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牟建平 《收藏》2012,(16):92-93
当代水墨作为一种新的绘画风格,大约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距今不过10多年,因其在题材、技法、观念上均有别于传统中国画,所以又有很多别称,如"实验水墨"、"新水墨"等。当代水墨以其鲜明的时代感,突出的视觉张力,勇敢的探索精神,立足于当代中国画坛,成为当代中国画一股不可或缺的新兴力量。自2012年舂拍始,当代水墨在国内保利、嘉德等拍卖公司的力推下,市场热度明  相似文献   

2.
汪湛杰 《收藏》2013,(10):170-171
中国嘉德于2012春拍中首次推出新水墨作品专场"水墨新世界",总成交额为1380万元,成交比率超过90%。娄正纲的《自然——ZG 123》以138万元位列第二。该专场涵盖了谷文达、仇德树、杜大恺、徐累、朱伟、李华弌、刘庆和、李津、武艺等多位当代水墨中坚艺术家的重要作品,其中徐累的《夜中昼》以149.5万元折桂。2012年秋拍,中国嘉德用"当代水墨"和"水墨新世界"两个专场重点推荐当代水墨作品,于此同时,北京保利也推出"中国当代水墨中坚力量"等3个当代水墨专场。北京荣宝推出的"新人新水墨"专场则以当代中国画坛中坚力量与新锐艺术家为主体。香港天成国际拍卖的秋拍也以"当代文人"作为主题专拍,且各专场拍卖成绩不俗,在各大拍卖公司力推下,成为当年拍卖市场的一匹黑马。  相似文献   

3.
乔梖 《收藏》2012,(12):134-137
2012年春拍,当代水墨正在得到空前的重视。最引人瞩目的是中国嘉德推出了当代水墨作品专场"水墨新世界",涵盖了谷文达、仇德树、杜大恺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当代水墨中坚艺术家的重要作品,同时包括中国现代艺术大师赵无极和当代艺术家方力钧、岳敏君等人的水墨作品,也包括李军、王冠军等众多新实力派艺术家代表作品。  相似文献   

4.
张则鸣 《收藏》2015,(7):36-43
近几年当代新水墨画日益走红,越来越受到艺术主流媒体和艺术拍卖市场的高度关注。目前从事新水墨创作的画家众多,难免鱼龙混杂,如何能收藏到价值和价格相符的优秀画作,是人们热切期待的。当代新水墨画的崛起与特色近五六年以来,中国画坛出现了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现象,即中国当代新水墨画("新文人画"和"新工笔画")从默默无闻和少有人知变成市场热捧和万众瞩目的一种新画种。一大批年轻有为、勇于创新的  相似文献   

5.
《收藏》2012,(6):13-13
当代水墨的学术争议始终在进行当中,但是市场却没有学术的悠闲从容。2012年春拍,中国嘉德力推“水墨新世界”,将谷文达、仇德树、杜大恺、徐累、朱伟、李华式、刘庆和、李津等当代水墨的中坚力量推向前台。在可以看到的各种艺术活动中,当代水墨的话语权与关注度越来越高。那么,在时下的市场环境中,如何看待当代水墨的表现,收藏者对于市场新变化又该如何面对呢?  相似文献   

6.
《收藏》2012,(12):106-107
当代水墨的学术争议始终在进行当中,但这并不妨碍当代水墨在市场中的声音越来越强大。2012年春拍,中国嘉德力推"水墨新世界",谷文达、仇德树、杜大恺、徐累、朱伟、李华弌、刘庆和、李津等当代水墨的中坚力量被推向前台。与此同时,各种各样  相似文献   

7.
卢婧 《收藏》2013,(2):92-95
新工笔兼具的中国传统性与当下的时代性,无疑引起了藏家们的普遍共鸣并显露出审美回归的强力趋势。对一些中国藏家而言,收藏具有中国文化内蕴的当代艺术品,或许比单纯追崇四方审美的当代艺术更具安全感和价值感。随着新工笔学术价值的确立,越来越多的藏家及艺术机构了解并看好其未来的发展,各大拍卖公司也纷纷把关注焦点转向新工笔艺术。中国嘉德:率先在2012春拍中推出"水墨新世界"专场,涵盖新工笔艺术的重要作品,表现不俗。本季秋拍,嘉德"水墨新世界第二回"再度发力,成绩更加出色。北京保科:于2012秋拍前,举办"妙机其微——现当代中国工笔画大展""现当代中国水墨回望三  相似文献   

8.
《收藏》2012,(24):20
北京匡时2012年秋拍首次推出了"当代书画专场",近100件作品依据艺术家的创作动机和不同方向的探索,既涵盖了王子武、范曾、刘大为、田黎明、冯远、刘庆和、江宏伟、徐累、武艺、李津当代水墨艺术家的重要作品,又同时包括雷子人、张见、高茜、雷苗、彭薇、郝量、徐华翎等年轻新锐的水墨作品,全面呈现当下的水墨景观。随着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和繁荣,艺术品收藏的人群逐日扩增。在市  相似文献   

9.
容铁 《收藏》2013,(6):179-179
如果说"水墨"是指传统中国画写意的一种创作形式,那么容铁所说的"光晕"就是中国山水画表现中的一种光影效果。这种用水墨演染出来的特别的甚至是特殊的效果,在努力摆脱水墨仿印象派的前提下,增添了中国山水画的时空感,通过时代气息开拓出当代中国山水画的新意境。——王爱红  相似文献   

10.
王奇寅     
《收藏界》2013,(1):139-139
王奇寅,字颂为,1964年生于江苏海安。研修于中央美术院中国画系。中国国礼书画家;《当代美术》主编;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文化部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花鸟画艺委会副秘书长;中国新水墨书画研究会会长;清华美院、文化部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创作基地新水墨花鸟画高研班导师;江苏省国画院特聘画家;江苏省花鸟画研究会理事。首创中国新水墨冲染法。  相似文献   

11.
王奇寅     
《收藏界》2013,(4):143-143
王奇寅,字颂为,1964年生于江苏海安。研修于中央美术院中国画系。 中国国礼书画家;《当代美术》主编;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文化部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花鸟画艺委会副秘书长;中国新水墨书画研究会会长;清华美院、文化部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创作基地新水墨花鸟画高研班导师;江苏省国画院特聘画家;江苏省花鸟画研究会理事。首创中国新水墨冲染法。  相似文献   

12.
王奇寅     
《收藏界》2013,(3):141-141
王奇寅,字颂为,1964年生于江苏海安。研修于中央美术院中国画系。 中国国礼书画家;《当代美术》主编;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文化部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花鸟画艺委会副秘书长;中国新水墨书画研究会会长;清华美院、文化部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创作基地新水墨花鸟画高研班导师;江苏省国画院特聘画家;江苏省花鸟画研究会理事。首创中国新水墨冲染法。  相似文献   

13.
王奇寅     
《收藏界》2013,(11):141-141
王奇寅,字颂为,1964年生于江苏海安,研修于中央美术院中国画系。 现任:中国国礼书画家,《当代美术》主编,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文化部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花鸟画艺委会副秘书长,中国新水墨书画研究会会长,清华美院、文化部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创作基地新水墨花鸟画高研班导师,江苏省国画院特聘画家,江苏省花鸟画研究会理事等职。首创中国新水墨冲染法。  相似文献   

14.
正2018年12月21日,旨在对2018年水墨艺术发展进行梳理、展示、探讨的中国当代水墨年鉴三周年特展"体用一源:面向未来的水墨艺术"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展览以"水墨"为核心,综合绘画、影像、新媒体、装置等艺术形式,探讨水墨艺术的包容性与无限可能性。展览选取35位在2018年活跃的代表性水墨艺术家的精品力作60余件,从不同维度呈现水墨艺术现状。在2018年,各类以"水墨"为主题的艺术大  相似文献   

15.
王奇寅     
《收藏界》2013,(8):134-134
王奇寅,字颂为,1964年生于江苏海安,研修于中央美术院中国画系。现任:中国国礼书画家,《当代美术》主编,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文化部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花鸟画艺委会副秘书长,中国新水墨书画研究会会长,清华美院、文化部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创作基地新水墨花鸟画  相似文献   

16.
王奇寅     
《收藏界》2013,(9):141-141
王奇寅,字颂为,1964年生于江苏海安,研修于中央美术院中国画系。现任:中国国礼书画家,《当代美术》主编,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文化部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花鸟画艺委会副秘书长,中国新水墨书画研究会会长,清华美院、文化部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创作基地新水墨花鸟画  相似文献   

17.
林若熹 《收藏》2012,(12):128-133
艺术的本质在于创造,创造就会与艺术史的经验相左,但如果是某一门类的创造,就要尊重某一门类的标志规定,否则的话,就只能视为开创新的艺术门类。当代水墨即是如此。对于当代水墨,首先要定义,它是属于中国画的新形式,还是新的其他艺术形式,如果是属  相似文献   

18.
正2018年5月25日晚,中国杂技团推出的中国第一部新杂艺实验剧《TOUCH——奇遇之旅》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大剧院举行首演。该剧是中国杂技团率先引进"新马戏"创作理念,并结合中国杂技技艺特点,打造的一部全新实验作品。该作品旨在推动传承千年的民族艺术走向当代舞台艺术领域。新杂艺,当代舞台艺术新品类的萌芽《TOUCH——奇遇之旅》是中国第一部新杂艺作品,在中国原创,在中国首演。但它不是闭门造车,而是中外合作、东西合璧。新杂艺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马戏。当代马戏具有创  相似文献   

19.
夏可君 《收藏》2012,(15):176
水墨的现代性,乃是让水性与墨性等材质本身得到彻底的展现,并且秉承中国文化内在的自然精神,水墨的水性成为转化最为核心的元素,许华新以其独创的"积水法",把水墨山水画带到一个冰清玉洁、江山如玉的新境界。许华新自觉以玉质感融入绘画,让山水之性与玉石之质内在地契合起来,解决了传统烟云之气与玉质之感在山水画上结合的难题,让柔软的水墨具有内在的硬度。面对西方艺术所带来的视觉冲击力,通过玉质感的融入,许华新以其"积水法"很好地完成了这个传统梦寐以求的生命质感彼此通感起来的艺术形式语言。许华新的玉质感,也为水墨带来了一种硬度。通常而言,水墨总是借助于柔软毛笔的渗染而带来浓淡的变化,但与西方绘画对比,水墨的柔软也有着一种感觉上的劣势。如何在保留水墨内在渗透与通透的同时,又不人为外在地增加强度?(当代实验水墨以  相似文献   

20.
《收藏》2020,(1)
正2019年12月8日至2020年1月12日上海龙美术馆展览展出的作品均为李可染画院馆藏作品,是一次聚焦全球化语境中水墨当代性与东方抽象可能性主题的展览。李庚先生是一位兼具传统造诣和国际视野的学者型艺术家,多年来孜孜以求水墨的跨文化对话与中国当代化转型,其中尤以抽象水墨在国际上广受称誉。霜凝先生则凭借多年的金融管理经验和深厚的文史哲造诣,创作出了被誉为"T抽象"(T为霜凝先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