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瞿秋白在马克思主义东渐史上的卓越贡献已被人们普遍接受。但是他对于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的重要特点之一,即把普列汉诺夫著名的“五项式”和布哈林“社会系统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却迟迟未能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包括最近出版的一些不同类型的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史的论著。值得注意的是在30年代初,瞿秋白却又受到苏联批判普列汉诺夫“正统论”的影响,“修正”了  相似文献   

2.
瞿秋白是早期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他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了中国社会政治革命的必要性,论述了中国政治革命的对象、目标、方式以及领导阶级和群众基础,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政治革命观。研究他的有关政治革命理论,既有特殊的历史意义,又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3.
瞿秋白同志是中国革命的先驱者、优秀的理论家、宣传家,他适应中国革命的需要,从一个民主主义者转变成了一个马克思主义者。顺应革命形势,在文化领域“呐喊”,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从瞿秋白的思想转变过程中,可以看出理论传播和社会需要之间存在历史的互动关系。社会需要是理论传播的前提,同时理论传播又孕育着新的社会需要。  相似文献   

4.
五四时期,由于西方各种社会思潮大量涌入,中国思想文化界非常活跃。但究竟什么是科学社会主义,人们却没有真正弄清楚。在各种思潮中,瞿秋白最初是受改良主义、无政府主义,特别是受托尔斯泰的泛劳动主义影响的,后来又转向憧憬社会主义学说,然而也是朦胧的。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他当时对马克思主义的了解还处于“隔着纱窗看晓雾”的阶段。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较晚,绝大多数革命知识分子没有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只是从一些报刊杂志上学得一些马克思主义的观点。1920年12月18日到苏俄的赤塔后,瞿秋白第一次得以接触俄文的马克思主义文献与俄共(布)的政治理论读物。所以说,五四时期,瞿秋白的政治信仰不是社会主义,而是包括社会主义、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无政府主义等思想在内的各种思想的大杂烩。瞿秋白是在赴苏俄考察之后才最终选择并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和理论家瞿秋白,致力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传播与建设。译介和著述并重,学理研究与现实解剖同行。在20世纪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国际一体化与本土具体化的进程中,瞿秋白奋力开拓,系统地探讨了文艺大众化问题,论述了作家生活的大众化、作品内容的大众化和艺术形式的大众化,为毛泽东于20世纪40年代初的文艺讲话提供了具有“前理解”性质的理论文本。这种充满活力的理论遗产,值得人们永远记取。  相似文献   

6.
在瞿秋白就义五十周年纪念会上,杨尚昆代表中共中央发言说:“在党还十分缺乏马克思主义理论和革命实践经验准备的幼年时期,他担负了中国革命道路开拓者的重大责任。”这是符合历史实际的结论。笔者认为,瞿秋白在中国革命理论方面的功绩,主要是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作出了开拓性贡献。一、最早科学论证了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问题,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7.
在瞿秋白就义五十周年纪念会上,杨尚昆代表中共中央发言说:“在党还十分缺乏马克思主义理论和革命实践经验准备的幼年时期,他担负了中国革命道路开拓者的重大责任.”①这是符合历史实际的结论.笔者认为,瞿秋白在中国革命理论方面的功绩,主要是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作出了开拓性贡献.  相似文献   

8.
瞿秋白是五四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史上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对文化观的理解也暗含了他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代表了当时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准。无论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的独到见解,还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宣传方式,都体现出瞿秋白高超的理论水平。  相似文献   

9.
瞿秋白是五四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史上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对文化观的理解也暗含了他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代表了当时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准。无论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的独到见解,还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宣传方式,都体现出瞿秋白高超的理论水平。  相似文献   

10.
瞿秋白同志为什么能为毛泽东同志《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写序?这不是偶然的.它是瞿秋白同志一向对农民问题非常重视的结果.瞿秋白同志论述中国农民问题的有关著作,在中国农民运动问题上的立场、观点同毛泽东、彭湃等同志是一致的.下面就瞿秋白同志对农民问题的理论贡献,谈谈自己的看法,拟请教于党史工作者.(一)肯定农民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作用一九二三年,瞿秋白在为党的“三大”起草的党纲草案中就明确到“不得农民参加,革命不能成功.”后来,他还指出:“中国革命中的中枢是农民革命.”“中国革命如果不能解决农民问题,是永世也不能胜利的.”  相似文献   

11.
瞿秋白同志为中国革命事业奋斗了一生,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他不仅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和无产阶级文化建设上,做了大量开拓性、奠基性的工作”,而且对中国拉丁化新文字的改革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方块汉字的改革者瞿秋白同志认为方块汉字是“艰深”的、“复杂”的、“紊乱”的,与活的语言相脱节的,它一定程  相似文献   

12.
1979年,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指引下,拨乱反正,瞿秋白研究开始恢复了生机。首先冲破禁区、重新评价瞿秋白并产生巨大影响的文章有:陈铁健的《重评〈多余的话〉》,陈坚的《〈鲁迅杂感选集·序言〉不应否定》,王关兴的《批判四人帮对瞿秋白烈士的诬陷》以及《上海学术界座谈瞿秋白评价问题》,郑乃臧、唐再兴、杨杰的《关于瞿秋白……》等文。1980年6月18日,中国文联、中国作协、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举行纪念瞿秋白同志座谈会,周扬同志发表《为大家开辟一条光明的路——纪念瞿秋白同志就义四十五周年》,称“秋白同志是我们党的一位才识卓越的领导人,他不仅挑起过革命实际工作的领导重担,而且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和无产阶级文化事业建设上做了大量开拓性奠基性的工作。”9月,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作出《关于瞿秋白同志被捕问题的复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瞿秋白是“文学大众化的最早的一个倡议者和鼓舞者”。“五四”以后,他就清醒地觉察到新文艺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弱点,主张新文艺要深深扎根于现实土壤中,和广大劳动民众联系着。在“左联”时期关于文艺大众化的讨论中,瞿秋白以列宁关于文学的党性原则作指导,结合当时文艺界的实际情况,写了许多论大众文艺的著作,系统地阐述了文艺大众化的基本理论问题,提出了实施文艺大众化的具体措施和方案,有力地推动了大众文艺运动的深入开展。一九三四年到中央苏区后,他对文艺大众化工作作了进一步的实践。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史上,瞿秋白是较早将社会主义理论和现实结合起来进行认识和探讨的人。这种认识与探讨赶程的不断展开和深化,对他最终完成世界观的根本转变,有着无可置疑的决定性影响。  相似文献   

15.
瞿秋白的投降主义瞿秋白出身在一个破落了的世代“衣租食税”、世代读书和世代做官的地主官僚家庭里。从小习读佛经和儒家一类“子书”,幻想中国成为一个“和平博爱”的无政府主义世界。他混进革命队伍里来,只是出于他对于马克思主义讲的共产主义终极理想,“比较有兴趣”,根本不是出于要为中国革命干一番事业。所以,瞿秋  相似文献   

16.
文艺与政治的关系以及文艺大众化问题,是瞿秋白文学批评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认为瞿秋自在这两个问题上的观点,具有明显的“工具论”色彩,而贯穿其中的政治血脉则是“阶级斗争”,它反映了当时革命文艺队伍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基本立场和态度。瞿秋白也以此建立起一套具有典范意义的文学批评模式。  相似文献   

17.
作者认为瞿秋白在领导中国革命的实践中,阐发与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的战略策略思想。瞿秋白认为战略是一定历史阶段“改进社会之总规划”,有相对的稳定性;策略是实现战略“之手段”,“时时可有变更”。他对中国革命的战略内容(革命性质、领导力量、动力、对象、道路、步聚、前途、方式等)和策略思想(如何实现革命的领导权,如何建立、发展和巩固统一战线,怎样开展武装斗争,政治斗争与其它斗争形式的关系等)都有精辟的论述。瞿秋白在有些问题上一度犯过“左”的错误,但这是支流,其基本思想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8.
瞿秋白同志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是卓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宣传家。他先后写了约有五百篇、近三百万字政治理论文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研究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瞿秋白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理论家之一,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行了早期的探索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瞿秋白不仅在引进与宣传马克思主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而且对中国革命问题的探索也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20.
“问题与主义”论战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问题与主义”论战是适应当时探讨现实社会“根本解决”的理论而引发的。它表明了早期马克思主义“惟有一面认定我们的主义,用他作材料,作工具,以为实际的运动;一面宣传我们的主义,使社会上多数人都能用他作材料、作工具,以解决具体问题”的坚定信念。在争论中作为早期马克思主义的李大钊和作为改良主义的胡适的“主张互相发明”,相互影响,相互激荡而又各自调整,不断促使对立面的转化与强大,从而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开启了实践之门。一个非马克思主义,却点破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先机,虽非他本人所愿,但却是中国思想发展史上的事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