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教育平等是蔡元培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教育平等思想在中国教育思想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蔡元培教育平等思想可以这样概括:不问男女、阶层、贫富、民族等,都应接受平等的教育。蔡元培教育平等思想中的一些合理因素对解决当前我国教育公平问题仍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正提起蔡元培,不少人都会把他与北京大学联系起来。作为北京大学的掌门人,他推行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理念,在近代教育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蔡元培对教育的认识,最重要的是科学定位了教育的目的和功能,主张顺应自然和个性化教育。他认为:"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  相似文献   

3.
蔡元培对自由教育的追求贯穿于其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中。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养成完全的人格,成为一个自由的人;而这种教育本身也须是自由的,因此他提倡学术自由,争取教育独立,目的在于为教育争自由。本文从四个方面对蔡元培自由教育思想进行了初探:(1)自由的理想;(2)自由的人格;(3)自由的学术;(4)自由的教育。  相似文献   

4.
民国时期,我国诸多有识之士积极引进并传播西方公民教育思想,蔡元培是代表人物之一.蔡元培身处中华民族内忧外患的时代背景,在深刻反思中国传统道德教育,借鉴吸收西方公民道德教育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五育并举”新教育方针.他主张公民道德教育为“五育”的核心,并对中国公民道德教育的目的、地位、内容及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讨,初步形成较系统的公民道德教育思想.研究蔡元培的公民道德教育思想,对当今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仍具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5.
蔡元培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博古通今、学贯中西,教育思想极为丰富,影响了一个时代的教育风尚。蔡元培在伦理学领域造诣尤深,他的伦理教育思想是我国伦理道德教育的一份宝贵资源。蔡元培从社会、家庭和个体等层面反省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思想,建构了适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新伦理道德体系,从而促进了中国近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蔡元培多育互通的教育思想初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健全人格教育思想构成了蔡元培教育的主导思想,美育是蔡元培教育思想中的重要内容。从各育方法的目的、作用及实施中可明显看出,虽然德、智、体、美四育各有特点,功能不同,但是它们之问并不是相互孤立、互不联系的,而是相互渗透、相得益彰的。只有全面发展,多育并举,才能培养出具有健全人格的现代新人来。  相似文献   

7.
论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蔡元培先生是我国近代的著名教育家,他在1922年3月在《新教育》杂志上发表了《教育独立议》一文,提出教育要“保有独立的资格”,“要超然于各派政党和各派教会之外”。可以说,这是当今世纪末教育主体性高扬的世纪初伏笔。因而,我们有必要于历史与现实的错位相容间对它进行再发现、再认识。 一、“教育独立议”的本义及评说 (一)教育独立议本义 蔡元培先生“教育独立”思想的核心在于“教育事业当完全交与教育家,保有独立的资格,毫不受各派政党或各派教会的影响”。他主要是从教育目的(“教育是帮助受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  相似文献   

8.
蔡元培先生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体育教育是他的教育思想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蔡元培先生在体育方面有许多令人启迪的见解。我们看了后禁不住想把它收集、归纳起来献给广大读者。 一、蔡元培的教育观——以养成“完全人格”作为新教育的标准。 蔡元培先生是一位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是建立在科学、民主之基础上,是与人类近代文明的发展相一致的。他在1912年全国临时教育会议中谈到:“君主时代之教育,不外利己主义。……现在此种主义已不合用,须立于国民之地位,而体验其在世界、在社会有何责任,应受何等教育。”在1915年《1900年以来教育之进步》一文中说“近世之趋势,在实力主义,然不可不济以世界观及美感之教育。以人为本位,不得以社会之需用而强人以就之。以完全人格为本位。不得以动物同性限之。以全世界人类平等之眼光为标准,不得以宗教、门第、阶级等区别之。” 在上述思想指导下,在1919年2月《教育之对待的发展》一文中确定新教育标准为“盖群性与个性的发展,相反而适以相成,是今日之完全人格,亦即新教育之标准也。”  相似文献   

9.
为了自由的教育——论蔡元培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由主义是蔡元培教育思想的基础 ,对自由的追求贯穿了其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养成完全的人格 ,成为一个自由的人 ;而这种教育本身也须是自由的 ,因此他提倡学术自由 ,争取教育独立 ,目的在于为教育争自由。  相似文献   

10.
自由主义的教育思想贯穿蔡元培整个教育活动,广泛涉及了教育领域的个性独立、精神自由,女子教育权的扩大,大学的学术兼容,学生人格健全以及教育行政的独立性等丰富的内容,并在他的教育实践中也有充分表现,其中所蕴涵的精神对现代教育事业具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11.
赵娜  张业茂 《培训与研究》2008,25(10):106-108
目前我国的特殊教育普遍存在脱离儿童的现象,其结果严重影响了特殊儿童的康复。卢梭在其著作《爱弥儿》中从归于自然、顺应天性的教育理论出发,提出了自然教育的思想,强调教育要关注儿童,只有这样才能完成“自然人”的发展目标。本文试图通过对卢梭自然教育思想的分析,从中获得一些启示,使其更好地指导我国特殊教育实践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蔡元培是民国时期学贯中西的著名教育家。他在清末民初西学东渐的大背景下,吸收西方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思想,援引西方教育实践的先进理念,从国家独立、社会改良和振兴学术研究的目的出发,架构了“人格独立”的教育思想,并贯彻其一生的教育实践。从剖析“人格独立”思想的实质入手,探求其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思想认识根源,梳理西方文化尤其是德国教育实践和法国大革命思想对其产生的影响,透射蔡元培教育救国思想和开展思想启蒙的理念,对于今天教育教学仍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晏阳初是极负盛名的教育家、哲学家,被誉为平民教育之父。一切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都起源于哲学思想的萌动,而晏阳初的平民教育的活力正是基于其超拔的教育哲学思想。文章探讨了晏阳初超拔的教育哲学思想体系中的自由教育哲学思想、博爱教育哲学思想和民本教育哲学思想,以及其教育哲学思想对当今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启迪价值。  相似文献   

14.
“五·四”运动带来中国思想文化的大变革,国内很多学者和教育工作者翻译出版了大量教育专著,很多中国教育家在学习西方教育思想的同时,不约而同地表现出对先秦儒家的很多教育哲学观点的认同,推进了教育哲学在中国的本土化.陶行知在借鉴杜威实用教育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了中国当时的国情,形成了自己的生活教育理论;黄炎培在杜威职业教育“社会化”、“平民化”、“个性化”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大职业教育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5.
陶行知的儿童现有极其丰富的内涵,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观点具有恒常价值,代表了教育文化思想理论的精髓,并能很好地启发和指导学前教育实践。本文力图从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中挖掘学前儿童的教育观点,着重对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中关于儿童的创造能力和生活能力进行分析,探究陶行知教育思想中对学前儿童教育的影响和意义。  相似文献   

16.
林砺儒是中国杰出的革命教育家,学者们对他的教育思想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主要从其生平、师范教育思想、"全人格"教育思想、国民教育思想、教育哲学思想、教育思想当代价值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取得了比较多的研究成果。为了进一步深化林砺儒教育思想的研究,为当今教育提供指导和借鉴,还应该加强整体性研究、连续性研究和对比性研究,对"空白块"进行填补,为林砺儒教育思想的研究提供更好的学术环境。  相似文献   

17.
高洁 《学科教育》2014,(4):17-25
杜威对传统哲学进行改造,建立了经验自然主义。“经验”是这一理论的最高概念。杜威认为,经验是生活中的一切,是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为人的行动提供指导。在其哲学理论的统摄下,杜威建立了自己的价值哲学体系,推翻了逻辑实证主义反对价值的理论,颠覆了传统经验主义纯粹主观的价值理论,创建一种以价值判断为核心的价值哲学。该价值哲学调和了价值与事实、手段与目的的对立。杜威的哲学观体现在其教育思想中,他的价值哲学也为我们思考价值教育的何去何从提供了新思路。杜威价值哲学视角下的价值教育提升儿童价值判断,使儿童在价值判断时注意自身经验及生活情境分析,注重行动与效果的分析,这种价值论观点为价值教育提供了实践方法。  相似文献   

18.
老子创立了以"道"、"自然无为"为核心的思想体系,老子设教讲学,并在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思想。本文对老子在教育理念、教学、教师和学生四个方面的思想进行了解读和分析,借以对当下在教育方面遇到的问题及其改革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9.
老子创立了以"道"、"自然无为"为核心的思想体系,老子设教讲学,并在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思想。本文对老子在教育理念、教学、教师和学生四个方面的思想进行了解读和分析,借以对当下在教育方面遇到的问题及其改革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20.
黄炎培的职业教育理论有丰富的思想体系,其中“谋生”与“乐业”相结合的教育目的,“社会化”的办学方针,“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的教学原则,“敬业乐群”的职业道德教育,对今天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