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研究目的]作为与《孙子兵法》并称为“孙氏之学”的经典兵书,20世纪70年代出土的《孙膑兵法》包含完善的“由知而战”思维逻辑和情报思想,这对于推动古典情报研究具有重大的补充价值。[研究方法]在现代情报理论指导下,梳理和分析《孙膑兵法》以情报为内核的“知战”思想,系统地阐发其在情报搜集、情报分析和反情报等方面的内容和特征,探究其“由知而战”的作战逻辑和情报体系。[研究结论]在“兵者不可不察”的思想指导下,《孙膑兵法》形成了与阵法紧密结合、具有一定兵阴阳色彩的“知道”情报体系,尤其是在“相敌”方面足以与《孙子兵法》的情报思想相媲美,但也存在明显的重理论分析而轻具体阐释的不足。  相似文献   

2.
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敌制胜,计险厄远近,上将之道也。知此而用战者,必胜;不知此而用战者,必败。故战道必胜,主曰无战,必战可也;战道不胜,主曰必战,无战可也。故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人是保,而利合于主,国之宝也。  相似文献   

3.
20世纪,堪称信息时代,情报之争,信息之战,在军事、政治、外交、经济、体育等各个领域风云迭起。探讨情报奥秘,侦察要旨,亦可从兵书中寻根觅源。明代揭暄所著《兵经》一书,三卷100字条,精雕细刻,字字熠熠闪光,素有“纯金颗粒”、“用兵百科”之称。其哲理深邃,内涵丰富,论述精辟的情报理论,在中国古代军事情报思想中,占有一席十分突出的位置,可以说《兵经》是情报工作者一部不可多得的“圣经”。加强《兵经》情报思想和理论的研究,对于开展军事、政治和经济各领域的情报斗争,具有十分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情报战法     
形战,依形阵之术势,强己克彼。形战,乃视闻之战,俗称信息战。斯战之要,乃集广,乃速传。优在以形势之机而制高达远。形战之命,妙在制形权之运用。为己,聪耳、明目、感灵;为彼,盲视、塞听、顿行。 形者,人、器、网、航、星、站之立体机合。形之达,地球成村,万里如尺;形之朽,虽邻犹壑,  相似文献   

5.
在国际社会中,政治在角逐,军事在夺优,经济在竞争,就是科学技术,由于它渗透在各个领域,因此,也无一日不在为取得领先地位而顽强地拼搏着。各国如此,各政治集团亦如此。这既是历史,也是现实,是社会发展史中的一条原则。在此国际竞争与相互利益的奋夺之中,情报首当其冲。一方面,需要用情报打开门户,另方面,只有掌握了一切情报,才有可能掌握一切进程。可以说,情报既能使你置于生地而后死,也能使你置  相似文献   

6.
李军舰  王以群 《现代情报》2009,29(11):175-178
本文将有关竞争情报及竞争情报安全的研究论文进行统计分析,针对目前的发展趋势提出企业竞争情报的安全问题。利用人——机系统理论,把影响企业竞争情报安全的主因素分为人、机和环境3个方面,在对企业竞争情报安全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企业规避竞争情报安全的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第五讲搜集第一手情报的诀窍三十五随时记录搜集到的第一手情报有的人经常把报纸和期刊装订成合订本或印成资料汇编,这样既有记录存贮情报之功,也有方便日后使用之利。不管怎么说,今天以加工情报的形式来收集电视、广播信息是非常必要的。当然也可把印发的广播、电视节目预告表集中起来,无异于有二次文献的作用了。第一手情报都是突然而又连续地产生着。但是鱼目混珠、泥沙俱下的情形是广为存在的,这样在某些第一手情报中,真正新颖的信息常常是或隐或现、若明若暗的。略不注  相似文献   

8.
作为"先战之战"的舆论宣传与情报战是美国在阿富汗实施反恐军事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通过在阿富汗战争中的宣传、情报战的具体手段运用,显示出其具有高科技与传统舆论手段相结合、制天权与制信息权相结合以及官方与民间相结合等特点.有鉴于此,加强中国的情报安全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9.
预测是竞争情报领域需求越来越强的业务,竞争情报从业者怎样在风靡全球的技术预见活动中发挥作用是既有理论意义又有实践价值的问题。本文采用技术预见案例研究与实践佐证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竞争情报从业者在技术预见活动中的作用问题。认为竞争情报从业者可以在收集本底情报、挑选专家、信息收集、环境变化监视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如果能胜任跨领域、全谱带层次技术预见项目之信息分析与政策建议环节的工作,则可以在技术预见活动中起到主角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人类经历的世界大战有两次,但经历的大规模学术之战却有三次。两次世界大战,惊天动地,最后以明确的胜负而告终。三次学术之战,虽只是茶壶里的风暴,却无休无止。世界大战带来的是人类文明的浩劫,而学术之战带来的则是人类思想的繁荣。三次学术大战,都是科学与人文之战。80年前在北京爆发的科学与人生观论战,虽然集中在数月之内,但其回声却至今不绝。20世纪50年代在剑桥爆发的两种文化的讨论,几乎波及到了整个西方世界。20世纪90年代爆发的科学战,则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席卷全球文化界,至今仍如火如荼。如果说第一次学术大战基本上…  相似文献   

11.
张效赤 《情报杂志》1997,16(5):38-38,40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各行各业更加日益重视市场情报。可靠性强的市场情报会对工农业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反之,可靠性差或虚假的市场情报往往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可见,判断可靠性市场情报是何等的重要。其判断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来源判断法 是指对市场情报来源的可靠性判断。市场情报属于社会动态性情报,它的产生与传递是同市场运行密切相联。因而,市场情报源就是那些产生、持有、传递市场情报和同市场有关的人、物和机构。通常情况下,知名人士或权威人士提供的市场情报较一般人提供的情报准确;熟人比陌生人准确;内行人比外行的人准确;信誉较高的企业所提供的情报差错率较小;通过正规的情报传递渠  相似文献   

12.
利月萍 《情报杂志》2022,41(2):12-19
[研究目的]英国最初禁止通讯截取所获情报材料作为证据使用,但是2016年却通过例外规定大规模地促使通讯截取所获情报材料向诉讼证据转化,探究其转化的缘由对于平衡国家安全和个人自由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运用规范分析、文献分析方法,探究英国通讯截取所获情报材料之证据使用的立法原则与例外、转化难题、立法演进以及生成逻辑。[研究结论]英国通讯截取所获情报材料转化为诉讼证据的根本原因是为了抵制严重侵犯人身自由的反恐措施,而公共利益豁免制度和特别律师制度则为反恐情报的证据转化提供了重要的制度性保障。这对我国技术侦查所获反恐情报材料的证据转化具有重要的镜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社会科学情报一开始就同人类的决策活动结下了不解之缘,小至个人处理日常事务,大至单位和国家的领导者处理集体和天下大事,无不遵循着“获取情报——分析判断——决策行动”这样一个过程。而人类的个体、群体及至整个社会,也就是在这样交织进行和无限运动的过程之中得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科学情报对决策最早呈现出决定性影响的莫过于军事领域了。因为战争立时就能分出胜负,将士倾刻之间就知死活,用孙子的话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  相似文献   

14.
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正日新月异地改变着世界面貌。秘密战当然也不能不受影响。曾几何时,以“冷战斗士”而著称的“美国之音”和“自由欧洲之声”已不再声嘶力竭地对东方阵营的公民进行煽动。而莫斯科捷尔任斯基广场二号[注]里的英雄好汉也不会再象电影里描绘的那样,腰揣手枪,鬼鬼祟祟,游转于伦敦和纽约的街头,以寻找“解决资产阶级”的机会。人类社会的科技现代化进程已使秘密战的内涵发生了巨大而深刻地变化。昔日那种血淋淋的“斗蓬加匕首”已开始从秘密战的历史舞台上“引退”,(虽然远未到“消声匿迹”的地步),而一个新的情报领域——科技情报已应运而生,并渐渐成为东西方秘密战的新焦点。  相似文献   

15.
丰富多彩的情报实践,一开始就出现了两大理论的分野。一是向着模式化,规范化发展,形成了情报科学;一是朝着非模式性、非规范性发展,形成了情报艺术。情报艺术是情报实践活动创造性的运筹;是情报理论、方法、技术的高度综合、高超灵巧的运用;是随机性、应变性、非模式性、非模拟性的情报活动。情报科学与情报艺术有分有合。既相互有别、互不可替代;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融溶、推动。情报科学使情报艺术走向更深的境界;情报艺术又把情情科学推向更高的层次。情报科学,已成为一派争香斗艳的百花园;而情报艺术,则尚为未被开垦的处女地。我们在继续繁荣、深化情报科学的同时,亦应分出心力,进行情报艺术的挖掘、探索,以期建立情报艺术论。  相似文献   

16.
来信选登     
《情报杂志》虽属地方刊物,却能为从事军事情报研究者留有一席之地,实乃难能可贵。政治、军事、经济和科技情报,虽各有其理论体系,但毕竟同属情报范畴,本是一家,彼此并无不可逾越的鸿沟,若能相互吸取营养,博采众家之长,不仅可触类旁通,且对振兴整个情报事业亦有利而无害。因此,贵刊的办刊宗旨是值得称道的。  相似文献   

17.
胡成  朱雪忠  代志在 《情报杂志》2022,41(2):35-42,34
[研究目的]知识产权对我国科技安全与经济安全等众多领域的安全问题都产生了日益重要的影响,维护知识产权领域国家安全对保障国家总体安全意义重大,而构建国家知识产权安全情报体系能够为维护知识产权领域国家安全提供情报支撑。[研究方法]从知识产权战略安全、知识产权创造安全、知识产权运用安全与知识产权保护安全四个维度分析了知识产权安全对情报的现实需求,并基于知识产权活动流程构建了国家知识产权安全情报体系,对体系的内涵进行解析并阐述了体系构建的支撑。[研究结论]国家知识产权安全情报体系包括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安全情报、国家知识产权创造安全情报、国家知识产权运用安全情报与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安全情报。安全情报分析机构、安全情报知识库、安全情报分析方法与工具、安全情报人才培养等构成了国家知识产权安全情报体系构建的支撑。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安全风险加剧,对安全治理提出了日益迫切的需求。作为安全治理的重要手段,开展安全态势感知与塑造研究意义重大。[方法/过程]基于安全情报视角,分析安全态势感知与塑造的内涵。提出安全态势感知与塑造的安全情报路径。构建与解析安全情报视域下的安全态势感知与塑造模型。[结果/结论]研究发现,从安全情报角度看,安全态势感知与塑造的基本逻辑过程是“洞悉系统安全态势→生成系统安全态势情报→生成安全治理策略情报→应用安全治理策略情报调控系统安全态势”。安全情报视域下的安全态势感知与塑造模型是安全态势感知子模型、安全态势塑造子模型、安全工作者子模型及安全态势感知与塑造系统子模型的综合集成。  相似文献   

19.
科学管理,是前几年常见于报刊的热门话题。今又提起,不免有些老生常谈。但倘若认真而严格地剖析一下我们的科技情报工作,则还觉仍有必要,之所以还有必要,主要是因为我们如今还尚未对情报系统的人、财、物等要素、各项工作,乃至系统、子系统的结构、功能等实现高效的整体的科学管理。这个剖析如果不失之偏颇,那么还可以说,情报工作、情报系统优化的关键,仍在于情报管理的科学化。情报改革,重要的内容就是情报管理的改革,甚至可以说,实质上就是情报管理的改革。因此,我们研究、探索情报改革,则必须研究探索情报管理。不深于情报管理的实践,不精于情报管理的理论,大抵也不可能善于情报改  相似文献   

20.
正从不同的着眼点或角度来考察安全概念的内在涵义,就给出了不同层级的安全定义,形成安全科学的核心概念体系。(1)安全概念的原初本意,是由安与全两个词素组合而成的。俗话说"无危则安",实际上是指人无危险则心安,反映人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时的心理健康状况。俗话说"无损则全",实际上是指人无损伤则体全,反映人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时的生理健康状况。(2)否定性质安全定义,可以表述为安全是指没有危险,或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