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报告文学未来生存的忧虑,源于对报告文学存在价值的质疑.目前,关于报告文学包含于文学之中、报告文学属于新闻还是报告文学是集文学与新闻于一炉等三种观点都存在问题.其实,报告文学作为一种独立文体与文学和新闻有显著的区别.本文就是基于对报告文学特点和性质的研究,明确定位报告文学的文体独立性,并提出了报告文学发展的若干对策,以肯定报告文学文体未来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报告文学是一种在真人真事基础上塑造艺术形象,及时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报告文学把生活中刚发生的、能引起人们注意的事件以最快的速度传达给读者。但是现今报告文学创作中出现了"报告多"、文学"少的现象,并且越来越严重。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提高报告文学作者的文学修养,让他们不仅会作"报告",而且还会使自己的作品具有"文学性"。  相似文献   

3.
报告文学这一名称在中国的出现虽然在 30年代 ,但这一文体在此之前就已产生。从文体传承的关系和历史的发展来看 ,这种文体因素最后成为一种具有真实性、新闻性、文学政论性特性的新的独立的文体形式 ,有一个很长的过程。我国古代纪实文学可以说是今日报告文学的历史渊源。古代的许多作品虽不能冠以报告文学的名称 ,但已具备了报告文学的某种形态 ,我们称之为报告形态。从报告形态到报告文学 ,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发展、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4.
中国报告文学有自己的历史渊源,就是中国古代的记实文学。但作为一种新兴的现代文体,它又确实在外国报告文学的理论和实践的影响下,与"五四"新文学同步而蓬勃发展起来,如今已成为国际报告文学的强盛劲旅。但对于报告文学"文学性"的质疑,至今不绝于耳,笔者认为,许多经典报告文学以真实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而成为时代的艺术化文献,独立于世界文坛。我们只有从国际报告文学发展的视阈,才能正确地认识中国报告文学的时代价值和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文学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就是报告文学的崛起,以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为开端,报告文学从此确立了不可动摇的地位,彻底改变了作为“二等文学”和长期徘徊不前的尴尬境地,持续地走在时代的前列,多次占据我国文学的主要舞台,热潮迭起,几度辉煌,创作了许多产生过轰动效应的佳作,至今我们仍能如数家珍似地数出许多优秀报告文学作品.比如,《正气歌》、《命运》、《大雁情》、《祖国高于一切》、《三门李轶闻》、《中国农民大趋势》、《唐山大地震》等等.新时期报告文学的几度辉煌,这是因为它遇上了一个伟大的历史转折时期,一个伟大的经济变革时期,一个迫切需要报告文学,也能产生伟大报告文学作品的时代;另一个原因就是当年我们的新闻体制不完备,舆论监督体制不完备,新闻传媒体不能随便发消息,较难把生活中负面生活事件反映在报纸、电台、电视台上,这就需要报告文学予以补充.特别是一些“冰冻新闻”,若干年过去,解冻以后,被写入报告文学,仍不失其新闻性,报告文学也因此格外受到青睐.物换星移,20世纪90年代后,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近年来,报告文学面临强有力的挑战,报告文学的阵地被挤占,报告文学的影响在缩小,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种立足于社会生活事实真实基础上的文学样式,报告文学承载着厚重的社会内容,而且已经通过大量优秀的作品对社会产生了明显的影响,但比之上世纪末的繁荣局面,目前报告文学在更加广阔的创作空间里还有很大的不足,这既有作者创作方面的原因,也有着社会环境的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中国潮”,乃是百家刊物联合发起的报告文学征文活动,现在用以代指中国当代文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报告文学创作热潮.这种热潮,在近几年来呈现出一种涨潮之势.翻开中国文学的发展史,人们可以看到,每一个时期都曾出现过创作热点,每一个时代都曾形成过以某种文学样式为主的创作热潮.先秦散文: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等.这些文学样式对后代的影响很大.中国文学的长河流淌到当今时代,出现了报告文学创作热潮,这就是文艺界所说的“中国潮”.关注和研究“中国潮”这种特有的文学现象,对于报告文学的创作,进而对于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发展和繁荣,应当是有禅益的.  相似文献   

8.
每一时代产生了它的有特性的文学.新时期报告文学成了时代的幸运儿.曾经热朝迭起,几度辉煌.社会的迅猛发展,报告文学原有的形式和品种已无法载负不断扩展和无比丰富的内容,这就促使它必须去寻觅能更好地表现其内容的新的形式和品种,于是,问题报告文学、全景报告文学、历史报告文学便应运而生了.本文拟就对这三个新品种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9.
论改革文学     
改革文学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出现一种独特的文学创作样式.改革文学的叙事目的是以文学创作来验证尚未在社会实践中充分展开其结局并适应"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情境之下的主导性社会政治话语.这当中既有工业题材、政治题材的小说创作,也有相当规模的报告文学传世.一些"改革者"、"政治家"、先进的"科学工作者"呼之欲出,给文坛带来了一片生机.  相似文献   

10.
解放以来,文学界对我国报告文学的产生和发展,有许多不同的看法。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三种:一种看法认为“这种文学形式,自古以来就大量发展着”,包括《左传》、《国语》、《战国策》、《史记》等,其实都是报告文学作品,而“报告文学”的名称,“不过是后来加的”。①另一种意见认为它是三十年代在抗日救亡中“新兴的”一种文学样式。②这种意见大都是采用三十年代和四十年代一些论述报告文学的文章的看法。第三种意见认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