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本文主要阐述了应用人工湿地对石头口门水库水资源污染的处理,在充分论证了人工湿地应用优势的基础上对比了湿地的不同处理方案,分析了人工湿地在不同季节、污染负荷、植物等条件下净化能力的差别。结果表明:(1)人工湿地对污染河水有较好的净化效果,适用于石头口门水库及类似污染条件的河水;(2)采用芦苇等植物净化效果好;(3)湿地对氮、磷、农药、颗粒物等的去除率较高。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在邯郸构建了二级串联人工湿地系统,进行污水净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构建的人工湿地系统对污染物去除效果良好,出水水质较稳定,系统对COD、TN、TP的去除率分别在25%~65%、29%-94%、30%-80%之间.在相同的水力负荷下,植物生长状况良好的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效果明显高于植物生长状况差的人工湿地.潜流人工湿地子系统对污水的净化效果和稳定性明显好于表层人工湿地系统.人工湿地处理污水受温度和季节影响较大,在温度较高的夏季去除率远远高于温度较低的冬季.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银纳米颗粒和低温双重胁迫对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效果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在实验室条件下搭建了中试规模的垂直流人工湿地以处理合成废水.通过测定人工湿地出水中氨氮(NH+4-N)、总氮(TN)、总磷(TP)、化学需氧量(COD)浓度以及湿地上下土壤层内微生物的多样性、丰富度和群落结构,分析人工湿地对污水的处理效果和土壤基质内微生物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湿地TN、NH+4-N去除率与温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63和0.692,呈显著正相关性.从暖季到冷季,银纳米粒子与低温双重胁迫使湿地下层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丰富度降低,并改变了氨氧化古菌属、硫针菌属、厌氧粘细菌、假丝酵母菌属、硝化螺旋菌属和菌胶团等脱氮功能细菌的丰度,从而影响了人工湿地的污水处理效果,究其原因可能是特定微生物物种随季节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4.
造纸废水的芦苇人工湿地处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了用于处理造纸废水的芦苇人工湿地的构造工艺、作用特点及类型,分析了不同构造工艺,不同类型的芦苇人工湿地的特征,并通过实例说明用了芦苇人工湿地处理造纸废水的效果,提出了芦苇人工湿地处理造纸废水的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人工湿地在处理污水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近年来,全球的水体污染和富营养化现象越来越严重,而对于水资源紧缺的我国,这一现象已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人工湿地是一种目前国际上较多采用的处理污水的工艺.本文较全面地介绍了这些年来应用人工湿地中微生物和植物对污水净化的研究概况,并提出了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近20年来发展起来的人工湿地,在污废水处理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结合人工湿地处理工艺特点和垃圾渗滤液特征,简要介绍人工湿地净化渗滤液的机理、处理效率和优缺点,并针对人工湿地在处理渗滤液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减缓措施.为人工湿地在垃圾渗滤液处理中的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利用一个自行构建的小型示范性人工湿地,考察其对分散性生活污水的处理效能,以便为水量少、波动大、污水成分相对简单的分散性污水处理提供一条经济有效的途径.结果表明:湿地系统植物移栽20天后恢复良好,栽植培育1个月后即可连续满负荷进水.稳定运行后,水力停留时间为48h,人工湿地对COD、氨氮和总磷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超过80%、55%和55%,出水可达标排放.结果表明,对于分散性生活污水,可采用人工湿地的方法对其进行处理,以弥补分散性生活不便收集、多数直接排入地表水体,一些地区污水处理率较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人工湿地是近几年出现的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通过其中的湿地植物、微生物和床体的协同作用,达到对渗滤液中污染物质的有效去除,其结构与功能决定了其在垃圾渗滤液处理上的优势.国内外的应用实例显示了其处理效果,同时也反映了对进水的要求,在进水浓度较高的情况下,需要进行相应的预处理,达到进水要求.  相似文献   

9.
在大坝安全监测及地质,水文等部门,常常有大量的建筑物性态的监测数据及关于地貌,水文地质方面的勘测资料.通过对这些资料加工、处理后得到的各种图形,可对研究对象进行深层次的分析研究.过去,这些工作都是由人工进行,庞大的数据通过人工处理转换成各种所需图形往往要花费大量人力和较长时间,而且对数据的处理精度不高,造成了图形准确度低,又不规范化.  相似文献   

10.
强夯法具有设备简单、施工方便、适用范围广、经济易行、有效缩短工期及加固效果显著等优点.通过某厂区采用强夯法处理回填土地基的工程实例,介绍了该方法在以块石为主要填料地基中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一套基于低影响开发理念的城市雨水综合管理规划方案.与传统排水规划不同,该方案通过在社区尺度上规划各类低影响开发设施,削减径流总量和污染负荷,实现可持续的城市雨水综合管理.采用结合了传统排水管道和低影响开发设施的水力模型,对规划效果进行了评价.通过20年降雨数据的连续模拟发现,在规划完全实施基础上,相对于不采用低影响开发设施,径流总量削减率可达80%以上.为保障和指导规划的实施,结合当地条件,制定了技术实施导则.规划区域内3条主干道道旁生物滞留设施已完成施工建设,区域内其他地块的开发也正在实施导则的指导下逐步开展和实施.提出的基于低影响开发理念的区域雨水综合管理规划、评价和实施方法,将为我国其他地区的类似项目提供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城市绿道的雨洪调节功能,在文献研究和案例分析基础上,首先对城市绿道与低影响开发、绿色雨水基础设施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然后,提出了基于雨洪调节功能的城市绿道分类系统,总结适用于不同类型绿道的雨洪控制利用技术措施.结合中国城市规划体系,提出了与城市排水系统相结合的绿道规划方法,以及绿道雨水系统和单项雨水设施的设计方法,探讨了绿道雨水系统在入流、竖向、溢流等方面与其他系统的衔接关系.最后,介绍了上述规划设计方法在嘉兴滨水绿道和道路绿道示范项目中的应用,结果表明雨洪控制利用系统对年径流总量和年均污染物总量(TSS)的削减率分别不低于30%和40%.  相似文献   

13.
采用SWOT分析方法对传统雨洪管理模式和低影响开发模式在我国应用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传统雨洪管理模式存在诸多缺点,例如只针对雨水收集排放或只用于调蓄洪峰,未考虑雨水的原位入渗、面源污染控制、生态处理等;作为新型的雨洪综合管理模式,低影响开发模式存在诸多优势,例如在进行雨水水量控制的同时,可有效控制面源污染,且便于实施、建设费用低、管理维护方便等.同时,低影响开发模式已受到中国各级政府部门和广大从业者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其在中国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为评估降雨路面径流汞(Hg)污染状况,对南京绕城高速公路马群段11场降雨路面径流进行了监测,分析了汞(Hg)的事件平均浓度(EMC)以及降雨特性对径流中Hg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赋存状态的Hg的污染程度均较为严重,总Hg(THg)、溶解态汞(HgD)和颗粒态汞(HgP)含量分别为0.173~3.347,0.069~0.862和0.104~2.485μg/L.THg的EMC超过了中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5类水的限值.雨水径流中Hg主要以颗粒态存在,络合态Hg(Hgre,0.250~2.821μg/L)的含量远大于挥发性Hg(Hg0,0.023~0.215μg/L)和活性Hg(Hg2+,0.026~0.359μg/L).各种降雨特性对径流中Hg污染的影响顺序为前期晴天数径流时间降雨历时降雨强度降雨量.  相似文献   

15.
建筑垃圾对城市雨水径流中Pb的吸附特性(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砖混建筑垃圾为研究对象,采用人工模拟雨水,通过静态和动态吸附实验研究了不同粒径粒级建筑垃圾对雨水径流中Pb的吸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比准一级动力学模型能更好地描述建筑垃圾对Pb的吸附过程;Freundlich等温模型能较好地拟合其等温吸附过程;不同粒径粒级建筑垃圾均对雨水径流中的Pb具有较好的净化效果,去除率高达99%,粒径粒级越小,对Pb的净化效果越好,但其渗透性能越差;建筑垃圾的粒径粒级对Pb的吸附平衡时间、吸附速率和吸附量具有重要影响,粒径2.36~4.75mm的建筑垃圾对Pb的平衡吸附速率和平衡吸附量最大,分别为18.1μg/min和5.5μg/g.上述研究结果为城市雨水径流中Pb污染的有效控制以及建筑垃圾资源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实践教学环节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实践教学环节却存在着亟待加强的问题。文章以成都大学为例,结合学校人才培养定位,针对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从办学理念上重视实践教学,构建实践教学新体系,创新实践教学方式,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整合全校的实践教学资源、搭建实验示范中心,积极开拓与建设优质校外实践基地,建立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加强实践教学制度建设、强化实践教学管理。  相似文献   

17.
对公司治理中财务控制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委托代理理论,阐释公司治理中企业财务控制的关键是董事会对于经营层的控制,认为公司治理机制是实施企业财务控制的基础,严格而科学的预算是实现财务控制最有效的关键手段。提出要在决策、激励、监督过程中架构企业的财务管理组织结构,设计企业的资金监控机制,构建一个高效敏感的财务管理信息网络,将企业的财务控制建立在产权清晰、各方利益高度正相关的基础之上,从而有效的解决公司治理中的难题。  相似文献   

18.
通过构建茅尾海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借助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根据2010年和2011年茅尾海区域监测调查数据,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茅尾海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状态进行定量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茅尾海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总体处于健康状态,但临近亚健康的边缘.应依法强化湿地保护与管理,严格控制污染源,建立健全滨海湿地生态补偿机制,有质有量地开展滨海滩涂促淤和扩大湿地面积,利用3S技术进行网络检测和动态保护.  相似文献   

19.
从水污染防治公共项目绩效评价的价值取向、绩效评价理论、绩效评价模型、评价方法以及数理统计方法等角度进行文献梳理和分析,得出水污染防治公共项目的绩效评价应该把公众取向放在首位,以公众满意度理论为基础,结合公众满意度模型和成本效益方法,并借助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20.
水泥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就是依据国家有关法规,针对水泥行业的排污特点,查清建设工程的环境现状和排污量,并结合区域的自然、社会环境特点,预测建设项目投产后对当地环境造成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针对建设项目产生的污染源对周围地区可能造成的环境问题,提出保护环境,减缓和控制污染的对策、措施和建议,对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做出明确结论,为上级部门决策、设计部门设计及企业的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