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首先对Aharonov-Bohm效应以及现代电磁场理论中的基本物理量作了详细的介绍。最后以矢势的Aharonov-Bohm效应为基础,说明标势也具有物理效应,并对证明此效应提出实验设想。  相似文献   

2.
对于一个二维模型体系,采用WKB近似方法计算了金属层中电子在晶格场和Aharonov-Bohm势场(以下简称A-B势场)中的能级。得出的束缚态能级表达式中,包含了与A-B势的磁通有关的量,表明层状模型中金属层厚度很小时,能级中存在量子边界和量子尺寸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介绍A-B效应,讨论电磁势A和ψ是怎样引入量子力学的,从而得到现代电磁理论中的基本物理量。  相似文献   

4.
浅析电磁场的"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电磁场的各种“势”,分析了电势、磁标势、矢势、标势、推迟势、库仑势、电磁势…的适用范围,相互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指出了“运动电荷的推迟势”的说法不一定成立,阐明了量子力学要用到电磁势;在量子理论中,将电磁势看成一种数学工具而非物理现实是不对的,电磁势的物理效应是可观测的.  相似文献   

5.
对矢势A的物理特性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指出不同规范下矢势A特性上的差异,同时说明了在量子理论中矢势A具有确定的物理效应.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中国传统哲学、文化背景为依托,对中国艺术中"势"的内涵及其形成机制作了概观性梳理,认为"势"在中国艺术中是通过蕴含性、趋向性的艺术形象所表现的"道"的运行状态;"势"的生成是一个"道之势--心之势--形之势"的同构机制:"势"的艺术创造在于"即体成势".  相似文献   

7.
<正>一、笔法势的概念笔法势包括笔法取势(布势)、笔法攻势、笔法收势。取势、攻势、收势是动态过程,由取势形成的笔法势是静态的。攻势是攻"取势所形成之势",攻势完成即形成收势。一方面,有什么样的取势,就有什么样的攻势;另一方面,攻势方式决定收势,收势完成形成笔法势。就像京剧中演员亮相一样,是一个从起势、运动过程到动作完成后的定格姿势,武术、舞蹈、杂技表演中经常用到。唐太宗《论笔法》中"得势而出"就是这个道理。  相似文献   

8.
<正>要谈好这个话题,须先理顺一下几个基本概念:笔法势因素、笔法势、字法势因素、字法势。由笔法势因素的运用形成了笔法势,笔法势的效果就是笔道的笔墨效果即笔迹,但这个笔迹的形成不是单有笔法势因素一个原因,它是由笔法势因素和笔墨纸砚等书写工具共同形成的,如"折笔"笔法势因素的应用效果在不同的条件下会呈现不同的笔迹:用毛笔铺毫(相对较浓墨汁)运用"折笔"笔法势因素在熟宣上书写,形成的墨迹效果(即笔法势)是方形;  相似文献   

9.
《战国策》气势雄伟、感染力强,具体表现在策士思维、主张、言辞三方面。究其原因在于策士采取了独特的策略——捭阖术,此乃时势、地势、人势、术势综合形成,以势成势是之谓。然"势"的互成仅为一面,时势对人势的消解,才是策士群体被称为战国独特精神代表之一的实质原因。  相似文献   

10.
在简要回顾电磁范畴的AB效应的基础上,具体给出旋转参照系AB效应的理论推导,强调指出含惯性矢势的量子力学薛定谔方程包含惯性场的动力学效应和几何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