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面对希望与挑战共存的崭新世界,面对知识经济与高科技时代的迅猛发展,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呢?我认为教师应该更新教学观念,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创设情境,实施愉快教学;教给方法,重视培养能力:注意课后延伸,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等,这样,才可能培养起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课后延伸”是语文教学改革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往往指在课内学习的基础上,通过科学合理地留作业,使知识得以进一步拓展,能力得以进一步培养。可是长期以来,老师为了强化教学效果,常常给学生布置大量的家庭作业。原本在课堂上能够完成的、应该完成的,由于课堂教学中不厌其烦的问,收效甚微的讲,占去了学生自读自练的时间,却不得不把“提高质量”寄托在课后。家庭作业如海如山,反反复复、枯燥无味。压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怎样将课内知识和课外知识结合起来,使知识向能力迁移,阅读向社会延伸,课内向课外延伸,笔者认为可以从培养学生善写、善读、善观、善画、善演等等的语言能力及习惯入手,从而陶冶美感情操,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  相似文献   

3.
遵照“加强基础、重视应用、分流培养”的方针,在“普通班”电磁学课程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诸如,在教授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的教育,注重能力素质的培养;注意增加现代科技知识的讲授,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注意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素质和能力;课后作业恰当安排,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实践证明这些改革步奏是卓有成效的,是深受学生欢迎的。  相似文献   

4.
“课后延伸”是数学教学改革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数学学科内容的扩展和延伸。科学合理的“课后延伸”题,能使学生的知识得以进一步拓展,能力得以进一步发挥,体验得以进一步延续,习惯得以进一步培养数学课外延伸必须建立在用好教材的基础上,那么该确定什么样的延伸角度?又该向哪些方面延伸?怎样做到“得利于课内,受益于课外”?经过思考与尝试,我获得了肤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数学“大课堂”的教学,使学生在生活中感受数学;在实践的过程中.构建学生学习数学的有效模式,提高学生学习能力;通过课后延伸,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实践能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学习有活力的、活生生的数学”创设条件。  相似文献   

6.
邓爱华 《师道》2010,(4):39-40
课堂是培养英语听、说能力的主战场,要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仅仅限于每周三节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学习的内容在课堂或许是掌握的,但是课后如果无法接触到这些信息,小学生是容易遗忘的。因此,我们要加强对课外时间的“侵略”,将英语教学延伸到课外。  相似文献   

7.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不仅需要课内学习道德知识,激发道德情感,指导行为方式,而且需要课后大量的延伸活动,延伸教育主题,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巩固体验所学知识,加深认识,提高自身认辨能力,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提高思想品德素质。思想品德课的课后延伸活动是大量的,开展课后延伸活动应注意以下几点:一、课后延伸活动要做到目的明确首先,总体目的要明确。思想品德课的课后延伸活动,是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在一定知识观点指导下的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的继续,目的是进一步巩固课内所学知识,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思…  相似文献   

8.
《小学数学教学义务大纲》指出:“在过程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认真、严格、刻苦砖研的学习态度。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认真仔细、书写整洁,自觉检查的习惯”。以及学生乐于课前准备、活于课堂探究、勇于课后延伸:及时复习和独立完成作业等习惯。新课标还要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综合学习方法。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对学习的责任心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周玉明 《湖南教育》2005,(19):34-34
一、注意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增强学习的独立性 自学能力是学生搞好学习的必要因素。学生一旦具备了自学能力,就增强了学习的独立性,就能独立地获取新知识,而良好的阅读能力又是学生提高自学能力的关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对教材中包含艰深晦涩词语较少的课文,特别是“自读课文”,要放手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学:此外,教师应充分利用课文正文前面的“阅读指导”、正文后面的“知识短文”“图画说明”“注释”及课后“练习题”等,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10.
“课后延伸”是语文教学改革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往往指在课内学习的基础上,通过科学合理地留作业,使知识得以进一步拓展,能力得以进一步培养。可是长期以来,老师为了强化教学效果.常常给学生布置大量的家庭作业。原本在课堂上能够完成的、应该完成的,由于课堂教学中不厌其烦的问,收效甚微的讲,占去了学生自读自练的时间.却不得不把“提高质量”寄托在课后。  相似文献   

11.
结合数学教学,培养良好的习惯,包括哪些内容呢?数学新课标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认真、严格、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认真仔细、书写整洁、自觉检查的习惯”,以及学生乐于课前准备、乐于课堂探宄、勇于课后延伸、及时复习和独立完成作业等习惯。新课标还要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综合学习方法,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对学习的责任心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面对希望与挑战共存的崭新世界,面对知识经济与高科技时代的迅猛发展,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呢?我认为教师应该更新教学观念,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创设情境,实施愉快教学;教给方法,重视培养能力;注意课后延伸,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等,这样,才可能培养起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一、更新教学观念,确立主体地位“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这是实施素质教育很重要的指导思想。教师必须更新观念,明确素质教育的要求。确立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克服认为学生是配合教师演“教案剧”的落后观念。“教”完全是为了“学”“,教”…  相似文献   

13.
唐晶 《广西教育》2023,(13):115-118
本文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识字兴趣不浓和自主识字能力欠佳的现状,建议教师从“扎根课堂,提高识字效率”“课后延伸,巩固识字效果”“拓宽渠道,培养识字能力”三方面实施识字教学,以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4.
潘子龙 《广东教育》2009,(11):42-43
在“串联谐振电路”教学中进行探究式课堂教学,要开放课堂,培养和训练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注意引导探究思维方向,注重课后反思,提高自主探究能力,让学生在探究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5.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认真、严格、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认真仔细、书写整洁、自觉检查的习惯,以及乐于课前准备、活于课堂探究、勇于课后延伸、及时复习和独立完成作业等习惯。新课标还要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综合学习方法,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对学习的责任心和终身学习的能力。那么怎样结合数学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做起。  相似文献   

16.
张蓉 《小学语文》2023,(1):70-75
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课后练习题蕴含学习指导功能,引导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发展语文核心素养。课后练习题目标精准,让学生知晓“学什么”;过程指导具体,让学生知晓“怎么学”;学习情境真实,让学生知晓“为什么学”。把握课后练习题助学要义,聚焦、分解、转化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开展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7.
注意对课后习题的再研究浙江象山二中王恕成高中物理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使用选修教材的学生,是“有条件学而又自愿学的学生”,因而对教材内容适度地进行扩展和延伸是很有必要的,尤其对课后习题的处理更是如此.这一方面深化了教材的作用,使学生感到教材内容有许多...  相似文献   

18.
孟文涛  丁雯 《英语广场》2023,(23):129-132
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英语课后服务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在英语课后服务中实现“提质增效”是“双减”背景下英语教师面临的重要问题。在“双减”背景下,由英语教师引导的课后服务有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能够引导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本文就如何科学地实现“双减”背景下英语课后服务的“提质增效”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赵志成 《考试周刊》2013,(18):88-89
英语新课标对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培养,综合目标的设置,要求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听、说、读、写等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进行培养。要实现这一目标,除了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语言能力的培养之外,还要求学生在课后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和能力发展,而作业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延伸,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对影响高中英语作业因素的分析,教师在课堂内外帮助学生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达到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提高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中学学教育不仅有利于开发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认识生活的能力和审美能力。学作品的教学要加强诵读,以“导”为主,从品味语言入手,重在积累,感悟和熏陶,注意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