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新编小学数学教材《算数》根据新的小学算数学习指导要领精简了教学内容。在内容编排上,各领域内容齐头并进、相互融合,各部分内容由易到难、分散安排。在教材编写上,重视通过操作、实验等活动抽象概括出数学知识,重视启发学生思考,重视问题解决,内容编写尽量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相似文献   

2.
《现代教学》2004,(7):9-9
编排:参照知识的发现过程 传统教材编排以现成数学活动结果的方式呈现,这是“违反教学法的颠倒”,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数学创造思维活动的本质,束缚了学生的数学直觉和数学想象。新教材的编写,在暴露数学发现的思维过程上狠下功夫——课程内容的选取,以具有丰富背景和现实生动情境的问题为主导,参照数  相似文献   

3.
日本新编数学教材《中学数学》根据新的中学数学学习指导要领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进一步的精简,在内容编排上,各领域内容齐头并进、相互融合;各部分内容适当地划分阶段、由易到难;在教材编写上,重视数学史的知识;重视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活动抽象概括出数学知识;重视启发学生思考;重视问题解决;内容编写尽量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相似文献   

4.
一、小学数学教材的发展 目前,我们使用的小学数学教材是经过多次改革,并借鉴了国外的一些教材编排体系及思想,逐步建立了具有我国自身特点的教材体系,它在内容选取、知识编排体系等方面都刻有时代的印记。而这之前的小学数学教材的内容侧重于知识的系统性,并将整个小学阶段的教学内容分为七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循序渐进、螺旋上升”是小学数学教材编排的重要特点。小学数学的许多知识都是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采用逐步拓展、渐进深化的模式。前面的知识为后续内容做铺垫,后续内容又是在前一个内容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得到。但如果我们在教材中、课堂上、练习时遇到“后续内容”,我们又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6.
王玲 《快乐阅读》2012,(30):66-67
新课改的冀教版一年级数学教材在选材和内容的编排上注重了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呈现儿童喜欢的数学,重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玩"中学数学。在教学中,怎样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实现"用教材教",而不仅限在"教教材"上。只有教师创造性的使用数学教材,才能使学生享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实现自主、快乐的学习数学。  相似文献   

7.
新课改形势下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选材思想上体现了对学生在课堂主体地位的尊重;在内容的选择上注重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结合;教材编排上适应中学生的学习特点,强调先学后教的教学顺序。基于教材特点,探究优化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中《数学》、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A版)》的复数内容编排在内容组织顺序、知识范围、习题等方面作出比较,分析两套教材复数内容编排的特点,思考复数的教育、教学价值,提出复数内容的编排建议:借鉴新教材的内容组织方式;借鍪旧教材中对数系扩充的详细描述;借助图表来清晰展示数系扩充及数集关系等。  相似文献   

9.
在初中数学中,勾股定理是很重要的内容,但学生的学习效果离课标要求有较大的差距.通过调查、分析发现,人教版教材勾股定理内容编排有值得商榷之处.  相似文献   

10.
一、合理运用教材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数学教材采取了“螺旋式上升”的编排体系,这种编排体系尊重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思维特点,可以让学生在不同的思维能力阶段得到不同的发展,然而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反应教材编排体系太散,例如:  相似文献   

11.
新修订的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一册,编排了求总数和求剩余的简单应用题。在教学过程中应循着教材编排顺序。采取由易到难、步步为营、分层推进的方法,逐步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一、走出编排体系的惯性思维 在传统的数学教材中,应用题是一个重要的独立内容。应用题通常集中编排,有着严谨的知识体系和清晰的结构,许多教师在多年的教学中形成了一套与之相适应的高效的教学模式。特别是应用题一课一例的编排形式.使教师在教学时有例可举,有类可归。对于学生来讲,例题有很强的示范作用,便于学生模仿。现在的教材中,以往应用题严谨的编排结构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结合各个领域内容分散安排的“解决问题”。特别是“数与代数”领域的实际问题.有的与计算教学紧密结合,有的单独安排例题,应用题完整的序没有了.而且,在重点教学某一实际问题时.又有很多变化,让人难以把握。  相似文献   

13.
曾红斌 《云南教育》2007,(9Z):18-19
“平面直角坐标系”是初中数学的传统内容,与传统的教材及其他版本的教材相比,人教版教材对平面直角坐标系这一内容的安排进行了新的整合,在编排方式上打破了传统的做法,提前安排在七年级下册,并且单独成一章,使平面直角坐标系这种能反映数与形之间的内在联系、能充分体现数形结合思想的工具可以更多地得到使用,更早地让学生体会;  相似文献   

14.
左忠民 《考试周刊》2014,(61):13-13
<正>近几年青岛版小学数学在每个单元教学编排后面新增了《数学与生活》、《综合应用》等新内容,作为新增内容不在考试范围,但是这个新内容的增加可谓更贴近生活,使传统的数学教学变得更现实、新颖,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此我想到了每个单元的教学,是否应该按照数学与生活的教学模式设计教学,以此贴近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围绕小学数学生活化策略展开讨论,旨在进一步拓宽小学数学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方法,也激励教材编排者在今后的教材改进和  相似文献   

15.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材的编排虽然已考虑到学生的共性,但毕竟存在地域、群体乃至个别差异。教师如果能够根据本班学生的认知,把握教材的特点,重组教材,适当地改变学习材料的呈现方式,会使教学获得更好的效益——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我们对新课标人教版教材中“解决问题”这部分内容的编排体系作了认真的解读与分析,发现教材在呈现方式及内容编排上与老师们的教学实践存在着一定的矛盾,为了帮助老师们能正确理解教材编排的意图,真正实现“解决问题”的有效教学,我认为应当正确处理好以下四个方面的矛盾。  相似文献   

17.
一、课前思考课程整合不仅指课程内和课程间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整合,也指课程实施过程中课内外的资源整合。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小学数学教材的编排特点及数学知识的模块化特点,重视知识的联系性、系统性及整体性,根据学情对教材进行课时重组和内容优化,完善知识结构,为学生有效建构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铺路架桥。  相似文献   

18.
冀教版小学数学九册教材继承了前几册教材的编排特点和特色,在备课时,要充分利用教材编排特点进行教学.充分利用教材资源,让学生经历建构数学的过程,改变学生学习的方式和在操作和体验中学数学.  相似文献   

19.
澳大利亚数学教育重点在于发展学生数学理解、逻辑推理、分析思考过程等,该目标的达成需依赖具体的知识学习.研究从知识内容、知识呈现、目标要求以及与知识学习匹配的数学问题4个维度探讨澳大利亚小学数学教材的编写特点.结果表明,澳大利亚小学数学教材的知识学习内容在数量上变化不大,但空间、数的内容所占分量较大,推理、策略方面的内容是教材中重要的内容;教材编排体现了目标要求与学生知识学习心理顺序的一致性;在知识应用上,数学问题呈现强调生活情境;在问题的性质方面,有意义问题随年级递增,机械性问题递减.  相似文献   

20.
杨广军  陈娴 《教育科学》2002,18(6):25-26
加拿大的《科学》教材,在内容选取、栏目设置、版面编排上颇具特色。本文在对此作概要介绍的基础上重点分析评论加拿大《科学》教材在课程思想、教学思想、教材设计上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