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刊讯6月25日,苏黎世公司将在香港文华东方酒店举行今年首次邮品拍卖会。拍品中有柯治军博士珍藏的红印花邮票邮戳及邮史专集;中国及香港早期珍品,其中包括:1886年天津寄德国大龙封(见图),1897年福州寄美国德州封,后者为红印花加盖票混贴美国客邮的实寄封孤品。此外,还有一部珍藏多年的中国、香港及其通商口岸邮政史的专集付拍。苏黎世将在港举行邮品拍卖会  相似文献   

2.
在为数众多的中国早期实寄封里,只有大龙邮票实寄封,有台北集邮家黄建斌(1920-1997)著的《大龙信封存世考》。最近旅法华人集邮家留伯仙又出版了《红印花加盖古封录》一书,其余多种古封,尚未见有专著问世。中国早期实寄封,顾名思义就是中国邮票发行初期的实寄封。“初期”到底有多长,未见法定的规定。“初期实寄封”,若简称“中国古封”,也无不可。国内外集邮界对这个“古”字,并未有统一的界定。  相似文献   

3.
中国早期四种古典邮票中,大龙和红印花加盖邮票最受集邮家关注和追求,其次为万寿及其加盖邮票,而发行时期占第二位的小龙邮票多年来一直受到冷淡,真是有幸与不幸。其所以造成这种情况,在于小龙邮票的图案与凸版印制的方法虽和大龙邮票相似,但小龙邮票的票幅较小,且所用的防伪油墨有时不易为印刷用的纸张全部吸附,因而其子模特征显得不很清晰。至今大龙邮票1分银、5分银的各25个子  相似文献   

4.
赵人龙 《上海集邮》2003,(10):37-37,F002
红印花加盖邮票中,面值最高且数量较少的当5元邮票中,发现有倒盖变体一种,数量约占当5元票总数的三分之一左右,曾在福州、天津、琼州和梧州邮局出售。本期介绍一个贴用这种倒盖票的实寄封(图1),与上期介绍的当5元正盖票实寄封一样,收件人莫斯和寄件人帅哲尔都相同,但所付邮资稍高,即多  相似文献   

5.
1949年6月下旬至7月初,东川、西川两邮区共包括四川、西康两省及鄂西邮区13县范围。所属邮局先后在日常使用的单位,基数邮票上加盖各该邮局所在地地名后供寄信人购用。7月上旬以后虽然停止加盖,但已加盖之票仍照常使用,直至用完为止。我当时见到此种加盖票后感到新奇,于是见一枚收一枚,先后收集到不同地名和不同面值的信销票近300枚,实寄封60余个。连同我先后见到过的邮票则近千枚,封  相似文献   

6.
云晓 《上海集邮》2004,1(6):20-21
《中国邮票史》第1卷198页表24“大龙邮票邮戳记录简表”中记载了大龙3分银票在上海使用的最早邮戳记录是“1879.5.5”,此说不确。同书彩图上就有一件大龙实寄封,为美国寄上海,贴美国5分邮票1枚,盖宾州沃伦(Warren,Pa.)1878年12月20日戳,至上海,加贴薄纸大龙3分银1枚、1分银2枚,合计5分银,销上海海关1879年2月6日戳。此封虽为进口封,非上海寄出,但至上海后加贴大龙票,并盖销上海日戳,同样也反映了大龙票在上海的使用。无独有偶,笔者也藏有一枚大龙薄纸3分银旧票,上销1879年2月11日上海海关戳,同样也证明了大龙3分银票在上海的使用日期早于1879年5月5日。《邮票史》称上述简表资料来源于黄建斌编著的《大龙邮票集锦》(1878-1885),相信《邮票史》编者仅从黄著中抄  相似文献   

7.
傅骥 《集邮博览》2009,(1):39-40
2005年,我从北京中国嘉德拍卖公司举办的"沈曾华收藏"拍卖会上拍到了存世仅一件的江西"鹰潭加盖"邮票的实寄封(见右图),邮友们称赞我的《中南解放区邮票》邮集"又加1分"了。传统邮集注重邮票的收集齐全,"鹰潭加盖"邮票是中南解放区邮票中  相似文献   

8.
何谓“对剖票封”?1999年7月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集邮大辞典》是这样解释的:“贴有对剖邮票的实寄封。在邮政史上,一些国家短期内低面值邮票售缺而暂时将单枚较高面值的邮票对剖使用,在贴用这种对剖邮票寄递信件时就形成了对剖票封……中国有福州1903年对剖票(飓风票)封、重庆1904年对剖票  相似文献   

9.
赵人龙 《上海集邮》2003,(12):26-27
红印花8种加盖票中,以加盖小字当1元票最为罕贵,根据集邮家多年探索研究,迄今有实物或照片为凭者存世共31枚,其中30枚为新票,另1枚为销八卦戳的旧票。因旧票为仅有的孤品,我国人民邮电出版社《中国清代邮票目录》1997年修订本将其标价高于新票。  相似文献   

10.
集邮九问     
李鸿远 《集邮博览》2008,(11):35-35
Q1您集邮的起因是什么?谁是您最钦佩的集邮家?1950年初,我的舅父从大西南的重庆市寄来一枚贴有"西南进军图加盖"票的实寄封,信是寄给我母亲的。当时我就对印有毛泽东和朱德像的"大进军图案"的邮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开始集邮,当然是以收集信销票为主。  相似文献   

11.
《上海集邮》2006,(5):2-2
本刊讯 苏黎世公司假港岛Ritz Carlton店海景厅举行的春季邮品拍卖会于3月18日落槌。总成交额高达港币2千余万元(包括佣金,下同)。其中中国早期邮票成交价引人注目,如清代邮票中大龙一分银、三分银整张无齿试版样票(不带圈)分别以437000元、368000元成交;曾在1996年贝克曼伉俪藏集拍卖时出现的大龙全套条纹纸无齿样票(带上边纸)以575000元成交;而存世仅见的阔边大龙三分银六方连新票则以299000元成交。菲籍华人戴招荣珍藏中的万寿初版加盖大字长距12分银暂作10分新票以632000元高价成交。  相似文献   

12.
该实寄封于1949年由安徽省安庆挂号寄芜湖,封背面贴有安庆加盖“改作伍拾元”五连票,其右上部为一组对倒票,五连票的下方另贴有江淮邮政面值为5元的朱德像直双连两对,9枚邮票面值共计270元,符合华东解放区第五号国内各类邮件资费表(1949年8月1日至同年9月30日期间执行)中单挂号邮件的资费规定。邮票以8月11  相似文献   

13.
传统类展品中怎样利用实寄封传统集邮类展品中选用实寄封要重视下面两点,即封上所贴邮票的珍罕性和邮票在信封上使用的难得性。邮票的珍罕性不仅指正票,还要考虑组外品和变体票(包括趣味品),因为一些难得的组外品和变体票  相似文献   

14.
《民居》邮票加盖局名,系加盖在邮票背面,不涉及正面票图,所以对寄件人实无约束的作用,纯属加强内部管理,藉以堵塞邮市上低于面值邮票倒流入营业窗口。 集邮起源于邮政,邮政是集邮的基础,因事关邮  相似文献   

15.
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了近2万种有关奥运的邮票,本文讨论其中的加盖品种。一、改变邮政用途、面值和使用地域的加盖 1900年前后,希腊推出金本位货币邮票,其中就有首套奥运邮票的加盖改值票,加盖的红色”AM”表示金本位(图1,部分图见封二)。这是最早的奥林匹克加盖邮票。  相似文献   

16.
长沙读者任连荣来信对本刊今年第2期45页《也谈黄道十二星座邮票》一文中提到的颜色不同的另3枚邮票,实际是加字改值邮票,并寄来该3枚票的首日实寄封复印件(附图)。首日封上的邮戳日期为1962年3月18  相似文献   

17.
综观奥运加盖邮票,自希腊1900年首次发行至1964年,只有20多个国家发行了30多套。七、八十年代发行也不多,但九十年代开始,发行就多了。在1996年纪念奥运百周年时,不少亚非国家还发行了加盖“样票”,如南非、斐济、塞浦路斯、蒙拉塞拉特等国。中国香港在1992年也发行了第24届奥运加盖开幕纪念小全张。早、中期的奥运加盖邮票一般都比原票珍贵,价格也较高,而后期的则便宜。  相似文献   

18.
殷敏 《中国集邮》2001,(1):33-34
由我国惟一的一家专业邮品拍卖公司——“中邮大地邮票拍卖有限责任公司”主拍的2000年广州国际邮票钱币博览会“邮品钱币专场拍卖会”于2000年11月2日上午9:30分在广州的中国大饭店丽晶殿开槌。该次拍卖会征集来的拍品分邮票和钱币两大部分,总底价约400-500万元。邮票部分涵盖了清代、民国、解放区、新中国4个时期的邮票精品,如国内首次上拍的珍稀邮票《红印花》(原票),大龙邮票、小龙邮票、红印花加盖票、万寿邮票、北京财政部印制局制版无齿样票集40枚、改2原票、国内首次上拍的西南人民邮政单位邮票四方连等。还有一些具有珍贵史料价值的彩色实寄封片、邮史献资料等。钱币部分则从战国时期的刀币至新中国的金纪念币、纸币皆有参拍。其中尤以近现代的拍品最为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19.
夜郎 《上海集邮》2009,(6):43-43
所谓旅大解放初期发行的“沙河口”加盖票,早已被公认为臆造票,区票目录、解放区邮票史都不收录。但最近有人撰文重谈,声称当年的老邮局员工确认此票为真票,还认为“说这套邮票是伪加盖,理由是大连的早期普通邮票都是手工加盖,未见有机盖票,故未列入旅大区票中,  相似文献   

20.
一、是否仅是“文字欠妥”打开我国近年出版的《中华民国邮票目录》,和台湾省邮政当局出版的《中国邮票目录》,列为民国时期第一套邮票的,都是加盖“临时中立”邮票。这是指利用清代蟠龙邮票与蓝欠资票加盖的“临时中立”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