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范周 《现代传播》2013,35(8):55-58
新型城镇化不仅仅是线性的"破旧立新"的发展过程,更是多元的"文化创新"的发展过程,是文化基因的传承、文化记忆的存留和文化历史的延续。推进新型城镇化,文化是灵魂,文化产业是驱动力。发展以人为第一资源、以生态文明为核心诉求、以市场经济为市场手段的文化产业,建设新兴业态与文化产业融合的特色乡镇,塑造以城市群为单位的文化产业空间布局,培育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市民,将公共文化服务融入城市建设,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2.
陈水生 《山西档案》2015,(2):129-132
城市文化塑造了城市形象,城市的发展与改造调整了城市风貌,也使城市失去了各自的记忆。侨乡城市记忆工程要凸显侨乡地域文化特色,现代技术背景下城市记忆工程与地域文化相互影响,在传承城市历史文化过程中,要凸显侨乡城市风貌与形象,维护城市的历史性与完整性,强化城市历史文化存储,塑造城市记忆特色。  相似文献   

3.
黄山市正在建设现代国际旅游城市,如何在城市建设中传承文化、保持特色是摆在城市管理者和设计师面前的一个突出问题,特别是在国际化进程中,地域特色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在消失,在以全球化的借口破坏传统文化,这种对传统破坏的广度和深度超出历史上任一时期。该文就弘扬徽派建筑文化,保持黄山城市特色进行了初步思考。  相似文献   

4.
张兴霞 《兰台世界》2013,(Z3):100-101
<正>档案馆是一个城市历史文化记忆的缩影,它的建筑风格既要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建立在后现代主义的语境之下,具备整体性、创造性、关怀性,更要传承城市本土文化的特色及历史变迁的轨迹,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完美的结合交融在一起,建立和谐  相似文献   

5.
周朝森 《传媒》2015,(16):29-31
城市是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在区域的发展中起着带动、引领的作用.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在提高城镇化质量上下功夫,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实现四化同步发展,为我国城市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6.
时任上海市市长的韩正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城市更新与文化传承”主题论坛上说,城市化的过程,不只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经济结构升级的过程,不只是现代化城市景观和建筑拔地而起的过程,而且还是城市历史文化积淀和历史文脉延续的过程,是城市多元文化互动交融、文化内涵和形式不断创新的过程。传承城市文化有重要意义和重大作用。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将地方志定性为全面系统地记述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  相似文献   

7.
传承发展农耕文化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内容。当前,通过代际之间口耳相传的“乡村夜话”传统文化传播方式受诸多因素影响正逐步“退场”,已无法再承担传承发展农耕文化的历史重任。在新时代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进程中,作为乡村公共文化空间新形态的乡村图书馆,应该填补“乡村夜话”消失的“空场”,积极投身于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农事生产经验、节庆活动和民间艺术、祖传家训和乡风民俗等传统农耕文化。因此,当前乡村图书馆应该以农民口述农耕文化为抓手,以乡居农民为主体,因地制宜、注重特色,不断加强乡村图书馆资源、人员队伍和场所建设,从而积极发挥其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农耕文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实体书店一直被称作是城市地标、城市味道或是城市灵魂,在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其将扮演什么角色?《: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可以预见,未来我国的城市文化、城市风貌、城市功能都将得到改善或重塑,而在这个过程中,实体书店将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从文化传承的视角,以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梅河路龙舒时代广场的形态空间设计为例,探讨"城市记忆"的城市设计思想方法与形态空间设计的问题,"城市记忆"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实质上是一个城市记忆载体文化传承与空间再现的城市设计问题。其形态设计绝不仅仅是对历史信息的简单复制,而是要传承其优秀的、有代表性的文化。其根本目的在于城镇形象特色的塑造。  相似文献   

10.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以西方文化为主导的现代设计对全球产品设计产生了重要影响,甚至表现出唯西方设计为尊的趋势.那么,在全球文化特别是以西方文化为主导的发展背景下,如何保持本土文化特色,从而实现文化的多元发展,依然是当代设计文化研究和实践要面对的重要问题.印刷书籍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图书装帧设计具有鲜明的文化意蕴,是传达表现本土文化的重要手段.就当代图书设计发展看,中国台湾的图书设计风格,体现了明确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能够充分展现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意义,具有明显的传统与现代特色,为如何形成具有中国文化意义内涵的当代“中国设计”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中原地区有“居天下之中”的独特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是我国较早开发和进入文明社会的地区,素有“文明摇篮”之称.中原传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承与发展华夏文明必不可少的主要元素.中原传统文化对历史记忆和文明元素的承载需要保持、发展、传承和创新.增强中原传统文化传承,有效发挥其物质性、社会性和精神性的文化属性,为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助力.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公共图书馆事业成绩斐然,突出表现在:①构建了中国特色公共图书馆制度体系和治理体系,公共图书馆法治建设、标准化建设、总分馆制建设取得重大突破;②扎实推动和服务全民阅读国家战略,特殊群体阅读权益得到明显保障,“图书馆+”和“互联网+”服务创新成为新常态,高品质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打造城市阅读新场景,“图书馆之城”建设加快形成全球阅读典范城市;③数智赋能开创文化惠民工程新局面,公共数字文化融合发展工程深入推进,智慧图书馆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④古籍保护工作硕果累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效显著。中国特色公共图书馆事业十年发展中显现出四个主要特征:①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建设,促进图书馆事业高质量发展;②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增强公共图书馆发展持续动力;③制度设计与实践探索双轮驱动,打造创新发展“中国样板”;④积极融入国际社会并示范引领国际发展,开启“中国经验”的世界化时期。面向2035年基本建成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强国及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目标,我国公共图书馆应通过加快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城市图书馆建设,扎实推进公共图书馆服务城乡一体建设,统筹推进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以开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新图景。参考文献56。  相似文献   

13.
赵华 《山东档案》2020,(2):49-50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建筑是城市的身体。城市历史文化遗存是前人智慧的积淀,是城市内涵、品质、特色的重要标志。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妥善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注重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像对待‘老人’一样尊重和善待城市中的老建筑,保留城市历史文化记忆,让人们记得住历史、记得住乡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家国情怀。”青岛历史上经历了德占、日占以及北洋军阀、国民政府等多重统治,使这座城市命运多钟却独具特色。青岛人不应忘记历经的各种磨难和取得的辉煌成就,应像善待“老人”一样,守住青岛这座城市的根和青岛人的魂。  相似文献   

14.
王玉梅 《青年记者》2012,(18):58-59
文化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血脉和灵魂,在报业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地方晚报以地域文化、人文历史资源为依托,突出本地特征,牢牢抓住读者群,无疑是十分重要的生存之道.《牡丹晚报》在挖掘本土历史文化积淀,着力打造富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品牌方面进行了一些实践和探索. 立足本土,为沉寂的历史拂去灰尘 文化资源是新闻报道的富矿,地方晚报占据丰富的矿藏.可以说,每个地方、每座城市由于长期的文化积淀,都拥有自己特有的风土人情,都有自己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历史,都有自己不同的文化积淀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5.
文化,是人类在其社会历史发展中不断创造、总结、积累下来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因此,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是历史发展的体现.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重要支柱.编辑出版通过文化积累、文化选择而形成的.编辑出版是文化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传承中起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和作用.编辑出版需要把文化进行积累、传播、选择以及创新.在现如今的数字时代的背景下,我们要坚持把编辑出版的文化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16.
实体书店文化空间与城市文化之间呈现出一种共生关系.两者之间既存在互惠共生关系,也存在偏利共生模式和负面环境影响;两者由共生关系走向共生发展的实现路径体现在:从实体书店文化空间维度来看,它与城市文化共生发展的主要路径有书店外部建筑设计契合城市文化风格、书店内部空间设计呼应城市文化特色、书店主题文化活动涵化城市文化品牌、以实体书店人文关怀滋养城市文化内涵、将书店文化融入到城市居民文化生活中、以科技手段赋能城市居民文化生活体验.从城市文化维度来看,它与实体书店文化空间实现共生发展的主要路径有优化城市文化环境,涵化市民文化阅读习惯;培育城市文化品牌,发挥城市文化“容器”功能;完善城市文化政策,营造良好的文化共生环境;推进城市文化教育,提升校园书店阅读质量.  相似文献   

17.
“城市记忆”的提出,在于中国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大规模建设和改造对城市历史文化造成了影响,城市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面临沉重压力,新闻界、文化界、建筑界、档案界有识之士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责任,提出了“城市记忆”这一概念并对保护“城市记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政经资讯     
《青年记者》2007,(23):4-5
话语"文化是城市发展的灵魂,也是历史文化名城独特的宝贵财富。在城市发展的长河中,城市发展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文化发展的历史。一个王朝的兴衰,乃至一代文明的缔造和泯没,多见诸城市文化的兴衰历史。"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户外广告在城市建设中日益起到重要作用。作为一种商业信息和文化信息载体的户外传媒,应该为塑造城市形象、建设城市文化、形成特色城市文化起到推动作用。户外广告应该成为城市文化表现的符号、城市文化传承的载体、城市文化的引导,并以城市的地域性形成有地方特色的广告形式。  相似文献   

20.
图书馆在城市文化中的角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是人类进步的产物 ,是人类文明的标志 ,正如哲学家所说 :“人类所有的伟大文化都是从城市开始的。”城市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我们不可想象 ,一个没有文化的城市 ,是什么样子 !城市文化有多种体现 :城市的历史、城市的人口素质、市民的文化生活质量以及城市的各种文化设施。图书馆作为城市文化设施之一 ,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城市文化中扮演怎样角色呢 ?笔者认为 ,图书馆贯穿整个城市发展历史 ,它与城市的形象、城市的人口素质、市民的文化生活质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是城市文化的主角。1 城市历史与图书馆图书馆的产生和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