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答司马谏议书》是王安石为了反驳变法反对者司马光对自己的指责而写的一封回信。王安石在这封信中指出,在司马光看来,当时“天下怨谤”,皆是由于王安石搞的变法运动“侵官,生事,征利,拒谏”所造成的。司马光罗织这“四大罪状”,是企图以此否定变法。因而文章反驳首先向强加于自己的“四大罪状”开刀。反驳过程中,严密地运用了演绎推理的方法。大前提是:“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王安石认为讨论任何事情都必须名实相符,名称和事实清楚了,天下的事理才能弄清楚。在确定了大前提之后,便针对  相似文献   

2.
义观是中国历史上关于如何对待伦理与利益的基本观点。义利之辩是中国伦理思想史上争论最为激烈的问题之一。本文从《孟子》一书出发,对孟子的义利学说进行了考察,论述了孟子义利观的基本内容,并对其现代价值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3.
先秦儒墨义利之辩考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义利观是中华民族及其文化传统中重大的理论问题。先秦时期儒墨两家的“义利之辩”影响了整个中国哲学发展历程。儒墨义利之辩集中在三个方面:从对“义”的理解上看,先秦儒家的义更多的指的是社会道德规范的总合,而墨子则把义与利等同起来;从对“利”的理解上看,先秦儒家将“利”更多的理解为个人物质利益的实现,而墨子的利不仅指个人利益也指社会利益、全民利益,他更注重社会利益;从义利关系上来看,是义利分离还是义利统一,是重义轻利还是义利并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义利关系问题在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更加凸显出来,通过对先秦儒墨义利观的分析和比较,吸收其中有价值的观点,有利于建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义利观!  相似文献   

4.
先秦儒家从“人禽之辩”、“义利之辩”和“王霸之辩”的讨论中,展现了共德治思想的理论基础、行为准则和政治目标。先秦儒家提倡以德为主,以法为辅,但其政治权力分配中的扬臣抑君思想,导致了封建君主的不满。儒家德治思想在道德意识领域中具有制约腐朽堕落思想的作用,在政治领域也具有理想导向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墨辩》的核心范畴是“辩”,近、现代学者就“辩”的范畴的研究有成就,也有不足;墨家之“辩”是指对同一对象观点相矛盾的双方所进行的争论,这种争论是有结论的,观点正确、论证与反驳恰当的一方为胜;墨家在对“辩”的定义和说明的过程中所提出的“辩”的基本原则是逻辑学的基本规律,“辩”是探求真理的科学方法,认识“辩”是理解墨家、儒家、道家对辩论所持不同态度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义利之辩与当代青少年学生的义利观教育中央教育教学研究所德育研究中心詹万生一、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义利之辩义利之辩,是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问题。说它古老是因为它由来已久,至少可以追溯到春秋时代;说它常新,是因为每个时代的争论都有它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北宋文学家王安石在《书洪范传后》中说:“问之不深,则其听之不专;思之不深,则其取之不周。”可见,“问”,是要讲究深度和艺术的。在实际教学中,有效的课堂提问能诱发学生思维的兴趣。现结合我的教学实践来谈谈本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墨经》的论证逻辑思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墨经》作为中国古代逻辑学的经典之作,其中具有许多关于论证的精辟思想,涉及到了论证的功用和目的、论证所应遵守的基本逻辑规律、论证的具体论式、对“悖论”的反驳、论证评估等方面。《墨经》的论证逻辑思想主要包含在关于“辩”和“说”的条中,其中的“辩”和“说”都包含了推理论证的含义。  相似文献   

9.
《论语》义利观念,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民的价值选择。《论语》之“义”对国家、社会、个人品性提出了明确要求,而“利”具有“富国”“利益”“名利”等含义。在“义”“利”冲突中,《论语》主张“利融于义”,不能片面地追逐义利;“义”优于“利”,舍“利”而取“义”。通过梳理全文,解读《论语》一书“义”“利”内涵及“义利之辨”,有利于归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涵,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头活水,能够为当前社会发展面临的价值冲突与价值选择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0.
朱熹的《诗集传》一书,是朱熹受有宋一代疑古思辩之风影响,继欧阳修、苏辙、郑樵三氏开《诗经》学怀疑派之先河后的一部集大成之作。其书虽每间采毛、郑之旧说,“也还有几分道气”(傅斯年《宋朱熹的<诗集传>和<诗序辩>》),但却坚持自己《诗》、《序》相分,以《诗》说《诗》的原则,不把诗和史妄加牵合,遇不解  相似文献   

11.
在《庄子》的内七篇中,《逍遥游》是相当重要的一篇。而“大小之辩”又是《逍遥游》的题旨所在。但前人和时贤对“大小之辩”的理解各不相同,甚至有人由此得出《逍遥游》和《齐物论》二文互相矛盾的结论。这其实是片面、静态理解庄子的“大小之辩”所得出的结论。若从动态角度去剖析和理解“大小之辩”,则所谓《逍遥游》和《齐物论》二文的矛盾是可以被消解的。  相似文献   

12.
王安石写的《伤仲永》现编在初中语文第二册上。这篇文章意在劝告人们后天努力学习,主旨很好,不过把文章中有的语句放到社会生活中,放到整篇文章中去思考,我个人认为值得探究。如“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者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现在笔者谈谈几点想法:  相似文献   

13.
北宋文学家王安石在《书洪范传后》中说:“问之不深,则其听之不专;思之不深,则其取之不周。”可见,“问”,是要讲究深度和艺术的。上海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在他的《语文导读法探索》一书中也说:“要发展学生智力,研究‘问’的艺术很有必要……问题本身要富有启发性,要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宝贵的经验之谈.给我们深刻的启迪。十多年来我在语文课堂提问的方式方法上作了有益的探索。现就点滴体会,略陈管见。  相似文献   

14.
同是著名政治家的李斯和王安石,尽管他们的文章具有完全不同的语言风格,但在论证方式和论辩方法上却有许多相似之处。他们的反驳文章观点明确,论据充足,辩理深透,气势充沛,有极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本文以二人代表作为例,分析了其中高超的反驳艺术。  相似文献   

15.
《论语·子罕篇》曰:“子罕言利与命仁.”两千年来,尽管人们对此章有不同的诠释.但大都相信《论语》所述孔子“罕言利”的说法,今人则进一步简单地把孔子的义利观概括为“重义轻利”.我们认为:孔子的义利观十分复杂,《论语》中涉及义利之辩的章节甚多,为了准确地把握孔子的思想,有必要对“子罕言利”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中国历史上曾有过经久不衰的“义利之辩”,而现阶段人们又对义利问题各抒己见并展开不同形式的论争,它必将对当代中国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河南省委党校黄亮宜教授撰著、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社会主义义利观——面向21世纪的价值选择》问世后,河南经济伦理学会召开了该书座谈会。现将出席会议的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宋希仁,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伦理学研究所所长、教授王福霖,郑州大学教授、中国社科院应用伦理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张培强,《郑州大学学报》主编、教授辛世俊,河南财经学院马列主义教研部副主任、教授朱…  相似文献   

17.
义利之辩是我国伦理学史上一项长期的思想论辩,上至先秦,下至当代,这场道德官司打了几千年。争论的核心是义与利的关系问题,因而表现出不同的义利观。纵观我国社会发展过程,每当社会出现大的变革的关键时期,义利之辩就必然出现,反映了道德与社会同步发展的基本规律。从本质上讲,义利之辩是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矛盾在道德领域的具体表现,也是道德与社会同步发展的客观要求。所以,仅仅把义利之辩看作是一场思  相似文献   

18.
义利思想是儒家思想的主干,凡为儒者均谈“义利之辩”。“重义轻利”涵养君子之志,激励炎黄子孙。儒学是中国特色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孔子主张人们追求物质利益的经济活动必须“义以为上”。当前有些人在义利关系上陷入了送惘。在世纪之交呼唤道德之际。应借助于儒家思想,使人们的行为受道德理性支配,开创一个道德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9.
重新认识“义利之辩” ,首先必须尊重“义”和“利”的本来意义 ,并且必须根据文字学的知识从辨析“义”和“利”的本义入手 ,而不应当急于将“义”和“利”当作伦理学的重要范畴并直接在伦理道德领域展开所谓“义利之辩”。今天伦理学的许多词汇 ,如伦、理、道、德以及义和利等 ,当初并非就一定含有伦理或道德上的解释。甲金文字“义”和“利”的本来意义或最初含义是“杀羊”、“己之威仪”和“以刀断禾”或“用‘刀’犁地”。  相似文献   

20.
论师德建设     
一  对师德的信仰自古有之。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很多思想家、教育家十分注重教师道德的作用 ,十分重视“信仰”的权威。王安石说过 :“教人治人 ,宜皆以正直为先”(王安石《洪范传》) ,这是把崇高的道德标准放在第一位去追求。柳宗元则认为 :“失其师表而莫有所矜式”(柳宗元《与太学诸生喜诣阙留阳城司业书》) ,说的是没有老师的表率 ,就没有了榜样。古代先哲们非常看重教师的地位和作用 ,《师说》中有 :“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并认为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做教师的 ,正所谓 :“经师易求 ,人师难得”(《北周书·卢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