叙述是元叙述解构现实主义写作成规的叙述语言变异之一,它颠覆了传统叙述的整体性并进而消解这一叙述模式背后的意识形态.文章以马原等先锋派作家作品为例,依据当代学者的研究成果推导出元小说叙述迥异于中国传统文学创作的碎片化叙述语言变异特征.  相似文献   

12.
现代作家深层心理结构中的"围城意识"进入家族文本空间,形成现代家族小说的"围城叙事".在家族文本中,"围城意识"与叙事形式是一种双向阐释、互相印证的关系.家族小说的"围城叙事"可分解为三个阐释向度:家族故事的横向组合关系(即故事生成);家族故事的纵向聚合关系(即叙事模式);家族故事的语言构成机制(即叙事话语).  相似文献   

13.
林白是九十年代私人化小说创作的代表作家。以林白《一个人的战争》为例从主体意识、自恋意识、孤独意识三个层面对这一长篇小说解读分析客观而深刻地认识其私人化小说的创作特征。  相似文献   

14.
产生于中国社会转型期的晚清狭邪小说,其内蕴也凸显出传统与现代融合的特点。一方面,名士们选择诗酒人生的存在方式,彰显出传统文化的强力影响;另一方面,名士、名妓们具有开放意识,以走出国门、接受新知的行为进行自我意识的调整,或以颠覆传统、消解神圣的方式呼应时代思潮的进步。因此,狭邪小说的内蕴呈现出两面性。  相似文献   

15.
著名作家孙犁是以"白洋淀系列"小说步入文坛并为广大读者所熟知和喜爱的."白洋淀系列"小说最突出的特征应该是"美".然而,作家是如何通过形象(尤其是女子形象)来传递这种"美"的信号的,即作家运用了一种什么样的审美模式?而且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模式?通过反复阅读文本,发现孙犁"白洋淀系列"小说隐含了一个独特的审美模式结构,即"对立的和谐和统一"模式,借此模式创造"美的极致".  相似文献   

16.
乡镇小说是沙汀乡土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他的乡镇小说里,“茶馆”是最常见的学场景之一。在作品中它不仅仅是一个故事的发生地点,还在人物的性格塑造,情节的叙述及区域化意蕴的表达上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与其它地域场景一起构建起了沙汀作品中的巴蜀化意象。同时对这种区域化的批判也反映出了作家勇于自省的精神。与困守于传统乡土化的作家相比,沙汀作出了属于自己的化性选择。  相似文献   

17.
张立 《文教资料》2010,(17):13-14
在现当代工业小说中,领导人物身上具有传统意识:清官意识、政治道德共振意识,这些意识的存在促成了领导形象塑造时的模式化和非典型性,作家要创造出鲜明的工业领导形象就应该逐步祛除这些意识。  相似文献   

18.
在"五四"时期的女性小说中,对妇女解放问题的思考集中体现于"爱情问题"这一特殊领域.从二十年代初期女性作家对爱情不乏盲目的憧憬、礼赞,经由时代现实的一系列碰撞之后,到二十年代后期,女性作家的思考更趋深入,初次揭示出爱情内部的复杂性,并普遍滋生出一种失望情绪.这种失望情绪,以及内中所含的对几千年传统文化打造出的男权秩序的批判意识,为后来女性创作的思考提供了一个较高的起点.  相似文献   

19.
老舍是一个具有强烈悲剧意识的作家,他的几乎所有的小说都充满着浓重的悲剧色彩,由于他在不同的时期所具有的悲剧意识的不同,他的小说在不同时期也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即初创期的感叹命运、感叹人生,探索期的感时伤世、忧国忧民,成熟期的批判文化、批判社会,沉寂与爆发期的反思民族、反思历史。  相似文献   

20.
宁夏回族作家李进祥的小说弥漫着诗意、悲悯,讲述一个个带有民族文化烙印的"清水河"畔的故事。在全球化语境下,作家用极具地域民族风情的语言,对本民族文化的发展之路进行探索,摸索出一个撞击与融合、继承与超越的特殊模式——河流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