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媒体的革新为“圈层”的多样化发展提供了场域和条件,在媒体和大数据的推动作用下,大学生对网络圈层的依赖度逐渐提高,大学生网络“圈层化”已经成为一种群体现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紧跟时代发展的新变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明析大学生网络“圈层化”的时代特征及挑战,从思想政治教育视角提出应对策略,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2.
网络“圈层化”现象在学生中引发热潮必然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造成影响。关注学生思想状态,对流行的网络“圈层化”进行理性剖析,正视主流价值传播受阻、价值引领功能削弱、主客体认知差异、学生思想动态难以把握等挑战,探寻网络“圈层化”与高校思政教育融合发展的路径,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和途径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的网络生活由于信息获取定制化、个人社交圈子化、信息交互层级化而呈现出"圈层化"的实然生态,表现出个体性、封闭性、稳定性、迁移性等特征。"圈层化"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学生个体选择能力弱化、高校话语权威式微、意识形态传达中断、错误倾向纠偏失效等现实困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坚持主体间性,持续塑造"圈内人"形象;整合教育平台,融入网络圈层;转变话语方式,再造开放、兼容、综合的新圈层,积极探索破解"圈层化"困境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4.
SNS平台是目前大学生广泛应用的网络平台,在传播方式、呈现方式、交往方式等方面表现出个性化的特点,能够成为高校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栽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从尊重大学生网络主体、塑造教育者个性化的网络形象、注重教育者与学生的网络交往、坚持网络舆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导向等方面着手,促进高校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群众路线作为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嵌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客观可能性。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境遇中,群众路线嵌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教育理念滞后、教育渠道狭窄、教育形式单一、教育制度不健全等方面的困境,需要进一步探索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路径,形成教育理念的“人本化”、教育阵地的“立体化”、教育模式的“生活化”、制度建设的“常态化”,构建群众路线嵌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基础、平台支撑、内容优化、成效保障,寻求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能突破。  相似文献   

6.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遇到了学生鉴别力不足、行为意识出现偏差、教育者权威下降以及教育效果不佳等困境,高校必须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功能,加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自身素质,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加强网络监控,净化网络环境,以此应对网络时代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本质上是一种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精神性交往活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体间交往关系体现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民主平等、双向互动、对话沟通。现实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主体间交往关系存在交往主体客体化、交往客体抽象化、交往向度单向化、交往程度肤浅化的现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体间交往关系的建构需要实现教学主体、教学内容、教学话语、教学方法几个方面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环境、内容和主体等面临着诸多挑战,增加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引导和教育的难度.“中国梦”的提出,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摆脱困境提供了良好的契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科学把握“中国梦”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契合点,以“中国梦”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相似文献   

9.
榜样教育一直以来被视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式。然而,本文通过对H大学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大学生对代表性榜样群体认知度较低,导致了榜样教育有效性较低。这一困境是由榜样教育过程中的单边化、形式化、边缘化造成的。大学生群体在榜样选择上出现了新的特点:在社会、学校选树的应然榜样之外,大学生还有自己的实然榜样;大学生倾向于选择与自己相似的榜样;圈层对大学生榜样的选择影响较大;情感体验是大学生榜样选择的重要动力。教育者应注意发掘实然榜样的教育价值,精心设计榜样教育过程,针对不同学生圈层树立榜样。  相似文献   

10.
在当前思想文化多元化、信息交流网络化的趋势下,微博微信的"圈层化"现象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新挑战和新机遇,它深刻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如何在坚守文化育人与舆论引导阵地的基础上,高校如何有效地运用现代教育理念和信息技术手段拓展校园文化育人新思路,进行创新与融合,值得我们深思。本文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三个课堂"的角度,从"圈层化"现象拓展高校校园文化育人思路,积极探索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1.
论成功体验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大学生成人成才的一个重要环节,而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陷入了一个无法深入人心的怪圈。重新认识成功体验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意义和价值,实施有效的成功体验教育的运用策略,有助于摆脱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教育者要善于发现学生特长,以点带面营造思想政治教育大环境;还要巧用成功体验,精心设置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并要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体验,感受成功。  相似文献   

12.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平台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和平台,为尝试解决现有各类网络平台过多、网络内容参差不齐、网络资源不能共享等困扰教育者和广大学生的困境,着力探索在“十育人”体系下优化平台建设、强化网络成果评价、提升网络队伍能力,走全媒体时代下高校网络育人工作融合发展的道路,实现各类网络平台的优化发展、共建共享,形成网上网下思想政治教育同心圆。  相似文献   

13.
随着高校在校生数量的不断增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学生社区作为大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正成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可或缺的重要阵地。这需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以提升认知水平、创新工作理念、加强机制建设、打造核心的辅导员团队为关键抓手,强化认同和交往意识,深入调查研究,实施系统工程,创造性地培育特色育人资源,持之以恒地推进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代同频共振。  相似文献   

14.
新时期大学生思想出现的新情况,主要有虚荣心强,诚信度弱;功利色彩强,社会理想弱等“六强”、“六弱”。面对新问题,高校在积极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时,可以从思想政治教育与“两课”教学相结合,充分发挥教育的主渠道作用;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校园化建设相结合,构筑新时期沟通交流的新平台;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进行多渠道、多层次的教育等“八个结合”为切入点,主动应对时代对高校德育工作提出的挑战,着力把大学生培养成为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可靠接班人。  相似文献   

15.
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精神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芳 《教育与职业》2006,(17):72-73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不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出现困境。要改变这一困境,有效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就要正确处理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功能与人文认知功能的关系,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充分挖掘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教育资源,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尊重大学生的人格,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价值。  相似文献   

16.
高校学生诉讼案例对学校管理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近年来涉及高校和大学生的诉讼案例的分析,结合学校管理的实际,提出了学校管理应坚持“依法办学、依法管理”;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关系要以平等的法律主体作为最主要的关系;对大学生已经触犯法律行为的问题,不必要也不应该仅仅用思想政治教育去解决;法律意识、遵纪守法、维护法律尊严,应是学生最重要的思想品德素质;学校需要树立对外法律公关形象等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点。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之下,教育依旧是“重智轻德”,使得学生沦为考试的工具,忽视了学生的“人”的属性,忽视了学生心理、精神、思想方面的需求,违背了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不利于人才的培养。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者需要以一种新的姿态出现在教育环境中,这些都给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突出学生的发展;增强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发挥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从实际出发,对大学生予以人文关怀,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从“四个确保”和“一个要求”的高度落实好“四项任务”。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长效机制,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收到实效,保证大学生健康成长,成为党和国家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19.
学生工作团队是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而教育者自身的素质与育人水平有着直接的关系。教育者自身是需要接受教育的,一定意义上,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首先就是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者的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20.
创新与发展:新媒体环境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媒体技术及其广泛应用对大学生的学习思维、生活交往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塑造了信息时代崭新的媒体环境。分析探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突破点,要科学把握新媒体环境的新特点,从网上与网下的互动上探寻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正确认识新媒体环境下的教育主客体关系,准确把握”教育者主导”的科学内涵;健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保障机制,深入大学生的发展实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