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 毫秒
1.
美国华裔女作家谭恩美,于2005年出版了小说《沉没之鱼》(Saving Fish from Drowning),小说以独特的叙事策略和写作手法受到国内外众多评论家的关注。谭恩美一改以往的作品风格,不再仅仅探讨母女关系、族裔问题或是文化冲突,而是以一种全新的角度来审视人类文化。文章通过分析小说中人物的刻画和小说拯救主题对霸权主义的消解,探讨作品中所体现的反东方主义元素,以期展现谭恩美小说艺术对东方主义的非凡超越。  相似文献   

2.
多元文化主义的种族多元论和文化相对主义理论动摇了美国以盎格鲁-撒克逊为根基的美国价值体系,任璧莲的第四部小说《爱妾》通过对卡内基一家身份复杂的各个家庭成员的描写充分体现了多元文化主义。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哈金的两部作品《等待》和《自由生活》的主要华人形象,由处于中国文革时期边缘化的停滞落后形象转型为容身于美国社会的华裔移民新形象,对比分析了两种华人形象具体的异同点,揭露了哈金作品中华人形象转型背后的意义,即哈金作为作家自我东方主义倾向的消解和作为移民的文化身份认同建构的变化,并指出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移民的文化身份是一种在异质文化中不断从冲突走向融合,并摒弃了二元对立的更为开放性的、包容性的杂糅文化身份。  相似文献   

4.
埃德加·爱伦·坡是美国文学史上一位颇有影响力的作家,其影响力最大的莫过于他的恐怖小说.他的恐怖小说既继承了传统的哥特式风格又对其进行了扩展.<厄舍屋的倒塌>是一篇优秀的哥特式短篇小说,小说从人物塑造、场景描写、心理刻画和语言艺术等方面对哥特式小说进行了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华裔美国文学身份认同研究多从作品的中西方文化冲突出发,实现从"对抗"到"融合"的完美模式,这种针对女性群体的单一主题研究,并不是身份认同的终结。笔者从后殖民女性主义理论角度,以小说《喜福会》为研究文本深入探索华裔美国女性从最初的身份困惑,到追寻族裔身份和性别身份的认同,进而实现国家身份的建构历程。这种研究范式不仅可以消弱西方社会中存在的东方主义意识形态和文化霸权,而且对全球华裔的文化身份认同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从18世纪晚期第一批华人移民、华人矿工的大量迁移至美国,带来了具有东方特色的中国传统戏曲,这些戏曲文化在美国不断上演翻译、改编,再到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掀起的东方文化热潮,到七八十年代在北美大陆这些文化逐渐的成功,美国华裔戏剧中的文化话语权完成了对"东方主义"的解构,成为美国戏剧和美国少数族裔戏剧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美国华裔戏剧的历史嬗变中论述其文化话语权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哥特小说自诞生之日起经历约60年的探索发展,终由于传统模式和消费控制的影响一度使其逐渐走向衰亡,哥特小说与恐怖小说、灵异小说的区别也变的模糊不清,而且大有被取代之势。但是,随着美国文学家爱伦·坡对哥特小说传统的突破与发展,哥特小说被注入新的生命体征,其一,具有魔幻色彩的"死与美结合"的诗意追求;其二,由传统单纯的"心理恐怖"的表现转向具有本体意义的"内心恐怖"的探索,进而以预言的姿态自觉反思人类荒诞的生存处境,使哥特小说充满了超越传统形式的强大生命力。  相似文献   

8.
谭恩美作为美国华裔文学的代表性作家,在美国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谭恩美的小说《接骨师的女儿》同她其它几部小说一样,着力刻画华裔在美国这个熔炉国家艰难的生活状态,并由此呼吁人们不应把包括美国华裔文学在内的少数民族族裔只看作已融合在美国主流文化的一部分,还应进一步把他们看作可以与美国主流文化相提并论的独立体。华裔文学需要得到美国社会的尊重,这一点充分体现了西方国家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们大力提倡的多元文化主义。  相似文献   

9.
随着生态环境问题的日渐凸显,对人们所生活和居住的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威胁,所以解决生态危机、保护生态环境开始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而在阿特伍德的小说创作中体现了生态主义这一重要主题。本文首先介绍了生态主义文学批评的概念,并集中阐述了阿特伍德小说中生态主义主题的关注点,进而分析阿特伍德小说生态主义主题所讲述的内容,揭露阿特伍德在作品中所向读者传达的思想。  相似文献   

10.
在作品中大量描写中国传统文化是美籍华裔作家作品的一大特色。本文以华裔作家谭恩美的《喜福会》为例,追溯她在家庭经历、后东方主义及新原始主义关照下,对中国传统的事物、占卜以及巫术等的书写是如何自成一家的。  相似文献   

11.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前叶的中国是一个动荡的时代,社会形态和文化思想都处于转型时期,使当时的艺术界陷入了西方主义或东方主义的怪圈之中。美术界的革命似乎成了政治的隐喻,而宗白华却从迥然不同的角度对中国及西方文化做出了精辟的阐释。他的这种超越时代局限性的艺术观,这种对于艺术负责,使艺术回归于美本身而脱离政治附庸的精神,无论对于当时、现在抑或是未来的中国艺术理论和创作的发展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女勇士》是美国华裔女作家汤亭亭大获成功而又备受争议的自传体小说.作者打破时空顺序,在小说中加入了改编和再造的中国历史传说、典故、歌谣,目的在于说古论今.改编过的中国历史故事不仅影射出作者在美国的文化边际身份之困境,也反映出华裔美国人在重建自己文化身份及与性别主义和种族主义斗争的历程.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后殖民主义为理论视角,以西方译者翻译中国古典诗歌和东方译者翻译的西方小说<天路历程>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翻译中的宗教文化差异,分析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在处理宗教文化差异时采取的不同策略及其背后反映的权力关系.  相似文献   

14.
鬼话是与神话、传说平等的一种艺术品种 ,中国鬼话经历了原生态、衍生态、新生态三个阶段。我国鬼话的产生有着特殊的历史文化原因和现实因素 ,其内容特点对我们今天具有认识价值。在艺术上 ,鬼话形成了恐怖、恢谐、怪诞的风格 ,成为我国志怪小说的源头之一  相似文献   

15.
美国华裔作家任碧莲的作品一直倍受瞩目。其小说《爱妻》营造了在美国社会中,一个多种族融合、多元文化共存的家庭。小说分为两个部分,采用了不定式内聚焦的叙事视角。颇具特色的叙事艺术对于作者的反本质主义身份观在作品中的渗透与表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阿芒提拉多的酒桶》是埃德加·爱伦·坡的经典恐怖小说之一。作品以深邃的思想及淬炼的语言充分彰显了19世纪初文学的哥特情调,即对死亡、恐怖、复仇的病态迷恋。本文以哥特小说主题、《阿芒提拉多的酒桶》中所蕴含的哥特式听觉及视觉艺术展开分析,探寻爱伦·坡笔下通向毁灭的人性之冢。  相似文献   

17.
《白子》是一部具有民族志特点的小说,展现了云南大理白族四个家族和100年的历史文化变迁.小说中有大量民俗事象和民族文化生活的描写,可以将其作为民族志小说的典型案例,运用文化人类学理论进行解读,探索民族志化小说的特点及评价维度.  相似文献   

18.
莫言是二十世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东方作家。他的创作既受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影响,在题材内容﹑表现技巧方面也受到了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影响。在受到外国作家影响的同时,莫言成功地在作品中将本民族的文化完美地呈现出来,从而得到了世界的认可。  相似文献   

19.
作为民族主义一种表现形态的"国族主义"在中东的埃及和伊朗颇具典型性。埃及和伊朗作为中东地区"具有历史渊源的民族",其国族主义有其存在的历史基础、文化积淀和政治环境,两国的国族主义的发展有其共性和特性。就国族主义的演变轨迹来说,两国在共同经历了自由主义民族主义之后,便分别走向了具有本国特色的民族发展之路:埃及走向纳赛尔主义,随之进入埃及民族主义的回归期,伊朗则迈向君主制民族主义及后来的伊斯兰民族主义。  相似文献   

20.
废名和他的小说在现代文学史上自成一派 ,特立独行 ,他通过小说所表达的东方形态的生命智慧、创作风格以及他在作品中对中西方文学沟通的自觉实践都是非常值得关注的。《桥》和《莫须有先生传》都表达了废名对中国传统的“禅”文化和“妙悟”的理解与运用 ,而两部小说行文风格上的大不相同又体现了废名对“禅”认识的变化。同时莫须有先生身上那挥之不去的堂吉诃德色彩又展现了废名在中西方美学沟通上所作的卓有成效的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