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洱海北部典型小流域农业氮磷流失特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揭示洱海北部区域农业面源污染物氮磷流失的特征,以凤羽河小流域为研究对象,于2011年7月对1次降雨-径流的全过程进行了氮磷浓度的测定,分析了降雨过程中污染物负荷、浓度随降雨-径流变化过程的特征。结果表明,污染物负荷变化与流量变化呈现出大致相同的趋势;污染物浓度的峰值提前于流量峰到达。今后开展相关监测时应将降雨时间间隔、上游生产生活方式考虑进来,以更好地阐释降雨-径流过程中凤羽河小流域农业氮磷流失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蔬菜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采取4℃冷藏和-4℃冷冻2种方式分别贮存叶菜类、瓜果类和根茎类蔬菜,在不同时间分别测定蔬菜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含量.结果表明,随着贮存时间的延长,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均呈增加趋势,贮存时间越长,增加越为显著;硝酸盐则逐渐降低.贮存时间相同时,与冷冻保存相比,冷藏条件贮存的蔬菜中亚硝酸盐增加速率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闽北裸露坡地水土流失与降雨量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运用坡面径流小区法研究闽北裸露坡地水土流失与降雨量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径流量与降雨量呈极显著线性相关(P<0.01),径流量随降雨量增加而增大,拟合方程为y=-6.1447+0.5125x;降雨量是引起土壤流失量的关键因素之一,降雨量与土壤流失量的关系与土地利用方式、人为干扰、降雨强度、降雨历时、前期降雨和下垫面性质等多种因素有关:土壤流失量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远比径流量更为复杂.  相似文献   

4.
在广州城市快速路代表性路段选择3个监测点开展路面径流监测.结果表明,广州城市快速路路面径流悬浮固体、化学需氧量和石油类等污染物浓度较高,氮、磷营养盐浓度较低;不同监测点路面径流污染浓度差异较大,主要受降雨特征、日交通量和道路周边土地利用等因素的影响.路面径流中的石油类、化学需氧量、五日化学需氧量、总氮、总磷、铅和锌等污柒物已超过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限值,若不经处理直接排入地表水,则可能造成受纳水体的水质污染.城市快速路道路旁径流排水口附近的土壤已明显受路面径流污染的影响,表层土壤有碱化、养分含量增加和重金属积累的趋势,路面径流污染给道路沿线土壤带来潜在的土壤理化性质不平衡和重金属污染的威胁.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校园内不同下垫面雨水径流进行水质监测分析,数据显示初期雨水径流污染物浓度较高,随着降雨持续,其浓度下降并趋于平稳。结果表明,校园屋面雨水径流水质较校园道路好,雨水径流中pH、电导率、BODs、溶解氧、总余氯、氨氮、TP、度及嗅和味等指标均符合”城市杂用水标准”要求,而SS、TN、浊度等指标含量较高,超过该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主要的房屋材料--砖,进行了一系列室内模拟降雨径流实验,考察了不同污染物浓度、不同流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水浓度越小,砖吸附径流污染物的效果越好;降雨强度越大,径流污染物削减率越好.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延庆县上辛庄径流试验站两年监测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植被覆盖度的提高可以明显抑制径流、土壤的流失强度,并且可消弱坡度、降雨对水土流失的影响程度.同时,30%的植被覆盖可能是该区能有效控制水土流失的临界值;污染物的流失强度随植被覆盖度的变化规律与径流与植被覆盖度的变化规律一致,即随着植被覆盖度增加而降低,说明植被措施对污染物流失的控制主要是通过减少径流泥沙而起作用的,但植被措施对不同污染物的抑制效果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8.
该文运用坡面径流小区法研究闽北裸露坡地水土流失与降雨量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径流量与降雨量呈极显著线性相关(P〈0.01),径流量随降雨量增加而增大,拟合方程为y=-6.1447+0.5125x;降雨量是引起土壤流失量的关键因素之一,降雨量与土壤流失量的关系与土地利用方式、人为干扰、降雨强度、降雨历时、前期降雨和下垫面性质等多种因素有关:土壤流失量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远比径流量更为复杂。  相似文献   

9.
地表径流是引起坡面土壤和养分流失的主要动力,寻求有效途径对降雨径流进行科学预测,是陕南地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基础.本文选取后沟小流域8个不同坡度和面积的径流小区,结合2011-2012年汛期的6场降雨产流的实测数据,评价陕南地区坡耕地基于SCS-CN模型的适用性,并考虑降雨量影响的基础上对径流曲线数CN和初损系数Iα进行修正.结果表明,陕南地区小流域坡耕地初损参数λ为0.10.4.随着Iα的变化对CN进行修正,确定CN值为58.选取的8个径流小区中,利用SCS-CN模型的模拟效果较好,径流量模拟值变化趋势与实测值一致,降雨径流量模拟值与实测值进行相关分析,计算得到两者的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相关.6场降雨事件径流模拟值与实测值分别为8 082.3 L和7 419.8 L,相对误差为8.8%.该研究结果可为陕南地区降雨径流预测及面源污染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赣南脐橙主产区的信丰县,开展脐橙果园土壤水分对降雨和果园生草的动态响应研究.通过在径流小区利用土壤水分自动监测系统-FDR,观测和分析土壤水分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脐橙果园土壤水分随降雨的季节性变化而变化;表层土壤水分变化较深层土壤水分变异大;果园内百喜草生草栽培覆盖较清耕裸露的平均土壤水分含量高、变异小且能有效减少降雨造成的地表径流.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新鲜双孢菇为原料,将双孢菇装于浅型塑料托盘,用不同开孔面积(开孔面积分别为0、18.8、75.4和169.6mm2)的10μm PE保鲜膜覆盖包装,并于2℃下冷藏.在20天的冷藏期间测定了不同的包装形式对双孢菇微生物、失重率及外观色泽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的开孔(75.4mm2)有利于防止包装内凝水的形成以及过多的水分损失,并且降低了微生物的生长速度、较好地保持了双孢菇的贮藏品质.  相似文献   

12.
华南地区城市道路径流污染特性:以深圳市为例(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析华南地区道路径流污染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对华南地区典型城市深圳市道路进行了4场降雨的径流样品采集及分析.结果显示道路径流水质劣于地表水4类环境质量标准,说明道路径流已经成为影响城市水环境质量的重要威胁.同时研究发现初期冲刷效应受到降雨类型和污染物种类的双重影响,因此在针对道路径流处理设施特别是初雨截流装置的设计时,需要同时考虑降雨类型与污染物种类.另外,建议华南地区的初雨截流量为3~5 mm的初期降雨.这些研究结果能为有效的道路径流处理设施设计提供有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存储模式已经不能应对网络和应用的飞速发展,论述了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数据存储技术,相对于传统方式有着明显的优势.对GlusterFS分布式文件系统做了简要介绍,分析了此系统的架构,以及如何安装和正确地配置,并且在此系统上进行相应的测试,测试分为系统的自动冗余、由冗余带来的系统高可靠性(容错)、系统的在线文件同步、故障点恢复后的文件同步,测试的结果验证了此系统相对于传统存储模式的巨大优势.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几种食前处理方法以及存放时间对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1)5‰白醋浸泡30min、1‰食盐水浸泡30 min、4‰洗洁精浸泡30 min能有效降低大白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大白菜的亚硝酸盐含量在6 h、12 h内不断上升.冰箱4℃条件下存放能够有效抑制亚硝酸盐含量的增加;(2)蔬菜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其亚硝酸盐含量呈上升趋势,小白菜和黄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分别在存放30 h,24 h和18 h后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15.
以临颍县、郾城区和舞阳县三个蔬菜种植基地的15个土壤样本的监测数据为基础,利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漯河市蔬菜种植区土壤有机污染物环境质量状况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显示,临颍县和郾城区的两块地污染等级均为清洁(安全),舞阳县的一块地污染等级为轻度污染。  相似文献   

16.
彩显生产过程中,荧光粉废水水质水量变化幅度大,运行成本高,污染物排放量高.采用加载一还原一协同絮凝工艺处理荧光粉废水,工程实践表明,在处理效率、出水水质及运行成本、产泥率等方面都远优于传统工艺.该工艺出水的SS,CODcr,TCr,Cr+6,产泥率及运行成本的平均值分别为0.7mg/L,16.1mg/t,9.7mg/L,1.3kg/m3,1.26元/m3,较原有工艺降低超过35%,其出水水质优于《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1-2002标准,可回用作杂用水及景观水补水.  相似文献   

17.
以陕西省志丹县顺宁镇任坪村保娃沟门流域的前拐沟黄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土工试验规程(SL237-1999)进行分类、击实、渗透等各项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流域黄土的Cu〉5,Cc∈(1,3),小于0.005mm的土粒含量18.95%,土料的液限ωL平均为27.98%,塑限WP平均为17.10%,塑性指数Ip平均为10.89;土样最大干密度为1.70g/cm^3,最优含水率为14.99%;渗透系数为4.32×10^-5cm/s。该区土壤粒径分布不均匀且级配良好,渗透性较好,适合筑坝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18.
该篇探讨了热水处理对石榴采后常温贮藏期间主要生理和品质变化的影响.石榴经过38℃、45℃、50℃,5min、10min、15min处理,结果表明,38℃,15min热水处理可有效提高好果率,降低失重率,较好的抑制石榴采后呼吸强度、质膜相对透性,降低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提高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实验证明热处理能有效减缓石榴品质的下降,延缓石榴采后衰老速度,有利于延长贮藏期限和保持石榴原有的风味品质.  相似文献   

19.
The Huai River Basin is a unique area in P. R. China with the highest densities of population and water projects. It is also subject to the most serious water pollution. We proposed a distributional SWAT (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 model coupled with a water quality-quantity balance model to evaluate dam impacts on river flow regimes and water quality in the middle and upper reaches of the Huai River Basin. We calibrated and validated the SWAT model with data from 29 selected cross-sections in four typical years (1971, 1981, 1991 and 1999) and used scenario analysis to compensate for the unavailability of historical data regarding uninterrupted river flows before dam and floodgate construction, a problem of prediction for ungauged basin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dam and floodgate operations tended to reduce runoff, decrease peak value and shift peaking time. The contribution of water projects to river water quality deterioration in the concerned river system was between 0 to 40%, while pollutant discharge contributed to 60% to 100% of the water pollution. Pollution control should therefore be the key to the water quality rehabilitation in the Huai River Bas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