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Al2O3、SiC加入量不同、加入稀土后以及热处理与钢结硬质合金力学性能的关系。采用SPS烧结、测定密度、硬度和耐磨性等,进行了金相、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加入Al2O3、SiC、稀土后有良好的强化效果,热处理后使力学性能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东北大学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372020)和国家“863“高技术项目(2003AA305620)的资助,对碳化硼及其复合材料的无压烧结工艺和性能进行了研究,目前已经掌握了B4C、B4C/TiB2、B4C/ZrB2等材料的制备工艺,使无压烧结碳化硼陶瓷的体积密度达到了2.47g/cm3,并开发出碳化硼陶瓷防弹板和陶瓷球等产品,产品的性能指标已接近或超过了热压产品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20钢为基体,依据SiC添加量的不同,利用高速火焰喷涂技术制备出Fe-25Al/7SiC、Fe-25Al/1 1SiC、Fe-25Al/15SiC三种铁铝金属间化合物复合涂层,比较研究了涂层的抗冲蚀磨损行为.利用扫描电镜分析涂层冲蚀后的表面形貌.结果表明:Fe-Al/SiC复合涂层具有较好的抗冲蚀磨损性能,对基体可以进行有效的防护.其中,Fe-25Al/11SiC复合涂层的抗冲蚀磨损性能最优;在90°攻角冲蚀的情况下,涂层的冲蚀失重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少;增强相SiC和CeO2的添加有效地提高了涂层的抗冲蚀性能.  相似文献   

4.
2001年/2002年在云南冬春香料烟主产区保山的罗明片和柯街片进行密度种植试验和气候考察.揭示出本区冬春香料烟生产季最高最低气温、平均气温和土温时空变化特点及差异气候特征;其中,冬季温度变化关键期(12月/1月)大部时段土温旬均值高于气温O.5℃~3.0℃,最低气温极值为3.0℃~3.4℃,随时空而异.研究表明,密度对烟叶产量和质量的影响以及株高迅速生长的天数随气候类型的不同而异;冬季热量水平低是生产优质冬春香料烟的制约因素;影响冬春香料烟生长发育和烟叶品质的温度因素因地域而异;光温差积影响烟叶总糖含量,10 cm土温影响烟叶烟碱含量;适宜种植密度行株距为40cm×12cm,单株风干烟茎重达28.44g~31.33g/株、风干烟叶重达82.99g~91.41g/株、产量为1 729.1kg~1 903.8kg/hn2.此外,建立了株高-温度关系模型,模型通式:y'=c0 n∑i=1ci·xi.在此基础上,提出在主产区实现优质香料烟生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普通Ni-P-SiC化学镀工艺基础上,添加纳米尺寸的SiC粒子,采用超声波工艺分散纳米微粒,进行三因素五水平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探索最佳试验参数(镀液PH为6,温度为86±1℃,镀液中纳米SiC浓度为3g/L)的复合镀层在不同温度的热处理时对硬度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6.
《科技风》2015,(22)
陶瓷材料指所有无机非金属材料。是天然或人工合成的粉状化合物,经成型和高温烧结而制成的多晶固体材料。特种陶瓷是以纯度较高的人工合成化合物为主要原料的人工合成化合物,如Al2O3、Zr Q2、SiC、Si3N4、BN等。本文主要介绍SiC特种陶瓷。它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硬度高,摩擦系数小(0.1~0.2),有自润滑性,是极优的耐磨材料。高温强度高,工作温度可达1600~1700℃,抗弯强度高。蠕变抗力高,热胀系数小,抗热振性能在陶瓷中是最好的。化学稳定性好,能耐各种酸、王水和碱液的腐蚀,也能抗熔融金属的侵蚀。具有优异的电绝缘性能。  相似文献   

7.
火电厂粉煤灰的矿物学、形态与物理性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竹蕾  卢升高  何黎平 《科技通报》2004,20(4):359-362
应用X 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粒度分析和压力膜对浙江省8个火电厂粉煤灰的矿物学、形态、颗粒组成和持水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粉煤灰的矿物组成以莫来石、石英、赤铁矿、磁铁矿为主,颗粒形态呈多孔玻璃质结构,内有粒径为10~100μm的微珠.粉煤灰的密度为1.93~2.29g/cm3,颗粒组成以粗粉粒为主,占63%~72%.粉煤灰的田间持水量、凋萎系数和有效水含量分别是66%~87%,5%~10%和54%~62%.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研究在超高Al2O3的条件下,炉渣中的MgO/Al2O3和Al2O3含量对高炉炉渣脱硫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炉渣中的MgO/Al2O3控制在0.65~0.75之间,Al2O3含量控制在18%左右,最高不宜超过19%时,炉渣的脱硫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9.
基于抽样调查的方法,以北方石质山区典型区域北京密云县为研究区,采集了87个基本抽样单元中的222个样点的表层0~20cm的土壤,通过实验分析与计算得到每个土壤样点的土壤有机碳密度.数据统计结果表明:①研究区有机碳舍量变化范围为(0.30~61.00)g;/kg,平均有机碳含量为15.7g/kg,变异系数为0.70,属中等强度变异;②土壤有机碳密度介于(0.08~11.01)kg/m2之间,平均值为3.27 kg/m2,中值为2.84 kg/m2,变异系数为0.59,属中等强度变异;③空间插值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密度空间上分布具有一定规律性.该分布特征与土地利用及地形空间分布特征较为一致,有机碳密度分布较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密云县北部,及东北部等海拔较高的地区;中等海拔地区,人类活动相对频繁,部分地区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相对严重,该区域有机碳密度明显低于高海拔山区;南部平原区及密云水库周边地区是农、工业生产集中分布地带,该区域有机碳密度最低.  相似文献   

10.
<正>把盐(NaCl)溶解于水是生活中的常见现象,然而其中也有不同寻常之处,溶解前后整个物质的体积将发生变化,即V盐+V水≠V盐溶液。这当中的差值导致即使已知NaCl的质量、密度以及H2O的质量(将当前温度下水的密度视为1g/cm3),也无法通过理论直接计算完全溶解后的溶液密度(需要测量混合后的溶液体积)。如何求出体积变化的差值?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我们推导出一个公式:△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