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侯玉华 《考试周刊》2011,(36):46+23-46,23
要增加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重视课外阅读。教师要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使他们自觉地投入到课外读物中去。很多学生有课外阅读的兴趣,但在如何“读”的问题上,并不很明确。因此,要进一步引导他们不但要爱“读”,而且要会“读”,从而读得更好、更有收获。  相似文献   

2.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不必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 ,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 ,无时不有。因而 ,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 ,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我在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视引导学生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实践 ,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综合素养。一、创设情境 ,引导参与爱因斯坦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课外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 ,他才会积极主动地去阅读。鉴于此 ,我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3.
王祥 《天津教育》2006,(7):46-47
自读课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讲读课教学相辅相成,共同构成语文单元教学的整体。教师通过讲读课的教学,让学生掌握阅读同类文章的思路和方法;然后在自读课上指导学生独立阅读,让学生去印证和实践讲读课上所学到的知识和方法;最后引导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并迁移到课外阅读和写作中去。可以说,自读课是“教”与“不教”之间的桥梁,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最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20,(61):15-16
统编语文教材主编温儒敏教授提出:要将课外阅读纳入教学计划,并且在统编教材中设置了"我爱阅读""快乐读书吧"和"和大人一起读"等特色栏目,期望可以激发教师重视课外阅读,引导学生走向课外,培养学生养成"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良好习惯。广大一线语文教师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应认真研读部编语文教材,营造温馨氛围以激发阅读兴趣、立足课内指导以教给阅读方法、认真研读教材以科学推荐书籍、优化小组合作以扩展阅读深度,进而使课外阅读得以常态化、有效化,有效促进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李亚 《海南教育》2014,(22):23-23
新课标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如何落实这一新课程理念,给一线语文教师提出了挑战。我们首先要保证学生扎实有效地学好教科书,可是只教一本语文书,既提不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也无法真正提高语文素养,与课改的精神也是相违背的。那么如何在学好课本知识的前提下引导学生课外阅读呢?  相似文献   

6.
适合儿童阅读的各类读物是现实生活中最重要的语文教学资源。积极创建条件指导学生多读书,并采取多种形式交流读书心得,则是最重要的语文实践活动。在开发的语文教学体系中。课外阅读不是游离于语文教学过程之外的“点缀”.更不是可有可无的“软任务”,而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农村小学生阅读课外书还面临着困难:一是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没有太多的课外书读;二是不知怎样读或不喜欢读;三是认为读课外书浪费时间等。针对农村的实际情况.要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实践,我认为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7.
陈和辉 《农村教育》2007,(11):55-56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存在极为严重的功利化现象。语文教学被窄化为课本教学,教师关注的是课本这个有限的知识领域。教师对课本教学的深耕细作乐此不疲。而对学生的课外阅读鲜有问津。虽然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人人尽知。新旧大纲对课外阅读都有说明.新语文课程标准更在“总目标”中提出“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初中“不少于260万字”。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课外阅读并没有被纳入语文教学计划中并付诸实施.语文教学中总是难有课外阅读的一席之地。课外阅读是一个有待开垦的处女地,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重视课外阅读?怎样引导学生去从事课外阅读呢?  相似文献   

8.
庞洁然 《快乐阅读》2012,(10):32-33
作为语文老师都知道阅读对语文教学的重要性,没有足够的阅读量,学生的语文能力就无法从根本上得到提高。而作为21世纪语文发展纲要性的文件——《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并对课外阅读作出了量的规定:"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其中小学阶段为145万字。"可见课外阅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相当的比重,但是在教学工作中清楚的发现目前阶段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与要求相差甚远。生活在农村的孩子,由于诸多的因素,他们对课外阅读缺乏兴趣,急需老师的培养、指导。如何来培养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呢?本文谈一下我在教学过程中的尝试。  相似文献   

9.
覃壹明 《广西教育》2014,(25):92-93
正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经常背诵课文,有利于学生积累词汇、培养语感、领悟文意。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有的文章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学生只有通过多读多背才能体会其深刻内涵。因此,背诵在语文学习中具有积极的意义。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背诵呢?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具体的做法。一、阐明意义,激发学生背诵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背诵的兴趣,教师要向学生说明背诵的意义。首先,教师要向学生说明诵读能够促进对课文的理解。其次,教师要向学生说明  相似文献   

10.
在聋校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发现有许多聋生在交流时无话可说,作文课上写不出东西。究其原因,主要是聋生的阅读面过于狭窄,除了教科书中的文章以外,他们几乎很少读课外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因此,引导聋生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在聋校语文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 ,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 ,无时不有。”(《语文课程标准》)但是 ,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实践 ,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呢 ?一、“读”的实践活动“读”是最主要的语文实践活动 ,但要避免为读而读 ,要让学生在“读”的实践过程中 ,接触和掌握大量的语言文字材料 ,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得到语言的积累。“读”的实践活动多种多样 :引读、自由读、接读、分角色读、选择读、情境读、配音读……根据内容变换不同的读法。高年级学生尽量避免整齐划一的齐读 ,要放手让学…  相似文献   

12.
王少将 《考试周刊》2012,(76):38-38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因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应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努力引导他们在学好语文课本的基础上,博览群书,有效地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  相似文献   

13.
洪伟 《内蒙古教育》2006,(12):20-21
“多读”是学生语文能力提高的重要方法。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多读”也是当今许多语文教师的成功经验。《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各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都要把读作为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于是,语文教学近几年的改革中,越来越多地凸显出“多读”的观点。有的小学语文教学的研究专家也鲜明地指出:“以读为本”。的确,“读”在语文阅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小学语文教学以阅读教学为核心,而阅读教学中,“读”既是教学的手段、途径、方法,更是教学目标中所重视培养的一种能力。能力的形成离不开实践,离开了“多读"的实…  相似文献   

14.
崔竹君 《考试周刊》2014,(67):34-34
语文教学中开设课外阅读课程,可以帮助学生开阔视野、丰富情感,更全面地认识社会。本文从阅读重要性入手,提出几种帮助学生提高课外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以拓宽阅读面,激发自主阅读兴趣,最终提高语文阅读修养。  相似文献   

15.
将德育渗透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教学讲究"文以载道",阅读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进行德育渗透,实施德育与智育的统一,既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到文章的优美,又能受到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潜移默化,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教给他们科学的读书方法,使学生有选择、有重点地去读.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思想实际,向学生推荐有关读物,引导学生去读;这样,目标确定,措施得力,德育教育的效果是显著的.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学校不可能教给学生一切知识,因此,作为实施新课程教学的语文教师,该如何在具体的语文教学实践中真正调动学生“读”的热情,将语文教学的“讲堂”变为“学堂”呢?  相似文献   

17.
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我们要进一步引导他们不仅爱读,而且会读,要读得更好更有收效.鼓励学生课外阅读,指导课外阅读,并且及时检查.是为了激发学生持久的兴趣,提高阅读质量,把该项活动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应当贴近学生的"语文生活",让课堂阅读教学往课外阅读延伸,课内外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连成一体;要关注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与价值取向、阅读方法与习惯,也要关注其阅读面和阅读量,以及选择阅读材料的能力;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读"闲书"可以引发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要有相应的教学计划,根据各个学段的教学目标,安排适当的课外阅读;课外阅读的评价应当根据各自情况,有具体可行的办法。语文教学的目标可以从不同层面阐述,但最重要的还是培养读书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底子。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的小学语文教育面临着学生知识面窄、视野只局限于书本、写作素材匮乏等诸多问题,这也成了多数小学语文教师需要首先解决的难题。增强课外阅读对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生动的语言、贴近生活的文字、形象的画面使学生对知识有着更深刻的理解。仅凭课上所学,难以达到阅读标准,只有走出课本、读万卷书,才能行万里路。本文主要论述提升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的策略,探讨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  相似文献   

20.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小学语文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特别是对名家名著的阅读。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有计划、有意识地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培养其阅读习惯,指导学生学习阅读方法,注意积累语言材料,从整体上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