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劳动不仅是有劳动能力的公民的义务,同时也是一个有劳动能力的公民的权利,当然也是一个人谋生的手段,是一个人为社会创造财富的表现形式.因此,对学生加强劳动教育,树立起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帮助学生掌握必备的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是学校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在劳动教育中教师必须强化"四结合",努力提高农村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教学行为要求的变革是深刻的,它要求教师必须尽快地从传统的角色中走出来,成为新课程的研究者、实施者和创造者,课改中的创新型教师必须是一个教育观念有创新、教育艺术有创新的人。  相似文献   

3.
要培养有创新能力的孩子,教师必须研究创新教育,自身就应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就应该是一个创新的人。那么怎样才能使幼儿园教师在思维和行动上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呢?这是幼儿教育发展必须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在幼儿教育的实践中就如何激励幼儿园教师在活动上创新作了大量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后进生的教育是中职教育教学工作必须面临的问题,我们应把后进生的教育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有计划,有步骤,循序渐进.后进生的管理,首先要解决教师和后进生的思想问题,教师必须有一个良好的、积极向上的心态,学生必须统一思想.在管理中要突出后进生管理的三个中心,要遵循学生的特性,加强方法的引导.各种活动的开展,是"后进生"转化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5.
一个有魅力的语文教师必须是具有良好品德素养的人,丛须是具有丰富的知识素养的人,必须是具有多方面的教育能力素养的人.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就要求教师有较高的素养.作为语文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文化底蕴,从知识、技能、道德、情操等诸多方面影响学生.拥有高尚的人格和对真、善、美的追求,是现代社会对教师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做一个称职的中等的职业学校教师,应具备以下四种身分: 1.良师 即在人格上、业务能力上做学生的良师。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肩负着培养学生成人成才的史命。“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就要求中职学校教师:①具有高尚的品德,以身示范。教师的首要任务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为人类造福的人。为此,教师本人必须是一个为人不凡、品德高尚、以身示范的人。教师必须把党的利益、人民的利益、学生前途摆在高于—切的地位。必须坚持正义、见义忘利、舍生取义。人有多种追求,归纳之无外乎两种:一种是对物质生活的追求;另…  相似文献   

7.
一、积极奋斗的人生态度 人生态度对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与社会价值具有决定作用.积极奋斗的人生态度就会成为我们生活的坚强信念,支撑我们不懈奋斗的重要动力源泉.中小学教师要从事教育科研必须有一种积极奋斗的人生态度,教育科研要求教师必须有效地改变那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陈旧低效的教学生活,中小学教师繁重而复杂的教育教学任务更需要积极奋斗的人生态度来支撑其积极完成.  相似文献   

8.
1.教师的道德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一个人的政治倾向决定了一个人的道德倾向,但是一个普通人的道德与政治选择可以具有个人化的特征.而教师不同,教师的道德与政治倾向往往影响到一个群体,影响到一类人.教师道德的这种特殊性是由于教育的特殊性决定的.作为教师,对此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缪李琴 《上海教育》2023,(S1):61-62
教育是一场温暖的修行,教育是你情我愿,教育是双向奔赴,教育更是学生与老师之间的相互点燃。教育是看见与被看见,是认可和接受的过程,是一场救赎与自我救赎。教师与学生是一对互相依赖的生命,是一对共同成长的伙伴。教师首先是个人,他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自己的油盐酱醋,他必须做好一个人,争取做一个大写的人,一个能影响到学生健康发展的人,一个永远让学生记住并学习的人。  相似文献   

10.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要实现新课改的目标,就必须从新型的师生观入手,更新教育思想和观念,树立新型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即师生是价值平等的主体,充分认识到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是一个正在迅速发展中的人,是有独特个性的人,学生与教师之间是朋友与伙伴的关系,确立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具有主体性,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成长服务.  相似文献   

11.
武汉市新洲区是一个教育大区,有中小学教师1万多名,在校学生近20万人。同时,它又是一个教育强区, 基础教育、普通高中教育、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成绩斐然。但该区教育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师资水平参差不齐、教师队伍结构不够合理等等。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要实现新洲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必须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改革和教师队伍建设。也就是说,教师的继续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  相似文献   

12.
我们都有这样的感受,学生喜欢哪一个老师就愿意接受他的教育,这就是所谓的"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想赢得学生发自内心的尊重、信任和喜欢,必须要有人格魅力.人格魅力可以让老师"一呼百应",甚至"无声胜有声",从而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一个好的教师应该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以高超的教学艺术打动人、以充满爱的怀抱呵护人.  相似文献   

13.
教师对学生的爱被称为"师爱"。有人说师爱是教师道德的最高境界。师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即"教师的灵魂",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它是有意识和理性的,是纯洁而全面的,是普遍而持久的,是一种无私、高尚、伟大的爱。教师从事的职业是教育人和塑造人的事业。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专业素质的灵魂和核心,是教师和所有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做好教育工作必须有良好的道德修养,而教师的爱是师德的灵魂。做好教育工作就是要热爱学生。这是做好学生教育的重要保证。为此,托尔斯泰说过:"如果一个老师只爱他的事业,那么他只能成为一个好老师。如果一个老师像他的父母一样爱他的学生,那就比一个读过很多书却不爱他的事业或他的学生的老师更好。如果一个老师把对事业的热爱和对学生的爱结合起来,他就是一个完美的老师。"  相似文献   

14.
想给学生以心灵的自由,教师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心灵自由的人。教师不仅要容忍学生的精神个性,更要容忍学生对自己说“不”。因为只有教师民主的阳光,才能照亮学生创造的原野。教师必须平等地对待每一名学生,不让他们因为各种原因而感到压抑和产生受遗弃感。  相似文献   

15.
姜宽飞 《贵州教育》2009,(21):19-19
人的眼里揉不进沙子,可是作为一个教师,就必须颠覆这种观念,做一个敢于揉沙子的人。如何让这些行为有偏差的学生能和其他同学一样感受到教师的教导和无私关爱,这就要求我们端正心态,调整自我,制定措施,有的放矢,方能进行彻底转化。有同感的教师不妨来看看他们的经典动作。  相似文献   

16.
论凯兴斯泰纳的教师观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凯兴斯泰纳是德国著名教育家,公民教育和劳作教育思想是其教育思想的核心,然而其教育思想中的教师观却一直没有引起人们关注.凯兴斯泰纳教师观的主要内容有:知识不能成为评价一个人是否是教师的惟一标准,一个仅仅具有一些理论知识的人不能称之为一个真正的教师,判断一个教师是否合格更应该从实践的角度,教师应该是一个"实践的教育者";教师应具有爱的倾向与热情、教育机智、对个性诊断的能力、人格影响力等素质.凯兴斯泰纳的教育思想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李杰  张吟梅 《保山师专学报》2002,21(4):25-26,29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交往是最频繁的,如何形成良好师生关系,这也是教师特别关注的一个问题,当今时代的进步呼唤人的主体精神的弘扬,教师要处理好师生关系,就必须强调学生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8.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成功只有20%依赖于智力因素,而其余80%则依赖于情感等非智力因素。又有研究和实践表明,情感不仅仅是遗传和成就决定的,而主要是在教育过程中培养出来的。因此,培养和发展学生(特别是广大中小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对学生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都有着十分积极而深远的意义,而担此重任,教师又起着首当其冲的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其本身必须既是一名学识渊博的“智能人”,同时又是一名情感趋于完善的“情感人”,当然更是一名成熟负责的“社会人”。当代教师必须在智能教育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9.
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与众不同,他要有数学的理性刚烈,还要有语文的柔媚千娇;有英语的风趣幽默,还要有体育的舒展有度;有历史的厚重,还得有美术的轻灵。如此复杂而丰富的角色却最终统一在一个人身上,它既是对教师高境界的要求,也  相似文献   

20.
现代大学教育已不再是精英教育,而是大众教育。现代大学生要成为各专业领域的优秀人才,成为有社会良知的栋梁,就必须加强个性品格、人文素质的修养。要让大学生成为一个纯粹的、高尚的人,必然要通过素质教育来实现,素质教育离不开文学的熏陶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大学语文教育的内涵和大学语文教师的优劣,直接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大学语文被赋予了太多的教育功能,要使大学语文教育受到学生的欢迎,单从语文教师自身来讲,语文教师必须是最优秀的教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