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中,独立学院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山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挫琴为例,通过专业教学与社团实践活动两种方式,让挫琴走进江西省独立学院校园,对其进行保护、传承与创新,无疑是一个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
本文将"挫琴"这种化石乐器与先秦时独有的击弦乐器"筑"加以比较,论证了筑在演奏形态上从"击"到"轧"的转化过程,从而得出了筑是弓弦乐器的先驱,在筑身上完成了从击到轧的演变,是最早的弓弦乐器的推论。而且挫琴技艺是潍坊本土的特色乐器,每一个潍坊人都有义务去保护与传承这门技艺。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挫折与挫折教育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分析,分析了几种觉的大学生挫折的类型,包括学习挫折、人际交往挫折和感情挫折,并对高校在大学生挫折教育中的严峻现状做了简要论述,针对大学生抗挫能力的培养提出了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完善高校教育、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等措施。  相似文献   

4.
采用自编的心理耐挫力量表和肖水源编制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大学生耐挫力及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进行施测,结果表明,大学生耐挫力状况良好;大学生耐挫力水平整体呈负偏态,高于平均水平;大学生耐挫力水平在年级、健康状况、相貌自评等方面有显著差异;大学生耐挫力与社会支持有显著正相关;社会支持是影响大学生耐挫力的重要因素。了解大学生耐挫力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高校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  相似文献   

5.
“高校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教育”蕴含着丰富的理论内涵和阐释张力,将“高校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教育”作为一个整体性的范畴或复合型的“概念”来考察分析,探讨了在“多元文化”“民族教育”“文化传承”“高校教育”等理论场域中的属性与边界问题,以期全面把握“高校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教育”在不同教育理论场域中的深刻内涵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分析“非遗”舞蹈在高校舞蹈教育中的传承路径,通过相关文献及资料的研究,了解“非遗”舞蹈定义、“非遗”舞蹈在高校舞蹈教育中的传承意义和“非遗”舞蹈在高校舞蹈教育中的传承现状。“非遗”舞蹈在高校舞蹈教育中的传承路径可以是增强高校师生的民族文化意识、开展多元化的教育教学活动以及合理运用现代化教学方法,有助于实现“非遗”舞蹈与高校舞蹈教育的有效融合,创新现有的教育教学方法,在丰富学生舞蹈学习内容的同时,还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文化素养,使其感知“非遗”舞蹈的魅力和神奇之处,从而浸润学生的心灵,提高学生对“非遗”舞蹈乃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天琴是中越边境广西段一带壮族偏人、傣人民间祭祀活动中的专用法器。笔者首先概述了天琴的来历和使用情况,然后着重比较分析了偏人、傣人天琴的共性和差异性,最后对天琴祭天仪式的展演进行了文化解读,得出结论:偏人和傣人的天神信仰来自古老的传说,无一例外地承担起了浓厚的传承原始宗教仪式符号的重任。天琴祭天仪式传承的“合理性”来源于信士们的人生命运信仰。两族群的原始宗教仪式不仅考达人们了对美好生活的热烈追求和美好愿望,也成为了壮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赣傩民俗美术资源在赣高校艺术教育中的应用现状入手,对赣傩民俗美术资源导入赣高校艺术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探研了赣傩民俗美术资源导入赣高校艺术教育的教育机制及实施方法,以此拓展赣高校艺术教育的资源,为赣傩民俗美术资源的传承开创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9.
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民族高校是传承民族体育文化义不容辞的使者.本文通过对甘肃民族高校体育教育的特点和甘肃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内容的分析,论证了在甘肃民族高校体育教育中充分利用和开发甘肃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的必要性和深远意义,并对甘肃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在甘肃民族高校体育教育中的应用途径提出了建议,为当前的民族高等体育教育改革提供新的参考和思路.  相似文献   

10.
王蓓 《考试周刊》2009,(20):149-150
学生挫折承受的能力已日益引起教育者的高度重视。挫折承受能力亦即耐挫力,对学生进行耐挫教育势在必行。本文尝试从明确耐挫与耐挫教育的概念入手,分析体育教学中渗透耐挫教育的优势,重点从教师操作层面,探讨在体育教学中渗透耐挫教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高师音乐专业构建具有特色的江西地方优秀音乐文化课程,首先要把握好江西民间音乐的起始与发展特色等理念,以国家正式出版的江西地方音乐书籍资料等为依据,构建出江西民间歌曲鉴赏、江西民间器乐曲鉴赏、江西戏曲音乐鉴赏、江西曲艺音乐鉴赏四类课程.这四类课程在内容上既概括了江西地方优秀音乐的各种类型,又反映了不同时代、不同层面音乐的特色,因而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2.
江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事关“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分析了江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并对江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策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江西农村人力资源多维开发模式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是事关“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目标能否顺利实现的关键问题之一。分析江西农村人力资源现状,对江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做多维度的思考,并对如何建构江西农村人力资源多维开发模式进行探讨,有益于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民国时期江西体育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从照搬政府文件到探索出一条适合省情特点的历程。该历程使江西省体育教育形成了不同于全国体育教育的模式和特点,这些特点为江西全民身体素质得以提高以及体育教育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可能。也为今天江西体育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但目前国内对心理咨询与治疗、精神障碍等存在误解和偏见,高校心理咨询机构使用率不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流于形式。而我国传统文化理念中有大量可运用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有益于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本文主要阐述传统文化理念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意义,并初步构想开展校园心理健康教育与传统文化理念相结合的基本方案与方法,以期为未来相应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探索出了新的基于创新实验的《波谱解析》课程教学模式,包括波谱解析结合创新型实验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方法、途径及组织形式等。通过基础理论知识和创新型实验教学的开展,激发研究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习惯,培养研究生求异探索的科学品质、实验能力、科研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科学研究素养和良好的科学品质。  相似文献   

17.
江西诗学对形式的过度关注历来被人诟病,然而,这只是江西诗学为解决初学诗者的难题而不得不采取的下策。江西诗人们自然知道诗歌情“意”内容的重要性,但对那些初学诗者而言,形式“法”度则是他们更关注的问题;如何克服这二者之间紧张关系是江西诗学面临的难题。江西诗学提出“悟”之主张,依然未能有效解决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18.
在努力厘清浙江高僧贯休江西活动轨迹的基础上,系统阐述贯休学习江西禅宗、宣扬义学、结交师友、创作诗书画等佛教文化活动。贯休在江西的活动,提升了他的禅宗品格,丰富了江西佛教文化的内容。  相似文献   

19.
江西农村人力资源发展问题是事关“江西在中部地区倔起”战略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分析了制约江西农村人力资源发展的内部和外部因素,并对如何以农职校为阵地,以民营农庄为龙头,开发与管理江西农村人力资源进行了探研。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九江的开埠通商,真正完整意义上的江西近代对外贸易产生了。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逐步确立过程中形成的江西外贸不可避免地使江西沦为外国资本主义的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产地,然而江西近代对外贸易在小农经济与世界资本经济的激烈碰撞中却充当了瓦解传统自然经济结构的不自觉工具。在残酷破坏江西传统农业手工业等产业的同时,它也诱发了江西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并由此引发江西城乡社会关系、阶级关系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剧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