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质量是图书的生命,也是出版社的生命,是关系到出版社能否获得较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重要因素。图书质量包括内容质量、编校质量及印刷质量,一部优秀的图书、畅销书,不仅仅要做到编校质量上乘,版式设计和印刷精美,而且主要的是要确保图书内容质量的高品位,力争做到新颖、有特色,符合现代出版的要求,即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  相似文献   

2.
再谈图书编校质量下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质量是图书的生命,也是出版社的生命,是关系到出版社能否获得较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键性因素。而编校质量是决定图书质量好坏的重要一环,试想一本错误连篇的图书有谁能读得下去?图书,或者说是编辑,一定程度上承担着授业、解惑的功能,一本错误百出的书是要误人子弟的。一、  相似文献   

3.
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出版行业竞争的焦点始终是出版物的内容及质量。出版物的内容是否吸引读者,能否打开市场,首要因素就是图书选题策划的好坏。由此可见,选题策划是出版社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只有优质的作品才具有生命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这就要求出版社重视策划优秀选题,刻意提高选题质量,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俱佳的优秀图书的编辑和出版上,不断推出精品,适应市场竞  相似文献   

4.
袁方 《出版广角》2014,(7):38-39
正图书质量是出版社永恒的主题,出版社工作的所有环节、所有措施、所有努力,都应从提高出版物质量着眼。图书的质量属性要求我们出版工作者树立和强化质量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把优质图书呈现给读者。图书是集精神属性和物质属性的商品。它对社会的进步,对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这种作用来源于图书质量,图书质量的好坏是决定出版社发展的重要因素。在短平快的阅读时代里,只有是得到读者的认可,才能赢得市场,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因此,出版社应视图书质量为生命之源、立社之本。图书质量包括内在质量和外在质量。  相似文献   

5.
段炼 《出版参考》2015,(6):39-40
“出版选题是伴随着出版人的出版行为的产生而产生的一种对出版内容的选择、缔造与创新活动.”选题策划是图书出版工作的首要环节与重要环节.任何一本图书的产生,都是一个选题的实现,没有选题的策划也就谈不上图书的出版.选题策划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图书的质量,同时也决定了出版社的成败.一个好的选题,不仅为较高的图书质量奠定了基础,而且也必将带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了有别于以前传统的编辑的职责,人们把现代编辑细分为策划编辑和文字编辑,由此可见,策划满足读者需要的选题已成为图书编辑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6.
新年话出版     
过去的一年,对浙江出版界来说是一个丰收年。丰收的突出标志是,各出版社竞相向社会推出了一批层次高、质量好、各具特色、社会效益显著的优秀图书,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赢得了读者的普遍欢迎和赞扬。这一批图书,都获得了“双佳”效果,因其社会覆盖面广,发行量大,一般也都得到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一年之内出版涉及各个门类、影响广泛的优秀图书,并形成规模和整体优势,这在过去是没有过的。这是出版工  相似文献   

7.
一本书,它在市场中最有说服力的是内容,这是毋庸置疑的,但许许多多内容本不错的书却常常因为出版社的营销手段滞后或者忽视包装宣传而默默无闻地登场,又悄无声息地退下,既没能为出版社实现经济效益,又没能实现社会效益,造成了出版资源的浪费。其实,有效的包装手段是市场竞争中所不可或缺的。图书的包装定位问题,广告宣传问题对出版社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的实现是至关重要的。一、书籍的装帧设计书籍的装帧设计不仅要符合图书的内容,和图书的内容相得益彰,还要具有审美情趣,吸引读者的眼球。书籍设计不能无视审美时尚,但又不能淹没在流行与时…  相似文献   

8.
1992年,是中央党校出版社进行改革,实行企业管理步入的第四个年头。几年来,党校出版社在坚定地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紧把出版方向的同时,调整图书结构、优化选题、压缩品种,以质量为出版社的生命,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该社版图书以选题独特、品质上乘、印制精美形成了党校版图书独有的特色与风格,得到了社会的承认和读者的信任与爱戴。若以1989年指标  相似文献   

9.
图书社会效益管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版活动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这是我国出版业必须认真贯彻的重要原则。图书的社会效益是指图书有益于社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出版效果。关于这一点出版界已形成共识。但是图书的社会效益如何衡量,如何量化,即如何评判一本图书的社会效益好于另一本图书的社会效益。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有必要对图书的社会效益的产生过程作一微观描述。一本图书要产生社会效益首先是该图书要有读者,图书的社会效益的产生是通过该图书的读者来体现的,不能想像一本没有读者的图书会产生社会效益。其次,该图书能对读者产生一定影响力,这个影响力表现为该图书所载信息或被读者所认同,或给读者以启示,或给读者以美的享受,或是满足了读者的好奇心,或是满足了读者的各种情趣。总之,该图书影响了读者今后的行为。这个影响力对不同的读者产生的效果是不同的,即使是对同一位读者因时间的差异其作用效果也不同。甚至对这个读者起正效应,对另一读者会起负效应。如专业图书对不同的专业人员产生的影响力差异就很大,同样一本《唐诗三百首》读者对象不同,其对美的享受程度也有差异。像《红楼梦》《人体摄影画册》等作品对文学家、艺术家或其他一些读者来说,能起...  相似文献   

10.
易伦 《出版广角》2012,(3):65-66
图书的社会效益是第一位的,提高编校质量是出版社的长期目标和任务,也是出版社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和源泉。编校人员应不断完善自己的专业素养及各方面能力,协调好编校质量与速度的矛盾,全面提高图书的编校质量,出版更多适销对路的各类图书,取得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双丰收。  相似文献   

11.
浅谈作者队伍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出版社来讲,作者是其“衣食父母”,尤其是在当今出版竞争激烈的形势下,更要重视建立稳定的高水平的作者队伍,为出版社提供优质的稿源,这既是增强出版社竞争力的需要,也是满足读者读好书的需要。对于如何建设好作者队伍,笔者有以下粗浅的认识。  一、提高出版社声誉,吸引更多优秀作者出版社良好的形象,是靠较高的图书品位、较高的图书质量来树立的。多出书、出好书、出精品书,对于提高出版社的声誉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一个出版社如果出版了一大批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好的图书,那么必然它的读者众多,社会影响大,认同度高,作者也…  相似文献   

12.
科技畅销书往往是科技出版社的品牌图书 ,通过再版 ,其印数大、读者面广、影响时间长的特点更为显著 ,对于形成和突出出版社的出版风格具有重要的作用。图书的社会效益必须通过读者阅读后才能在社会上实现。科技畅销书通过再版 ,可以使图书的发行数量不断增加 ,读者群不断扩大 ,从而使图书的社会效益得到提高。另一方面 ,再版图书与初版图书相比 ,生产成本相对减少 ,而再版畅销书因为印数较大 ,生产成本相对更低 ,所以其经济效益更好。因此 ,科技畅销书通过再版有利于提高出版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科技畅销书再版的必要性  …  相似文献   

13.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高图书质量,争创品牌,是出版社倾力追求的目标.但是,出版行业的竞争不仅体现在图书的质量和品牌上,还体现在图书的价格上.图书价格的高低,对于图书能否赢得读者、抢占市场,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图书价格的确立又与图书成本直接相关.为此,各出版社在确保图书质量的前提下,为了降低图书的价格,采取各种措施降低图书成本,以实现图书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4.
选题策划在图书出版流程中具有主导作用。本文以整合营销4C理论引导图书选题策划,指出有效利用4C理论有利于出版社明确目标读者需求,制定适合目标读者的发行方案,对图书获取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图书出版竞争越来越激烈,一个出版社要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与发展,必须紧紧地抓住市场,生产出优质图书,并及时发行到读者手中,从而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要做到这点,毋庸置疑,选题是根本,发行是关键。为此提出以下几点供参考。一、选题必须迎合市场、引领市场、贴近读者图书作为文化商品,有其物质性一面,也有其知识性、思想性一面,它的好坏优劣,是否受读者欢迎,能否实现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由其内容,即知识性和思想性决定的。纵观当前图书市场上畅销的、优秀的图  相似文献   

16.
出版社提供给读者的必须是合格的精神食粮。要出版合格的读物,必须坚持三审制,即在责任编辑做好一审、复审做好二审的基础上,审读要把好三审最后一关,特别要把好书稿的政治关。那么,在对书稿进行三审的过程中,如何把好书稿的政治倾向关呢?首先,在三审的工作实践中,必须始终树立社会效益第一的意识。上级管理部门对社会效益不好的图书实行的是一票否决,即图书内容如果出现政治性错误,则无论该书能创多少利润都要判定为不合格读物,轻则停止该图书出版发行,已出版的图书要收回处理,重则通报批评,甚至出版社停业整顿,追究有关责任人相应责任。当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版社作为企业也要追求经济效益,但要以社会效益第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图书品种、数量猛增,优秀图书不断涌现。但也不可否认,由于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泛滥,致使部分出版社出了一批有政治错误和宣扬色情、凶杀、暴力、封建迷信以及格调低下的图书;还有质量平庸、粗制滥造、差错百出的书占了相当比例。因此,努力提高图书质量,已成为出版界一项刻不容缓的头等任务。提高图书质量的关键是:必须加强图书的全面质量管理。图书质量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衡量一家出版社办得成绩有无或大小,主要标志不是完成了多少利润,而是出了多少为时代和读者迫切需要的高质量的图书。质量是图书的生命,是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基础。一般来说,图书质  相似文献   

18.
把大学出版社选题建设提高到新的水平张天蔚选题是图书出版工作的开端和基础。选题建设反映了办社方向,制约着图书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决定图书质量的重要因素。本文仅就大学出版社的选题建设,发表一管之见。一、加强选囹的宏观控制所谓选题的宏观控制,是指选题要...  相似文献   

19.
选题策划方略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题是出版社中编辑出版工作的首要环节,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选题的好坏优劣,大则关系到人类文化的建构和出版社的兴衰存亡及发展方向,小则影响到一本本图书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了在日趋激烈的图书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出版社无不十分重视策划优秀选题,努力提高选题质量,不断推出名牌产品、“拳头产品”,出版看家书和连续再版书,用优质图书占领市场和引导市场。有的出版社(像广东人民出版社)设立了策划编辑,还有的出版社(如辽宁教育出版社)成立了策划研究室,专门从事选题的策划、开发和设计工作。当前,选题策划既是关系到“调整结构,优化选题,控制品种,提高质量”的关键环节,也是现阶段我国图书出版工作“从规模数量型向优质高效型转变”的重要举措,更是各家出版社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并在竞争中取胜的主要手段。诚如中国青年出版社前总编辑阙道隆先生所说:“选题策划、选题设计是编辑劳动的创造性的重要表现,是保证出版物质量和效益的重要环节。哪一家出版社能够不断设计出符合社会需要和读者需要的、富有独创性的选题,便能在出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可以说,出版社之间的竞争,实质上就是选题的竞争,是在选题质  相似文献   

20.
梁虹 《出版科学》2005,(5):66-67
作者是出版社重要的出版资源.加强作者队伍建设,对于完成选题计划,保证图书质量,赢得读者和市场的广泛认同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