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一、教师讲授与学生实践的关系传统课堂的最大弊端之一是教师在课堂上占据中心地位得以显现,而学生的主体地位却被大大弱化。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强调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这种  相似文献   

2.
在新课程标准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教学过程不再被看做是一种纯粹的给予和接受的静态过程,而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的动态过程.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  相似文献   

3.
如何培养初中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积极性,是摆在教师面前永恒不变的主题.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相对处于被动地位,使得学生的思维能力、个性发展被压抑,久而久之,学生学习兴趣日益淡薄,学习做事缺乏主动性.  相似文献   

4.
新课改教学理念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人"地位、"主体"地位,鼓励自主阅读、个性体验、自由表达.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学理念的革新,不少尊重学生的"主人"地位、"主体"地位的语文课堂充满了智慧、灵动.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学生获得了最大的自由,学生随时发表意见、随时提出问题.教师暗中操作的那只手被坚决消灭了.一堂初二语文公开课上,课始老师让学生默读课文,然后在小纸条上提出自己的问题交给老师.接下来语文老师几乎收到了每个学生或多或少的问题纸条,老师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解决问题,针对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师就组织全班学生讨论解决.一堂课就这样由学生唱戏,教师就隐身幕后.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有了充分的"自主",没有学生应和,没有被教师牵着走,没有上演一出教学的"木偶戏".  相似文献   

5.
在写字教学调研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写字水平低下,写字技能很难得到提高,其症结之一就是写字评价走入了迷途.要提高学生的写字能力,必须走出迷途,回归有效评价. 一、写字评价的迷途 1.教师“一家言”. 在新课改的今天,仍有不少教师改变不了“学生写,教师评改”的传统写字指导程式,写字评价成了教师的一家之言.这种教师包揽评价的做法,弊端是极其明显的:一是诱发了学生的依赖思想.由于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自评互评的权力被剥夺,独立思考和创新意向被抑制,依赖心理由此产生并被助长.二是大搞微效劳动.教师的“一家言”评价,学生往往当作耳边风,费时费力,收效甚微.  相似文献   

6.
教学互动通常被认为是一种教学策略,而把学生当做是教学中潜在的被影响者和知识接受者,无法从根本上扭转学生在教学中被决定、被宰制的地位.实质上,教学互动是教学的内在要求,教学动态生成的关键动因,也是师生在教学中共同体验生命成长的重要过程.为此,我们需要转变教学观、教师观和学生观,真正领悟教学的实质.  相似文献   

7.
应试教育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往往以学生的学习结果(如考试成绩、升学率)作为惟一的依据,这显然是片面的和不公正的。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学生评教师”这一评价方式应运而生。 一、发扬教育民主,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这是大家公认的,评价教学活动的主体也应该是学生。但是,以往学生总是处于被提问、被考试、被评价的被动地位,只有教师评价学生的学习,而没有学生评价教师的教学。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学生评教师”就体现了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  相似文献   

8.
所谓控制,即互动双方中的一方对另一方所施加的制约性的社会行为.课堂教学中的控制主要指拥有优势文化地位的教师对暂时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学生所施加的一种制约性课堂行为.教师通常被奉为社会代表者,这预示着教师文化地位上的优势,也宣告学校生活中教师对学生的控制是一种客观的社会现实."学生在学校中处于作为社会代表者的教师控制之下,……学校对学生的影响具有‘系统性'与‘可控性'."[1]学校对学生施加的这种"可控性"影响是通过教师来实现的.于是有学者说"控制乃课堂行为的社会学本质".  相似文献   

9.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常常是表面尊重学生,在探究初始给予学生假设、选择权,在探究过程中给予学生商讨、决策权,在探究结束给予学生分析、归纳权,但这些权利都被教师隐性主宰,学生的主体地位始终未能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教学理念非常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主体”原本是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它针对的是教师的话语霸权.然而,在当下的实际课堂教学中,这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却被一些主体性弱的教师当作借口.这些教师对学生的回答总是面带微笑,给以妥协性的赞扬,对学生回答的要害之处不评不导,整堂课一团和气,自美其名日“尊重学生”.这种所谓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做法,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对学生的学业发展、对经典文化的传承都有着致命的打击.  相似文献   

11.
中小学教师负有培养、教育学生的重任,其心理状况能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心理发展.教师心理不健全,不仅对自己身心发展极为不利,对处在被教育地位的学生更有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12.
学校、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教育和被教育、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地位存在不对等性,学校、教师处于相对强势地位,学生却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同时也有平等主体的民事关系。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时常遭到侵犯。依法治校是学校教育管理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3.
徐骏 《河北教育》2009,(2):42-43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可以说教师的地位举足轻重,同样,学生的主体地位也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变“课堂”为“学堂”是新课程的一大亮点。教学过程不再被看作是一种单纯的给予和接受的静态过程,而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14.
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模式下教师角色的转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主学习是学习者自我负责管理学习过程,评估学习效果的学习.自主学习不等于自学,是在教师的参与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和地位不仅没有下降,相反还有所增强.教师在自主学习模式下被赋予了新的角色.  相似文献   

15.
正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以学生为本的精神是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特色.因此,教师在设计活动的时候就应考虑以学生为本,其核心是将学生看作可被点燃的火炬,是知识和方法的自我建构者,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自我塑造者.新课程把关注学生的发展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强调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切实保障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精心设计并合理  相似文献   

16.
教师的任务是使学生爱学——学会——会学.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学生自主学习可实现自我超越,课堂才会更和谐.一、确立学生主体地位,提倡自主学习确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追求个人能力培  相似文献   

17.
刘慧 《贵州教育》2008,(1):29-30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一)让学生质疑问难,教师要甘当配角   教师和学生是构成教学的主要因素.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应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对学生的学起主导作用,教应为学服务.然而在目前很多阅读教学中,学生没有足够的个体学习自由,没有潜心领会语言文字的时间,被老师的问题所牵引,被动地围绕老师团团转.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发扬全体学生主动精神,自主意识.学习是通过学生的主动行为而发生的.学生的学习取决于他做了些什么,而不是教师做了些什么.因此,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人,教师要相信所有学生都能学习,都会学习.教师的教要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要甘当配角,当好配角.   ……  相似文献   

18.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就强调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重视实践活动和学习环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便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王红 《绥化学院学报》2005,25(5):171-172
一、自我教育的涵义阐释 (一)自我教育主客体的内在统一.教育作为人类的实践活动之一,它与其他的实践活动一样,有活动的主体和客体之分.就一般而言,教育的主体是教师,客体是学生,两者的关系是对立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在教学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中心,处于主体地位,学生被排除在中心之外,处于被动、被支配的境地.师与生之间的这种不平等关系铸就了学生的消极、被动,逆来顺受.而在自我教育中 ,自我始终处于中心地位,既是教育的主体又是教育的客体,主客体是有机统一.二者的统一,使得学习不再是教育者受他人支配、强迫的活动;而是自我需要的满足,兴趣的满足, 自我积极主动地建构过程.这种统一,能有效地激发自我的积极性、能动性,促使自我不断发展、完善.  相似文献   

20.
虚拟课堂与教师的能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拟课堂是在互联网条件下采用实时性、交互性的多功能网上授课平台.虚拟课堂的出现必然会导致传统教育体系的进一步革新.虚拟课堂具有自身的特点和优越性,与现实课堂相比,在教学场所、学生来源、授课时间、互动方式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然而,以网络技术为代表的虚拟课堂代表着现代教育生产力的发展方向.教师在虚拟课堂中的作用、地位不是被削弱,而是应该得到加强.教师的能动性体现在与学生的平等互动之中,使阅读、表达、讨论、交流、质疑、争辩、赞同、支持、查考、创作,成为虚拟课堂改变教师和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基本方式.虚拟课堂与现实课程的整合,不仅改变着学生的学习状态,也使教师的能动性地位得到不同形式的体现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