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养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任务就是少年儿童良好习惯的养成和教育,是一种使自然人成为社会人的教育。幸福中心学校设在黑河市内.生源既有幸福乡各村的孩子.又有外来务工者的子女。学生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以及品德习惯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为了培养学生的良好品格,我校养成教育突出了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2.
养成教育,是一种基础教育,它着眼于学生做人的基本素质,并以社会公德、基本道德、言行举止、待人接物、品行能力的基本规范为主要内容。使学生懂得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和如何思维。要求学生既要学习、掌握知识和技能,又要注重将知识“内化”为做人和做事的本领,最终“升华”为创新能力。养成教育又是一种点滴入微的教育,它使学生在长期的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习惯,进而形成良好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模式的一种教育手段。因此,养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可是,就目前而言,学生的基本素质与时代的要求相差甚远,不少学生,生活中自理能力较差,依赖性较…  相似文献   

3.
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它的目的是教会学生做人。通过有效的培养和训练,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克服不良行为,这正是养成教育的基本内涵和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4.
姜勇 《德育信息》2002,(2):10-11
小学生是公民道德教育的重点人群,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落脚点。如何把公民道德教育和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呢?  相似文献   

5.
养成教育是职业教育中的基础教育,是一种细致入微的思想教育,其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习惯,进而形成良好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模式。那么,如何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呢?
  一、充分认识养成教育的内涵
  养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使学生懂得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和如何思维,使学生既学习掌握知识和技能,又将知识“内化”为做人和做事的本领,最终升华为创新能力。养成教育的内容广而细,不但包含对学生进行行为指导,同时也包含对学生进行生活、学习、个性等多个方面的指导。教师应当彻底转变教育思想,做到根据个人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不断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把知识与能力、素质与发展结合起来。把以知识传授为中心转变为以能力培养和养成教育为中心,使学生在学校得到的不仅是知识,还应当有行为习惯的养成、学习方法的训练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孩子的教育应该从习惯的养成开始,本文主要从加强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培养广泛、浓厚的数学兴趣;以"严"治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三个方面阐述养成教育的重要性,进而引发人们关注孩子的养成教育,使孩子们在中学阶段因为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使学习更加轻松。  相似文献   

7.
道德习惯的养成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极为重要,在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只有加强养成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习,才能达到培养学生良好道德素质,促进其终生发展。养成教育,是培养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特别是小学生,养成教育尤为重要。习惯是养成教育的产物,它往往起源于看似不经意的小事,却蕴含了足以改变人类命运的巨大能量。好习惯常常让人受益终生,坏习惯往往使人深陷泥潭。要抓好养成教育,应当从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入手。培养一个知书达礼、举止文明的孩子,是社会、家长和学校的共同愿望。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基础,也是人素质高低的体现。常言道,三岁定八十。因此,习惯的培养越早越好。大教育家孔子云:"少年居性,习惯之为常。"因此,人自幼年就应通过教育,去建立一种良好的习惯。"老师在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方面有着不容忽视的责任。本人想就此谈谈这方面的点滴心得。  相似文献   

8.
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人的一生起着重要的作用。教育学家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一年级是基础教育的起始阶段,更是进行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习惯的好坏,不但影响孩子的生活、性格、行为等,还直接关系到学习的成功与否,因此,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重于知识的传授。如何让一年级的学生养成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9.
史秀艳 《考试周刊》2011,(57):229-229
从教多年来,我体会最深的是“教书育人,教书育才”是班主任的首要工作,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学生就会懂得如何做人;重视对学生的学习习惯、方法、思维的培养和训练,他们就有了“智”的开发。在这些工作中“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一种习惯的养成对个人、对群体、对社会都有着巨大的影响。一种好的习惯会造就一个人,形成一个团结的集体,纯洁社会风气;一个坏的习惯则会毁掉一个人,涣散一个集体,毒化社会风气。对中学生来讲,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而养成一种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比掌握一些具体知识重要得多,也艰巨得多。使一个班级乃至一个学生养成一种好的习惯.  相似文献   

10.
幼儿的健康成长,最关键的是他们的行为与卫生习惯的养成。良好的习惯养成是幼儿健康成长的必然过程,也是必经阶段;因而幼儿教师和家长们最关注孩子的习惯养成教育。巴金也曾说过:"孩子的成功教育要从好习惯培养开始"。而卫生习惯的养成教育则是其他行为习惯养成的基础,因而从小就应该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笔者在本文中从"引领示范的作用、卫生制度的形成、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三个方面阐述了幼儿良好卫生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都来重视养成教育平罗县城关一小王立世所谓"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它往往从行为训练入手,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知、情、意、行",最终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习惯是养成教育的结果,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道德行为的基本要求。德育...  相似文献   

12.
养成教育就是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教孩子学会做人。要想使养成教育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必须加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建设,让各种教育途径均发挥最佳功能,最终达到全社会都关心未成年人成长,关心其良好习惯的养成的全员育人目的。  相似文献   

13.
镇赉县第二实验小学遵循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的教育理论,开展了以“孕育孩子心灵、塑造成功品行”为主题的习惯养成教育活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打造学生德智体全面健康发展基础。  相似文献   

14.
学校的德育工作和教学工作一样,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之一。德育工作的成效如何,直接关系到教育工作质量的高低。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教会学生养成习惯。"他还说:"德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智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体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锻炼身体的习惯。"可见,抓好养成教育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  相似文献   

15.
教书育人,育人是第一位的。所以,思想教育应立足教育目标,以培养学生学会做人为核心,采取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思想教育,使学生先学会做人,从而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造,成为一名文明、健康、高尚的适应时代要求的优秀人才。1.加强养成教育,做一个文明的人养成教育是学生学会做人的基础,它的目的是通过常规的管理教育让学生懂得做人的基本道理、品行,最终成为自己的自觉行动。养成教育是思想教育中最基础、最重要的起始教育。因此,一要抓规范教育,把抓文明习惯和基本规范作为指导学生做人的切入点,针对学生的…  相似文献   

16.
贾朝霞 《天津教育》2020,(9):175-176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语言和思维习惯。养成教育既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也包括良好习惯的训练。养成教育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养成良好习惯来解放学生的大脑,使学生学会学习、创造,从而提高成绩。良好的习惯可以健全学生的人格,使其学会做人。健全的心理可以建立良好的自我概念。养成教育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和核心。抓好养成教育,让学生可以养成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带动优良班风,从而带动良好校风的形成。良好的校风可以带动学生的行为习惯,所以良好教育的养成是一所学校建设的重点,要注重日常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7.
习惯养成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教育更为关注对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纠正,却忽视了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为弥补传统教育的不足,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校大力推行习惯养成教育.力求让好习惯的种子植根于学生的心灵,内化成学生自觉、自主的行为。  相似文献   

18.
刘灏 《考试周刊》2013,(3):195-195
<正>班级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单位,是教师和学生开展各项活动的最基本的组织形式,班级管理在学校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对学生行为规范的教育是班级管理的重中之重,怎样实施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呢?一、加强对小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魏书生说:"教育就是帮助人养成良好的习惯。"养成习惯主要包括良好的卫生习惯、文明的礼仪习惯、良好的书写习  相似文献   

19.
张银根 《考试周刊》2008,(3):210-211
养成教育须从小抓起,须从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抓起.良好的校园环境,有利于使学生得到熏陶,并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纠正不良习惯;充分利用社区、家庭教育资源,配合学校齐抓共管,形成制度,进一步为形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奠定基础;实践活动是孩子认识的基础和源泉,更是养成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学生能形成基本的道德观念,同时养成一定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须持之以恒,教师须首先率先垂范,更须从点滴的小处入手,才能更好地使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20.
养成教育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习惯是养成教育的产物,它往往起源于看似不经意的小事,却蕴含了足以改变人类命运的巨大能量。要抓好养成教育,应当从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入手。而好习惯的养成从细微处开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