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新修订使用的中学语文课本,语文教师和学生是欢迎的,因为跟原课本相比较,新课本有许多优点。单就文言文的文字注释来说,也比原课本有了明显改进。如原课本把文言文中出现的异体字、古今字和假借字,都用“同”来注释,虽然作为面向中学生教学的教本来说也无不可,但是给予学生的总还是一个笼统的概念,不便于学生去区分这三类字,尤其是那些比较复杂的古今字和假借字。因为从文字训释的原则来说,异体字是用“同”来说明的,而古今字和假借字都不应该用“同”作说明。说明古今字,按照传统的说法,一般  相似文献   

2.
假借是传统汉字学“六书”之一,学界一般把它分为广义的和狭义的两种,其中广义的假借也包括本有其字而不用通假,狭义的假借才是“六书”之一,但假借只是一种用字之法,它的出现并不是为了遏制汉字数量的增长,也不是为了增加某些汉字的使用范围,而只是为了克服表意字和记号字的局限性所造成的困难,因而假借可以看作是中国式权变思维在语言文字领域中的一种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3.
文言文中出现的文字形体分歧现象,通常指的是繁简字、异体字、古今字和假借字.繁简字就是一个宇的繁体和简体.这一类字经过汉字简化,已经把通用字范围以内的繁体字简化得差不多了.如“纔”与“才”,文言文中通用,现在选用“才”,淘汰了“纔”;又如“榖”与“谷”,文言文中也通用,现在用“谷”不用“榖”.凡是这样简化了的字,中学语文课本已经用简体字排印,在一般情况下不会影响理解课文,所以这里不谈.这里要说的是异体字、古今字和假借字.因为课文中把这三类字,没有分类逐字注出,有时不容易弄清楚它们之间的区别,所以有讨论分辨的必要.下面就对课文中出现的这三类字作一些简要的分析,以备研究教材时参考.  相似文献   

4.
古书中的用字情况非常复杂。在阅读中学文言文的时候,我们常常会遇到古今字、通假字、假借字、异体字等不同的用字现象。古今字,就是古今同词异形而又有区别意义的一组词。古字包含今字的意义,今字是为古字的某项意义而造的。关于假借字和通假字,段玉裁说:"大抵假借之始,始于本无其字,及其后也,既有其字矣,而多为假借。"(《说文解字.叙》注)。异体字是音义完全相同,只形体有所不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相代替的一组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把六书视为造字史和文字演进史是戴侗对六书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因声求义”是他就如何探求字义提出的独特见解;其对形声字产生的两个途径的分析,对假借、虚词的认识及用“文字树”来解释文字孳乳现象等,都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6.
校点本《隋书·琉球传》有一处标点有误:“多斗镂树,似桔而叶密,条纤如发,然下垂。”以“发”字断开,“然下垂”,与上句文意不连。“然”为转折连词。发之下垂,何用转折? 查《隋书》这段文字,移植于《北史》、《通典》、《寰宇记》等书,这句话都做了小小的改动。《北史》换“然”字为“之”字,校点本这句话中间不断开,成为“条纤如发之下垂”使文气贯通。而《通典》和《寰宇记》的处理办法,均是在“然”字前加一“纷”字,成为“条纤如发纷然下垂”,也使文字顺畅了。  相似文献   

7.
试从主观原因角度探讨假借字的产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界普遍认为,古代字少是假借字产生的主要客观原因。通过对两种特殊假借现象的分析,我们认为假借字产生的主观原因,在于古人对汉字字形和词语的对应关系还没有形成一个明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语言文字学研究中,许慎的《说文解字》是一部难以逾越的经典之作,后世学者承其说者甚众,宋代的郑樵便是其一。郑氏于《通志?六书略》中详细阐发了他的文字学观点,对六书都有创见,其中对“假借”也是研究精深,见解独到,既有继承许慎假借学说之处,也有突破创新。郑樵对假借理解深刻,在假借分类上尽显其能,条分缕析、细密得当,虽有繁复之嫌,但无伤大雅。本文拟对郑樵的假借学说进行阐述,并论说其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9.
汉字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但它并不只是用表意的方法来记录语言的;因为,在汉字中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形声字及一些纯粹借音的假借字。它们是糅合了表音方法而创造的。形声字由表示读音的声符和指示字义类别的义符构成。根据声旁的读音常常可以类推出形声字的读音,例如:“厮、琦、诿、绅”可以从其声旁“斯、奇、委、申”得音。正因汉字的这一特点,我们遇上不会认读的形声字,常依声旁读其音,也就是“认字认半边”。可是,存面对众多的形声字时,我们常发现“认字认半边”形声字只有少数;如果你读“伛偻”为qūlóu,“风流倜傥”为“风流zhōu dǎng”,则诒笑大方。 按理说,声旁应该尽可能精确地表示形  相似文献   

10.
诗经三百零五篇,包容、再现了自西周初始及以后五百年间的社会生活,语言简洁成了特点之一。以简洁的语言表现丰富复杂的社会生活,何以能做到呢?探究其用字之法,从中可以找到答案。 以“子”字用法为例。全诗“子”凡454见。 “子”,篆字为,《说文》:“十一月阳气动,万物滋,人以为称,象形。”段玉裁注云:“本阳气动万物滋之称,万物莫灵于人,故因假借以为人之称。”又说:“象万物滋生之形,亦象人首与手足之形也。”  相似文献   

11.
一 普通语言学认为: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文字又是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世界上的文字大体可以分为:表意体系”和“表音体系”两大类型。 表音体系文字的“形”跟“音”有着直接的联系,它是“音”的纯粹的替代符号;文字通过一连串的字形来摸写语音,以记录语言。汉字不一样,它虽然也是记录语言的符号,但其字“形”却主要是与所表事物的“象”或者“义”有直接的联系。因此,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就已  相似文献   

12.
殷商甲骨文时期没有“然”字出现。西周金文时期,“然”的本义为“燃烧”,后来通过假借和虚化的方法新增了代词和连词的用法。这两种用法在春秋战国时期不断完善和结合,并且在合用代词“然”的情况中,经过语言的演变,“然”的实词义逐渐消退、虚化,让原本独立的两个词凝固成了一个单一的词汇。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书法艺术,从甲骨、籀文到秦篆,是文字的实用阶段,尚属雏形.进入汉代,书体由篆书演变成隶书,文字相应地从实用性发展到观赏性,是书法和文字史上的一次飞跃.从隶书演化的脉络来看,汉代隶书的流传途径有二,其一是碑刻,其二是简牍.碑刻多在东汉桓、灵帝时代所树,此且不谈;竹木简犊,即“汉简”(汉简是两汉时书写文字的材料),因当时字多刻在木板上,又称“木简”,目前全国出土的主要在甘肃的敦煌、武威和甘谷等地.这些书法珍品,人们常以其出土地名和文字的书写材料命名,称为“敦煌汉简”、“武威汉简”、“居延汉简”和“甘谷汉简”.  相似文献   

14.
古代,有一位书生参加县试,预先办好了证件。由于当时没有照像技术,证件上只能用文字记述考生的年龄、性别、面部特征等。该考生的证件上有“微须”二字,即“微微有些胡子”的意思。  相似文献   

15.
汉字发展到成熟阶段以后,一方面它有表意的作用,另一方面又有表音的作用.因此,有的文字学家称汉字为“意音文字”.除一少部分“独体字”外,汉字的大部分是可以从形体上进行分析的“合体字”.例如“花”字,是由“艹”和“化”两部分组成的.“艹”是表意的部分,“化”是表音的部分.组成合体字的各个部分称为“偏旁”.为了对汉字进行系统的深入的研究,就有必要对汉字进行分类.根据汉字形体偏旁所分的门类,就是“部首”.  相似文献   

16.
代词、语气词的词义不象名词、动词、形容词那样具体、实在,无法用象形、指事、会意的办法直接造字去记录,除了少数的几个用形声的办法造字外,绝大多数是假借来的.在文言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部分能做代词用的“字”,也往往能用作语气词,或者能用作副词、连词.是这些“字” 分别被假借为代词、语气同或副词、连词呢、还是这些既可用作代词的“字”与又可同时用作语气词、副词、连词的“字” 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呢,  相似文献   

17.
《六书故》“因声以求义”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训诂学的重要理论——“因声以求义”,学术界一直认为是由清代学者提出来的。然而,学术发展的事实证明,最早提出并实践这一理论的,是宋元之际的学者戴侗,这集中反映在他的《六书故》中。戴侗“因声以求义”理论具体表现为声通声转说;假借说;联绵字说;谐声字说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试论“把”字句的限制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字句是一种在结构和表义上很有特点的句型。在其限制条件上,不是所有的“把”字介引对象都有“定指”的特点,定指与非定指是语义学上“预设”的不同表现。“把”字句中的否定副词和助动词常常出现于“把”字前,但也可以置于“把”字后,句中的多层状语在排列上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19.
假借为六书之一,和前四书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相比较,似乎更多一些深奥的道理,历来为古文字研究者所重视。本文试就假借字的产生、作用和影响、分类等几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在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学长河中,古代的诗人们用他们手中的生花妙笔创造出摄人心魂的诗词文化,仅“湿”字在古典诗词中的运用,就令人拍手叫绝,叹为观止! 从汉语语法的角度来看,“湿”字是一个及物动词,它要求后面带宾语。在诗词创作中,它属于炼字范围,探讨它在古诗词中对意境营造的价值,具有特殊的审美意义。 古汉语中的“湿”字是一个与审美有着密切关系的文字。《说文》上说,“湿”的本义是水名,即“湿水”,“从水显声”。而“显”有“光”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