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中西方文化的不断渗透和普及,我们与各国友人交流的机会逐步增大,与此而来的见面会谈也越加频繁,其间所涉及到的商务礼仪特别是初次见面的招呼用语就显得尤为重要。它是两人相识后或相识时的问候语,是说话人肯定与对方之间关系的一种标志。我们大胆探索和共同讨论了一些国家的打招呼形式,从而更好地来传承我们的文化,促进中西方友好地交流。  相似文献   

2.
安扬 《家长》2016,(4):36-37
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女孩存在,我们才能勇敢地面对成长的烦恼,勇敢地面对一个不再如飞蛾扑火一般的自己。那天,我和三个闺蜜庆祝我们相识二十周年,短暂地感慨完从初中时代起的相识、相知、相惜、相伴后,我们享受了低脂、低油、低盐的大餐,随后慵懒地剔着牙,交流着哪些牌子的抗皱产品性价比高,去哪里做美容经济又实惠,哪家女装专卖店打折促销。这  相似文献   

3.
相识是一个偶然,相处却成了必然。人生真的很短暂,茫茫人海中,能够相识相处真的靠机缘。当一切顺理成章地走过,人生就不再简简单单。  相似文献   

4.
<正>遇到"挑剔"的80后家长时,我们不该畏难,应该由衷地感到高兴。因为家长的"挑剔"行为是素质提高的体现、社会进步的标志。家长的"挑剔"将会更好地促进学校发展、教师职业道德和技能的提升以及学生成绩提高。改善80后家长与学校和老师的关系,需要经历双方相识、相知、相融的过程。相识。相识的过程就是双方建立信任关系的  相似文献   

5.
雨婷和艾顿都是从县城高中考到省城大学的。在她眼里,自己与艾顿的爱情也没有什么罗曼蒂克。平淡地相识,平淡地在一起。之所以雨婷有这种感觉,是因为她觉得艾顿是个很木讷的人,这让开朗的雨婷很难接受。  相似文献   

6.
哭三毛     
三毛死了。我与三毛并不相识,但在将要相识的时候三毛死了。三毛托人带来口信嘱我寄几本我的新书给她,我刚刚将新书寄去的时候,三毛死了;我邀请她来西安,陪她随心所欲地在黄土地上逛逛,信函她还未收到,三毛死了。三毛的死,对我是太突然了,我想三毛对于她的死也一定是突然,但是,就这么突然地三毛死了,死了。  相似文献   

7.
心灵的预约     
在世界的万花筒里,有两颗心注定要碰撞在一起,无需苛求也不必勉强。或许是缘分吧,但我更愿意相信这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一个约定。意外的相识是一只蝴蝶,总在记忆和朦胧中飞翔。不知不觉中,我已经淡忘了和娜娜最初的相识,因为手拉手肩并肩走过的友谊之路,已把那原本虚幻的彩虹桥转化成了坚硬的现实,我们都在为着那个心灵的约定心甘情愿地付出着……夏季的炎热是有目共睹的。看看那无精打采的树木,看看那五颜六色的遮阳伞,  相似文献   

8.
袅袅八班情     
人生路上,有悲欢,也有离合。茫茫人海中,人与人的相识是一种缘分,从相识,相知,到相离,隐藏着多少偶然。相识是快乐的,相聚是温馨的,离别是伤感的,瞄准离别的场面,抢拍分手的瞬间,有多少精彩的镜头任我选择,又有多少美好的事情让我  相似文献   

9.
自2007年参加工作以来,和我的孩子们已经相处了两年多的时间,我们从陌生到相识、从相识到相知,其乐融融地走在了一起。我班学生家长有的是涉农地区失地农民.有的是外来进城务工人员,他们大都做着小本生意或者打零工,很少有心思和精力关注孩子的学习和生活。  相似文献   

10.
介绍与应答     
以前,要介绍两人相识,必须遵循许多特定的礼节和程序,还必须小心地衡量每个人的身份、地位、年龄、性别,以确定该先介绍哪一位。现在时代不同了,这些繁文缛节也渐渐不再受到重视,人们在介绍时感觉更为随意、轻松了,下面我们分别来看看介绍的两种基本类型:第三者介绍和自我介绍。Ⅰ.第三者介绍:即由第三者 C 介绍 A 和 B 相识。请看下面的例句。  相似文献   

11.
“钝”悟     
<正>有一种情愫,你会无从表达,因为你不知道下一秒还有没有人愿意听你讲这段故事。这个世界不需要有太多的同理心,就如同父母不能强迫子女能够和他们一样成熟理性地看待问题一样,岁月打破并隔断了平等对话与相互理解的桥。所以,如果你就是这个世界的唯一,就不会觉得孤独,也不会需要被别人接纳,便也不会有失望。但现实是,你不是世界的唯一,你只是世界唯一的你。和你一样确定是唯一的自己的人,与你从相逢到相识,从相识到别离。没有人能成功预测你的下一站  相似文献   

12.
关于我和花儿小姐的相识,我只能说是太神奇了。我和花儿小姐初三是一个学校的,但那时候我们还不太熟,我只知道她叫莫莉,见面也不会打招呼,我们的生活也没有交集。所以在莫莉转来我们班时,我还乐呵呵地对同学说:“啊啊啊,她长得好像我初三隔壁的姑娘,这个妹妹我是见过的……”我单纯地想,世界上果真有两片相同的叶子。  相似文献   

13.
流浪的云     
我常常为自己而感动,也为相识和不相识的人们所感动。世界太大了,一个人太渺小了,而我们的心是无垠的。短短的这些年,我遇到了那么多的好人,最先感动我的就是这些像父母、兄弟、姐妹一样的人。  相似文献   

14.
与书相识     
与书相识,相识在四季,相识在每一个春夏秋冬。与书相识,人生充实如堆满谷粒的仓,点点滴滴都是饱满。 往事如风,风中夹杂着书的馨香,吹开我的窗扉,吹拂我的面庞,吹进我的心房。是书香,清新和畅;是书香,沁人心脾;是书香,涤荡人生。从此,我与书相识,相知,相伴,走过春秋冬夏。  相似文献   

15.
上善友谊     
三人行必有我师心如无名以为自己习惯了一个人的桃花源,不需要任何清香的点缀。但人生是无奈的,也是可爱的,在我养成坏心情时,却亦步亦趋地明白了友谊的珍贵。就像与无名的相识。  相似文献   

16.
教学《琵琶行》,细致品味“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两句诗,我们会发现,这里“相逢”的表层义是说诗人与琵琶女偶然相遇,但同时还含有精神“相逢”,即两个心灵积极主动地相融的深层意味。而且,既然“相逢何必曾相识”,那么,相识未必就是“相逢”,因为“相逢”是彼此心灵的相通啊!  相似文献   

17.
教学《琵琶行》,细致品味“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两句诗,我们会发现,这里“相逢”的表层义是说诗人与琵琶女偶然相遇,但同时还含有精神“相逢”,即两个心灵积极主动地相融的深层意味。而且,既然“相逢何必曾相识”,那么,相识未必就是“相逢”,因为“相逢”是彼此心灵的相通啊![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我们追随这孩子的世界,用荡漾的春风,火热的情怀,呵护家长心上的宝贝,用辛勤的汗水,无私的奉献,托起祖国辉煌的未来。我和孩子们相识,在他们蹒跚学步的时候,沿着我伸展的臂膀,渐渐地,他们跑起来。我和孩子们相识,在他们多彩的梦中,沿着我启迪的小道,渐渐地,...  相似文献   

19.
一些相识和不相识的明友给编辑部和我写信,谈语言教学和语文教学的一些问题,其中好些位都谈到反问句,使这个一般人认为没有什么问题的地方,暴露出问题来了。把大家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是涉及两个方面的问题,反问句的特点和反问句的性质,同时也有几个概念的区分问题。  相似文献   

20.
在小学语文课文中,“相”有充当人称代词,指代“你、我、他”的用法。这种用法,不仅古代汉语中有,现代汉语中也有。如唐代诗人贺知章的七言绝句《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诗中的“相见”和“相识”的“相”,指代第一人称“我”,而且都是前置宾语。“儿童相见不相识”,可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