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常常在你的背面,阅读。一个人静静地倾听。在时间的高处,在一朵阳光的枝头。  相似文献   

2.
“要么阅读,要么旅行,身体和心灵总有一个要在路上.”旅行是对自我的阅读,阅读是自我的旅行,也是从内心深处发现自我的方式,它拂过春风,掠过冬夜,让喜爱它的人可以在纸页上经历一千种人生.如果说一个人的爱好就像夜空中的星子,那么阅读于我而言便是抬起头看到的最亮的那颗星,是牢牢将我牵绊住的本命物,我常常告诫自己:若感觉自己是空的,那就从阅读开始吧.  相似文献   

3.
我不读畅销书可以转换成我不喜欢追赶那读时尚.我一直以为,畅销的书是给不知道阅读什么的人准备的,而我知道我要读的是什么,那我为什么要赶这个时髦呢?为投机的书商捐款的事情,我是很不情愿的,况且他们已经算是暴富,而我只是一道理吧.还有一个原因,我认为追赶阅读时尚会养成一川非常坏的阅读习惯,那就是永远被别人牵着鼻子,像一头盲目的驴子,围着一个莫名其妙的轴在转圈儿.久而久之,就会患上一种我称之为阅读强迫症的病.我有一个不怎么恰当的比喻,畅销书有点像销乐界明星,切地说有确像女明星。人气最旺的时候常常有大批的富豪去捧声甚至去泡…  相似文献   

4.
<正>【作文题目】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根据要求作文。一次,艺术大师毕加索在参观了一个儿童画展后深有感慨地说:"我和他们一样大时,就能够画得和文艺复兴时的大师拉斐尔一样,但是我要学会像他们这样画,却花去了我一生的时间。"考古学家一生研究一面古希腊铜镜背面的文字,始终无法辨识。多年后,他的孙子将铜镜背面对着身边玻璃镜随意一照,玻璃镜上文字刚好与古镜背面的相反,原  相似文献   

5.
如何在图书阅读指导中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帮助幼儿初步掌握阅读图书的技能呢?我认为提问的恰当与否是教师进行阅读指导成败的关键。在实践中,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抓住故事情节线索,紧扣人物心理活动设计提问。幼儿在看图书时,常常把画面割裂开来,缺乏对整个故事的理解。因此,我常常通过提问帮助幼儿将前后画面联系起来。如阅读故事《小刺猬学时髦》时,我通过“小刺猬  相似文献   

6.
康少娜 《师道》2004,(10):38-39
我们总是轻易地感受到后进生的飞扬跋扈,但在飞扬跋扈的缝隙中,我总隐隐感觉到那一份隐约可见的辛酸。我们常常注目数落、后进生的飞扬跋扈,又有多少人能体会到后进生用表面的飞扬跋扈来掩藏内心脆弱的无可奈何。我常常站在后进生的身边,静默地阅读他们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7.
常常暗自庆幸自己是个喜欢阅读的人。阅读让我的心灵总能行走在高原大漠,无论进退都海阔天空;阅读让我不再坐在忧虑或惆怅的摇椅上前晃后摆,而总能在平凡和单调中咀嚼出生活的暖和热,绮丽和温馨;阅读可以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能力,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尝试和广度。  相似文献   

8.
祖母的阳光     
我常常望着尘埃在阳光里跳舞,我常常和阳贽一起阅读。  相似文献   

9.
正一教育,是推动"人"的,"题"是用来检测"人"的。理应如是。教育,如若仅仅在"就题论题"的层面上打转,我以为,不但对得分没有大益,对教育而言,更是一种严重的误读与伤害。语文要增分,阅读于是热了起来。在不少中小学,阅读,常常是阅读题。讲阅读题,我最腻烦讲答题方法,主要原因是觉得除了读懂这个方法之外,就无其他方法值得一讲了。看到别人"方法"讲得既系统又多样,真是又羡慕又惭愧。  相似文献   

10.
我见到的班级阅读区常常是这样的:墙上贴上几个字"××阅读区"和一些墙面装饰,书柜里放着几本大大小小的图书,书的类型也比较单一,都是一般的故事书.试想,这样的阅读区怎么能够吸引孩子进去阅读呢?难怪好多班级的阅读区常常是门庭冷落、毫无生气.  相似文献   

11.
常常有人问我在看什么书,我不知怎么回答好,我的大量的时间是在阅读一些当下的作品,而当代文学现在被人称为是垃圾,虽然此话带有情绪,但至少是百分之六十的真理。  相似文献   

12.
朋友读我的文章,常常夸奖我阅读面广、记忆力好.其实,我深知自己的知识储备远没有他们想象得那么多.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上学期我心血来潮,一有闲暇便背诵唐诗宋词,并每每为一些佳句拍案叫绝.  相似文献   

13.
生活里,我们都希望愉悦的心情伴随左右,但不免有悲伤、忧愁和酸涩.这时怎么办?朋友,你愿意在阅读中寻找答案吗? 当人遇到挫折时,常常会陷入一种沉闷、无奈和彷徨的心境中,这时我会用阅读的方法来排解.我在书中捕捉和收藏那闪光的点滴,把它们穿成线,连成片,编织一个美丽的爱巢,然后独享这其中的温馨.我在欣赏中得到美丽,在期盼中得到收获,在鼓励中得到勇气.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教会我要有勇气面对挑战;荷马的<奥德赛>鼓舞我要有追求幸福生活的信念;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启示我要有旷达的情怀.  相似文献   

14.
什么是幸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释,不同的时间也有不同的答案。幸福存在于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幸福来源于思绪的每一次跳动。有人认为,身心健康是一种幸福;有人认为,知足常乐是一种幸福;有人认为,甘于平淡也是一种幸福。而我认为,阅读更是一种幸福。因为——阅读,让我告别寂寞现实生活中,我是一个不善言谈、性格孤僻的人,因此,常常陷于孤独寂寞的境地。只有与书对话,我才能  相似文献   

15.
朱永新教授说过: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国民的阅读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一定是美丽的城市。如果幼儿在生活中常常有图书相伴,阅读就会成为他们生活、学习的一种方式,这对幼儿的健康发展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我园通过创建园级图书馆,  相似文献   

16.
月球探险     
我是一个探险家,我的探险目标是到月球的背面去勘测地形。凭着中国宇航中心的支持,我的这个愿望终于在2808年6月6日实现了。那天,我乘坐中国的“神舟3000”宇宙飞船,离开地球,踏上了登月之旅。我,将成为到月球背面探险的第一人。到达月球,我刚一出机舱,就不小心被一  相似文献   

17.
每个人所处的年代与环境不同,个人性格与所遇机缘也不同,所以阅读赋予他们的意义或价值便不会相同。我常常想,究竟是什么让我爱上阅读的呢?是母亲给我讲了公冶长会鸟语的故事,让我领略了历史和传说的魅力?  相似文献   

18.
<正>歌德说:"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纸上的话,一只眼睛看纸的背面。"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教师引领学生透过"纸上的话"看到"纸的背面"的过程,只有在课文的美点、细节、矛盾、留白等关键处不断咂摸、品味,才能让"纸的背面"凸显出来;也只有这样的反复咀嚼、揣摩,才能发现自我精神的倒影,品出语文的味道。一、于美妙处驻足,品出字里行间的芬芳味儿《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作为  相似文献   

19.
中学生的阅读状况究竟如何,常常被人忽略,以至很少有人能准确地回答。当高考、中考指挥棒依然有效地指挥着一切时,中学生究竟在读什么?我个人的调研表明,对于大多数中学生而言,"非主流阅读"正在渐渐地取代"主流阅读",且情况愈演愈烈。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师都想让学生喜爱读书,可常常是徒劳无功.对于班级学生的阅读状况,我做了详细的调查,发现读课外书籍的学生大多是在家长和教师的逼迫下被动阅读,学生对阅读根本不感兴趣,没有掌握较好的阅读方法,大多"走马观花",不求甚解.喜欢阅读,并经常根据自己喜好选择阅读的学生几乎为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