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考试周刊》2018,(38):107-108
1.初中毕业班英语总复习阶段尤其要加强对预习任务设计重要性的认识。2.如何对预习任务进行优化设计。(1)要给学生布置具体的预习任务使其有具体的预习目标。(2)预习任务的设计可以让学生掌握的几个方面。(3)要对预习结果及时反馈。3.对预习任务的优化设计之再反思。  相似文献   

2.
五步框架式预习为:1.新词(Words)。2.结构(Structures)。3.自我测试(Testing myself)。4.发现(Findings)。5.评价(Evaluation)五步。五步预习框架可以有效分解复杂预习任务,化解学生英语预习困难点,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理解材料,使预习成为帮助学生构建知识、发展技能、拓展视野、活跃思维、展现个性的过程。预习的框架能明确引导学生抓住重点,攻克难点,词、句、篇循序升级,争取整体把握学习材料,拓展知识,张扬个性。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青岛版四年级下册第40页。【教学过程】上课前布置预习任务:1.前情回顾。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它有什么特征?2.我的研究。(1)准备5根小棒:3cm、4cm、5cm、8cm和9cm。(2)分别选三根小棒代替线段试着围三角形,看看能不能围成三角形。一、预习展示、小组合作1.问题导入。  相似文献   

4.
马丽霞 《学子》2014,(8):48
正一、影响"有效预习"的原因1.预习目的不明确。很多教师在布置预习任务时,并没有很明确的目的,只是把它当成一种教学"装饰"泛泛地布置,例如"预习B部分单词""听音跟读3遍"等,学生也就敷衍了事,预习效果大打折扣。2.预习方式不正确。很多教师谈到预习就布置听音跟读的  相似文献   

5.
一、预习指导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课前预习就是导疑,是学生自学的开始,预习可以使学生的头脑处于有准备的状态,预习了,课堂上就会去"选择"那个事物.刚开始布置预习,学生不会也不习惯,布置的任务往往不能很好地完成,所以我先布置预习提纲,提出些问题让学生有目的地进行预习,并在课前经常检查,督促学生自学,使之养成预习的习惯,逐步学会预习.如学习<双曲线>第一课时前的预习提纲:(1)双曲线是怎么定义的?(3)双曲线和椭圆的定义有何不同?(3)如何推导出双曲线方程?(4)双曲线中的a、b、c是什么关系?与椭圆比较不同?(4)根据双曲线方程如何判断双曲线的焦点位置?  相似文献   

6.
自学能力是学生在无人监管的情况下,自己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在学习中尤为重要,它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因此,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下面,我结合初中语文学科的特点,谈谈培养初中生自学能力的一些做法. 一、明确要求,做好预习 .初中语文大多选自名篇,文句优美,主题鲜明,富有教育意义,但篇幅较长,单单依靠课内的时间来阅读学习是难以消化的.因此每教一篇课文,我都要求学生做好预习.我为学生设计了每篇课文都可以适用的预习内容:(1)给每个自然段标上段序,方便学习;(2)圈出不懂的生字新词,然后借助工具书自行解决;(3)概括每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4)指定完成课后的或教辅资料中的某些题目.这样一来,学生就会目标明确,逐一完成教师布置的每一道题目,教师在上课时加以检查,逐渐培养学生主动预习的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7.
语文"阅读课文三步法"就是将阅读课文分为三步走:走近课文谈感知,钻进课文深理解,走出课文写作文。具体操作如下。一、走进课文谈感知感知的内容:感知写作思路,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感知语言。感知的方法:1.预习。预习是"走进课文谈感知"的开始,预习时提出明确要求:(1)标段,(2)勾画中心词句;(3)概括主要内容;(4)积累词语、走进作者。"1、2"记在书上,"3、4"写在积累本上,这四项内容每课必须提前做好,第二天上课才能水到渠成,不至于措手不及。2.自主阅读、以读代讲。在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多种阅读方式,如默读、个别读、齐读、竞赛读、快速度、分角色读、听录音读、教师范读、自由练读等等,使学生顺利完成"走近课文谈感知"的任务。谈感知不但要说也要写,只有落  相似文献   

8.
孙甫照 《天中学刊》2003,18(2):117-118
普通物理实验课是一门通过实践来获得知识与能力的课程,其全过程一般可分为3个阶段,即实验预习、实验操作和实验总结,这3个环节缺一不可. 1 存在的问题 不少学生只注重实验操作这一环节,认为只要到实验室完成实验操作就算完成了实验,对实验预习和撰写实验报告重视不够. (1) 不重视实验预习,马马虎虎,应付了事.不少学生的预习报告干脆就写在了实验报告纸上,而且大部分是抄袭实验教材书上的内容,预习的目的不够明确,预习的内容也不充分. (2) 实验过程中不重视对实验条件、实验现象、测量数据等内容的记录,实验记录潦草、零乱,有的甚至随意修改…  相似文献   

9.
正一、"和谐高效335"教学模式的基本描述(一)"和谐高效335"教学模式的结构1.第一个"3",是指在教学理念、教学行为和教学评价上的"三个转变"(具体见后文)。2.第二个"3",是指以学生为本进行自主学习的三个模块。(1)预习模块:设置有效的预习学案,鼓励学生通过预习自主解决30%甚至50%以上的问题,教师在课堂上主要是指导学生掌握难度较大的内容。(2)展示模块:课堂上师生互动,遵循"课堂教学五环节"(具体见后文)完成。  相似文献   

10.
自学安排与课前准备:1.布置学生课前预习课本,要求:(1)通过预习你学会了什么?(2)你在预习中有哪些不懂的问题?(3)你有没有与课本不同的想法或你认为更好的想法?  相似文献   

11.
教学目的要求 :1 .学习小珊迪诚实、善良的品质 ,认识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 ,加深热爱社会主义的感情。2 .练习给课文分段。3.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难点 :1 .教育学生学习小珊迪的美好品质 ,认识资本主义的罪恶。2 .练习给课文分段。课前准备 :1 .布置学生预习课文。2 .投影片。3.录像带。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二、检查预习1 .课文可以分为几段 ?2 .学生汇报。3.教师小结。三、范读课文四、学习课文(一 )学习第 1— 1 0自然段。1 .自读课文 ,完成下面的问题。1用“   ”划出描写小珊迪外貌…  相似文献   

12.
预习指导是当前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不仅适合单式班的教学,也适合复式班的教学。近两年来,我们在小学低年级进行预习指导,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我们根据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和体会。 一、预习指导适合复式教学的特点。 1.从课堂结构的特点看,一个教师不能同时向两个年级的学生授课,其中一个年级必须预习,为新授作准备。 2.从授课时间的特点看,双级复式教学每个年级授课时间只有单式教学的一半,而要完成相同的教学任务,必须预习,才能加快教学进度。 3.从质与量的特点看,必须进行预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才能在时间少的情况下完成教学任务,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 二、预习指导的形式。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材第123页)第1课时,新授课。 预习设计 师:同学们,明天我们要学习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内容在教材第123页。现在请你们预习课文。预习时请注意3点: 1.弄懂课文说了些什么?它要求我们做些什么,想些什么? 2.按照课文求长方形纸板面积的方法进行实践操作。长5厘米、宽3厘米的纸板由老师发给每人  相似文献   

14.
随着语文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在日常教学中如何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是摆在每一位语文教师面前的迫切课题.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 培养良好的预习习惯,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上课前应向学生提出具体的切实可行的预习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如在教学《紫藤萝瀑布》时,课前我就要求学生完成如下预习任务:(1)了解作者宗璞.(2)宗璞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写这篇文章的?(3)课文的标题采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从标题你知道些什么?(4)掌握"迸、伶仃、穗、绽、苞、伫、虬、酿、璞"的读音和写法.(5)从这篇课文中你获得怎样的启示?教师如能根据不同的课文对学生提出不同的预习要求,那么学生在预习中不仅有所收获,更重要的是发现不懂的问题,进一步提高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15.
一、家庭作业的目的与种类(一)布置家庭作业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种:1、使学生获得某种知识。2、使学生获得某种技能。3、使学生获得某种生活经验。4、使学生获得某种情感体验。(二)家庭作业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复习课堂知识刚刚学过的书本知识要及时复习,方能熟练掌握,除课堂上复习外,课外还要进行必要的复习,以求巩固。2.预习书本知识布置一定的预习作业,让学生养成  相似文献   

16.
陈惠芳 《江苏教育》2012,(10):51-53
一、小组交流,探索意义(任意写两个分数,让学生说说分数的意义)1.直接揭示课题:百分数。2.出示预习活动单,展示学生作品。(1)师:昨天老师布置了预习,同学们先交流一下。(2)学生根据讲评的作业自行修正,在小组里交流收集的百分数,并说说它表示怎样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李迪 《班主任之友》2006,(12):32-34
活动起因:随着年龄的增长,班上的女孩子们变得日益光彩照人,常引得“对面的男孩看过来”,同时她们自己也会暗恋某一男生。于是,我和她们像预习语文、数学一样,在班会上预习了青春、预习了爱情。活动目的:1.认识获得美好爱情的基本条件;2.认识自己对恋爱对象的期望要求;3.(通过上面铺垫)认识到“苹果”还没有成熟;4.认识当前的任务(为爱情作准备——努力学习);5.激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之情,并化作学习动力。活动过程:第一乐章走进春天领唱、合唱歌曲《走进春天》。(主持人上)甲:带着雪花,带着北国缤纷的期盼;乙:带着梅花,带着南方蓬勃的…  相似文献   

18.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和课文出现的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段。 3.通过丑小鸭的故事,培养学生从小和善待人、互相尊重和正确地认识自己的思想行为。 二、教学过程 (一)揭示、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教师简介文章作者与出处。提问: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法? (二)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1.布置预习,提出要求:(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2)再读课文,要求一边读一边标出自然段,划出生词。2.检查预习情况:(1)提问:这课有几个自然段?(2)指名逐段读课文(随时纠正字音)。(3)检查划生词的情况,出示词卡认读。3.再读课文,说说读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三)质疑问难。让学生说说课文中不理解的词句和不明白的问题。 (四)讲读课文,抓住每段中的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相似文献   

19.
[教例简述]1.课时:一节课2.课型:句式学用课。3.全课教学由“理解一篇——突破一点——记诵一节”三个板块构成。4.教学任务:认读难字10个,品读、积累美词若干个,学习句式8种,背读精段1—2个。第一个教学板块——理解一篇(13分钟左右)教师:预习时要求同学们“从任何角度,用一句话说一说对课文的理解”。请大  相似文献   

20.
第一教时目的:预习课文。任务:工。介绍故事背景; 2.排除阅读障碍。过程:一、介绍背景、板书: ‘长江北觉魏-—曹操备亮 葛刘诸一一蜀长江南吴一一孙权 周瑜(都督) 鲁肃二、自由读深文妥求:l。查字典认生字; 艺.记下不佳的词语。三、按节试读(中下程度学生)要求:1.发现不识之字,适时纠正; 2.学生提出不懂词语; 3.解i司。四、默读分段提不:1.先弄清时间和地点,然后再划 分段落,归纳大意。 2.三天前:议事—逼箭;之 后—议箭 三天后:四更—借箭,太阳 (江面) 出—搬箭 (江岸)五、试读(中下程度学生)六、写生字和词语第二教时目的:疏理内容。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