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同学的成绩本来比你差,可这次学科竞赛偏偏超过了你,并且获了奖,你的心里顿时感到不舒服;大家经常夸你多才多艺,可这次联欢晚会,你的邻座却一展歌喉,出尽了风头,博得了全班阵阵喝彩,你心里就隐隐觉得不是滋味……像这样看到别人比自己强、别人受到称赞和表扬,你就生气、难过、闹别扭,心里酸溜溜的好像打翻了醋罐子,这是一种什么心理呢?这就是嫉妒心理。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嫉妒是一种情绪状态。这种情绪,一般人都会有所体验,有些人控制得比较好,有些人则比较严重。我在这篇文章里谈的嫉妒是指后者,其特点就是以自私自利…  相似文献   

2.
嫉妒,是指因他人优于自己或可能超过自己而产生的一种羞愧、愤怒、憎恨等组成的复杂的情绪。具有嫉妒心理的人,总是时时处处寻找机会,不择手段地去给别人的成功制造各种麻烦和障碍,或是千方百计地采取各种伎俩诋毁他人的成就,以此来维护自己的自尊心和  相似文献   

3.
嫉妒几乎人人都有。它是人们普遍存在的病症。从本质上看,嫉妒心理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无论是何种形式和内容的嫉妒,都有害于保持正常的人际交往及健全的社会生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知不觉地受到别人的嫉妒,或自己本身也在不知不觉地对别人产生嫉妒之心。被嫉妒的人常常是自己周围熟识的人。有时,明知道嫉妒是不应该的,却无法消除。  相似文献   

4.
嫉妒是小学生常见的一种心理障碍。哲学家黑格尔说:“嫉妒便是平庸的情调对于卓越才能的反感。”现代心理学家认为:嫉妒心理是一种错综复杂的混合心理,指当别人的才能、名誉或境遇比自己优越时,对别人的一种羡慕或怨恨。它包括焦虑、恐惧、悲哀、猜疑、羞耻、自疚、消沉、憎恨、敌意、报复等不愉快情绪。在小学生身上常常有下列表现:如,羡慕别人的成绩比自己  相似文献   

5.
嫉妒,从心理卫生的角度来看,是一种病态心理,是妨害个人努力或活动的情绪状态。其本质特征是嫉贤妒能,它的害处在于:打击别人、贻害自己、削弱集体力量。因此,对于有嫉妒心理的孩子,应及时帮助他们克服。帮助孩子克服嫉妒心理,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6.
《少年科学》2014,(1):30-31
微心理嫉妒是一种常见的心理反应,人人都会有,谁敢说他没有嫉妒过别人呢?可如果不及时调整自己,这种心态只会加强,嫉妒火烧过了头,早晚会使人做出伤害别人的事来,害人害己。  相似文献   

7.
从古至今,总有些人会嫉妒别人。看到人家比自己好,不是分析自己不好的原因,而是以嫉妒之心,不择手段地去伤害、嘲讽人家。也有很多人因为嫉妒而失去了很多东西:朋友、家人、信任、尊重、善良……  相似文献   

8.
嫉妒心理在学生群体中是一个普遍的客观存在,它崇尚价值表现为积极与消极的两重性,与荣辱观相关密切。消极的嫉妒心理以别人的成功为自己的耻辱,放弃自己抵达而去憎恨以至破坏别人。积极嫉妒心理不以别人抵达为耻,创造条件努力使自己抵达为荣。这在本质上是一个树立正确的荣辱观的问题。对学生群体荣辱观念与嫉妒心理及其表征进行初步的研究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中小学电教》2003,(4):46-46
嫉妒是由于别人胜过自己而引起抵触的消极的情绪体验。黑格尔曾说:嫉妒是“平庸的情调对于桌越才能的反感”。嫉妒是一种心理缺陷。在日常生活中,嫉妒的存在是很普遍的。英国科学家培根说:“在人类的一切情欲中,嫉妒之情恐怕要算作最顽强、最持久了。”青少年正处在发育和成长时期,  相似文献   

10.
嫉妒,俗称"红眼病",它是一种不良的心理状态,是发现别人在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比自己强时而产生的一种羞愧、不满、怨恨、愤怒等组成的一种复杂的情绪。  相似文献   

11.
童童,某高中二年级女生,一眼看上去就是那种很爱学习的女孩子。她很有礼貌地敲开我的办公室门,开门见山地说:“老师,我总是嫉妒别人怎么办啊?看到好朋友得到了好成绩或奖励,我心里总不是滋味。看到和我差不多的同学取得了好成绩,我就更不开心了,总觉得他们本来不如我,心里特别不平衡。”看来,童童具有明显的嫉妒心理。嫉妒,简而言之,就是因为别人在某方面比自己优越而自己又不甘心从而产生的一种由羞愧、怨恨等组成的复合的情绪状态。中学生的嫉妒心理是在与同学比较,发现自己在学习、能力、相貌或人际关系等方面不如别人后产生的一种消极情…  相似文献   

12.
小丽是一位不太爱说话的女生,学习成绩一直不错,但自从上了初三以后,成绩却开始走下坡路,脾气也变得时好时坏,好的时候与同学笑脸相向,有说有笑,坏的时候什么人也不理,甚至还没事找事与同学找碴,一定要闹得不欢而散才高兴。这种脾气也带到了她自己的家中。久了,父母觉得有些不太对劲,就带她去看心理医生,经耐心细致的询问和了解,心理医生确定小丽是因嫉妒而患上了较严重的心理疾病,对别人不管是哪一点小小的比自己好的东西或成绩,都会产生强烈的嫉妒心理,进而在言行上失常。嫉妒的害处很大,一个朝气蓬勃的青少年,一旦受到嫉妒情绪的侵袭,往往会头脑糊涂,停步不前,甚至丧失理智,处处以损害别人来求得自己的心理平衡,以致干出种种蠢事来;心理上所导致的劣性刺激,还可使神经系统功能受到严重影响。而且它还会使一个集体四分五裂,一个班级如果有几个嫉妒心强的同学,就会矛盾层出,摩擦不断。  相似文献   

13.
怎样对待嫉妒和被嫉妒东北师范大学心理教授张嘉玮先生嫉妒是指担心同伴在某些方面优于自己或者记恨同伴在某些方面超过自己的情绪状态。嫉妒他人,往往就看不到自己的缺点,不利于自己的进步,也易造成人际关系紧张。被人嫉妒就会使自己感到委屈,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相似文献   

14.
余启泉 《教书育人》2002,(22):28-29
一、嫉妒心理的界定大家都夸你品貌端庄,但又说你的眼睛不如邻座的姑娘漂亮,于是你一看到那双眼睛,心里就不是滋味;一个同学本来外语成绩比你差,后来慢慢超过了你,你心里就感到不舒服;在单位文体活动中,领导表扬了别人而没有表扬你,你心里就感到很别扭,甚至隐隐作痛。诸如此类,都是嫉妒心理的表现。在汉语辞典中,“嫉”被解说为憎恨比自己好的人,“妒”被解说为埋没贤良的人。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所谓嫉妒是指抱怨、憎恨某方面超过自己的人,嫉妒心理是一种打击别人,抬高自己的唯我独尊心理,是一种对竞争者发出的仇恨心理。…  相似文献   

15.
嫉妒是得知别人占有了比自己优越的地位或是宝贵的东西而产生的反感和恐惧,这是一种含有憎恨成分的情感。每个人都存在着程度不同的嫉妒心理,它是人类最古老的情感之一。 嫉妒是如何产生的呢?嫉妒产生于过分好强,而又不如别人的情形。以下四种情况最容易引发嫉妒:1.各方面条件与自己相同或不如自己的人处于优位;2.自己厌恶或轻视的人居于优位;3.与自己同性别的人处于优位;4.比自己更高明的人处于优位。人都有好强心,都想争第一,但把这作为人生的唯一目标,这就是过分好强。过分好强的人所追求的  相似文献   

16.
嫉妒是一种人格缺陷,是一种阴暗心理。它的产生,多是由于容不得别人比自己强,比自己风光、得意,心中暗生郁结。它可以使人变得寡廉鲜耻,失去理智。在成长的道路上,应当丢掉嫉妒前行。  相似文献   

17.
杜少军 《教书育人》2000,(17):38-38
中学阶段是人生的黄金时代,是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得到迅速生长和发育的时期,这一时期的中学生有着强烈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但是也有很大一部分中学生缺乏对自己的正确认识而不同程度地存在嫉妒心理。下面就什么是嫉妒心理?它在青少年中有哪些表现?如何消除嫉妒心理?这几个问题作一简要分析: 一、何谓嫉妒心理? 所谓嫉妒心理是指对他人优于自己,或是可能超过自己而产生的一种担心、害怕或愤怒、憎恨的心理状态。它是一种消极的情感,是一种十分有害的不良心理,既害人又害己。它影响人的情绪和积极奋进精神,使人产生偏见,破坏人际关…  相似文献   

18.
嫉妒是由于别人胜过自己而引起抵触的消极的情绪体验,是一种心理缺陷。黑格尔曾说,嫉妒是“平庸的情调对于卓越才能的反感”。在日常生活中,嫉妒的存在是很普遍的。英国科学家培根说:“在人类的一切情欲中,嫉妒之情恐怕要算最顽强、最持久了。”青少年正处在发育和成长之中,这种嫉妒之心也就更多一些。当看  相似文献   

19.
马加爵因和同学搓麻将发生纠纷,嫉妒在心报复杀人,犯下国法难容的滔天罪行。嫉妒心理较为普遍,尤其是当今激烈竞争的时代。具体表现在:妒才:妒忌他人的知识、才华、学习成绩胜过自己;妒德:妒忌遵守纪律、关心集体、热心助人、品德高尚的人;妒能:妒忌工作能力强、善于交际的人;妒名;妒忌在评模选优、学科竞赛中获得名次的人;妒貌:妒忌容颜、身材超过自己的人。嫉妒是一种不良心理的反映,往往因别人胜过自己而怀恨在心,使自己处于焦虑、烦燥、失衡的不健康心态之中。存有嫉妒心理的人,没有找准自己的人生坐标,摆正自己奋斗的航向,不能正确估计…  相似文献   

20.
谈嫉妒     
嫉妒是对某些方面比自己强的人产生的一种忌恨情绪和态度 ,是一种较为复杂的混合心理。它本身就表明了自己不如别人。高中生的嫉妒心不仅表现在学习上、荣誉上 ,还会对他人的家庭状况、身材容貌、衣着打扮、聪明伶俐、惹人喜爱等产生妒忌。它不仅伤害自己 ,也会伤害别人。它有自己的特点 ,也有产生的特定原因。因此 ,更需要我们用良好的心态战胜它 :学会正确认识自己、充实自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