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语文学科的重要特点是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的辨证统一。因此,教师一定要把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寓于语文知识的传授和语文技能的训练之中,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爱国主义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2.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提高社会主义觉悟。”在论述语文训练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和要求时进一步指出:“语文训练和思想政治教育二者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语文训练必须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渗透在教学过程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新修订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语文训练和思想政治教育二者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语文训练必须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渗透在教学过程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古人云:“文以载道.”文章是反映现实生活的,“文”是形式,是手段,“道”则是内容,是本质.文章是文道结合的统一体.文章的思想内容是通过语言文字表达的,只有理解了语言文字,才  相似文献   

4.
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注重教书育人。"大纲"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进行思想教育。"语文训练和思想教育二者是统一的,相辅相承的。语文训练必须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必须根据语文科的特点渗透在教学过程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这不仅点明了二者的关系,还明确告诉我们思想教育的重要性和实施办法。  相似文献   

5.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语文教学要在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使学生潜移默化的受到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就是说,思想品德教育必须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渗透在教学过程中,起到潜移默化的  相似文献   

6.
《中小学语文学科思想政治教育纲要》指出:要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认真落实纲要的要求,把思想政治教育同语文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怎样才能正确处理好德育与智育的关系呢?在语文教学中,既不能以思想教育代替语文知识的传授,也不能甩开德育教育单纯追求文化知识的传授。语文的学科优势决定了它是进行德育渗透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场所,在语文  相似文献   

7.
《语文学科思想政治教育纲要》指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如何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采取恰当的方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这是每个语文教师应该重视的问题。一、只有有机结合,才能相得益彰。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应该认识到,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政治教育两者是水乳交融、密不可分的。脱离语言文字训练空谈思想政治教育的倾向和只重视语言文字训练忽视思想教育的倾向,都只能削弱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  相似文献   

8.
德育渗透就是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文字的教学与训练之中,思想教育要有计划,要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好思想教育的渗透点,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感染,巧妙地将德育内容融会于语文教学之中。  相似文献   

9.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可见,语文学科在教书育人中具有特殊的地位。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如何实施德育呢?《大纲》指出:“语文学科的重要特点是思想教育和语言文字训练的辩证统一,要在听说读写训练的过程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笔者认为,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真正做到文道统一,有效地渗透德育,就要找准德育“点”,把好教育“度”,选好渗透“法”。  相似文献   

10.
一 1990年修订颁发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对原大纲内容的调整主要有两个方面: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二降低难度,减轻学生负担。进行思想教育,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中学语文科具有工具性和思想性的特点。“语文训练和思想政治教育二者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语文训练必须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渗透在教学的过程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大纲》“教学目的”中的这段话,指出了语文教学的文道关系,贯彻文道统一的原则,是语文教学必须明确的基本观念。在语文教育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关系语文教学方向的一个原则。语文课教一篇篇课文,学生不仅接受文章的语  相似文献   

11.
“潜移默化”与“有机结合”福建永安市教师进修学校李廉德《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小学语文是一门有很强思想性的重要学科,语文教学要在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中小学语文学科思想政治教育纲要》也指出,要根...  相似文献   

12.
根据《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修订本)》要求:“语文训练和思想政治教育二者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语文训练必须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渗透在教学的过程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笔者曾在语文教学中试用诗歌对联进行近代史、现代史教育和国情教育。俗话说:“诗言志”。诗歌、对联寓情志于其中,它能把人们的思想感情和生活中丰富的内容,加以锤炼、浓缩、概括、升华,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不仅能提高学生运用祖国语言的表达能力,又  相似文献   

13.
小学语文是一门思想性很强的学科。德育渗透就是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文字的教学与训练之中,思想教育要有计划,要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好思想教育的"渗透"点。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感染,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根据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精神,国家教委颂发了《关于在语文、历史、地理等学科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又在修订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特别强调:“语文训练和思想政治教育二者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语文训练必须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渗透在教学的过程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为了贯彻上述意见和原则,做到既教书,又育人,我在过去的一年里,在作文教学中既注意指导学生作文,又重视告诉学生做人,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于作文教学全过程。订计划,要有总设计关于写作能力的训练,每册教材在前面的说明中都有具体安排,有序可循。思想政治教育也应有明确要求,在制定作文教学计划时,须相应地做出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的整体设计来,使之有章可遵。制订计划的依据有三条:一是政治形势,保证“文章合为时而著”;二  相似文献   

15.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和重要环节,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基地。教师必须遵循语文学科的性质、特点及其教学规律,把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中渗透思想教育.  相似文献   

16.
国家教委1990年6月颁布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着力突出了语文教学必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这一特点。1991年8月颁发的《中小学语文学科思想政治教育纲要》也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语文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与思想教育的关系”,要求“把思想政治教育同语文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这就是说,语文教学必须注重寓德于教。笔者认为,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作文教学,尤其是高中的作文教学,在指导学生扎扎实实地掌握写作的基础知识与能力的同时,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提高作文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7.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识字、听话、说话、阅读、作文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在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中进行思想教育.”这一段表达就是说,在语文教学中不能将思想教育游离于语言文字的训练之外,搞架空分析,也不能把语言文字训练同思想教育割裂开来,更不应在语文结束时附加一些“穿靴戴帽”的说教.因而语文教学中思想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渗透”,即在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落实思想教育内容,使学生受到熏陶感染.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遵循有意和有机的原则,探究渗透方法.  相似文献   

18.
小学语文是一门思想性很强的学科.德育渗透就是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文字的教学与训练之中,思想教育要有计划,要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好思想教育的"渗透"点.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感染,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一、课本练习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统一,相辅相成。语文训练必须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渗透在教学的全过程中,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例如《包身工》一课,有这样的练习:“课文哪些段落是说明和议论部分?这些部分写了哪些具体内容?在说明和议论时,作者引用了生动的事  相似文献   

20.
《九义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语文学科的重要特点是语言文字的训练和思想教育的辩证统一。语言文字是交流思想的工具,语言文字为表,思想感情为里,语言教学要通过文字的分析,潜移默化地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和爱美的情趣。小学语文课本中包含着极其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因此,在教学中应借助课本,针对学生的认识层次,不失时机地将思想教育渗透在语文课的教学活动全中。一、创设情境,进行思想教育。/h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国情教育内容,有的反映我国灿烂的文化历史;有的歌颂我国区域广阔,山河的壮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