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容 《家长》2023,(22):79-81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下文简称为新课标)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学习任务群,要求围绕特定的学习主题,设计体现内在逻辑关系、情境、实践和创意的语文实践活动。其中,扩展型任务群之一是整本书阅读,旨在围绕一个阅读任务,设计一系列实践活动。在低年级教育中,整本书阅读是培养阅读兴趣和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途径。因此,以快乐阅读为入门,构建低年级整本书阅读任务群推进深度教学非常必要。构建任务群应按照导读课、推进课和分享课的三种类型分别设定学习目标。通过前测可以了解学生在每个阶段的兴趣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2.
整本书阅读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但在实际教学中却存在许多问题,如学生对整本书的阅读缺乏积极性、阅读刻板无趣、评价导向不佳等。2022年版语文课程标准中首次明确: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和呈现。整本书阅读被划定为拓展型学习任务群,其目的是通过整本书阅读实践活动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经典常谈》是八年级下册部编教材新增的整本书阅读教学篇目,在教学中以项目式学习尝试建构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的教学尝试,促进其本土化实践,从而提升《经典常谈》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整本书阅读任务群的设计和实施要具有整体意识,这要求教师从备课工作、情境任务两方面进行整体设计。教学要做好备课工作,认真阅读文本,发现文本表达范式,提炼阅读策略;设计好情境任务,关注启动课、跟进课、分享课之间的联系,注意各子任务之间的衔接以及学生活动的层次,从而达到有效阅读整本书。  相似文献   

4.
<正>在语文课程教学中,把“整本书阅读”作为教学内容具有久远的历史。《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修订)将“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明确列为语文课程内容,并且置于18个学习任务群之首。可见,整本书阅读对深化语文课程改革、转变教学方式、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受教学理念、教学环境、教学条件等主客观因素的制约,“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真正要义并未完全落实在日常教学中。因此,为深入推进语文新课程改革,如何将“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任务群真正“落地”见效,  相似文献   

5.
<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创造性地提出"学习任务群"的概念,而第一个学习任务群就是"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这个任务群贯穿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个阶段。既然"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进入了课标,随之而来的必然要有对学生的评价考查。那么,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该如何准确评价学生的整本书阅读  相似文献   

6.
<正>整本书阅读作为拓展型学习任务群的一种类型,连通着课内与课外,具有极为广阔的学习空间和极其丰富的学习内容。在2022年版课标所规定的整本书阅读的基本目标之下,不同学段的学习内容呈阶梯螺旋上升趋势。整本书阅读不同于单篇文本阅读和群文阅读,其学习任务的设计相对复杂,无论是阅读时间的跨度,阅读过程的衔接,还是阅读资源的链接与呈现,以及阅读目标的最终达成,都需要体现在整本书阅读的学习任务群基本框架之中。但这些学习任务不能散落在零碎的阅读活动中,  相似文献   

7.
基于核心素养的整本书阅读教学,要整体规划、逆向设计整本书阅读任务,创设真实情境,围绕驱动性问题设计实践任务,任务之间要有逻辑关联。如以阅读任务单引导学生细读文本,多方联结,学习阅读方法、深入理解作品、读出作品精髓,评价学生对方法的掌握、对作品的鉴赏、对文化的理解与传承及其思维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朱丽芳 《教育文汇》2023,(12):31-34
新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印发以来,关于学习任务群的设计与实施给一线教师带来新的挑战,尤其是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的组织实施。教师首先应准确把握整本书阅读与语文核心素养的关系,进而对整本书阅读进行任务群的建构,以期设计出指向核心素养提升的一系列学习任务。  相似文献   

9.
<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把"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作为18个学习任务群中的第一个,把"学术论著专题研讨"作为任务群最后一个,阅读横跨整个高中语文学习过程,显示出其前所未有的重要性。但怎样高效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呢?笔者以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的教学流程为例,与大家共同探讨。一、课前动员,激发兴趣  相似文献   

10.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将“整本书阅读”设置为首位学习任务群,“整本书阅读”的地位明显提升,重要性更加凸显。“整本书阅读”的成效关乎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与水平,要确保“整本书阅读”的成效,就需要具有主体性、差异性、能动性等特征的“期待视野”理论的融入与融通。基于“期待视野”理论,构建课前、课中、课后三维一体的“整本书阅读”教学模式,才能体现学生学习主体的重要性,有效提升“整本书阅读”教学质量,实现不断巩固提升学生阅读水平与语文素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课程内容”中提出了“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本文在理解“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定位与内容的基础上,以《西游记》整本书阅读为例,探索“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的落地实践,力求通过“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的构建和实施,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其逐步成为独立而成熟的阅读者。  相似文献   

12.
随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落地,小学整本书阅读作为学习任务群拓展型任务被提出。在此背景下,传统的碎片化阅读已经不足以满足学生的需求,而整本书阅读的整体性、系统性正好可以弥补这一不足。开展整本书阅读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意志力,丰富其知识,提高其写作水平和建立有序的阅读思维等。以《小兵张嘎》整本书阅读教学为例,比较分析其代表性课例,并结合访谈归纳出小学整本书阅读教学存在内容不够丰富、活动不够完善等问题。基于主体性、适龄性等原则,从课前准备、课中指导、课后总结、评价与拓展四个方面提出小学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3.
沈丽娟 《福建教育》2023,(31):42-43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是当下语文教学的热点,新课程标准也将其列为十八个学习任务群之一,重要性不言而喻。这种阅读模式高度契合中小学语文课程发展方向,未来的语文课程也将由单文阅读、群文阅读、整本书阅读的形态,构成一个立体而丰富的架构体系,而群文阅读和整本书阅读所起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也将会越发明显。本文从整本书阅读的现状、策略、趋势等方面着手,分析整个中职语文阅读的现状与未来的出路。  相似文献   

14.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指出:“积累整本书阅读经验,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提高整体认知能力,丰富精神世界。”由此可见,“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对当下的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如何顺应时代需要,引导学生保持浓厚的兴趣开展整本书阅读呢?  相似文献   

15.
作为18个"学习任务群"中的第一个,"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必须贯串高中语文教学的"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三个阶段。这表明,"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尤其是名著教学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以《悲惨世界》为例,设计整本书阅读教学,以使学生掌握整本书阅读的方法,形成整本书的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16.
学习任务群是语文课程内容组织与呈现的主要方式。基于第三学段学生的阅读经验建构并实施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打开学生的阅读经验,建构多主体、层进性的学习任务群;要将语文核心素养的各个方面融入学习任务群中,并搭建支架,引导学生深入阅读;要引导学生建立学习共同体,鉴赏作品艺术,共享阅读成果,碰撞思想情感。这样的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能推动学生的阅读向纵深发展,真正地提高学生整本书阅读水平和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7.
整本书阅读需要以课程标准的任务群要求与教材提示为基础确定教学焦点,以焦点式问题化学习为导向设计问题与学习活动。聚焦《红楼梦》中以贾府为中心的四大家族兴衰史,通过设计具有逻辑层次的焦点问题链,引导学生利用焦点阅读,有目的地主动建构文本的意义,在比较、分析中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  相似文献   

18.
<正>2018年笔者组建吉林省高中语文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开展为期一年的整本书省本教研活动,在此刊出的是对本活动教学观察的部分内容。一、整本书教学观察的目的与策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已经颁布,整本书阅读成为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贯串三个年级的学习任务群。吉林  相似文献   

19.
<正>“语文学习任务群”是一个既新鲜又难把握的概念,它是课程内容组织与呈现的主要方式,可以是大的单元教学(一组文本),也可以是小的单篇教学(单篇文本)。当前,一线教师努力在整本书阅读和大单元教学中实践,但由于教材编写在前,课标颁布在后,体现课标理念很考验教师教材重构的能力,所以更多教师还是在单篇文本中运用学习任务群。那么,单篇文本如何根植单元整组教学的立足点,把这个“单”的价值发挥出来,体现“组”的存在意义?  相似文献   

20.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整本书阅读置于“拓展型学习任务群”板块,使其真正嵌入语文课程中。当前整本书阅读教学成效不理想可归因于弱化过程性指导、泛化过程性评价和整本书的阅读指导和评价的脱节。为此,教师可以基于“评导=信息收集+价值判断+活动支持”这一公式,建构评导嵌套整本书阅读的教学模型和实施路径,引导学生实现深度阅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