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一、“问题”的展示 例1(2006年高考陕西卷)已知函数.f(x)=ax^2+2ax+4(0〈a〈3),若x1〈x2,x1+x2=1-a,则………( ) (A)f(x1)〉f(x2); (B)f(x1)〈f(x2); (C)f(x1)=f(x2); (D)f(x1)与f(x2)的大小不能确定. 何老师在《数学教学》2007年第4期《高考中二次函数问题的命题特点与教学建议》一文中给出的答案如下: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183;数学(二年级上册)》第54页例2,例3,第55页例4,练习十一第2题。  相似文献   

3.
认真拜读了《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2007年第1-2期吴山青老师的《一个换方问题的解法》和2007年第6期汤兆祥、周春芝老师的《“换方问题”解法之我见》(以下简称“吴文”、“汤文”)两篇文童后,很欣赏、敬佩三位教师研究问题的方法与态度,同时也引发了笔者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4.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初中)2007年第1~2期刊载了陈开金老师《对一道中考试题的赏析与思考》一文,文中对浙江省嘉兴市2006年的一道中考题进行了分析,但笔者对问题(2)的答案尚有异议,并以此文与陈开金老师商榷.以下首先重点回放题目及问题(2)的两种解答.  相似文献   

5.
张运河 《考试周刊》2009,(14):180-181
一、教学课题 《表格的制作和排版》(《初中信息技术第七册》,河南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编,河南科技出版社出版,第一章第六节,第2课时)。  相似文献   

6.
“提出质疑”在报刊上出现的频率较高,可遭到的质疑也较多。据笔者狭隘的视野,就有4篇文章涉及它。它们是:1.戴婉莹《报刊语病若干例》(《汉语学习》1983年第2期);2.罗永久《“提出质疑”之我见》(《咬文嚼字》1995年第10期);3.文非《质疑“提出质疑”》(《语文天地》2001年第6期);4.张士先《“质疑”何须“提出”》(《读写月报》写作版2002年第7期)。这4篇文章,从时间跨度看,连头带尾是20年。然而,20年的“围剿”,“提出质疑”不仅没有退出“历史舞台”,而且越战越勇,从使用频率上…  相似文献   

7.
中国教育敦学丛书编委会继续组编大型系列丛书《基础教育科研成果集》第1卷,《新世纪中国教育发展论坛》第2卷(第1卷已由学苑出版社出版),《中国教育学术论坛》第3卷(第卜2卷已由学苑出皈社出版),真诚欢迎广大教育工作者惠赐稿件。  相似文献   

8.
笔者现对山东科技版《化学2(必修)》第3章《重要的有机化合物》第3节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第1课“乙醇”进行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9.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9年第9期上旬刊第15页的例1:若函数y1=2sin,x(x∈[0,π])在点P处的切线平行于函数y2=2√x(x/3+1)在点Q处的切线,  相似文献   

10.
一、教学内容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编著《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九单元第三课《装满昆虫的口袋》。二、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本课的13个生字。(2)让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  相似文献   

11.
陈振国先生编写的《冯文炳著作年表》,已收入《冯文炳研究资料》(中国现代文学史资料汇编乙种),由海峡文艺出版社于1991年出版发行。陈先生尽力搜集冯文炳的著作,“力图比较完备”;但正如陈先生自己所言,“难免也会有遗漏”。现就笔者所搜集到的资料,并按陈先生的编写体例,特补录如下。杂诗二首(诗)载1923年4月15日《诗》第2卷第1期,署名冯文炳(以下凡未注明者,均属署冯文炳)。磨面的儿子(诗)载1923年5月15日《诗》第2卷第2期。通讯(书信)载1925年3月27日《猛进》第4期。初恋(短篇中说)1923年12月10日作;载1925年4月3…  相似文献   

12.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俗称新课标教材)《数学·选修2-2·A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2版)(下简称《选修2-2》)《第一章导数及其应用》(第66页)复习参考题A组最后一题(即第17题)是:  相似文献   

13.
喜讯     
《校园文苑》(小学版)有10位作者的文章入选《2002中国年度最佳小学生作文》一书(该书已由漓江出版社正式出版)。入选名单如下:1.《读书的乐趣》 尚烨子(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上步小学六年级),原载《校园文苑》2002年第1期2.《第一次眼部手术》 吴雨文( 广东省深圳市元平特殊教育学校盲班五年级),原载《校园文苑》2002年第2期3.《克隆走一回》(原题《神奇的变形药水》) 杨思沁(湖南省长沙市长铁一小六年级),原载《校园文苑》2002年第3期4.《“象”口脱险》 路游(广西桂林市榕湖小学六年级),原载《校园文苑》2002年第3期5.…  相似文献   

14.
按学校教研计划,上午第三节随政治备课组进高三(2)班听课,授课教师是年轻的郑老师,课的内容是《当代时代的主题》。  相似文献   

15.
[问题呈现]某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大赛,其中一课是这样上的:第一步,读一读诗歌《赠汪伦》。第二步,请学生看课文情境的投影。第三步,选择学习:(1)凭想像表演各种赠别的情景;(2)喜欢音乐的小朋友操作电脑,点击适合表现赠别的乐曲,并配乐朗读。第四步,读两首赠别的诗。第五步,学生总结收获,并合唱一曲《朋友啊朋友》。课堂的确热热闹闹。但令人疑惑的是,上完一节课后,学生关于语文知识、能力、素养的收获甚少,学课文只不过是“走马观花”式的“到此一游”而已。  相似文献   

16.
董理 《考试》2009,(3):104-104
笔者阅读了陕西师大出版的《中学数学教学参考》(高中)2008年第四期的《(-∞,0)U(0,+∞)是一个区间吗?》一文(以下简称文①),有几点想法,在文中作了详细阐述,愿与同行交流。  相似文献   

17.
计振明 《中学教研》2006,(11):46-48,F0003
笔者利用学校研究性学习的时间,给学生介绍了《普通高级中学实验教科书》(以下简称新课程)数学2(必修)第143页拓展资源二信息技术应用:有趣的反演变换.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2期(教研天地)上刊发了曾立先生的《(爱莲说)的教学从何入手》一文,文中作者仅对《爱莲说》一文的写作背景、写作思路、写作意趣和寄寓的内涵作了一下介绍和分析,并没有提供具体可行的教学策略,对于这一问题笔者认为有再探讨一下的必要,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我订的一本杂志《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5年第5期(5月底收到)上登了两篇这样的文章,他们是:《化学实验方案设计探究性教学案例一则》、《苏丹红一号简介》。前一篇文章有这么一个图(图1):  相似文献   

20.
(1)本文的中心事件是林黛玉来到贾府,与众人见面。透过她的眼睛,我们看到,贾府是一个社会地位和气派非比寻常的豪门旺族,是皇帝信任和赏识的簪缨世家,礼节繁复,等级森严,仆从如云,吃穿用度豪奢。(《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第五册(必修)教师教学用书》第5页,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4月第2版,2013年12月第19次印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