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他为何辍学     
梁万明 《教育文汇》2014,(20):24-24
这一天,我突然听说亚坤辍学回家了。我立即去他家,亚坤却躲开了。他的父母无奈地说,劝了他多次,亚坤是个倔性子,硬是不上,实在没办法,不知道这孩子哪里出了问题。第二次家访时,亚坤正往外走,他见到我很惊讶。他的父母不在家。我开门见山地说:“亚坤,你的父母很支持你上学。你辍学父母也很伤心,你知道吗?”“知道!”亚坤大声地回答。“你一定要这样吗?你其实很有潜力,为什么一定要辍学呢?”他没有正面回答我的问题,而是讲了不久前发生的一件事情。  相似文献   

2.
张凯 《生活教育》2010,(9):28-28
最近,一些知名网站和媒体相继爆出了一个“Anti—Parents父母皆祸害”的话题。顿时,这个话题引发了广大家长和众多教育人士的关注和评论。“父母皆祸害”中的“祸害”,是“80后”子女用来形容“50后”父母的。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些“80后”子女如此来形容我们这些“50后”父母呢?很显然,“父母皆祸害”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非常棘手又不得不令我们深刻反思的命题。  相似文献   

3.
《高中生之友》2011,(4):10-11
“父母皆祸害!”当孩子们喊出这样一句“离经叛道”“颠覆人伦”的话时.孩子真的是将父母视之为“洪水猛兽”吗? 都说“中国的父母是世界上最好的父母”,为何家长们怎么就一不小心成了孩子们心中的“祸害,,了呢?我们认为,主要原因还是双方没有进行有效的沟通,没有真正感受到彼此的爱.没有互相体谅各自的艰辛,从而走向了极端。  相似文献   

4.
听来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 ,是在很古很古的时候 ,世上有位英雄 ,他来到一个村庄问有没有需要他帮忙的事。村人说山上有只猛虎一直祸害着他们。英雄就去了山上 ,与猛虎搏斗了三天三夜 ,猛虎被除了。他剥下虎皮回到村中 ,问还有什么祸害 ?村人说 :“海里有条龙 ,你去杀死它吧。”英雄又赶到海里 ,苦战了七天七夜 ,提着龙头回来了。村人设下酒宴款待他 ,英雄喝下那壶酒 ,又问还有什么祸害只管说吧 ,英雄就是为民除害的 !村人说 :“是还有一个祸害 ,如果消灭了就天下太平了。”英雄问 :“是谁 ?”村人说 :“是你。”英雄疑惑不解 :“怎么是我 ?”村人说 :“因…  相似文献   

5.
还没有上学时,我相信父母。因为父母会做饭,会写字,会种庄稼,似乎没有什么是他们不会的。我认为他们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对的,所以我很听父母的话。上学以后,我相信老师。因为老师会写更多的字,会做题,教给我许多的知识。他们似乎比父母更有文化,我又认为老师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对的,所以我很听老师的话。可是在父母面前,我却越来越不听话了。  相似文献   

6.
在美国,孩子被看成是全社会的,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有些孩子称呼父母直呼其名……美国家长经常对孩子说的是:“我爱你!”“孩子,你很棒,父母为你自豪!”他们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但在生活中。对孩子的费用方面很抠门,有时还很“残忍”,经典的故事是:孩子跌倒,家长不会去帮忙,让他们磕磕碰碰自己爬起来……  相似文献   

7.
我的父母都是知识分子,对我的教育很传统。虽然从来没有给我施加过压力,家里也很自由民主,但他们和当时大多数的中国父母一样含蓄而内敛,不喜欢用语言来表达对子女的爱,从不说“你真棒”或者“你真了不起”,也不会主动在外人面前夸奖自己的孩子。他们对子女的言行规范得最多,责  相似文献   

8.
鱼和蚯蚓     
鱼见了蚯蚓就扑了过去,恶狠狠地说:“我要把你吞下去!要不,留着你是个祸害,到头来引诱我上钩!”蚯蚓说:“你要吞就吞,你如果不是生性要吞我的话,人们也就不会把我当诱饵了!”鱼和蚯蚓@人可  相似文献   

9.
《高中生之友》2011,(4):4-9
震惊!一个拥有28910名成员的网络小组竟然以“父母皆祸害”命名,群体性地将父母形容为“祸害”,并在网络上声讨父母们的种种“罪责”……  相似文献   

10.
赵立平  许连波 《班主任》2010,(12):26-26
近年来,有个“父母皆祸害”小组惊现网络,这个小组拥有几万名成员,他们对父母的传统观念、教育方式和严厉管束很是反感,对他们只盯分数的做法很有意见……  相似文献   

11.
听同事说,郑渊洁和教育有着“深仇大恨”。他,是个尖酸刻薄、酷爱挑刺的“家伙”。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得其短文,再三品读,在“汗涔涔”中,我似乎顿悟到了些什么。一、计划作文经济时代的尴尬“我的儿子亚旗读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开了作文课,一次老师出命题作文《我最难忘的一件事》,我看亚旗愁眉苦脸的,忍不住手痒帮他写了一篇,然后得意洋洋地告诉他等着老师表扬吧。结果老师打了个大大的红叉,说不及格,还说作文怎么可以这样写,命令亚旗重写。我当时一生气,让家里的小保姆又写了一篇,再交上去就成了范文,全班表扬──小保姆实在,写她在街上搀…  相似文献   

12.
亲爱的孩子,很多人知道我生你生得很不容易。有人会很热情地加注:“长大之后,一定要告诉她,要孝顺妈妈才行。”我总会说:“不要给她这样的重责大任。是我要生她的,她也很辛苦啊。”我不是一个传统的道学者,再怎么像真理的事情,我都会先放进脑袋里想一想它的逻辑和可信度,包括孝顺这两个字。百善孝为先。一个连父母都无法好好对待的人,通常也没办法对别人太好,在人生中通常是个失败者。这是我同意的。但我并不同意“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人啊,如果不愿长进,并不会因为变成父母而崇高。  相似文献   

13.
从网上、博客的留言与微博的交流中,我看到了许许多多的80后、90后心中对父母的不满和怨恨。不理解父母,或者父母不理解孩子,是矛盾的主要爆发点,但无论如何也不能把“祸害”这个词强加在父母身上,我认为不妥。  相似文献   

14.
张凯 《辅导员》2010,(18):14-14
当“父母是祸害”的警钟敲响时,不要问警钟为谁而鸣,警钟为我们而鸣。正视自己的错误,改正自己的错误,这才是“父母是祸害”应该给我们带来的思考,也是命题成立存在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杰西九个月大时,初为父母的我们显得很外行。有一天我很受挫,就打电话跟父母诉苦:“我觉得我们完全被她牵着鼻子走了。她现在还不会走路,不会说话,我们就已经对她干依百顺了!这种情况肯定是有问题的,但我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  相似文献   

16.
钱灿 《四川教育》2010,(10):18-18
“Anti—Parents——父母皆祸害”这个论坛的被关注度还在持续,它所引起的震撼与反思成为各种媒体探讨的话题。而它的小组成员在《南方周末》曝光后的两周时间内从7000人骤增过万。他们共同的敌人是自己的父母,讨论的是如何有效的对付他们的“敌人”。他们给自己的父母取了个颇为惊悚的称呼“祸害”,这是“80后”子女对父母的集体抗议!  相似文献   

17.
文雨 《甘肃教育》2010,(17):1-1
“父母皆祸害”,这旬听起来有些惊世骇俗的话。并不是某个人的表达,而是一个被炒得很热的网络讨论小组的名字。这个小组的参与者主要是80后,交流的内容也主要是控诉父母是怎样“祸害”自己的。  相似文献   

18.
开心QQ糖     
只有我答得出来小明今天一回到家就对着父母说:“今天老师在学校问的一个问题只有我答得出来。”父母高兴地问道:“什么问题呀?”老师问的是:“谁没有交作业。”委屈孙子骄傲地把记分册给祖父看。祖父说:“唉,我读书时,历史成绩总是100分,而你才99分。”孙子感到很委屈:“爷爷,你读书的时候,历史要短得多啊!”满分甲:你的化学考了多少分?乙:满分!甲:不会吧?那次考试卷纸发下来5分钟你就交了卷啊。乙:是啊,我在卷纸上写得很清楚:答案见班长卷子。省电儿子对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特别热心,他对我说:“妈妈,2008年,我们去北京看奥运会呀?”“不…  相似文献   

19.
我们的情     
有一句歌词说:“问世间情为何物,总让人牵肠挂肚。”确实,情这个东西真奇怪。当它在我们身边时,我们不注意,更不会珍惜;但失去时,谁不曾后悔莫及呢?亲情从我们刚出世,父母就一直陪伴在我们身边,含辛茹苦地抚养我们,却不求一点回报。这大概就是“血浓于水”最贴切的解释了。每次出门,不管去哪,父母都看着我,还要叮嘱几句:“过马路要当心,看看车子再走,早点回来,别贪玩啊……”我有时候真恨他们怎么不学习古人,把语言变得精炼一点。他们似乎存心要让全楼都知道我是一个“已经读初二的小弟弟”,我觉得很丢人,于是红着脸不住地轻声说:“知道,知…  相似文献   

20.
刘雨婷 《初中生》2015,(8):43-44
在学校,我是一个乐观、开朗的人,喜欢和同学一起疯;在家里却完全相反,很少说、笑、闹.我从未对家人说过“爱”之类的字眼,因为觉得肉麻. 父母长年在外工作,不到过年一般不会回家,因此电话打得很频繁.每次打来电话,他们少不了要问我有没有想他们、有多爱他们之类,而我总是“嗯”一声敷衍,或找借口要奶奶来接电话.虽然我知道他们心里一定很失落,但我并不想因此而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