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在国家面临深层次的变革挑战与改革机遇的历史交汇中,党中央对我国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提出深层次要求,其中包括高校思政课程教材选用、师资配备、教法选择及评价机制的构建和完善,并要求思政理论课各项教育工作不仅要与我国政策法规相结合,更要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从立德育人层面,深化意识形态教育。这就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深厚的思政素养及良好的教学理念,将思政教育作为自身专业成长的有机组成部分,提升思政理论对大学生的内在影响,为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坚持“八个相统一”系统地阐述了思政课教师、学生与教材(课程)三大教学要素之间的辩证关系,提出了思政课如何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有效转化,教与学如何和谐优化发展,同向同行的“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如何构建实践原则与要求。坚持“八个相统一”既是十八大以来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的总结与提升,也是对新时代思政课教学规律的概括与凝练;既丰富了新时代思政课的教学理论,又为教学实践提供了方法论指导。  相似文献   

3.
建好高校思政课“大师资”体系,是回应并满足党和国家对新时代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建设的殷切期望和更高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提升“大思政课”育人实效的应有之义。应在多元师资力量有机整合与优质育人资源协同联动中,不断推动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质量改善与结构优化。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师资规模与师资质量、师资供给与办好思政课新要求的适配性,以及青年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同思政课教师素质养成规律这三组关系。紧紧围绕提升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与综合能力抓实抓牢“大师资”体系建设,以“大而有为”的“大师资”队伍在助力“大思政课”守正创新中担当践行思政育人的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4.
“大思政课”视域下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是新时代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然要求。善用“大思政课”,不断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既要加强思政课主渠道教学改革的创新,也要扎实开展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推进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融合。要实现思政课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目标,则需要搭建协同育人平台,不断推进二者在育人主体、机制、方式等方面的协同,形成协同育人效应。  相似文献   

5.
“党的领导”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要求,也是发挥思政课为党育人作用、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融入的主要内容包括党的特质与使命、党的领导地位、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党的自身建设等。把“党的领导”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要坚持整体性与渐进性相统一,制定准确的教学目标;层次性与立体性相统一,构建合理的教学内容;阶段性和连贯性相统一,采用适切的教学方法;针对性和共向性相统一,提供有效的教学评价。  相似文献   

6.
<正>一、守正创新扎实推进新时代思政课建设为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相关改革创新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学院从思政课组织领导、师资队伍建设、课程教材体系、教学科研建设等多维度出发,切实加强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将工作落到实处,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高度重视并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  相似文献   

7.
2020年春节期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突降且来势凶猛,迅速向全国蔓延。教育部、各省教育主管部门发出通知,要求"延期不延教、停课不停学",中共陕西省委教育工委、陕西省教育厅要求各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统筹安排,充分利用思政课主阵地,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生命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规则教育、爱与感恩教育。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特殊时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这"八个相统一",对我们思考当前疫情防控中高校思政课教学如何着力、如何充分发挥思政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善用“大思政课”的重要论述,对新时代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提出了新要求。新时代的“大思政课”蕴含大视野、大师资、大资源、大历史观、大格局等丰富内涵。善用“大思政课”需找准着力点,抓主要矛盾,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经师”与“人师”、统一性与多样性、历史与现实、价值与知识等五对关系。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明确“大思政课”的实践路径: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提升理论水平;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实现质与量的统一;构建协同育人机制,充分利用资源;引导学生鉴往知来把握历史主动;完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为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提供科学指南。  相似文献   

9.
高校沉浸式“大思政课”教学的开展是促进思政课内涵式发展的内在要求。沉浸式“大思政课”教学对拓展思政“金课”建设广度、提升思政课立德树人温度、加大大学生知行合一力度具有重要价值。高校构建沉浸式“大思政课”教学模式,必须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传统和延展、信度和效度相统一的原则,优化“多课贯通”教学载体、挖掘“嵌入耦合”教学资源、打造“跨界融合”师资队伍,不断推进“大思政课”育人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思政课是我国学校教育的特色和优势,是大中小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统筹推进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广且需要久久为功的系统工程。这需要以“课程联通+教材贯通+师资相通+教学融通+管理畅通”的理念作为引领,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的课程体系一体化、教材体系一体化、师资体系一体化、教学体系一体化、管理体系一体化。  相似文献   

11.
“大思政课”建设背景下,提升运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成效,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首当其冲。充分吸收和运用党的创新理论,着力布局思政课全新课程群、培育思政课课堂新形态、形塑思政课教材新格局,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改革的三个着力点。立足“大思政课”建设全局、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改革格局,直面高校思政课改革过程中的问题,探讨既有改革困境的破解之道,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了建设好思政课"八个统一"的具体要求。"八个统一"是新时代创新思政课教学的基本原则,而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文化育人功能,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红色文化资源在精神与物质层面具有双重优势,这使得高校红色文化教育具有思想理论性、亲和力、针对性等特点,符合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八个统一"要求。  相似文献   

13.
“思政课建设要向改革创新要活力”“要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落实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要求,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教师要想方设法打造站位有高度、选材有热度、思维有深度、情境有温度、课堂有趣度的思政课,推进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  相似文献   

14.
建设“大思政课”是新时代推进思政课改革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聚焦新时代“大思政课”建设任务要求,要通过改革思政课教学、善用社会大课堂、搭建大资源平台、构建大师资体系、拓展大工作格局等方式,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15.
白蓉 《文教资料》2020,(5):179-180,158
推动思政理论课改革创新,必须坚持“八个相统一”。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体现了高校思政理论课教育教学基本规律,符合新时代思政教育发展要求,也符合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研究这一课题,对提升思政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增强学生获得感、促进思政课改革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高校思政育人模式中落实集成创新理念有助于提高整体教育水平、提高思政育人效果、促进学生发展。然而目前高校思政育人模式改革存在师资队伍质量不高、集成成效未充分发挥、集成创新不足、课上课下思政育人相割裂、教材有待优化等问题。根据此类问题,高校应优化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思政育人质量;构建完善评价机制,推进育人模式改革;建设集成模式,提升育人实效性;加速集成创新,强化综合素质;实现课上课下一体化,形成良好氛围;研究教材,锁定专题。以此推进高校思政教育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17.
“大思政课”建设关乎立德树人、思政育校,这对明确民办高校立身根本性、提升民办高校的竞争性、弥合民办高校的生源差异性,具有重要意义。整体上看,党委统筹的“大思政课”总指挥功能、马院牵头的“大思政课”主阵地作用、课程互助的“大思政课”同向性目标、师资共享的“大思政课”主力军角色、德育实训的“大思政课”协同性效应,对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作用初见雏形。然而,还需正视民办高校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薄弱事实:思政工作协同联动机制尚欠有效运转,思政课主渠道运转机制尚欠有效保障,思政队伍进出循环机制尚欠良性发展,课程思政深度融合机制尚缺基本条件,社会课堂思政育人机制尚缺顶层设计。回归民办高校党建、人事、师生、人才培养的基本特征,以此加强“大思政课”建设,既是回应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应有之义,也是引导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8.
唯物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切实提高高校思政课实效性提供了行动指南和方法密钥。“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辩证法自觉既是思政课之需,也是辩证法之要,善于以辩证思维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哲学辩思中审视和厘清“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辩证法逻辑,在对立统一规律中擎画和推进“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辩证法进路,不仅是推进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应然之义,而且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然之道。  相似文献   

19.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重要课题,思政课教材衔接问题作为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顺利推进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新版统编教材的使用,在构成较为科学合理的教育衔接的同时,也出现了种种困惑。通过对高中与高校思政课教材基本情况的深入探究,进一步发现高中与高校思政课教材衔接现状及存在问题,从而为推进高中与高校思政课教材衔接提出可行性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常态化建设是当前我国高校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任务。高校要通过保障新思想新理论与时俱进进教材,提高师资力量,推进课堂内涵式发展,丰富实践课堂阵地,开发网络思政教育平台等渠道,推进“三进”工作的常态化建设,培养勇于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